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呵,还挺横!军爷,那小的就先走了!”年长船夫并不理他,朝大胡子军汉行了个礼,就径自回小船去了。
“你去哪儿?你别走!你给爷说清楚!”
大胡子一脚踹了过去:“你他妈在谁面前充大爷呢!既签了契书,就老老实实滚去琉球挖矿!”
“挖、挖矿?!什么契书,我没签过!放我离开!”
前不久,江州刺史的一封奏疏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核实了消息的准确性,琉球确实有金矿和铜矿后,虽然相关利益分配还在扯皮中,但朝廷大佬们已经以空前的效率通过了“琉球大开发”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移民青壮过去。
开矿、运输、安保、后勤,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与其费时费力总靠海运物资过去,不如让当地自行解决。
反正琉球气候不错,可以耕种,完全能自给自足。真要开发出来,可就多了一府之地,这得增添多少官位啊!
不就是缺少人口嘛,好办!
于是东南沿海的几个州,就都被分派到了一部分迁徙名额,各州的刺史都很为难。
太平年间,本来就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何况还是去海外孤岛上挖矿这种苦差。
被硬性安排下来的凑人头任务让地方官们愁秃了头。又不敢直接去乡间抓人,被骂事小,激起民变可就乌纱不保了。
这大胡子军官正是被踢出来招人的倒霉蛋,眼看着又能完成两个名额,那个大点的娃勉强也能算半个,哪里肯放胡四财他们离开。
他让人把胡四财双手捆在身侧,防止他逃跑,这才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抖一抖:“这不就是契书!咦,还是个四指的手印?你瞅瞅!这不就是你盖的嘛!”
胡四财瞪着那张纸,突然想到了什么:“卢老苟!你个王八蛋!你他妈的不得好死!”
他正发疯似的挣扎着,就听牛氏挤着笑容问:“军、军爷,那他去就行,我们母子可以走吧?”
胡四财顿时一呆。
“你不是他婆娘?”
“我可以跟他合离!我就带这个走,”牛氏一把揽过虎头,然后指着大丫,“那个给您留下,过两年也能挖矿的,她力气大着呢!求您高抬贵手!”
大丫木木的,眼珠子都没转一下。
胡四财已经忍不住一头撞了过来:“你这个贱妇!”
大胡子嗤笑道:“倒是个狠的!可惜呀,你男人签的契书上是你们全家人,四个,一个都不少!”
“胡四财!你个狗娘养的王八蛋!老娘跟你拼了!”
“牛招娣你个臭婊子!你不是让老子发过誓吗,我告诉你,这辈子你都别想甩开老子!”
两人厮打着,被推进了下层船舱。
进入那黑乎乎的船舱前,大丫回头看了一眼远方。
她不知道那里是不是安阳县的方向。
那个丫头是她这辈子最讨厌的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从她的长相到她穿的衣服、她说话的声音,她统统都讨厌!
你不会有好日子的,我看你能在那里得意多久!
大丫恨恨地想。
沈壹壹确实住不了多久了。
用完晚饭,沈如松宣布事情都处理好了,看过了黄历,五日后启程。
吴氏算算时间,有点遗憾道:“这样中秋节可就得在路上过了。”
又想起下午被瑜姐儿抓着问个不停,笑着怂恿到,“不是有一肚子话要问你爹么?这会子你爹在这儿,赶紧问呀!”
