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杂交水稻致富古代 > 第26章 买田

我靠杂交水稻致富古代 第26章 买田

作者:水木林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46:49 来源:文学城

余桑看余满山这样,知道他以后也不想和李老二多接触了,那该有的礼数道别之类全不管了。

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装着小孩儿的样子说这话。

这李老二一家,很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样子,作为舅家,也不照顾妹妹妹夫一家的脸面,只顾着自己有脸,也没看他在外面有多大出息,只知道窝里横,这样的人真心是少接触为妙。

李老二看余满山这样,还站起来在后面吼:“你余满山现在出息了!等以后我家英才考上功名了,你别上赶着来我家!”

余满山:“......”

余桑:“......”

两人都想,余三郎明年一定要去读书!看谁家先考上功名!

一家人回到家,倒没有生闷气啥的,家里事情很多,万家脚店的万小丙一早就来余家告诉魏老太,下午给送几斤菜去万家脚店,晚上急着办席面。

余满山回到家就听魏老太说了,他去阳畦田里摘了菜,又去河边洗干净,背了亲自送去大通镇,顺便看在铁匠铺定做的用来椴木香菇打孔的钻子做好没。

等到快傍晚的时候,余满山回来了,同时带回来这次卖菜的一百多文钱,一次也不过送个几斤菜,这种贵的席面,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好歹菜的价钱贵,一次跑这么多里路送菜,也不算仅赚辛苦钱。

每隔几天就有一百多文的收入,也不用费心,仅来回送菜就行,对于余家来说,已是很不错的了。

余满山也把定做的钻子带回来了,趁着还能看见,余桑又去檐下看晾晒着的木头,看那木头的断面,也是差不多了,等卖完第二茬平菇,就开始打孔接种香菇菌种吧。

余二郎话比较多,把在外家发生的事情给魏老太说了,一般外人惹了魏老太,损害了余家的利益,魏老太可以小嘴抹蜜、口吐芬芳站在人家院门口骂一天,还是不间断那种,端着碗边吃边骂,余桑听过她婆婆这个战绩,从周围邻居那里听来的。

但这次,魏老太居然没对李老二一家说什么,只道:“以后少走动就是。”

余桑越发觉得她婆婆厉害,至少心里很拎得清,哪些该骂,骂得狗血淋头,让他们不敢再次欺负余家,而对于亲戚,毕竟剪不断关系,她就不骂。

而余家其他人,她新捡的父母,阿李虽传统了些,但也勤奋能干,不出幺蛾子,余满山更是很有魄力,也踏实能干。

余大郎和余满山很像,一样踏实能干,不偷奸耍滑,暂时倒没看出继承了余满山那种魄力来。

而余二郎就比较精明会来事,又照顾她,等以后余家发展大了,余二郎肯定能独挡一面。

她三哥倒是比较文静,有点书呆子气,让他去读书,看能不能考个功名出来,不过据说这古代的科举非常难,虽然余三郎潜质不错,但她却不是李老二一家,觉得功名就像那大白菜,孩子聪明点,就能随便捡,好歹余三郎虽年纪小,却没有什么坏毛病,沉着踏实,有此一项秉性,余桑就觉得无论如何,这个人都会成事的。

这一刻,余桑感觉很幸运又很幸福,新的家、新的亲人没有乱七八糟,大家都很棒,若是那乱糟糟的家人,就算是她知道很多赚钱法子,就她自己努力,也难成事。

好在大家都很好!

唯一有点不靠谱的李老二一家,也只是外家,不多来往就是。

大舅家也很好!

她喜欢这种大家团结努力一起向上的生活。

余桑突然想到这些,她全身充满了动力,又去菌房看了看平菇的菌坑,浇了些水。

她算了算家里的余钱,应该还有13贯多,吃晚饭的时候,余桑装着无心地问:“爹爹,我们家有钱了,是不是可以买田了?”

