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心遗失海德堡 > 第40章 闪击波兰(二)之初出茅庐的菜鸡

1939年9月5日,希特勒前往一线阵地视察,并慰问闪击功臣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

德军向来格外注重自己的仪表,尤其是在这种重要场合。

于是整个第19装甲军,这群钢铁般的德意志男人,开始纷纷洗洗刷刷拾掇自己,把军靴和肩章擦得锃亮,隆重得简直像要赴宴。

赫尔曼对着镜子捯饬起他那一头乱七八糟的金发,这家伙的头发仿佛背离了地心引力,倔强而旺盛地往上生长,所以一直以来他轻易不肯脱下军帽。

他先是让随军理发师打理他的普鲁士榛子头,这种发型的特点是,从脖子到耳朵之间的头发要全部剃光,头顶的头发则留至中长发。

接着要用梳子把头顶的头发从前额梳向后脑,可以整体向后梳,也可以分开梳,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和英俊漂亮的脸蛋,最后用大量发蜡固定发型。

“上帝,你打的发蜡足够我用半个月。”阿德里安对着镜子整理衣领,看见赫尔曼往自己的头顶狂抹发蜡。

赫尔曼点了点头,附身从阿德里安面前取走他的发蜡盒: “是的,所以我要借用你的。”

“……”

他们穿着统一的装甲兵野战夹克,站在军官队伍中,正等待元首的检阅。

这套制服最早在1934年由时任国防军上校的古德里安将军所设计,据说他的灵感来自于阿尔卑斯山的滑雪服。

上身的夹克由轻便的黑色羊毛料制成,整件夹克采用双排扣和短腰设计,能够在增加防风性的同时提供保暖效果。夹克最上方的三颗纽扣解开,把左右领襟翻下来形成一个大翻领的样式,小翻领边缘都镶嵌着一条象征着装甲部队兵种色的粉红色滚边,并露出右胸前的鹰徽。

“我希望上将已经忘记了,那天,呃那天我们差点炸死他的事情。”赫尔曼还是忍不住低声说。

“……闭嘴,”阿德里安军姿笔挺,目光直视前方, “感谢你的提醒,我终身难忘。”

这群如今骄傲的、意气风发的装甲兵精英们,显然谁也不愿意提起他们在刚参战时做过的蠢事。

元首在来第19装甲军视察的路上,看到被摧毁的波军装备四散在道路两旁,维斯瓦河上的桥梁也被炸毁了,他停下脚步,问古德里安: “这是我们的俯冲轰炸机干的吗?”

“不,这是我们的坦克干的。”将军向元首着重介绍了他一手打造的精锐部队“铁甲狂飙”国防军第3装甲师, “元首,在全部走廊战役中,我所指挥的4个师一共死了150人,伤了700人。”

“不得不承认,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古德里安将军说, “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之所以能以微小的损失换来大捷,完全是因为坦克发挥的强大作战威力。”

“……在1914年,”元首沉吟片刻,感慨道, “我所在的那个团,在作战第一天就死伤了将近2000人。”

然而,事实是,在成为精英之前,第一次上战场的德军也是菜鸡。

在对波兰发动进攻之前,帝国情报机构侦察发现,波兰的“波莫瑞”集团军编有在意大利菲亚特兵工厂生产的坦克,他们还在边界地区构筑有工事,并在布拉希河构筑了第二道防御工事。

因此,古德里安将军对于第19军的作战部署是:

第一,实力最强的第3装甲师位于全军右翼,计划在9月1日越过布拉希河,然后直插维斯瓦河。

第二,第2摩托化师居中、第20摩托化师位于左翼,临时划归第19装甲军指挥的第23步兵师则跟在第3装甲师的身后,作为后备支援。

事实上,许多在军事演习中完全碰不到的问题让这群“新兵蛋子们”手忙脚乱。

时间回到1939年9月1日当天。

进攻开始后,虽然古德里安将军严令第3装甲师的重炮在没有得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开炮,但许多第一次上战场的德国官兵还是忍不住开炮乱打起来。

即使将军差点被炸死,但在惊恐和愤怒之余,他还是乘坐新的指挥车再次返回前线,而此时第3装甲师已经首次和波兰军队交上了火。

但出师不利,波军的战防炮直接命中了德军的几辆战车,并随机打死了一名倒霉到奶奶家的德军军官、一名见习军官和八名士兵。

更让古德里安将军无语的是,此时第3装甲师的先头部队第6装甲团已经抵达布拉希河河畔,却没有按原计划过河。

将军在得知第3装甲师师长被博克上将叫走后,又耐着性子赶到先头部队的指挥所,问: “你们现在不过河,是想在这里野营吗?”

