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栖春山 > 第16章 【第十六章】

我栖春山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孤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6 12:54:31 来源:文学城

尚还不知晓府内情况的沈春芜,这时候见到了她的弟弟沈冬昀。

少年伸过来的手,掌腹满了一层不算薄的茧子,比在沈府的时候粗糙了不少,尤其是右手中指指端处,有一块显著的突结,这是经年累月留下的趼子,这衬得少年的手指显得清瘦嶙峋。

腕骨处还有不少勒伤,那是在午门行刑前被粗绳所勒出的痕迹。行刑的时候是在暮冬时节,伤口难愈,这些伤创如今长成一条明显的疤,蜿蜒在沈冬昀的身上。

手是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命运遭际的。

曾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阔少爷,蛰居于市井僻壤的竹屋之中,心中想必会有极大的落差感。

沈春芜触着了弟弟的袖裾,是苎麻布织就的料子,单薄且粗糙,倒春寒的时节,气温偏冷,他穿得如此单薄,如何能够御寒?

看出了沈春芜的忧虑,沈冬昀摇了摇首,但发现她根本看不见,他心中顿时揪紧,又不欲被她发现,遂道:“阿姐宽心,竹屋内烧了暖炭,我们进去说话罢。”

姐弟二人进入屋叙话,一路有弟弟扶着,沈春芜也没磕着碰着。屋内置具极少,一张堆满书卷的桌案,一张木榻,以东是堂厨与柴房,以西是睡觉的地方,东西两处就隔着一张垂帘。

张妈妈往炭盆里添了几块炭,屋内暖意融融,她看着坐在火光前偎坐一处叙话的二人,心中胀瑟无比,红着眼眶出去了,关上了门扉。

沈春芜道:“你身上的伤都好了吗?”

沈冬昀道:“阿姐不用担心我,当初王爷遣人救下我时,吩咐太医院的符医正医治好了我,伤好后,他安排了这一座竹屋,幽静深谧,既不容易让外人发觉,也便于我用功备考。”

谈及备考之事,少年嗓音有了明显的波澜:“王爷说我今岁可以下场,让我不用担心其他的事。如果能挣得功名,待我强大起来,我要保护好阿姐,也要替阿父阿娘报仇!”

沈春芜静静地听着弟弟说话,神情有些复杂。

她与沈冬昀是同一年出生,她生在早春,他生在晚冬,因此,他们的名字各带了一个“春”“冬”,虽说同岁,但两人性情各异。

沈春芜喜欢钻研医理,研读各种医书,沈冬昀是厌倦读书的,那些由蝇头小字把纸页铺得密密麻麻的书籍,他一看就头疼,沈循生前常常摁着他的头去读书,他要么敷衍读个几页,要么就在书页上鬼画符。

沈循见之,气得要把笤帚抽打他,他一遛就遛没影了,实在逃不了,就躲在阿娘林氏身后,让林氏替他求情。

林氏心软,也总是庇护着沈冬昀。

沈循与林氏是恩爱夫妻,膝下只有姐弟二人,素来都是娇着宠着,沈春芜身作姐姐,自然也事事让着弟弟。

她看出弟弟志不在医道,就想着,有她来继承阿父一生所学和衣钵,弟弟可以去过他真正想要过的生活。

林氏生前,也经常对姐弟俩说,她不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人,唯一的祈盼就是他们能顺遂安康,快快乐乐过一生。

回忆接踵而至,如一股汹涌的热潮,反复冲刷在沈春芜的脑海。

在目下的光景之中,见弟弟如此乖驯懂事,一心争取功名,畴昔那潇洒张扬的锋芒都被磨平了,按理而言,她应当感到欣慰,但如今,她只感觉到心疼。

在跌入低谷的时候,人总会迎来暴风般的成长,人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接受亲人离世的这些事实,何其痛苦,她历经了很长时间的一段低谷期,才勉勉强强地走出来,竭力做到不沉湎过去。

沈冬昀想必也是如此,在她的面前,他的口吻不算沉重,但也不算轻快。

“不说我自己了,我还有好多事想问阿姐。”沈冬昀看着长姊,欲言又止,沈春芜觉知到什么,笑道,“你是想问我的眼睛是什么回事,是吗?”

沈冬昀艰涩地问道:“是那些狱卒对你上刑所致?”

对弟弟,沈春芜没有隐瞒,以实情相告,沈冬昀听罢气愤不已,立即起身要去找顾辞算账。沈春芜觉得他一时冲动,摁住了他,对他道:“你的当务之急,不是为我复仇,是把书念好,明白吗?”

