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亦飘零久 > 第1章 浣溪沙

我亦飘零久 第1章 浣溪沙

作者:蛮阿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5:04 来源:文学城

吴头楚尾,江南形胜。

惜春时分,日光却吝啬得很,不愿多放几天晴。

雾色岚岚,走来三个高矮相仿的清瘦身影。

吉水坊的泥路干了又润,娘子们的布鞋却浑不在意,踏在上面,染上了不少泥痕。

“你不要拘束,等会子你见了就明白,那是个最心善,最随和的人。”

三人之中,领头的是个三十上下的妇人,名叫胡三娘。她满头青丝拿银簪挽了,布巾裹着,素面朝天,精神奕奕。

“是。”

面色苍白的小媳妇紧紧握住双手,低眉顺眼点头。又侧头看了眼堂姐秦秀,小声道:“先前来时,家姊已经同我说过一些乐娘子的事。”

胡三娘问:“什么事?”

“嗐,”秦秀笑着说,“是我不好,吓到她了。我同她讲,璟娘虽然也是个寡妇,别人却轻易欺负不到她。之前被豪横的赵员外看上,几次使了婆子来,要用五百两银子收她做小老婆。璟娘不堪其扰,就抄起扁担,把那些婆子小厮都赶出了门不说,还叫狼狗二两追着去咬他们,直追出了二三里地。”

胡三娘仰头笑道:“你也不知道捡点好的来说,这可把我们璟娘说成是泼妇了!”

“我可不止说这个,我还讲了,璟娘是仙子一样的人物,通庐陵城都没有赛过她的好裁缝,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剪子,偏偏她做的衣裳最舒坦、最耐穿!”

小秦娘子道,“哪能是泼妇,在我心里,乐娘子是个女将军呢。”

说话间,她脑子里已经忆起了昨日听过的,这位乐娘子的故事。

乐璟从前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做使女,后来放了良籍,家中无人,只好南下来寄住舅父家中,被卖瓷器的商人一眼相中,千金求娶,这才作了商人妇。

商人五年前出海死了,没有子嗣,留下了铺子宅子。商人的舅姑前来讨要遗产,竟然一文不得,全归她一个女户受用。

是以如今,她二十三四的年岁,便已有了些产业,羡煞旁人。

同是寡妇,却不同命。小秦娘子不禁在心中猜测,乐娘子究竟长什么模样,有什么手段。憧憬有之,羡慕有之,畏惧也有之。

不过三两句话,她们便行至一座带东西厢房的大院前,听见了一阵狗吠声。

庐陵的房屋建构,还是仿的旧制式。达官贵人、地方豪族们都扎堆住在仁永坊,那里青石铺地,深门大院,秩序井然。落到吉水坊,可就没那么好的待遇——烂泥路,小房子扎堆,墙薄院小,接踵而邻,又挨着城北渡口,吵吵嚷嚷。

眼前的这座一进家宅,是吉水坊里难得的好房子,东西厢房齐全,地势略高些,又僻静,因此被商人看中,买了下来。

“银罗,银罗。”

胡三娘抬手拍门,嗓音亮堂。“快些开门,我给璟娘找了个新帮手!”

“吱呀”一声,门从里面开了,探出头来的,是个年纪在十八上下的年轻女子。小秦娘子悄悄抬眼看去,只见她头梳小双螺髻,用绯绦缠了,别朵山桃绢花作装饰,两耳皆坠了白珠。上身小红短对襟衫子,绣有洁白李花缠枝;下身丁香旋裙,外搭杏色合围,裁剪和花样都入时,看得出制衣人的用心。

小秦娘子心道:这定不是乐娘子,该是乐娘子身边的丫鬟。连个丫鬟都如此体面,主人家该是怎样的风光?

胡三娘道:“好精神的花样,是你家娘子为你新裁的衣裳?”

银罗盈盈笑着,语气却是无奈:“正是呢,她非说闲着也是闲着。”

说罢一转眼,看见了两人身后藏着的瘦弱小娘子,笑着问:“想必这位就是方才说的帮手?”

