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楼走到志愿者宿舍大约用了十几分钟。
金主任是宋听潮见过的所有人里最能言善辩的一位,说话声音又大,两个人走了一路,宋听潮涌起一股和读论文相同的倦怠感。
“主任,我们这里叫敬信镇,对吧?”
“没错,离这儿不远的小村儿叫防川,是祖国的最东端,东方第一村呢。刚才说得急,最基本的信息忘给你介绍了。没事,日子长,慢慢你就都知道了。”
宋听潮回应的话还没说出口,金主任已经说下一句了:“这儿啊就是落后了点儿,我不单指经济啊,其实我们生活条件蛮不错的,国家扶持力度大,贫困户逐年递减,市里那边也经常组织脱贫助农活动,能有这日子,乡亲们心里都知足,就是人太少。你刚刚看到的那几个人算是镇里的中坚力量了。我想想啊除了开书店那家不在,老王家、老陈家……对,都在那了。这两年志愿者招得多,就是多吸引点人才。”
“都去市里了么?我从市里过来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其实这距离也还好的。”
“市里?市里也就五、六万人口,有点出息的都走了,就那个沈淮桉,犟种一个,看见他我就来气。”
他完全是想到哪说到哪,宋听潮听得云里雾里,她旁敲侧击地试探:“回家里也不错啊,建设家乡,多好啊。”
“我用他建设个屁。”
宋听潮被他骤然提声吓得一激灵。这个主任情绪起伏太大,尤其说到沈淮桉,念名字都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
金主任没注意,自顾自地继续念叨:“他是神外的,那玩应儿对对设备要求多高啊。我们这儿一个普通的肺炎都得折腾到延吉那边看,他回来干什么?硬件跟不上,有什么前途?”
“您刚刚还说,想吸引人才过来的。”宋听潮低声提醒。
“这是两码事,他那样的就得走出去,最好一直待在外面,一辈子不回来才好。我说的人才指其他城市的,像你们这样的。”
“哦。”
援建还有走出去和引进来之分啊,想想也觉得新鲜,她没忍住扑哧一笑。
金主任转头看她,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讲话过了头,赶忙着补:“姑娘啊,我说话直,但没恶意。你别介意哈。”
“你是打算在这儿待满一年吧?”他问得小心,眼神里有掩不住的期待。
“对啊。”
得到宋听潮肯定的回答,他终于松了口气,把行李放在了志愿者公寓门口,笑得格外淳朴:“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咱可得说话算话啊。”
宋听潮眉头轻皱,她确实有些跟不上主任的脑回路,服务合同已经签了,她还能跑不成。
“当然了。”
她为表忠心,又加了一句:“这儿气候真好,空气湿湿的,现在到了中午,也不会觉得热得难受。是一个刚刚好的城市。”
“对对对,你说的这点太对了。我们啊……”
金主任抓住话题,沿着展开,恨不得立刻让宋听潮对这儿有深切的实感。
十几分钟,从来没这么漫长过。
“到了,就这儿。今年市里为了加大经济建设,在助企人员这块儿啊,都有资源倾斜。你看这小房,新建的,嘎嘎板正,里面的家具都是新的。跟上海比不了,但住着也别有一番风味。来来来,进来看看。”
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房子介绍。
宋听潮环视四周,两层高的独栋小房子,和办公楼一样,方方正正的。四周空空荡荡,蓝白相间的墙体,在远处几片压得极低的厚云映衬下格外高大。
她没有过乡间田园的生活经历,眼前这栋小房子,完全调动了她的感官,流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稚拙。
“像在动画片里一样啊。”声音难掩兴奋。
“我就不进去了,下午你好好休整一下。晚上我叫了镇上的几个年轻人,给你接风。你也和他们熟悉熟悉,咱们做宣传的一定要跟群众打成一片,以后工作也好开展。”
“辛苦您了。”宋听潮真心道谢。
“这么说就见外了。你忙吧,我先回办公室那边,下午还有个会。”
他边说边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见外?宋听潮掏出手机,百度常用东北话。
是太客气的意思啊。东北话听着粗糙无厘头,但只要看到组成的字,顿时豁然开朗。
好有画面感的方言,她会心一笑。
宿舍的门上贴着宋听潮的名字,初始密码锁是000000。
她打开门,后退一步,整体看过去和面包店差不多大小。她用手机,粗略地录了一个进门视频。发给了寝室的小群和温女士。
没等回复,放下手机,立刻开始收拾行李。聚餐安排在晚上六点,她有5个小时的时间整理房间。
宋听潮照旧在开间门口的长桌上摆上电脑,打开记事栏。
整个过程,比她预想的要更快一些。不到3个小时,她已经收起了行李箱。整个人瘫在单人床上,静静地望着视线前方的蓝天出神。
这是一趟节奏太慢的旅程,要打起精神啊。
下午五点半,宋听潮简单冲了个澡,头发湿哒哒地吹了半干,换上一条浅蓝色的素色连衣裙,清清爽爽地准备出门。
她走得很慢,她有点好奇沈淮桉的小饭馆,原本打算碰碰运气走走看的。没成想,刚一出门,金主任正带着三个人往她的方向走,除了一个男生中午见过,其余都是生面孔。
远远看到她,以一种她完全熟悉了的音量大喊:“这呢!”
