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妻薄情 > 第3章 裁新衣

我妻薄情 第3章 裁新衣

作者:青青绿萝裙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6:18:57 来源:文学城

翌日一早,黄夫人携两个女儿来萱草堂请安。

陈老太太自从中风,便很不耐烦见她们,在床上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就合上眼睛不理人了。

程丹若翻译:“老太太说,夫人持家辛苦,若身体不适,不必这么早来。”

“孝敬母亲是应该的。”黄夫人家教甚好,深知孝顺的重要性。当下便接过丫头多喜端来的药碗,亲试汤药,服侍陈老太太吃下。

陈老太太意思意思,喝了两口,便问:“孝哥儿?”

“昨儿收到他的信,道是下月考核,这月便不回来了。”黄夫人回答。

陈老太太点头,摆摆手。

“表婶,还是我来吧。”程丹若接过汤药,慢慢喂给老太太。

黄夫人含笑应允,坐下汇报家中事务:“快到上巳节了,我想着给柔娘和婉娘做两身新衣裳。虽然老爷清廉,也不能叫人小瞧了陈家。”

陈老太太看着如花美貌的两个孙女,微微点头,不甚清楚地交代:“及笄,你要上心……说人家。”

话还未说完,两个姑娘便红着脸道:“孙女还想再陪老太太和太太两年。”

这是应有之义,婆媳俩笑了笑,挥手示意她们下去。

陈柔娘和陈婉娘对视一眼,羞答答地避到了旁边的屋里。

程丹若没动,耐心喂药。

陈老太太看了她一眼,说:“丹娘……”的亲事。

“老太太放心,柔娘和婉娘做几身,丹娘也做几身,我呀,是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的。”黄夫人一脸诚恳。

程丹若不由弯起唇角,连忙福身道谢:“多谢表婶疼我。”

黄夫人拍拍她的手,又道:“前些日子去露香园,顾太太送了我些藕粉,一会儿送来予母亲尝尝。若是吃得好,我便托人多弄些来。”

“你有心了。”陈老太太紧绷的面孔终于放松。

黄夫人忙道:“孝敬母亲是应该的。”

婆媳俩其乐融融,程丹若心里却好一阵叹息。

谁能想到,回到古代后,连藕粉都成了稀有物。

露香园是上海名园之一,其主人是名士顾儒的后人。顾家是本地大族,族中亦有人为官,而顾太太便是族长的长媳,与黄夫人关系十分融洽。

当然,不融洽也难。

古代皇权不下乡,外放做官的又都是外地人,得和本地豪族打好关系,仕途方能顺畅。

说回藕粉,此时的藕粉是露香园名产,外面都没得卖。而在另一个时空,要到清朝才能用钱买到,价值高达每斤纹银一两五六钱。

然而,本朝非明非清,曰之夏,继承了元朝的江山。

正好从五行上来说,夏属火,也和朱明对应。不过,此顾氏已非彼顾氏,露香园亦不是那个露香园了。

也许,只有藕粉是一样的。

陈老太太和黄夫人演完家庭和睦的戏码,今日的请安方算结束。

程丹若送黄夫人出去。

黄夫人和声和气:“上巳节快到了,你也别总闷在家里,同我们一道出去逛逛才好。”

“多谢表婶惦记。”程丹若道谢。身在古代,一年到头能出门的日子不多,黄夫人没有拿捏,就是恩情。

“你是个好孩子,放心。”黄夫人笑着说,像是暗示了什么,又什么都没说。

程丹若垂首未语。

下午,绣娘便来量体裁衣了。

江南纺织业发达,除了闻名天下的顾绣(露香园顾氏的儿媳所创),但凡敢做衣服的店铺,必有技艺出众的绣娘。

春日说热不热,说冷不冷,正是穿绫罗的好时候。

时下正流行十幅裙,“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花纹则以大小团花、飞雀、山水景为主。

据说,京中流行浓艳之色,锦缎中夹杂金银丝线,光华灿烂。黄夫人曾提到过一种毛锦,是将雀毛织入缎内,华丽非常,让程丹若想起了贾宝玉的雀金裘。

价格也很感人,每匹十二尺,值银五十余两。

什么概念呢?如今年景不错,白米每斗价钱一百二十文,值银一钱,平民百姓犹且觉得贵。

十钱等于一两,五十两就是五百余斗米。

一斗米约十八斤。

现代米价贱,三块钱一斤算好了,一匹布就是两万七。更不要说古代很多人根吃不上大米,论价值还得往上翻。

这恐怕也只有国公府的少爷才穿得起。

江南一带则偏好淡雅,绫罗以山水刺绣为主,对布料的工艺相对要求不高。然而即便如此,今天两位陈姑娘做里外两身衣裳,用的也不是极好的料子,也要花掉二、三十两银子。

陈老爷一个月的俸禄是二十四石米,十斗为一石,所以按照米价,折银二十四两银子。

虽然官员并不靠俸禄吃饭,但程丹若算完这一笔账,实在没脸也做一身这么贵的衣服。

相较而言,棉布更合适。

上海的标布是出了名的,此时的松江府亦然,且价格十分友好,最好的棉布每匹才二钱左右。里外做一身簇新的,加上人工费,大概在三钱银子上下。

全天然的纯棉布,还有啥不满足的。

黄夫人口中说什么“你这孩子也太见外了”,却没有丝毫让她改换的意思,只给了她一支珠花簪子作为补(奖)偿(赏)。

夜里,程丹若在一小釜中煮纱布,顺便拈了线,盲打各种外科结。这是她穿越过来就没放下的基本功,一分钟轻轻松松一百个,且绝对平整牢固。

单结、方结、三重结,一根棉线很快被用完。

换只手继续。

反正线这种东西,管够。

紫苏和白芷早已习惯了自家主子的练习,只道是小习惯,并不当回事,专心为她做鞋。

一面做,一面念叨。

紫苏道:“姑娘也是,上巳节,夫人小姐们都一道踏青,她们眼睛多尖,穿身棉布衣裳去,怕是要被人耻笑。”