小秦娘子还来不及答话,银罗却已经退开了身子,做了请的姿势。

“几位来得正好,我家娘子刚说晌午无事,要去铺子里看看。可巧你们就来了,快帮我缠住她的脚。”

诚惶诚恐,小秦娘子拍拍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裳,跟在秦秀身后,进了这座在她看来堪称繁华的院落。

过了垂花门,往下是两级石阶。地面铺的是四方石砖,左右青白墙面下,立着一树树的垂丝海棠。

院子里正晾着些裁剪好的布样,小秦娘子乡野出身,只认得基础的一些样式。离她最近的一双鞋样,她认出是错到底:这种鞋底呈尖形,鞋面以二色相合,形制很别致。她见堂姐秦秀穿过,听说这是最近几年流行的样式。

离堂屋愈近,她愈是心中忐忑。倒不是害怕,只是心绪难以平静。

至于是什么心绪……她也说不上来,只是波动,就是波动。

“璟娘!”

胡三娘的大嗓门把她的思绪拉了回来,她心弦一紧,听见一个并不粗犷,反而十分柔和的声音问道:“什么日子,叫我院子里这样热闹?”

她循声望去,缓缓屏住呼吸。

和她想象的不一样,乐娘子身上的打扮,还不如丫鬟银罗花哨。柳条似的绿褙子,秋香坠子悬挂腰间,鹅黄百裥裙随步伐款款摆动。

极鲜的色调,在她身上却相得益彰,补齐了几分春意。

最值得人注意的,是她如墨的云鬓之上,仍盛开着的海棠。旁的妇人,婚后多用布巾裹发,这位乐娘子却不同,只束了个懒梳髻,也不用发饰,只有几朵鲜花点缀,清丽自然。

叫人看了就自惭形秽。

小秦娘子也确实低下了头。

她性子是木讷的,不敢说太多话。乐璟问她什么,她就磕磕绊绊答着。

银罗拿漆木盘子端了三盏茶来,茶盏用的是景兴二年从永和窑烧制出的黑釉,上刻木叶纹路,浸于茶水中,刚从树上落下来似的。

乐璟拿起其中一盏,递给近前的胡三娘。

往细里看,白净秀美的一双巧手,指尖与虎口却都有一层茧子。

“腿脚尚未好全,操甚么心?”胡三娘摇头,呷了一大口茶,咕咚咕咚下去,再把茶盖放落。“你少个十天半个月不去,庐陵城就有人穿不上衣吃不上米了?好好歇着是正经!”

“就是,哪有这样的劳碌命?伤了也闲不住,三娘该帮我多骂几句!”银罗负责给另两位递茶水,收了茶盘在胸前,“她明日呀,还想瘸着腿去青原山踏青呢!”

乐璟抬手掩唇,玉镯随着动作轻轻晃起来:“听她瞎说,我去是为了祈福。”

“祈福什么时候不能去?”胡三娘道,“再有,近来雨水多,你们出门可要拜拜道神[1],别再磕着碰着。”

说到雨水,秦秀看了眼堂妹,知道是时候开口了:“就是怕今年又淹水过来。”

“年年修水道,年年淹死人,钱都不知道修进谁肚子里去了,”胡三娘叹道,“真是造孽。”

秦秀顺着话说:“璟娘,我们今日来,正是想求你帮个忙。”

“我这妹子命苦,去年,她男人被抓去修河道,给大水冲走了。人是走水路捡回来的,泡得有两个人那么大!”秦秀抬手拭泪,“前些日子,她又为婆母不容,被赶了出来,带着女儿投奔我。璟娘,我家的境况你是知道的,满当当一屋子人,哪还容得下她们孤儿寡母?我拿私房钱留意了一所房子,预付了半贯钱,让她暂且住下。多的我也不能做了,现在只愁生计。璟娘,你心善,又和她处境相怜,所以我带她来,盼你可怜可怜她,让她去你铺子里,找个活计。”

“竟然是这样。”

小秦娘子泪眼朦胧间,察觉到乐璟已经缓缓走到了跟前,拿绢丝手帕擦去她的眼泪。

“好妹子,先别哭,我铺子里虽不缺人,却不担心多个洗衣娘子。只是这活儿粗重,不知你愿不愿意?”

小秦娘子当即就要跪下来,被乐璟牢牢扶住。

“愿意,一百个愿意!娘子肯收留我,已经是我再生爹娘……”

“这是哪里话,咱们都是寡妇,同病相怜,互相帮一帮,是应当的。这世道,女人不帮女人,还指望谁帮你呢?”

