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心窈窈 > 第11章 第 11 章

我心窈窈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万恣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04:06:31 来源:文学城

底下的监盐官尚在监署内绕着沙盘饶有兴致推究,厅堂外的小吏慌不择路闯进来,大惊失色喊道:“大人!大人!朝廷来人了!”

陈邈仪素有胸痹短气的旧疾,平日本就寡言喜静,教这愣头青冒冒失失的一打搅,手中长尺将沙盘上堆砌的捍海堰一下戳散,且还心有余悸,按着胸口平复:“冒冒失失的做什么?来便来了,多少日前的事了……”

“不、不是的大人!”小吏语无伦次,“不是前几日,是如今呐!如今!朝中的按察使如今到我们盐场来了!”

陈邈仪拂一拂袖,斜乜向他,“虚什么,难不成你做了对不住朝廷的事了?还是你觉得本官做了对不住朝廷的事了?”

对面的声音便弱下来,“属下不敢。”

“人到何处了?”陈邈仪问。

小吏忽又讷讷,“在盐场,已巡了两块盐池了……”

陈邈仪眼神一凛,刺向他,“怎么不早说?”

说着抛下手中长尺,大步流星往外走去,朝后吩咐道:“去知会护宝都的人,做好盐场守御,莫使奸邪之徒得近,免得再步了上回金部侍郎的后尘。”

小吏称是,二人一前一后跨出门阈,门厅上“明德流芳”的牌匾承接旭日,仿若照于金镜般灿然生辉,俯视着他们离去。

陈邈仪匆匆赶到盐场,还未与这朝廷派下的按察使搭上话,忽见他一把擎住了身侧姑娘的手臂。

方才为避漕司之人,行船行得颇急,季窈不惧水,南下之时也未觉不适,可到底经不住如此颠簸。虽不至于呕逆,却觉云雾罩顶、气血不顺,下船后又随薛辞年巡了两块盐池,忍耐许久,如今实难支撑。

“怎地了?可是哪里不舒服?”薛辞年的语速有些急。

陈邈仪在旁看着,一时琢磨不透这姑娘的身份,但此般状况也不好顾虑太多,紧忙道:“北人不善乘船,这位姑娘怕是苦船之疾,不若先送去监署的厢房暂作歇息。”

季窈脸色青白,接不上他们的话,唇瓣无声张合几下,紧接着整个人陷进黑暗。

待到悠悠转醒,是在一片交错的光影当中。

日光透过窗子轻薄的茜纱,在厢房内洒下柔和的光晕,光晕中微尘浮游,闪烁着细亮晶芒,身上的锦被也像被镀上一层金粉。

少女微张的睫羽下泄出剔透的光,那光眨动几下,随后偏过头,轻轻翻了个身。

如同从前在家中每次午睡后醒神,安静的、慵懒的,怡然端详屋中的一切。

她已经许久没有这样踏实的睡过一觉了。

候府倾覆后,她命若漂萍,朝不保夕,提着一口气不敢松懈;如今在相府,她行的是棘手难行的险事,做的是枕戈剚刃的赌徒,即便薛辞年宽容待下,也终究是仇人之子,不可寄命。

这助她漆身吞炭的印记不知何时会失去效用,灭门的证据她连一丝头绪都没摸清,这样黑这样长的一条路,她一个人跌跌撞撞走着,半刻也不敢停……

思绪飘飞之际,屋外有人叩门询问:“姑娘,您醒了吗?”

季窈闻声起身,移步到门边,拨开门栓的瞬间恰时起了风,细长的竹叶与不知何处飘来的花瓣打旋儿扑向她的裙衫,她忍不住抬手遮了遮眼。

门外的小吏拣起落在门槛上的白栀子,捧到她面前,“姑娘,您发上的花掉了。”

他似乎误会了她的身份,以为她是什么贵人娇客,是以态度十分殷切敬重。

季窈接过他手中的花,对他道“多谢”,打量一眼署院中的布局,正欲开口解释,他又紧跟着出了声。

“姑娘是在找按察使大人罢。”这小吏眼皮子活泛,却误解了她的意思,“他方才已由我们大人带着,从烧盐的草荡管摄,到煮盐所用盐盘的收贮,再到盐政户籍的灶户划定,一一督验逡巡过,现今正坐在堂间喝茶,等姑娘醒来呢!”

