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为什么,希德一来,气氛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无论是他刻意的搭话和不太热络的语气,都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
“聊专辑。”封裕年道。
“听起来聊得很深入,这是你们第一次见面吗?”
“对啊。”
希德不说话了,薄唇微抿着。
突然的搭话,突然的不出声。又怎么了?
封裕年看他一眼,然后顺势看向了他手里的食材。
土豆在希德的手心里显得小巧玲珑,又不太会干活,一个标准的土豆在他的刀下变得畸形。
封裕年怜悯地看了一眼那个土豆,麻利地削好剩余的土豆,没让它们再遭受希德的酷刑。
把削好的土豆放进竹篓里,打开水龙头,封裕年挨个清洗上面残留的土渍和碎皮。强劲的水压发出哗哗哗的声响,溅起的水花散向四周,打湿了希德的新板鞋。
“鞋子打湿了,你离远一点。”
封裕年拉了下希德的袖子,把人往后扯了扯,希德也顺势后退了两步,像个柱子一样站在封裕年身后,看着他滚动竹篓里的土豆。
“年老师也和我聊天,我什么都能聊。”
封裕年拧紧水龙头,耳边瞬间清净了不少,他疑惑地回头,“你说什么?”
希德上前,弯腰端起两个竹篓的菜,“我问,年老师喜欢听什么歌?”
见希德抱得毫不费力,封裕年也就没想替他分担,在镜头前,希德这锻炼痕迹十分明显的手臂不派上用场,给粉丝提供剪辑素材也是可惜了。
封裕年这都没点眼力见的话,白混这么多年了。
“这段时间听抒情比较多吧。”
其实封裕年几乎不怎么听歌,和于西聊到专辑的事,也是在录制节目前,花了点时间去了解其他的嘉宾,以免见面没有话题可聊,就刚好看到她们团发了新专辑。
主动cue到专辑,聊想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于西是封裕年多年的粉丝。
这件事当然也是在听歌时偶然发现的,于西在mv里模仿拍摄了封裕年曾出演过的不温不火三部剧里的场面,然后他才注意到于西在他刚出道那年关注了他的微博,并且还出席过他的剧宣——封裕年在超话初创时上传的仅有十个人的合照里发现了于西的存在。
并不是他刻意挖掘,像是一种感应般,尘封时光中的真相扑面而来,封裕年除了惊喜之外,更多的是感谢。
即使他现在不够有影响力和话题度,但还是想做点什么。
“我一直以为你不是爱听歌的人。”希德道。
封裕年每次都被希德一本正经的说话逗笑,“我看起来那么不潮流吗?”
“‘我需要时刻保持紧张感才能沉浸学习和剧本,所以我几乎已经戒掉了听歌这种放松方式。’不是吗?”
封裕年彻底呆住了,他看着希德目光从震惊到不解,在变成神奇。这句话是封裕年在接到一个狂躁症人格的剧本后,又被邀请参加采访,谈到对听歌解压这个话题时,他亲口说的话。
时间过去太久,封裕年都忘记了自己曾参加过这个“业余”采访,更别提说过哪些话了。
“你……我……”封裕年难得地语塞,脑中翻江倒海地,地毯式搜索地,在他记忆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发现任何与希德有关联的疑点。
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他居然把自己的话记得那么清楚,而且还和在录制前想要保持距离的是同一个人。就算知己知彼吧,但了解到那样的程度……震惊之余,封裕年开始感到悚然。
希德语气平静,眼尾扫了一眼封裕年,像是叹气般发出息声,“那天碰巧刷到这个采访视频。”
“原来是这样啊,大数据时代嘛。”封裕年露出舒缓的笑。
“嗯。”
临近客人预约的到达时间,众人的分工更加清晰,熟悉流程的常驻嘉宾收拾好吃饭场地,同时也很快把第二波采茶客人所需要的工具也逐一准备好。
而三位新来的嘉宾则主要协助厨师方小宇,没忙一会儿,外面传来动静,吃饭的客人到了,徐底赢在侧院叫林雾的名字,后者应声,放下手里的菜刀。
“小年,你跟我一起。”
封裕年愣了下,很意外林雾会叫上自己,“林雾姐,要我走了,这里人手不太够呢。”
“没事儿,老徐马上就过来了。”
不等封裕年再说什么,林雾擦了擦手上的水珠,甩手走出了厨房。封裕年只好解开围裙,提步跟上。
客人正被吴应领着参观院子,两位女士打扮得很时髦,笑容满面地对着院子拍照,又时不时给凹好造型的对方拍。
林雾在一旁等了一会儿,看她们拍得差不多了,找到合适的时机,便上前问她们要不要拍合照,她指了指封裕年,道:“我这个弟弟可会拍照了,构图、色彩,包括怎么摆pose都拿捏得死死的,保证让你们满意!”