“正是这个道理!”胡三娘笑道,“你别看璟娘现在这样,掌家娘子,威风八面的。六年前她刚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娇滴滴的小姑娘,脸皮又薄,又怕羞,比你还弱两分呢!”

乐璟轻轻回头望她一眼,似乎嫌她多嘴。

不过小秦娘子倒是因此收缓不少,看向乐璟的目光多了两分好奇。

“我也记得!我们这里,井口大点的地方,谁都没见过大梁城来的姑娘。等见了她,哎呦!”秦秀两手一拍,“真真世家娘子风范,说是仙子娘娘也不为过!哪怕是此地的郡主县主,也比不上……”

“好了好了,越说越不像话。”乐璟直接去捂住了秦秀的嘴。

檐柱下的银罗生生笑得直不起腰。

笑闹一阵,乐璟留她们用了晌午饭。饭席就摆在堂屋里,小秦娘子这时才有心思去看周围的摆设。

方才会客的主位后悬挂了一幅画,两旁还有对联,她不识字,全看不懂。

两端各摆一个青瓷瓶,瓶里插的是两株从院子里摘下的玉兰。

她正发着呆,又听见乐璟问:“而今小秦娘子住在何处?”

秦秀接话说:“就在巷子最里,每个月不到百文。差是差了点,堪堪遮风避雨。好在和我挨得近,有个照应。”

“离铺子远了些。”乐璟道。却也没多说。

小秦娘子赶忙应道:“不碍事的!我身体好,能走!”

“那便好。虽说这边租房子轻省,可找合心意的也不容易。”

小秦娘子连连称是。

说妥了上工时间和薪资酬劳,小秦娘子再次千恩万谢后,胡三娘一行人告别。银罗把院门一关,才对自家娘子说道:“我还以为娘子要把罗子巷的空屋子给那母女住呢!”

乐璟躺倒在摇椅里,边拨弄水缸里的水草,边笑:“那屋子西晒得很,卖都卖不出去,哪能让妇孺居住?何况那头走夫多,孤儿寡妇,岂不容易让人欺了去?”

银罗自怪:“我倒是没想到这一层。”

“等她攒了钱,想租新房,日后自会找到合适的。”

谈到租房,倒叫银罗想起来一桩奇事。

“我早间听来青说的,这两日有官人来吉水坊赁房呢!”

“官人?”乐璟讶然。

本朝地方官员三年一调动,因此不兴购宅置地。来庐陵办公的官人,都是住在挨近知府衙门的官舍,妓馆也是那头居多。即便不住官舍,也犯不着来吉水坊。因在此聚集的都是些商贩人家、贫贱小民,更随性些,一个小小的院里能住好几户人家,人多嘴杂,出行也算不上方便。

“既是官人,为何要来此赁房?”

“不太清楚。”银罗摇脑袋,“难道是官舍不让住?这还不算,听说没有房牙子敢替他办事,还是个小厮亲自过来,四处打听的。”

“确是奇事。”

乐璟觉得新奇,结合小半年来的形势,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便隐隐有些担忧。“想来是被人欺负了。可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官人,什么年纪,是什么职位?”

打从知道大梁城里变了天,郭老相公不再任相,又等不来回信,自家娘子就一直这样,对这些事格外敏感。

银罗先是歪头。“没说。”

而后又想起什么,摇头:“不对,说了!听说好像是从大梁城过来的……不过不是姓郭,而是位姓孟的官人!”

“姓孟?”

乐璟扶着石缸起身,玉镯子轻轻摆荡,发出清脆的碰触声。“姓孟……”

她想了半日,又挨着椅子,重新躺了回去。

“怎么了娘子?”银罗探头过来,见她心思沉沉,奇怪道:

“难道娘子还认识他?”

乐璟的眼睛却望着天,没听见她说话似的。

这下可把银罗肚子里的小好奇虫给逗了起来,娘子、娘子的,叫个不停。

乐璟不胜其扰,只好说:

“我不清楚此人是谁,但的确见过一位姓孟的官人。”

遥遥天幕,浮现了一片富丽堂皇的街景。明幡红楼,鬓拥云簇,人声鼎沸。众生翘首以盼,只见得有一人黄衫绿袍,簪花系缨,意气风发,自街尽头打马而来。

她启唇,以一种怀念的语气,缓缓说道:

“那是八年前,国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1]道神:也叫行神,路神。古人觉得道路也是有神明保佑的,拜一拜出门能顺遂平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浣溪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