宋听潮无奈加快步伐,又是一路小跑。
“Hello!”她主动问好。
“沈淮桉那个兔崽子,我还以为他带你吃过饭才来的呢。下午到那儿才知道,人直接把你带过来了。丫头,让你中午都没吃上饭。”
“没关系的,我一直在坐车,也没什么胃口。现在吃也一样的。”
“行,那咱们边走边说吧。我给你介绍介绍。”
“老金头,话都让你说了,我们还来聚什么餐啊。”面熟的男生打断道。
“我是陈奕,在镇里工作。以后有事找我就行。”
宋听潮心里默念一遍他的名字,微笑回应。
年轻人的话题打开,其余两个人也简单报了个名字,骆秋月,经营镇上唯一一家书店;蒋牧,和金主任一样,在镇宣传委工作;
饭店距离不远,一行人边走边聊,气氛融恰不少。
宋听潮下午的时候还犯愁,如果晚上碰到沈淮桉,她大概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刚才隔着距离没看到他,她莫名松了一口气。
她正暗自感慨,金主任非常巧合地看向陈奕的方向:“那个小犊子,怎么没来?”
陈奕挑挑眉,吊儿郎当地开口:“怕你呗。”
“混蛋玩应儿,能不能好好说话。”
金主任又是忽然一嗓子,宋听潮今天已经被吓了两次。
“你看你这架势,沈淮桉哪敢来。瞧,都把人姑娘吓一蹦跶。”
陈奕话音刚落,金主任立马回头,语气大变:“听潮啊,不好意思。都是被这俩小兔崽子气的。”
说完不忘瞪陈奕一眼,冷着脸问:“能不能有点正形?快说,沈淮桉呢?”
“都说了,害怕,所以不来了。”陈奕的视线隔着两个人落在宋听潮身上。
金主任没注意他的一语双关,但宋听潮却是的的确确的听懂了。
她什么都没说,安静地继续扮演倾听者,偶尔配合着主任笑笑。
这顿饭吃了将近有两个小时。
几个年轻人都没什么交流,更多的时候还是听着金主任说,从地理文化开始,到历史积淀结束……
宋听潮以为自己在听什么工作报告,偷偷在桌底掐了掐自己的虎口,保持精神,以便及时给出最合适的情绪反馈。
熬到散场时,金主任已经喝得有些多了,大着舌头嘱咐陈奕他们务必要先送宋听潮。
说完,蒋牧扶着金主任晃晃悠悠地先走了。
宋听潮本想和骆秋月一起搭伴回去,两个人整晚没有交流的空间,眼下刚好是个机会,浅浅聊过起码不至于太失礼。
可没等她开口,陈奕已经率先问了:“骆姐的书店在这后面,我送你回去。”
话说完,他就往门口走了。
骆秋月朝她淡淡笑笑,紧接就转身。
宋听潮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空间,只能跟上陈奕的步子。两个人一前一后,谁也没先开口。
镇子里的夜晚,要比城市静得多。
零星几个昏黄的路灯,衬着漆黑的天空无限下沉,生巧一般醇厚,不自觉带着苦涩。
人影停在宿舍前,宋听潮已经没了耐心,单刀直入问:“你是不是有话想聊?”
“你跟沈哥,谈过恋爱?”
“是。然后呢?”
“你来我们这儿,是为他?”
“不是,还有呢?”
“现在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总得知道,未来一起工作的伙伴,是个什么打算。别干着干着,人就走了。”
宋听潮能感受到,陈奕的语气并不友好。她从来没听沈淮桉提过老家的朋友,也不知道陈奕到底清楚多少他们的故事。
这番阴阳怪气,究竟基于什么原因,她并不想浪费心力去猜、去想。
她轻轻叹了口气,漠然地回答:“陈奕,不管你是出于何种关心,都挺没意思的。”
“麻烦以后请有话直说。”说完,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