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王万年 > 第8章 齐使

我王万年 第8章 齐使

作者:白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09:22:47 来源:文学城

列国伐交频频,齐郑入缙的使者不是第一次,但这是第一次有人来看她。

公孙斗告诉她,她生父乃是齐王而非郑君,此来是奉齐王之命,想迎她归齐。

郑恕不答,公孙斗和阙涟的到来给郑恕带来了一丝冲破桎梏的期望,但她却不能轻易就听信了他们的话。

她在缙国形同流放,又像监禁,对齐国所知不多,所知道的,都是天下广为流传的那些话,比如缙国和北边的胡林狄人打仗和秦国打仗,齐国和滕国的纠缠,她是齐王乱妹生下的孩子,郑王行走的绿帽子等等,她质缙多年,齐国的使臣从未来见过她,为何这时候就来了?

此时代的列国公主在两国邦交上,可没有多少话语权,所能利用的只有婚姻。

听说,齐国和滕国休战了,若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停战协议……

向姬拿来哺食,分席案跪坐而食,郑恕对公孙斗和阙涟道:“齐国是母氏之国,舅父之邦,郑恕质齐舅父多有关照,二位自齐而来,请入席一道吃饭吧。”

她态度还算温和,没有听他们的话承认自己齐恕的身份,也没有撕破脸将事推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公孙斗与阙涟还想同她说她的身份,但郑恕显然没有要听的意思,她对向姬依恋地笑着说:“傅母劳累,与我同席可好。”

向姬自是欢喜,将自己的席案挪到郑恕身边与她一起吃饭。

所吃饭菜也不过黍谷野菜,面疙瘩汤。

郑恕悄然打量了几眼公孙斗与阙涟,他二人举止端正大方,见饭食粗简,叹了口气:“公子受苦了。”

郑恕道:“粗茶淡饭不比宫室美食可口,还请勿嫌弃。”

小阙涟连忙摆手,“不嫌弃不嫌弃,小君赐饭,臣高兴。”说着乐呵呵端着碗扒拉了几大口,又眯着眼冲郑恕一笑。

这小子看起来倒是很讨人喜欢,比整日一脸愁苦的小阳佟开朗,不过阳佟正为父母担忧,要他开朗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吃过饭,公孙斗还想再同她说她身份的事,郑恕却率先开口:“先生是住驿馆还是要借宿寒舍,我好请傅母安排收拾?”

“我们暂住驿馆,也想请小君与我们一起住到驿馆去,待出使缙国的任务完成,小君与我们一起回齐国。”公孙斗道。

郑恕不置可否,公孙斗留下阙涟与郑恕住在一起,他先回到驿馆。

这正合郑恕的意,公孙斗走后,她照常在窗下那块所剩无几的石片上刻字,阙涟围上来问她:“小君这是做甚?”

“刻字,”郑恕问,“你为何要叫我小君?”

“因为你是我王之子,齐国的小君。”

郑恕忽略他话语中的齐王之子,又问:“列国之间,未听说哪国的公主被封君。”

阙涟往她面前蹲进两寸,笑道:“小君久在缙国,不知齐国情形,列国之间虽有诸嫡比君的礼法,但早已形同虚设,只有在我齐国,诸嫡比君有国君、储君、小君仍在延用,公子是国君独子,自然是小君,将来若国君册封,可有自己的封地成为一地封君。”

“女公子也能成为实权封君?”

“自然!”

阙涟见找到郑恕感兴趣的点了,立即补充道:“大梁建立之初还有实权女封君,后来女王子女公子渐渐失去实权,山西列国遵循大梁礼制数百年,后征伐变幻,已经彻底变成了男人的天下,但在我齐国,女公子仍能称小君。”

“这是为何?”据郑恕所知,齐国最初的封地在齐山以东、黛山以西一块儿,称齐山以西诸国为山西列国,黛山以东的各部族为东夷,齐国并不是什么与世隔绝的诸侯国,诸国变幻怎么就落下了齐国。

“小君可知,黛山以东有东夷各部族,占据广袤土地,齐国的先祖是梁天子征战天下的大将,后来受封于齐地为诸侯,为大梁天子镇守齐山黛山,抵御东夷各部?”

郑恕点头:“知道。”

黛山以东的东夷各部有莱夷、束夷、祭夷、淳于、象夷、季夷等大小部族,后来或归顺齐国或被灭国,成就了如今的齐国。

阙涟又告诉她,“和其他地方不同,东夷各部主政的有不少还是女首领,生子随母姓,不分姓和氏。臣所在的季氏,五百年前也是东夷的季夷族,后来族人归顺齐国仍住在季夷故地,才成了如今的季氏。归顺的夷族女首领在齐国也有爵位官职,有的还与公族通婚,所生的孩子继续统领部族,所以齐国的女公子还能做实权封君。

“说起来,臣与小君还是亲戚呢,臣的姆氏祖母名叫季姜宜春,就是现在季夷族的族长,也是您的姑祖母。”他说着还笑了笑。

郑恕好奇:“姆氏祖母?”