第6装甲团团长刚吃完晚餐,剃着牙对将军说: “今天是不能过河了,现在官兵们都很疲惫,应该休息休息。”

团长说这话的时候,身后不远处正站着阿德里安、赫尔曼和弗朗克,这3个人里面有2个是今天差点炸死他的罪魁祸首坦克的车长。

古德里安将军长叹了一口气,他素日里始终强调装甲部队在战斗时应当严格遵循三个要素——力量、速度和火力,但眼前的第6装甲团完全忘记了速度的价值。

虽然将军本人非常气恼,但对着团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离开了第6装甲团指挥部。

不久,第6装甲团在休整后便继续向维斯瓦河推进。

1939年9月2日傍晚,古德里安将军返回了自己的指挥部。

但当他回到指挥部时,就发现屋子里的气氛极其诡异,他那群往日里都非常聪明伶俐的年轻参谋们都戴着头盔,有人甚至摆弄起了战防炮,一副老子马上要冲出去干死波兰人的架势。

“将军,附近有波兰骑兵持续活动的踪迹,并且枪炮声一直未曾停息,我们担心那些波兰骑兵会夜袭,所以决定提前做好准备。”一个稳重的参谋一本正经的说。

当晚深夜,已经和衣睡下的将军突然接到第2摩托化师的报告,这群德军精兵称对面的波兰骑兵正向他们发动夜袭,请求允许部队后撤。

古德里安将军哭笑不得。

但他想起眼前这些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他们的慌乱是在所难免的。

“你听说过一个波美拉尼亚掷弹兵精英,会被敌方的骑兵赶得像只鸡一样到处乱跑吗?”

对面沉默半晌,答复道: “没有。将军,我向您保证,我们会坚守阵地,绝不放弃!”

由于波军在工事前架设了铁丝网,第2摩托化师在开始发动进攻后就严重受阻,整支部队的进攻已经陷入停顿。但此时第2摩托化师师长已经把部下的三个团全部投入战场,师部已经没有预备队。

另一边,第20摩托化师一整天的进展也十分有限。

更糟糕的是,第3装甲师的先头部队第6装甲团虽然已于9月1日的夜里抵达了维斯瓦河,但立刻遭到埋伏已久的波兰军团猛烈反击,战斗损失严重。

“上帝,我现在是真的看不清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人了!”弗朗克大吼道。

在坦克战中,只有当敌军反坦克防御被完全摧毁后,坦克才能顺利前进。

而敌军阵地的天然或人工反坦克障碍物,则由装甲掷弹兵负责在坦克进攻之前摧毁,并尽可能限制其力量和支援武器的火力,而坦克和炮兵则在他们的后方进行密集的火力支援。

但此刻波兰军团的火力太猛,装甲掷弹兵难以推进,并且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一个波兰炮兵已经瞄准了他们。

“噢我的上帝!”赫尔曼大吼, “快往左调转车头,快!”

坦克内的隔音太差,发动机就在屁股后面“轰隆隆”的响着,外面是“突突突”和“砰砰砰”的机枪扫射声和炮弹爆炸声,再加上紧张的战斗气氛,坦克成员之间下达命令和汇报情况往往不得不大吼起来。

在这种嘈杂的情况下,数十辆坦克好像在沙滩上乱窜的海豹,互相不停地拍起肚皮来。

情急之下,赫尔曼抬脚猛踹在他左前方的坦克驾驶员的肩膀,这不失为一种车内快速协作的办法,主要是比较容易伤大家的感情,但此刻赫尔曼已经无暇顾及那么多了。

“罗伊!左转,快,你想我们被炸死吗!”

死里逃生一次,赫尔曼满头大汗,罗伊肩膀上全是鞋印。

而此时第3装甲师的主力依旧停留在布拉希河两岸,大量波兰军队涌入这里,试图切断他们和主力部队的联系。

战斗进行到中午,这支孤军奋战的前头部队已经十分狼狈。

阿德里安靠在座椅上,身上已经完全被汗水湿透了,他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但绝对是第一次打这么狼狈的装甲战,坦克队员之间还需要漫长的磨合期。

此时,他的无线电员科勒接收到了指挥部的指示: “第23步兵师以急行军速度前进,正在支援我们的路上,同时主力部队也在向维斯瓦河推进。”

“申请后撤到布拉希河的森林里。”阿德里安说,科勒立即向指挥部发布去通信。

于是第6装甲团无奈后退到一片森林里。

而这种窘态随着次日清晨第3装甲师的主力部队抵达维斯瓦河才发生了改变,第2和第20摩托化师也顺利稳步推进。

1939年9月3日傍晚,他们终于将波兰“波莫瑞”集团军团团包围住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维斯瓦河,这条波兰人的母亲河,此刻将波兰的“波莫瑞”集团军全部围困在它以西的森林里。

