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宋搞金融 > 第3章 祈福驱邪

我在大宋搞金融 第3章 祈福驱邪

作者:温酒任平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15:11:42 来源:文学城

在穿越后的第六十二天,陆桑桑要随老太太跟太太去鸿福寺。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踏出家门,既新鲜又忐忑。

马车一路西南,穿过市集,越过平桥,沿着青石板路渐行渐远,最终停在一片山林环绕的幽静之地。

老太太身边的贴身女使秋实下车后,先与寺里的僧人低声交谈了几句。不多时,马车绕过正门,从后门驶入。

陆桑桑随着老太太下了车,抬眼望去,只见庙宇掩映于苍翠之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一座老旧的庙门半掩,门额上题着“鸿福寺”三个遒劲大字,字旁有一副陈旧的对联:自知性僻难谐俗,且喜身闲不属人。

这对联内容清冷孤傲,与“鸿福寺”这个名字显得格格不入,就如同那破旧的木门和修葺一新的墙垣一般,带着一种不协调的奇异感。

陆桑桑盯着对联发呆,身后传来蔓菁的轻声提醒:“大娘子,快跟上。”

她这才回过神来,随着众人步入寺中。

寺庙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位龙钟老僧守在正殿。他正弯腰往炉子里添柴,炉上是一锅散发着淡淡药香的糖水。秋实上前低声问了几句,老僧慢慢起身,先向老太太深深一礼,随后目光转向陆桑桑,上下打量片刻。

陆桑桑被盯得头皮发麻,正想开口问些什么,却见老僧摆了摆手,请众人入内。

进了殿中,蔓菁扶着陆桑桑跪在佛像前。几名小沙弥敲响木鱼,低声念起经文,殿中顿时弥漫起庄重肃穆的气氛。

陆桑桑跪得双膝酸软,只见那老僧从炉上端下刚熬好的糖水,将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珠投入碗中,缓步走到她面前,将糖水递给她。

“喝吧。”老僧的声音低沉沙哑,似乎带着某种隐约的力量。

陆桑桑犹豫着接过碗,凑到鼻尖一闻,一股略带药草的甜腻味扑面而来。她心中忐忑,目光悄悄瞄向蔓菁,蔓菁对她轻轻点头,示意她喝下。

碗里的糖水金黄澄澈,漂浮着一层薄薄的热气。陆桑桑盯着碗底那颗宝珠,心中嘀咕:这老和尚熬糖水之前洗手了吗?

正在犹豫间,周围的木鱼声与诵经声陡然加重,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她头顶。陆桑桑暗自咬牙,闭上眼睛,将糖水一饮而尽。

入口甘甜中带着一丝苦涩,她只觉喉咙发紧,胃里一阵滚烫,随即浑身泛起阵阵暖意。碗底的宝珠碰撞着瓷壁,发出清脆的声响,渐渐与念经声交织在一起,竟有些催眠的效果。

她不知不觉地昏昏欲睡,恍惚间似乎听到老太太与老僧低语片刻。随即,老太太面色缓和许多,盘着的佛珠也慢了下来。秋实上前往功德箱内投下了一大锭银元。

蔓菁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起身。

陆桑桑揉着发麻的双膝,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刚才自己竟然跪着睡着了!

未曾细想,老太太已然拉起她的手,领着她朝佛像背后的偏门走去。

门推开时,清新的山风夹着不知名的花香扑面而来。

门后竟是另一番天地!

在佛像后面的房间才是寺庙的正殿。殿内供奉着一尊比刚刚她跪拜的佛像大出一圈的宏伟佛像,周围红男绿女,老老少少,正排成队,依次在这座佛像前恭敬地跪拜上香,之后向一侧的功德箱里投入铜钱,最后再到一位笑容可掬的僧人面前领取一碗糖水。

与她之前喝的糖水不同,这里的糖水颜色淡得多,基本透明,带着一点偏黄的光泽,碗里没有宝珠,分量也小得多。

老太太见状,乐呵呵地说:“白芷,你就在这里等着我,我跟你娘也去讨要一碗浴佛水来喝。”

陆桑桑点头。

待老太太跟太太走后,她忍不住向身旁的蔓菁问道:“为何刚刚不拜?”