沈如松问明情况,想了想。事情涉及肃宁侯府,回去前,跟两个孩子提前通通气下也好。
于是,沈壹壹跟瑾哥儿两个孩子排排坐,听沈如松讲,他那侯爷伯祖父过去的故事。
“咱们沈家,祖籍眉州清河县沈家庄,前朝时就是当地豪族······”
如果只是如此,那这个不爱读书,只喜欢物理说服别人的家族,现在大约仍是个地方上的土霸王。可这家偏偏出了一位大雍朝的开国功臣——肃宁侯沈腾峰。
这位第一代的肃宁侯,是追随太祖打天下的嫡系。开国后,大雍建了配享太庙的凌烟阁,文武共三十六位,那十八位武勋就有他老人家一份。
前朝也就是大启末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事,战乱不休。沈家本就是清和当地的豪强,庄里家丁、乡勇近千人,凭此才能在乱世中安居一方。
沈腾峰那时少年意气,自忖熟读兵书,一身武艺,也跃跃欲试,打算出门闯荡。
沈腾峰他爹那时候光儿子就有三十多个。
上有已经抱上孙子的嫡长子,下有牙牙学语的宠妾所出幼子,沈老爹对这个排行二十一的庶子几乎都没什么印象。
面对沈腾峰的外出创业申请,沈老爹只是呵斥几句,不许他打着清河沈家庄的名头,告诫他勿要给家族招惹祸端,就不再理会。可以说是提供了除帮助以外的一切帮助。
最终随沈腾峰上路的,就只有他的奶兄、小厮和被他收服的几个族中小弟。
可少年运气委实太差。自立山头吧,没钱没权没名气,很快就被路过的土匪吊打散伙。投奔其他义军吧,不是被朝廷剿灭就是自己人莫名其妙激情内斗。
这么反复折腾了两年,同族的小弟都跑光了。
“跟着峰哥混,三天饿九顿”的名声传回沈家庄,沈老爹彻底拉黑了这个儿子。
又被现实毒打了几年,又双叒叕一次的起义军火并重组后,沈腾峰终于时来运转,糊里糊涂就跟着溃败的队伍被收编了,来到时任雍南道提督的大雍太祖麾下。
其实他打仗水平不赖,以前不是队友天坑带不动,就是首领太拉垮扶不起。现在得遇明主,很快就凭借战功不断晋升。
待太祖称王后,他已独领一军,总督寿北道军务。
沈老爹得到消息是大吃一惊。不过当时天下的反王不说有十八罗汉吧,也足以凑两桌麻将还带几个替补的。
画风也是多种多样:有以正统自居,由前朝皇室复辟的汉王;有经营多年,当地门阀割据的吴王;有流民起事,号称拥兵百万的震山王、平天王;还有一看名字就不怎么正经的大贤良师、白莲圣主。
抛开那些凑热闹的草头王,和兼职造反、主营邪教事业的不谈。眼下群雄逐鹿,儿子跟着一方诸侯混成了高层,这可能鸡犬升天,也可能九族消消乐啊。
思来想去好几天,再加上并不看好太祖这位草根武官的造反事业,沈老爹最终一拍脑袋,做出了个让后代族长和嫡支都捶胸顿足的决定——分宗。
反正沈家人丁过于兴旺,族中各家各户,有愿意赌一把的,先分出去,然后再迁往沈腾峰所在的寿州府城,也算是家族对其下注了。
但如果那边事败了需要砍头时,都分宗了,记得说我们不熟啊!
清河县这里自然是主宗,所有迁过去的算作一个分宗,别号“寿州堂”。
沈老爹自觉运筹帷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遂把族长之位传给了沈腾峰的嫡长兄,准备笑看这乱世风云了。
对于突然冒出来要官要钱的数百族人,尤其里头还有几个他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沈腾峰早不是当初沈家那个小透明的二十一郎了。他只是挑挑眉,就不再理会。
反正用谁干活不是用呢,公事公办就行了,指望特殊待遇那是肯定没门的!官位不给,当小吏要考,连从军都要从大头兵干起。
按理说,异母弟弟也是很亲近的血亲了。可谁让沈腾峰出门创业的这些年里,沈老爹宝刀不老,一口气又给他添了十来个弟弟。
沈侯爷表示,他的兄弟都快能凑一支五十人小队了,委实不值钱。何况这里面还没一个以前跟他关系好的。
希望落空的沈家人怨声载道,可也不得不认命地安顿下来。
毕竟愿意来这里的人,还真没几个原本混的好的。
若是灰溜溜回老家,且不说脸皮够不够厚,也没那么多路费啊。
沈如松的祖父沈平峤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到的寿州。他正是沈腾峰同父异母的弟弟之一,排行二十九。
因为年纪相差的比较大,在沈家庄时两人几乎都没见过几次,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情分了。
沈平峤是个比较老实的性子,加上排行靠后,在那四十多个兄弟中过得不太好。他外公家就是个普通农户,完全帮不上忙,他姨娘甚至还得偷着卖点绣品来贴补他。
他后来常说,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果断,也是最英明的决定,就是咬牙壮起胆子选择来了寿州。
不久之后,凡是打着沈腾峰旗号作奸犯科的沈家人,都被他狠狠收拾了。还间接帮他在民间刷了不少声望,在太祖那里又加了几点好感度。
府城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等铁面无私、绝不包庇亲戚的好官,“沈青天”的名头一时传遍整个寿州。
在寿州官场中,沈腾峰位于食物链顶层,还手握兵权。他这么一搞,自觉看懂了这出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大戏的聪明人们,纷纷缩回爪子收敛不少。
一时之间,府城气象焕然一新,不但官吏们一个个兢兢业业恪守本分,还涌现出多位施粥造桥扶老济贫的大善人。
特别感谢“双木馧华”和“家巧是金丝雀”两位宝子,贴贴~
昨晚十点多,不知哪位邻居因为数学题揍得孩子哇哇哭。
本来特别生气,听了一下,发现我也不会做,不敢吱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