波兰军队在黑夜里借着微弱的月光张望,耳边是母亲河淙淙流淌的水声,和林间风吹动树梢的沙沙声响。

被那群恐怖的黑色钢铁巨兽突袭奔波了数日,他们早已筋疲力尽,一丝微弱的动静,都有可能是死亡的讯号,他们风声鹤唳,如惊弓之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驻扎在包围圈外的德军。

这实在是个难得的夜晚,一轮黄澄澄的月亮高悬在天空,柔和澄澈的光芒透过密匝匝的树叶缝隙,落到每个人身上,好像被一双温柔的手臂环抱住了似的。

自9月1日凌晨发动战争以来,这支年轻的军队神经紧绷,他们昼夜不分地战斗着,时刻处于极端兴奋和紧张的状态下。

这是个难得休息的间隙,但这群德军浑身“狼狈”,失去了往日的风度和体面。

有的军官甚至没有穿上身的制服,衬衫的袖子高高卷起,露出线条结实的小臂,浑身上下被烟熏得黑乎乎的,眼神里则带着第一次上战场的兴奋。

1939年9月4日,波兰,维斯瓦纳河以西。

“这群波兰人究竟在做什么?”一个坦克车长不可置信地喊道, “在给坦克和装甲车挠痒痒吗,他们脑子秀逗了吧!”

“那么让他们尝尝坦克的威力吧。”弗朗克说。

“兰杰,”赫尔曼在无线电通讯设备里下令, “看看这群奔跑在波兰平原上的山羊,把他们变成烤羊。”

最后的决战开始了,试图突围的波兰第18枪骑兵团向德军第20摩托化师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他们拼死一试,鱼死网破。

全副武装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履带行驶在广阔的波兰平原上,以高速前进,如履平地。

平原上呼啸的风鼓涨起帝国雄鹰的旗帜,摩托化师骑着军用摩托灵活穿梭在林间,德军在飞扬的杂草和尘土间放声大笑。

在波兰军队的设想中,德军应该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

但这次德国人走的是“闪击战”路线。

在整场战役中,德军将75%的步兵师、93%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部署在第一梯队,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飞机和坦克,这是一支前所未闻的、浩浩荡荡的机械化大军。

然而,波兰的骑兵完全不懂坦克的性能——他们想象不到这等庞然大物竟灵活至此。

他们以枪支、马刀和长矛作为武器对战德军步兵师和摩托化师,却被随即赶来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坦克炮和机枪扫射,行驶中的坦克履带将来不及后撤的波军碾压致死,损失惨重。

“波莫瑞”集团军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后撤突围。

一个波兰炮兵团选择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以阿德里安和赫尔曼为首的坦克群在前进途中追赶上他们,整个炮兵团甚至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短短十分钟内,全部被歼灭。

一部分波兰的步兵试图架桥纵列撤退,但在途中被捕获,其余全部被歼灭。

至此,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已经全部被歼灭。

而第19装甲军4个师一共仅死亡150人,伤700人。

顺利围剿“波莫瑞”集团军之后,第19装甲军继续沿着波兰走廊向华沙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龙德施泰特上将的“南方”集团军群以第10集团军为主力,率领2个装甲师、3个轻型师、2个摩托化师和6个步兵师向维斯瓦河中游方向突击。

由北向南方向,屈希勒上将率领第3集团军的1个装甲师和6个步兵师,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由西向东方向,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率领第8集团军的6个步兵师,作为主力左翼插入波兰腹地。

由东向西方向,李斯特大将率领第14集团军的2个装甲师、1个轻型师、2山地师和3个步兵师,作为主力的右翼呼应布拉斯科维茨上将。

此时,整个波兰已经被德军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完全切入包围。

波兰散布在漫长边境线上约100万人的6个集团军,被德军分割包围,犹如一张薄纸,从四角绷紧后,瞬间被撕成几段。

德军装甲部队以高速纵深向前突进,步步深入波兰腹地,留在边境的波兰军队瞬间成为留在德军后方的孤军,而他们翘首以盼的英法援军,正在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波兰在德意志的铁蹄之下哀嚎,而西线无战事。

这场无声的战争被称为“奇怪的战争”,但英法军队更愿意称之为“静坐战”。

波兰离最终的毁灭,又近了一步。

古德里安将军和他的精兵第3装甲师:我和我的冤种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闪击波兰(二)之初出茅庐的菜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