蔓菁微微一笑,解释道:“那是大师亲自煮的浴佛水,一碗五十贯呢,哪儿能随便喝。”

“五十贯?”陆桑桑的好奇心被勾起,心里打量着这数量,五十贯究竟值多少?

“这里的功德就随意做了,一文也可以。”蔓菁回答。

“一文?”陆桑桑对这个新出现的量词感到困惑,急忙追问。

“一贯大概是一千文。”蔓菁耐心地解释,又补充道,“大娘子你的月钱,也就二贯呢。”

陆桑桑迅速心算了一下,心下一惊,刚刚那碗让她感到昏昏欲睡的糖水,竟然比这里的糖水贵了接近五万倍!如果按现代的标准算,一文相当于一元,那就是刚刚喝的那碗糖水相当于五万人民币一碗?

陆桑桑心中顿时哽咽:可以把那碗水吐出来,重新给她一次投胎的机会么?她想当女帝,坐拥天下财富的那种。

正想着,老太太跟太太各自端着一碗糖水回来,蔓菁和秋实也随后去排队领取糖水。等大家都喝完后,陆桑桑便与老太太商量,想要去寺院外面逛逛。

太太面露不爽,但鉴于老太太欣然应允,也不好多说。

之后,老太太一边与大师闲聊,一边等待任白芷的父母来汇合,而太太则跪在佛堂前,念着佛经。

不过一会儿,只见一对大约三十多的夫妻,被小僧人领进了客堂。

只见那男子上前给老太太鞠了一个躬,“晚辈任某,见过老太太。”

一旁的女子也作了个揖,“老祖宗怪罪,我们来迟了些。”

老太太摆摆手说,“我也方才坐下,不迟,赶紧坐吧。”

随手让秋实给小僧人打点了些小费,不一会儿,两碗茶便端了上来。

“我让白芷去外面逛了会儿。”老太太继续说,“咱们先聊会儿。”

任夫人苏沫笑道,“今早我可是起了个大早,不到卯时便去家附近那小庙抢了头香,本想着约的是辰时,这鸿福寺平时坐轿也不外乎两刻钟的路程,今儿又早早雇了马车,应当卯时三刻出发便行。谁承想,这东面的街,卯时便这样热闹,一个马车还不如轿子来的快。”随即看了一眼老太太的神色,继续说道,“这也就是慧音大师的鸿福寺能让这边这么热闹,这也就老太太能有这个面子让大师给我家儿点化。”

老太太被这话逗笑了,“不过是一直在此做功德罢了,哪儿有什么面儿。”停了一下,斟酌道,“更何况,白芷是我家新妇,又出了那事儿,原是李家亏欠你们些。”

任川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好,想了想,起身对老太太说道,“晚辈方才在外面碰到了几个同僚,想着还有些公文需要跟他们核对一下,就不陪老太太说话了。”说完便告辞了。

待任川走后,苏沫拉着老太太继续聊,“老太太莫怪,我家外人就是这般耽于工作。”

老太太只是笑,也不多说。

苏沫回到之前那个话题,“老太太对芷儿自然是好的,只可惜。”苏沫看了看老太太的脸色,声音比刚才轻了许多,“只可惜芷儿可能没这个福气。”

老太太就听着,吃了一口茶配着绿豆糕。

苏沫见状,也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感念着老太太当年的救命之恩,也知道,如果没有老太太起死回生的医术,我跟芷儿早就,早就。”说到此处,任夫人声音有些哽咽,不忍继续说下去。

老太太的神色有些动容,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苏沫添上。

苏沫赶紧接过了茶壶,先给老太太满上,再给自己碗里续上。

“我每每做梦,梦见芷儿在西水门被捞起来时的样子,那蜡青的脸,总会把我吓醒。老太太也是为娘的,想来也能明白我的担忧吧。”

“老身已经把白芷救回来了。”老太太轻描淡写地说道,“而且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很轻的声音,但却有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可芷儿她已经神智不清了,虽说有些好转,但谁能保证她会不会就此傻一辈子呢?这样的新妇,想来在李家也会是个累赘。”苏沫试探地问道。