“真的?”两位客人齐齐看向封裕年,半信半疑。
封裕年怎么都想不到林雾会这样推荐他,更不知道自己拍照技术会和她描述的那样好。
尽管感到心惊和紧张,但他还是极力控制好表情,对她们颔首笑了笑,谨慎道:“以前自学过一些,倒也算不上特别精通。”
“真的假的,试试不就知道啦?”
林雾一脸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表情,成功让客人们信服点了头,把包里的相机拿给封裕年。
封裕年如担大任,接过相机后,看了看型号和参数,脑中大概有了成片的模样。
林雾拍了拍他的肩膀,“姐相信你。”
封裕年无奈地笑了笑,举起相机,镜头对准客人时,立马收笑,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姐姐们的卷发烫得这么好看,不要藏起来哦。”
“大胆的笑,想象那朵玫瑰是梳妆盒子里的红宝石……”
“两位姐姐的感情很好呢,一起牵手在院子里聊生活,分享情绪……”
“对,漂亮的眼睛里有一汪泉水。”
“……”
“这小子,哄得客人都合不拢嘴了。”吴应转头对林雾竖大拇指,“还是你对症下药行,把嘉宾都了解这么透彻了。”
林雾交叉抱臂,仰了仰下巴,“多冲浪的好处这不就来了?你知道之前有段时间,有条热搜是正主记录粉丝反复在热搜上挂了好多天吗?”
吴应年纪大了,上网少,但作为主持人的素养,对热搜上的热点词从未错过。他一下恍然,“你是说……?”
“就是他。”
词条上甚至连人名都没有,没到爆的程度,但也在娱乐榜上上下下的挂了三天。词条首发的内容是一个工作室发布的剪辑视频,两分钟的视频里清一色全是拼接而成的看似千篇一律的照片,像素从模糊到清晰,滤镜从陈旧到明亮,主角全是追封裕年线下的粉丝合照。
有人细数过照片数量,整整有999张,而官方称这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应封裕年的要求用了特殊含义的数字。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热评第一,是粉丝说她在整个视频里出现了521次,一点一点看着自己在小年的镜头里变得更开心更漂亮。”
林雾看着封裕年一脸赞赏,“他为了粉丝去学了摄影,真诚和用心到这种程度的艺人,我从没遇到过。”
好一会儿,照片拍够量了,客人喊停,一左一右地站在封裕年身边看照片,从一声声地夸赞声中能听出她们很满意,挽着封裕年坐到凉亭下面要他帮忙一起选照片。
林雾端上茶,一人倒了一杯,“两位喝点茶,自家种的竹叶青,让咱们摄影师也休息一下。”
“哦对对,遇到好摄影太激动了,你也别缠着人家,让小帅哥歇会儿。”其中一位客人道。
另一位摆摆手,“知道啦知道啦,小帅哥你也喝口茶,照片一会儿再选。”
封裕年接过茶杯,喝了一小口,“谢谢姐姐。”
“小帅哥叫什么姐啊,我都50了,姨问问你,你有对象不?我有个侄女今年博士毕业,还没谈过恋爱。”
“什么你侄女哦,我小女儿刚满25,漂亮得嘞,我给你看照片嗷,我一眼就觉得你们两个特别般配。”
封裕年两只手臂都被拉着,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苦涩地笑着,求助地看向林雾,但此刻的林雾正被这场面笑得肚子疼,根本没力气帮助封裕年。
与此同时。
厨房已经快要收工,方小宇让吴应尝尝咸淡,边问,“吴哥,我按照预约备注上的口味来做的,看看合适不?她们还有啥忌口的不?”
“没说,应该就那些了。”
方小宇拿着锅铲,道:“哦,到饭点了,她们应该等急了吧,要不我最后一个菜还是不炒了?”
吴应:“炒吧,她们正和小年聊在兴头上,这会儿才刚问到有没有对象。”
“真的啊?”徐底赢哈哈大笑起来,“他长相就太招人喜欢,诶,你作为老前辈不帮他解围,怎么还跑回来了?”
吴应也笑:“小年应付自如,别小瞧人家。”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从旁边经过,希德道:“前辈,我端果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