沈冬昀也觉得自己冲动了,凭他现在的能耐,根本还不足以与顾家抗衡,若贸然行动,必定会给长姊带来麻烦。

只不过,他没料到顾辞会是这般歹毒之人,沈家出事以前,他见过顾辞几面,对此人的印象还不错,觉得对方温和守礼,有翩翩君子之风,阿姐嫁给他,应是会过得很幸福。

一朝家变,这个温润之人就露出伪善与阴险的一面,居然将长姊害得这样惨。

若非襄平王在婚宴之上带走了她,后面在顾府的生活,当真是不堪设想。

甫思及此,沈冬昀掩藏于袖裾之下的手,遽地攥握成拳,试探性地问:“襄平王待阿姐好不好?可有伤害过你?”

沈春芜微微一怔,料到沈冬昀定是听到外头那些流言了,才会如此担忧自己。

她想了想,很轻地摇摇螓首:“他不曾伤害过我。”

她与盛轼成婚快一个月了,谈不上相敬如宾,他次次都会吓唬她,逼压她,但从不曾有实质性的伤害。她知晓他残暴杀伐,是怕极了,不过,他所杀的那些人都该杀,对于他的一行一止,她从未干涉,也极少过问。

盛轼将她当阿猫阿狗养着,她深知自己的分寸,在合适的场合里说讨他欢心的话,从不僭越逾规。

然而,他坏就坏在有个狗脾气,很记仇,喜怒无常,常要让她哄就是了。

沈冬昀舒下一口气,道:“那就好,阿姐千万不能喜欢上他,像他这般位高权重的人,少不得要纳三妻四妾,女子之间的斗争,素来可怕,我不愿阿姐卷入这种宅斗之中。”

沈春芜失笑,觉得弟弟委实是多虑了,他不了解盛轼,她可是了解的,盛轼若是真有纳妾之心,当初在她从慈宁宫回来,他就不会拂了淳元县主的面子。听闻淳元县主倾慕盛轼久矣,甚至到了愿意当妾的地步,但盛轼铁石心肠,不曾动容。

退一万步而言,假令盛轼真的要纳妾,她也乐见其成,这般他也不会处处难为她、欺负她了。

只是……

沈春芜清醒的思绪之中,掺入了一丝幽茫。

他也为她做过很多事,诸如替她撑腰,为她觅寻至亲,若是她心中毫无波澜,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也会想,他处处欺负她的时候,为何也要做这些投她所好的事,来让她开心?

人是感情动物,与对方相处久了,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依赖的感情。

沈春芜其实也隐约觉察到了,这一段时日里自己的细微变化。

若是盛轼连续数日不曾出现在府上,或是没主动去找她,她反而不太习惯。

至于为何不习惯,她说不清楚缘由,只觉得,日子里像是缺少什么。

假令他真要纳一些人入府,她不反对。

但心里也会……有一丝丝的不舒服。

沈春芜轻声嘱告道:“我的命是他救的,撇开声名不议,可以说明他不是恶人。”

她回问:“他待你如何,可有伤害过你?”

沈冬昀被问得一愣,沉默了好一会儿,慢慢说道:“襄平王除了气势骇人了些,高冷了些,到并未为难过我,还给我提供了诸多名贵的笔墨书籍。”

沈春芜点了点首:“你我需记得这份恩,以后是要还回去的。”

沈冬昀默了默,又变了主意,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阿姐心悦于他,他也一心一意对待阿姐,下次见到他,我就叫他一声姐夫。”

——姐夫。

这两个字听得沈春芜面颊一热,冷静的面上出现了一丝裂缝:“不可以!”

谁会心悦那个疯子!

不知是不是出于沈冬昀的错觉,他觉得这一刻,阿姐的面容特别生动。她以前面对那个顾辞,从来都是客气有礼,从不曾露出过这般气恼的神态。

晌午,张妈妈烧了饭,姐弟俩在竹屋里用了午膳,下午的时候,又叙了好一会儿话,到了掌灯时分,李理来接了,这意味着沈春芜要离开了。

沈冬昀依依不舍地问道:“阿姐下次何时来看我?”

沈春芜也舍不得弟弟,觉得时间还是过得太快了。探望至亲这件事,不是她一人能做主的,得回去探探盛轼的口风。

随李理穿过巷弄,回至马车上,发现盛轼并不在马车上。

李理解释道:“殿下本是要来接夫人回府的,圣上忧心他的伤势,召他入宫觐见,傍午时,由林公公负责做东,留殿下在玉华楼用晚膳,殿下赶不及,遂命奴才来接王妃。”

林公公就是林德清,阉党之首,楚帝御前的红人。

当初沈家被构陷通敌叛国,沈循的罪证和文书,就是这位公公派人搜出来的;杨宰相为沈家写下的万字求情书,也是林德清截下来的;甚至,沈循在午门行刑之时,林德清就在旁边吩咐刽.子手落刀。

沈春芜未曾同林德清打过照面,但听盛轼在玉华楼,心中生出一丝隐微的担虑。

“不回府了。”她吩咐,“去玉华楼。”