“李家养得起。”老太太干脆地回道,“更何况,这刚新婚,就和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李家落井下石。”

苏沫也急了,“是啊,这刚新婚,新郎官便独自去了外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任家的女儿多吓人呢。而且我听闻亲家母都开始张罗着给林竹纳她侄女了,跟这个相比,和离算什么。”

“谁说的要纳妾?”老太太的声音波澜不惊,眼角还不忘瞟了一眼依旧跪在佛堂前的太太。

“那日去探望亲家母时,正巧碰上她侄女。”苏沫回答道。

听到这话,方才还在假装念经的太太,立刻起身应道,“亲家母误会啦!我那侄女来看我的,更何况,我侄女的事你也有所耳闻,哪怕她之后真的进门了,也不会影响到你家女儿的主母地位。”

苏沫却不屑地轻哼了一声,很快意识到自己这般不太礼貌,又用很软的声音说道,“亲家母,老祖宗,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当初我们就是瞧中了你家二房人口简单,与那个乱七八糟的大房家的走的不近,这才想把芷儿嫁到你家的。跟老祖宗一样,我跟我外人也都不是那种想从子女身上贪图点什么的人,只求我儿以后安安稳稳地活着。”

一旁的太太似乎被意有所指了,正准备反驳,却被老太太抢了先,“老身都理解,但这次真的是个意外。”不同于之前的冷冰冰,老太太这次的话语里,带着点人情。

苏沫眼眶有些红了,“老祖宗你是知道的,那邓家是什么人家,那家丫头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都不让人意外,可怜我家芷儿,替人挡罪。”

“何小娘子早早就登门道谢了,何侍郎也是个明白人,终归记得你家女儿这次救命之恩,来日也会在仕途上提点亲家的一二。”太太不依不饶地说道。这些当官的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苏沫不再开口,她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次自家官人能调去钱塘江而不是别的偏远山野,何侍郎确实帮了不少。

苏沫还记得那日任川臭着脸回到家,好似受了多大的侮辱。一问才知道,何侍郎亲自改了他的调令。

本来这是同僚欣羡的好事儿,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为何这好事儿能落在任川的头上。

是的,就是弥补,何侍郎利用职务之便,弥补自己内心的感激与愧疚。

而这样的待遇,在一向自视清高的任川眼里,是一种施舍,是一种否定。

这也就是为啥方才刚提到任白芷落水的事儿,任川就找了借口离开。

老太太对太太的话很不满意,清了清嗓子,示意太太出去。

待太太不情不愿地离开后,老太太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也许真是我家林竹没有这个福气。等你们再调任回京的时候,如果还有和离的打算,我这个老婆子也不好强扭这瓜了。”

门外,刚被赶出门的太太王氏,正遇上了采购回来的任白芷。在里面憋了一肚子气,在看到任白芷没主动给她打招呼那一瞬,爆发了出来。

“哟,眼睛长那么大,却瞧不着人。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是看不起我们做生意的,当初嫁过来不就是觉得我们孤儿寡母好拿捏么?说的那么冠冕堂皇。邀约是自己应下的,被救的跟撞人的都是大官家的,惹不起,就把罪怪在我们身上,还有没有天理?拜高踩低的样儿,真是白瞎了那幅好皮囊。”

王氏语速极快,陆桑桑却跟听托福听力一样,只听懂了第一句跟最后一句。

眼睛长得大,好皮囊,是夸自己好看。陆桑桑猜测听力答案。

正想着,一旁听不下去的蔓菁拉了拉她,示意她直接去找老太太,却被陆桑桑误会,以为在提醒自己要对长辈的夸赞致谢。

于是懂礼貌的陆桑桑,行了一个大礼,铿锵有力地说,“太太谬赞”。

之后又觉得需要礼尚往来,便又加了句,“你也是!”

场面一度陷入了死寂,直到老太太地声音从屋内响起,“可是白芷回来了?”

李老太太:好消息,新妇没有被鬼附身。

坏消息,新妇娘家要和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祈福驱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