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顺着这条下毒的线深挖下去,必然要接触宁家,从宁家得到更多消息。
而宁家早就已经彻底投向六公主,在朝堂上,宁家是坚定的六公主党,一向唯六公主命是从,李暮歌不能明目张胆从宁家拿相对应的资料。
那样一定会打草惊蛇。
想要避开六公主从宁家查东西,倒也不是毫无办法,很快李暮歌就要去国子监读书,国子监祭酒正是李暮歌外祖——宁疏白。
从国子监中,李暮歌应该能够拿到一部分线索。
第二天,李暮歌出宫了,既然她要去国子监读书,自然要先接触一下国子监里的未来同窗,知晓国子监的模样。
前一日,李暮歌已经往颜家送了帖子,今日和颜士玉约好还在文绮楼见面。
颜士玉自从那日亲眼看见李暮歌在水里弄死十皇子后,就打算从太学转到国子监读书了,万寿宴后,她便正式在国子监上学。
见到颜士玉后,李暮歌直接交给她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帮她写折子,她要递给皇帝,请皇帝给她“长安公主”的封号。
第二件事,是问颜士玉,宁疏白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两个任务,前者对颜士玉来说很简单,后者让颜士玉犯了难。
“殿下,在下到国子监不过两三日,除了刚入学时有幸与宁祭酒见一面外,后面就再无机会照面了。”
颜士玉很想问李暮歌到底在想什么,宁疏白是李暮歌的亲外祖,李暮歌不知道宁疏白是个什么人?
难不成这份血缘关系是假的啊。
颜士玉其实能理解为何李暮歌会和宁疏白关系疏离,宁疏白清流之臣,从来不喜阿谀奉承之事,可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
清流之辈不该有家有室,可真无家族支持之人,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走入朝堂,成为清流之臣。
颜士玉想到这儿,眸色微暗,她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姐姐。
李暮歌见颜士玉真没法帮第二个忙,只能寄希望于自身了,她为颜士玉铺纸磨墨,说道:“那就写折子吧,写完之后,你带我在文绮楼逛一逛,上次来去匆匆,我都没机会到处看看。”
“多谢殿下抬爱。”颜士玉被李暮歌亲自磨墨的举动吓了一跳,这下写折子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多喘,生怕写错一个字。
等颜士玉写完,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等纸上墨迹干了干,李暮歌拿起来通读一遍,越读越震惊。
回想自己十五六岁刚上高中时的文笔,再看看眼前的颜士玉,李暮歌必须承认,人和人之间有壁,而且差距十分之大。
“殿下觉得如何?”
“好,写得很好!”连夸人的词汇都是惊人的匮乏,李暮歌将折子收起来,命人去点一桌好饭菜,快要正午了。
两人一同用膳,吃完饭正打算去楼下逛逛,谁知有人来找,是大公主府上的人。
“见过十四殿下,问殿下安,大殿下听闻十四殿下出宫,想请十四殿下到府上用膳,没想到晚了一步,是奴脚程太慢,错过了,还请殿下恕罪。”
领头之人是李暮歌此前接触过多次的蓉娘子,蓉娘子面上带笑,上来就请罪,态度非常好。
李暮歌一看来请人的是蓉娘子,就知道这趟大公主府,她必须去,蓉娘子深受大公主信赖,她的出现代表着大公主的诚意。
“此次午膳错过,下次补上便是,又不是大事,大皇姐既然相邀,岂有不去的道理,颜六,你三姐是不是也在大公主府?”
“是,在下正好要去找三姐,还请蓉娘子捎上在下。”
蓉娘子自然应是,只要李暮歌去大公主府就行,带上一个颜六娘子也没什么。
上了马车,颜士玉想起那一日万寿宴,有些坐立难安,今日十四公主来找她,并未同她说有关万寿宴的事情。
那一日,十四公主同祖父说了许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四公主斩钉截铁地说,能救下大公主。
最后大公主真的全身而退了,十四公主没有食言。
那么今日大公主听闻十四公主出宫的消息,后脚便派人来寻,究竟是为了什么?