他话密,行事也快,季窈莫名被他引着,到了厅堂,沙盘上绵延的捍海堰推演一半,案上只剩余温尚在的两盏残茶,堂间人影空空,薛辞年和陈邈仪不知去往何处了。

小吏一拍脑袋,恍然想起:“两位大人方才谈起海滨即要修筑的捍海堰,按察使大人颇有些兴会,许是一同前去了,姑娘稍候,我去唤人。”

季窈急忙叫住他,“二位大人忙于公务,不好过多打扰。”

“姑娘有所不知。”小吏笑着解释,“是按察使大人亲自交代,说等您醒了,要第一时间告知他。”

他说完掉头走的飞快,转眼连影也瞧不见了,季窈原地徙倚一圈,注意到据阔在堂中的长案。

那上头置着沙盘,堆砌的堤堰婉转如巨龙横卧,是为护海边盐池的存在。

说来,陈邈仪当初能从一不知名县邑的县尉,转调这两淮盐监,还有她的几分背后相助。

当时陛下正为这盐监缺任而苦恼不已。

谈阶论品,盐监好似微末,不值得一国之君因此多虑,可这微末之属终日驻足国家根基,目之所及皆是白盐积山,利之所聚仿若珠玉盈室,满朝文武唯恐不慎连坐,是以无人敢站出举荐。

陛下亦举棋不定,烦躁之下,索性扔由太后做主。

太后为此苦恼几日,于一个薄暮冥冥、淅沥潮湿的傍晚,弹着几张宣纸上所录的密密麻麻的字墨,问一旁挑灯抄经的季窈。

“窈丫头,你说选谁好?”

窗外濡润的风穿过画帘,扰动少女耳边的碎发,她顿住笔,抬头笑一笑:“阿窈忝列臣属之女,安于内闱,对朝政之事一窍不通,不敢妄加议论。”

太后便嗔怪地眄她一眼,道:“你呀,真真是糊涂庙里砌糊涂神儿——这照京之中的贵姓子女,就属你最有主意,不骄矜,不张扬,放着大好的风头不占,全让孟御史家的小姐抢了去。”

季窈便搁下笔,挪步到她身后为其捏肩,语调温润:“孟大小姐通经史子集,擅诗赋琴画,才情卓绝,倚马可待,何须抢我的风头?”

太后心疼她腕子酸,拉过肩上的柔荑,引她坐到自己身侧,盘问道:“那前日在花朝节,你为何不肯对昀青的诗?”

“当时从花架翻下的半联诗十余句,我哪里能知道齐王殿下所做的是哪首?”季窈状似不明白。

太后哼一声,显然不信她的说辞,“对诗前所猜的瘦辞你全然知晓,怎地到了对诗时,那隐含瘦辞的上半联诗便看不出来了?”

花朝盛会,士庶游聚,临去前太后莫名提点一句,待得瘦辞猜罢,书着诗句的长绢落下时,季窈才顿悟她的用意。

季窈知搪塞不过,垂着颈说了实话:“阿窈无心储妃之位,故不曾对诗。”

太后嗟叹一声,似是可惜,“无心便无心,哀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季窈不语,睃见她手中的几张宣纸,接过一一细看,做出评判:

“姜绥出身仕宦之家,丞相薛显之甥,光禄寺丞姜玉峰之子,盐监之任确可磨砺心性,只是资历尚浅,恐周旋不过那群钻营油滑的盐官。”

“崔大人一介老臣,宦海沉浮半生,一应事务确能应付裕如,只是盐场风咸卤重,身子大约吃不消。”

“翰林学士许大人,十年前的寒门新秀,如今已成京中显贵,为陛下倚重,听闻前些时日沉疴难起,如今尚未好透,令其扶病上任,却显得陛下无体恤臣子之情了。”

“陈大人……”她抽出最末的那张,凝眉思忖,“沁县县尉,为官一方,政绩称不上斐然,亦非陛下密臣,只是廉隅自持、心系黎庶之名广为传颂,近日将过了守孝之期……试上一试未尝不可。”

盐官是皇帝的心腹大将,同样也是心腹大患,实则季窈早已猜透了太后的心思。

姜绥、许玉成,重臣薛显的亲甥舅兄,未敢轻易委用;而崔大人确实年事不济,不宜奔走;唯有陈邈仪,两袖清风,不倚门庭,如当年初入照京的许玉成。

否则一个深闺未长成的小女子几句浅薄之言,太后怎会当着听从,回话的谏书翌日便传到陛下手中……

得此消息的季窈仍旧心中惶惶好了一段时日,生怕陈邈仪不堪大用,父亲因自己的缘故在朝中受到牵连。

好在……好在陈邈仪确如传言一般,在季家出事之前,都未曾出过什么差池。

季窈的目光落回那深浅起伏,色泽已有些陈旧的细沙上,看得出是经过了反复揉搓推演的,结合案沿厚厚的一叠笔札,详明周至,堤之规制、走向、构筑之法,皆已完备。

她绕着长案细细观看,认真间一时不察,拂落了压在笔札上的镇纸。

那镇纸是实心的铜材,厚重压手,形状好似灯笼,滚瓜溜圆的一个,落地“咚”的一声钝响,骨碌碌往门枢的角落滚去。

季窈正欲动身去捡,便听“嘎哒”一下,轻不可闻的机括拨动声——那门枢之后,镇纸之下,平平整整的地面竟赫然凹下去一块!

耳畔“轰隆”一声,脚下所站之地乍然被抽去,季窈刹时间感到浑身失重,连同出口半句的惊呼,一齐被这黑洞吞并进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