-

玉华楼。

酒席正酣,由林公公做东,赴宴的都是贵胄公子哥,有上首座的襄平王在坐镇,在场众人都不敢妄自玩笑,只得恭谨地给他敬酒。

台上的舞姬一曲舞毕,林德清朝着领舞的招了招手,道:“芷香,你过来。”

芷香是玉华楼的花魁,歌舞兼优,在奉京城中颇有名气,当今的帝王亦是她的常客。一众宾客见林德清将芷香招至盛轼处,纷纷移目过来。

林德清笑道:“王爷刚刚成亲,难得来赏你的光,你赶紧敬王爷一杯。”

芷香朝着上首座的男人看去,盛轼一身黑红宽袍,外罩鸦青薄氅,仪姿慵懒散淡。视线朝上,那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更是让人惊艳,说是冠绝整座奉京城也不为过。

遥想当初,襄平王归京,受封嘉赏,整座奉京城的贵女皆是蠢蠢欲动,没想到他居然会英年早婚。

芷香拢回视线,摇着细腰上前敬酒,柔声说道:“奴家敬王爷一杯。”

春寒未过,芷香穿得单薄,身上熏染着袅袅香气,仪容婀娜,见者无不动心。

盛轼淡扫她一眼,慢条斯理接过酒盏。

众人皆知襄平王残忍杀伐,不近女色,没想到也会拜倒于芷香姑娘的石榴裙下。

近来朝中阉党与清流两党相争愈烈,京中不少权贵与朝官也会审时度势,尤其是清流这一派,都有了拉帮结派的迹象,今朝襄平王面圣后,翰林院的几位老太傅争相谒见他。

前有沈循抄斩,后有杨序秋倒台,两大砥柱塌了,清流一派元气大伤,祈盼襄平王能主持大局,不能再让在阉党祸乱朝纲。

临近春闱,士子聚众闹事,都是冲着林德清来的,士子心中早有滔天悲愤,纵使有皇城司一直在镇压乱局,但阉党一日不根除,动荡与祸患就一直存在。

自始至终,盛轼都未明确表态。

林德清在这节骨眼儿上给襄平王送美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摆明也是想要拉拢人心。

林德清见盛轼并未拒绝芷香的敬酒,唇角刚抿出一丝笑意。

忽闻“啪”的一声碎响,盛轼执着酒盏的手,似是不稳,酒盏猝然砸落在地上,发出四分五裂的声响。

众人没个防备,吓得一怔。

盛轼揉了揉骨腕,扯了扯唇角:“手滑了。”

林德清仍旧挂着笑:“可是酒不衬合心意?咱家吩咐芷香再去斟其他酒来。”

盛轼道:“拙荆管得很严,不允本王沾太多酒,不然夜里她又要闹了。”

这一番蒙昧不清的话辞,教众人面色各异。

襄平王在顾府强娶沈家女的事,在座无人不知,当时言官的谏折几如雪崩,堆满了御书房,因襄平王立下赫赫战功,御史台根本奈何不了他。起初众人以为襄平王对沈家女不过是见色起意,沈家女的姿色确乎极其出挑,端的是姝色无双,只遗憾,是个瞎子。

娶个美丽的盲女摆在府里供着,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腻罢?

出乎众人意料地是,襄平王对沈家女上了心。

在慈宁宫前,当着仲太后、皇后及一众妃嫔的面,他公然将她抱上马车,无异于是拂了太后颜色。

后来听在凌烟阁,为博取沈家女一笑,他一掷千金,置购下顶楼所有名贵的绸料,还削了文渊阁顾学士的官位,将其贬出文渊阁,扔到国子监当个八品监丞,官秩大跳水,跌降了三级,教顾府颜面无光。

如此恣睢张扬的行径,早已闹得满城风雨,今日早朝就为了此事吵翻了天,怨声最高的就是户部侍郎顾渊,他怒斥襄平王行事荒唐无礼,罔顾朝中律法,要求楚帝做主,恢复顾辞的官位。

也不知是不是有意要拉拢襄平王,清流一派的严太傅罕见出来地发声,称“顾学士品行不端,难担学士之职”。

顾渊为此气白了脸,问严太傅可有顾辞“品行不端”的证据。严太傅竟是真的罗列出了条条罪证,说顾辞在娶沈家女为妻以前,早与其表妹有染,娶妻当日,为了表妹迟迟不娶,迟娶的缘由在于顾表妹早已有孕。