“如今我一针一线都是取自陈家,人家不说,自己也得有数。”程丹若放下成结的棉线,用铜镊子捡起高温消毒后的纱布,放在干净的地方烘干,“还有柔娘和婉娘呢。”

提起两位正牌姑娘,紫苏便不说话了。

白芷纳好鞋底,递给她试穿:“姑娘试试。”

程丹若套上,软而厚实,十分喜欢:“很好,就这样吧。”

“明儿再绣上两朵花,串上珠子便更好了。”白芷犹豫了下,问,“其实,收小半寸……”

“不。”程丹若知道,如今富裕人家已经开始缠脚,只是民间女子需要劳作,还没到这份上。但她是绝不可能自寻死路的:“此事今后不要再提。”

她语气坚决,白芷动了动嘴唇,没敢再劝什么。

程丹若将干透的纱布卷起来,用油纸包好,仔细放到药箱内。做完这些,她才叫两个丫鬟打水,洗漱睡觉。

“你们也去歇着吧,我这里不用人。”她说。

值夜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规矩,白芷毫无意见,紫苏也乐得偷懒,应了一声,各自回屋休息。

程丹若闩上门,放下帐子,钻进被窝。

两个丫鬟都想着她上巳节出去,邂逅个青年才俊,搞定终身大事,可她全然是冲着业务去的。

出门踏青,女眷们难免有个扭伤、跌伤、头晕什么的,乃是她开展业务的最佳机会,其他大夫还不会和她抢。

阿弥陀佛,希望今年能结识几个有钱有身份的太太小姐,今后她若独立出去,也能凭借这份人脉混饭吃。

她怀抱着美好的盼望,决定温习一下骨科知识。

被窝里亮起微弱的蓝光。

*

天一日日暖和起来,新衣裳也做好了。

三月三那天,风和日丽,暖阳高照,众人的兴致都很高。

服侍陈老太太吃药用饭后,程丹若随着黄夫人和两位姑娘一道,坐上马车,去郊外踏青游玩。

《周礼》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也就是拔除不祥,以香熏草药沐浴的意思。流传到今日,便成了在水滨饮宴,采摘芳草。

因有大量女眷出门,河边的芳草之地,早早用绢纱围出了步障。不好抛头露面的太太小姐们,就在这里头饮酒作乐。

马车停在山下,两个丫鬟跳下车,搀扶黄夫人和两位陈姑娘下来。

入目所及,已经看不见十五岁以上的男丁,来往的都是丫鬟、媳妇,最多夹杂一二童子。

“陈太太。”吴知府的太太用官话招呼,熟稔地与黄夫人打招呼,“这是柔娘和婉娘吧,好久不见,出落得愈发好了。”

两个陈姑娘恭敬地福身:“吴太太好。”

“这是我家秋娘。”吴太太介绍身边十来岁的小姑娘。

她上身是白绫对襟袄,下系一条浅绿缎子裙,发间插一支金镶宝石的草虫簪,娇俏可爱又不失贵气。

“陈家姐姐好。”吴秋娘大大方方问好,说得也是一口流利的官话。

两个陈姑娘还礼。

吴太太携了黄夫人,两人一边说一边漫步,脸上都是难得的松快:“我瞧顾家的障子就在那边,我们也去打个招呼。”

照理说,松江的地界上,管民政的属吴知府最大,管司法的就是陈老爷,两位领头的夫人不必对顾家这么客气。

然而,留在老家的顾家族长虽然无官无职,却有个在朝中做吏部侍郎的弟弟。

不好好巴结,还想升职加薪吗?

顾家的帐子确实气派,程丹若连做衣服都不能的绢纱,就好像不要钱的纸,圈了好大一块地方。

草坪上铺了席子,置了矮几和蒲团,丫鬟们来来去去,提着攒盒果盘,将这临时的野餐地拾掇得妥妥当当。

“顾太太。”黄夫人热络地寒暄。

“陈太太来了,快,这里坐。吴太太身体可好些了,这会儿子乍暖还寒的,最容易伤风,可得保重身子。”顾太太不愧是顾氏聘娶的宗妇,容貌不见得多美,社交本事却是一流,热情周到的寒暄引得两位太太都露出笑容。

长辈们寒暄完,就轮到晚辈们见礼。

陈柔娘、陈婉娘和吴秋娘问顾太太好,顾太太的两个女儿莲娘和兰娘再问黄夫人和吴太太好,而后姊妹们之间再互相行个平礼。

一时间花团锦簇。

注:

1、露香园:确有此园,嘉靖年间顾家的园子,此处时间有所提前。藕粉也确有此事,物价出自《阅世编》

2、“腰间细褶数十……”,引号内的文字均为引用,后文同,不多赘述

3、布料、米面的价格选自《阅世编》,汇率因为年景不同有浮动,这里只是取其中一段时间,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概念,物价是什么水平。裁衣服的工钱参考《金XX》。

*

和新读者说一下,我的更新时间是下午4-5点,基本日更

这篇文时间线比较长,节奏快,明天男主说不定能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裁新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