见颜士玉颇有些坐不住的样子,李暮歌轻声道:“不用担心,万寿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切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只看大皇姐想要干什么了。”
颜士玉闻言,并没有放下心,反倒心高高悬了起来。
大公主想要干什么?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到底想干什么,一直以来大公主就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皇储之争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没点儿实力和后台,谁掺和进去,谁就是当棋子的命,身为棋子,随时可能会被人推出去做弃子。
“殿下,需得谨慎。”颜士玉不敢多说,更不敢将心里的想法吐露分毫。
太子不是她们的盟友,大公主也不一定是。
李暮歌笑而不语,太子之位就是个靶子,在这个靶子没有倒下去之前,大公主不会将目标放在无关紧要之人身上。
巧合的是,李暮歌的目标也是太子,太子不倒,荣阳就很难倒下,两者互相依偎,共荣共损。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她和大公主拥有同样一个敌人的时候,她们自然是最为坚固的盟友。
到了大公主府,李暮歌发现,比起之前她来大公主府上时感受到的繁花锦簇,现在的大公主府,莫名多了几分萧条之感。
好像来往的仆从少了很多,在门口迎来送往的人,也不再是大公主的门客了。
“上次来皇姐府上,有一位姓张的门客,今日怎么没见他?”
李暮歌第一次登门时满心怒火,美人在前都没好好欣赏一番,书里曾说,大公主养了不少好看的少年做门口僚属,没见到属实是遗憾啊。
李暮歌安全度过万寿宴后,心情好了不少,都有欣赏美人的心了。
“回十四殿下话,昨日驸马请那些幕僚去城外庄子上小住了。”
蓉娘面不改色地回复道,颜士玉和李暮歌都露出惊讶之色。
“大驸马将人请走了?”颜士玉没忍住多问了一句,蓉娘笑着说是,再一次肯定了此事。
李暮歌和颜士玉对视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进去后却不免八卦两句。
颜士玉凑到李暮歌跟前小声说:“从未听说过大驸马管大殿下后院的事,难道大驸马是吃了陈年老醋,一下子容不得那些人了?”
“人不可能突然发生改变。”
李暮歌不相信大驸马是出于吃醋,他要是吃醋,当年大公主养第一个幕僚的时候,他就应该闹了。
因为盛天皇帝养了不少男妃,大庄的公主们便都有养面首的习惯,除了少数几个不太热衷情事的公主外,就没有一个公主后院是干净的。
有钱有势的人大多如此,不会太克制自身**,实际上有不少世家主母还会养几个喜欢的少年人,扮做侍女在床前服侍,传出去还算是风流雅事一桩。
李暮歌不觉得这个举动是简单的情感纠纷,她轻声与颜士玉说:“多半与那件事有关。”
大公主在万寿宴上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要去找下手害鸟儿的人,之前李暮歌打听过,贺礼送到皇后凤仪宫后,除非拿皇后手令,否则没人能再去靠近那些贺礼。
皇后有可能为了太子对付大公主,但以这位国母谨慎小心的性子,她绝不会让贺礼在自己手底下出差池。
拿她手令去动贺礼,中途会有很多人经手,一查一个准,所以李暮歌认为,真正动手害鸟的时机,是在大公主府上。
小说里,太子借死鸟一事攻击大公主,大公主反击,至此正式开启夺嫡大战,但却没有一句话说过,鸟是太子所杀,更没有说是太子一党的人所杀。
如果从小说中事件结果上看,万寿宴风波中,得好处最多的不是太子,也不是大公主,而是借由十四公主的死,得到了皇帝愧疚,因此被皇帝补偿许多的六公主与良嫔。
鸟是突然死亡,多半是中了慢性毒,一说用毒,李暮歌目前只能联想到一个人。
她那位好姐姐身边是不是有用毒的高手啊?
李暮歌带着疑惑,走进了待客的中厅。
今日比较冷,大公主没有在水上设宴,而是烧了炉火,在中厅接待李暮歌。
李暮歌一进去,大公主就热情地招呼了她。
“快快进来,今日天凉,长安你怎么穿得这样单薄便离宫了?”
封号还没递上去,大公主已经喊了,李暮歌有些不适应这个名字,愣了一下才回道:“外面还好,太阳照在身上暖和极了,一点儿都不冷。大皇姐也知道,十四文采一般,递给父皇的折子可不能随随便便写,只好出宫一趟,求助颜六娘子,帮忙给折子润色。”
“颜家人文采斐然,皇妹有眼光,快快来皇姐身边入座。”
李暮歌应了一声,路过颜士珍身边时,同她互相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坐下后,李暮歌看见放在大公主案上的图。
正是她给大公主的那份军械图。
先解决荣阳那边的事情,再来解决六公主的事!握拳!我努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