顾渊不知晓严太傅为何会知晓这些内情,面如金纸,一口气哽住,半句辩驳之词也道不出,倒是被百官看尽了笑话。

楚帝是个善于和稀泥的,看热闹完了就论议其他政事了,顾渊求恢复官秩一事,就这般被潦草翻了篇。

林德清静观风浪起,事后他替楚帝整理那些折子,见到楚帝面露愁色:“储君之位这几年一直是老大和老三在争,但在朕心中,老七才是最为适宜的人选,怎奈他被那沈家女迷得神魂颠倒,无意争储,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德清背后靠着仲太后,拥护的是皇长子,他绝对不信盛轼无意夺嫡,毕竟对方可是掌握了漠北铁骑的兵权。

于是,就有了今夜的这一场试探,芷香就是他放出的诱饵。

忽见刀九入内,附耳在盛轼说了什么,盛轼静顿,蘸染了醉意的邃眸掠入一抹清光,徐徐起身:“拙荆接本王回府,不能让她等久。”

气氛变得缓和,众人忙不迭起身相送。

林德清对芷香使了个颜色,芷香悟过意,拗着腰去送迎,她主动搀着盛轼的胳膊道,“奴家可舍不得王爷,王爷要不再留下来喝一盏。”

盛轼视线落在了胳膊上,然后看了一眼芷香,意味不明地笑:“舍不得本王?”

他点了点首:“那行啊。”

芷香以为他咬钩了,正高兴着,殊不知,他含笑吩咐刀九:“把此女的胳膊削了,带回去喂狗。”

满堂戛然陷入死寂,仿佛被一只隐形的手钳住了咽喉。

芷香面上血色尽失,想要告饶,却已经来不及,刀九面无表情地将她拖了出去,少时,屏风后就传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极其惨烈。

盛轼捋平衣袖上的褶痕,笑望着林德清:“本王差点忘了,芷香是林公公的人,林公公可会介怀?”

林德清露出歉色,欠身行礼:“不敢。此女不识礼数,唐突了王爷,万请王爷恕罪。”

盛轼闲散地摆了摆手,以示无碍。

望着襄平王离去的背影,林德清嘴角一哂,果真是色令智昏呐。

-

甫一离开玉华楼,盛轼眸底的醉意一寸一寸减淡,眼神清明,不复方才的醺态。

他望着近前的马车,心中有一丝异样的思绪,搴帘入内。

沈春芜以为要等好一会儿,没想到盛轼这么快就上来了,他似乎喝了不少酒,空气里除了月桂梅香,有不少清冽的酒香,以及一丝女子的脂粉香。

沈春芜薄唇抿了抿,没说话,只是搀扶着他,让他落座,一晌去斟事先备下的清茶,服侍他喝下。

盛轼见她主动,有了兴致,问她跟沈冬昀聊得如何。关于亲人的事情,沈春芜自然有话说,但越说到后面,她话逐渐变得少了起来。

变成了是盛轼在寻话来说。

氛围有些冷场,盛轼嗅出一丝端倪,注视沈春芜的容色,她的神态很平静,与寻常无异。

他以为她只是有些累了,今夜就没有特意去折腾她。

只是,今夜之后,她没有主动来找他。

并且,接连几日都是如此。

他夜里有意等她,一并等了个寂寞。

四月初七,沐佛节前夜,阴雨霏霏,雨水敲窗。

春衫做好了,盛轼等着沈春芜将春衫送来主院,结果,送春衫的人是奔月。

“她呢?”盛轼语气阴晴不定,指腹不耐地叩击着桌案。

奔月感觉王爷心情不虞,以实相告:“夫人她歇下了。”

盛轼咬牙切齿,揉了揉太阳穴。

他被她搅得辗转数夜难眠,她反而心安理得地睡下了。

春衫是她主动为他裁作的,尺寸也是她亲手量的,本该也是她来相送,她竟是开始冷落他了?

当初不是她主动招惹他的么,说与他心意相通,属意于他,漂亮话一堆,还有各种若即若离的撩拨。

既然招惹了,怎的还半途而废?

她怎么敢!

主院像是浸泡在冰窟之中,奔月觉得周身都凉飕飕的,打从王爷和夫人去幽会后,回府后,两人一直都不太对劲,虽然两个人都看着挺平常的,但她感觉气氛就是很诡异。

奔月素来心直口快,道:“王爷,您和夫人是不是吵架了啊?或者是惹夫人不开心了?”

盛轼:“。”

近旁的李理冷汗潸潸,骤然觉得这冰窟又冷了些。

盛轼抿下唇线,语调漫不经心:“你话有些密了。”

“刀九,带她去领罚。”

无辜的奔月就这样被刀九拖走了。

李理知晓王爷每逢雨夜,就会头疼欲裂,难以入眠,他备好了药汤和安神香,当下却见王爷掀了门,朝外大步踱去。

李理有些懵,忙撑开伞追上前:“王、王爷要去哪儿?”

雨声凄切,盛轼的话音也显得冰冷如霜。

“既然本王睡不着,也绝不能让王妃好过。”

“这夜,她休想睡了。”

QV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