“臣母亲的母亲,在齐国叫阿姥。”

其实就是东夷各部许多还保留了母系社会的形态,后来被征服后,为了使民心归顺采取通婚的政策。

季姜宜春并不是孟仲叔季的季,而是她的母亲来自季氏,嫁与齐国王族,是以在齐国王族看来,季姜宜春有齐姜血脉,在季夷族看来,季姜宜春也是季夷族的子嗣。

就是称呼有些混乱。

郑恕对齐国各种称呼来了兴趣,忍不住放下刻刀和阙涟讨论起来,笑问:“那阿姥的夫叫什么?”

“叫阿叟。”

在齐国没有内亲外家的分别,父母叔伯舅父姑姨之类的称呼与齐山以西列国大体相同,普通人的父亲叫爹母亲叫娘,还有的叫翁父、母媪,王公一族则称公父、君父、父王,母亲、母氏、母后。

但父母的父母叫法则不同,在齐国不分祖父母与外祖父母,母亲一系的叫姆氏长辈,父亲一系的叫翁氏长辈,娘的父母叫阿姥阿叟,爹的父母叫阿媪阿翁。

小阙涟讲起齐国来滔滔不绝,又总是笑,笑起来不见两个眼睛,只见两个小点,这一聊便聊到了天黑,没有灯油照明,才作罢。

郑恕在听到小阙涟说齐国有实权女封君时已经心动不已,尽管大体上还是在向父系社会过渡,但已经足够令她辗转反侧了。

一整夜,郑恕没睡着,鸡鸣后从床上起来提上仰光剑在简陋的小院子里舞剑。

小阙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看她舞了一会儿剑后,在她背后热烈鼓掌。

郑恕收起剑回头看,他正一脸崇拜地望着郑恕,“小君好剑术!如此剑术远胜无数王公贵族子弟!只怕天下最擅剑术的钟离氏也要败于小君剑下!”

他一通喝彩夸得满脸真诚,弄得郑恕都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的剑术天下第一。

郑恕不好意思道:“言过其实了,了了而已,了了而已。”

“小君谦虚了……”他又一脸诚恳地从天上到地下夸了郑恕好一番,夸得郑恕都有些忍不住飘飘然,要不说人都爱听好听话,被一个诚恳可爱的小郎一脸真诚的夸赞,真有点抵挡不住。

郑恕忍不住笑出声来,“阙涟,你真是……”

真是,太会说话了。

阙涟在郑恕的小院住了两日,郑恕从他这儿了解到很多信息。

关于齐国的,关于她的身份……

阙涟并未否认齐王乱妹的事,等同于默认她的舅父其实是她的亲父。

尽管从来到这里她就听说过无数次这件事,但真正求证得到这样的结果,有过上辈子经历的郑恕还是有点难以接受这种事。

郑恕略显艰涩地问阙涟:“齐王做了这种事还能当王吗?”

阙涟一脸不明所以地望着她,郑恕调整了一下语言,说:“我是说,诸侯国大多遵从梁礼,同姓不婚,其他人……”

她换了种说法,更精准一点,“齐国宗室和朝中大臣对齐王就没有看法吗?”

要知道她在缙国这些年,但凡受欺辱,必定有来自她身份的唾弃,还有秦国那小子骂出一句“郑盗齐娼”,贴上标签更利于传播,但凡被骂,她都无法反驳。

就像秦绥成他爹逃出缙国时扔下了秦绥成母子一样,都是无可辩驳的事,秦绥成能驳斥骂他“秦人贱,秦字鄙”的桓桐,却无法否认他爹丢下他娘俩跑了的事。

谁想阙涟一脸无所谓:“这算什么,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齐国四代乱政弱于山西列国,王上继位后励精图治才使我齐国重新走上正轨,使齐国强横于东部诸国,区区王者私事何足挂齿。

“何况远的如梁朝之前的汤朝并不禁止同姓通婚,再往前的启朝还有兄妹成婚生下圣人的故事,近的如象夷族、祭夷族都还保留同姓成婚的风俗。西戎南蛮北狄也有为了不使丈夫去世妻子因为改嫁而带走孩子或者财产,也施行子取继母、弟取寡嫂。男女只要两情相悦赤诚相待,除生我者与我生者,无不可。就算守礼如山西列国,滕、宋、缙、卫等国以前可都有国君姊妹不嫁的记录呢。

“不过是那些看不惯齐国与王上,又拿齐国和王上没有办法的人为了出口气打打嘴仗罢了,等齐国更加强大,王上派兵灭了那些国家就都老实了。”

其实先王在位时就对此十分愤怒,将郑恕的母亲远嫁到郑国,甚至要取道卫国才能送嫁到郑国,就是为了防止兄妹旧情复燃,但还是没防住,甚至生下了郑恕。

秩序的混乱常常伴随着思想的混乱,小阙涟来自夷族,对这种事情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郑恕目前还难以接受这样的价值观。

退一万步来说,近亲繁殖父母双方可能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风险,隐形遗传病的发病几率比随机人群高数十倍,生下的孩子容易有畸形或者智力低下,上辈子所在的世界,东方某岛国皇室为了维护血统纯正万世一系,近亲结婚生下畸形、弱智、精神病都不少。

“齐王,就没有再娶新妇立王后?”郑恕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