这13贯多钱,若说买上等田,是紧巴了些,家里还需要平时的开销,买田也还需要交契税,又有那牙人的辛苦钱得给,买上等田可能还差点,买中等田倒是够了。

不过那买田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买到的事,即使有钱,那也要有人卖才行,又不是现代超市购物,货品供应管够。

就算有田卖,那也得分远近,隔个几十里远,光是走路去种田就得累死,还需要买近的,这就得早点开始琢磨打听买田这个事了。

她终究是年龄小,不好暴露考虑这么多,只装着无意天真问问。

余满山端着碗吃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家里的确有买一亩田的钱了,现在家里也没有其他大的开销,钱的确可以用来买田了,日子过得紧巴些不要紧,还是田重要。

再说还有万家脚店每隔几日一百多文的收入,第二茬平菇收获也没多少天了,就算遇到那合适卖上等田的,也能买上一亩了!

第二日,余满山就留心了起来,若是认识的知道有人卖田的,也嘱托他们有消息了来告诉他。

好说不说的,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真有一户人家要卖田!

那家人倒也不是家业破败了要卖田,而是嫌这田远,又不大,单独一块在这地方,想卖了去买块近点的田。

余满山激动地回来说:“小四还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也幸亏她前日问了这么一下!娘,那田就在我们前面竹林下,不到一亩,中等田,虽然不是上等田,好歹近啊!”

中等田的粮食产量不如上等田,余满山继续说:“我是这样想的,这田近,明年冬天就拿来阳畦种菜,近一点,也不怕别人偷,也方便去摘菜!”

魏老太和阿李听完,也觉得很不错,赶忙出了屋门,下了院坝,院坝坡下是一片不大的竹林,二十来步路穿过竹林,就看到了余满山说的那田。

余桑和余三郎也跟着他们下来看了,余满山也在前头指路。

田不到一亩,但也不算小,长方形的,两端短,中间长,此时田里打理得很好,一垄一垄的,种了小麦,是梯田,田坎上还种了好几棵桑树,不过大冬天,桑树光秃秃的,也被剪了枝丫。

余家的钱完全足够买这田了!

此时,余家几口人看这田,完全是当看自家田的那种亲妈眼神爱惜满满地打量。

这将是余家即将拥有的第一块田呐!

魏老太看着这田里种好了的小麦还有田坎上的桑树,问:“这田什么时候能卖啊?这麦子怕不是要明年才能收,桑树也得另算钱吧?”

余满山说:“我问了,那家说是可以商量,要现买也行,这田里用掉的麦子种子并田坎上的桑树,都折算成钱就行,好像他们是刚好也寻到了想买的田,把这边卖了去买那边。”

魏老太有些激动地道:“那就好!”

她从竹林的野草地头往田坎那边走去,边走边打量这田的好坏,余桑几个也跟在后面,魏老太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等明年这些桑树发芽长叶了,我们养蚕摘桑叶也近!”

现在是冬天,田里是干的,没蓄水,魏老太又下去田里看,土质虽不如那上等田肥沃,但这即将成为自家的田,魏老太越看越觉得比那上等田也不遑多让了。

一家人回家去,魏老太当即催促余满山再去跟那卖田的人家早点把这事谈妥。

就这田的位置,太好了!她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尤其是方地主也住在这里,方家肯定有闲钱的,要是方家也想买田,那还真不好争。

隔壁杨家也同样如此,这田既在她家门前,也算是在杨家门前了,只要有那闲钱,说不定就会动心呢。

魏老太放低声音叮嘱:“要是那卖田的人家答应,价钱稍微宽泛些你也答应,别宣扬出去,让隔壁的杨家和方家知道了,这田位置这么好,保管不了他们也想买的,你跟那家人谈妥了,就找中人把草契写了,先成交了,到时候再一起去县里办红契。”

余满山答应完,就赶忙出去办这事,他娘说得有道理,这事得隐秘些,别让方家和杨家知道了。

当天傍晚,余满山就精神奕奕地回来了,这事算是谈成了大半。

第二天,余满山又去大通镇买了三斤肉,提着肉,又拿了一些钱,去找中间人来做保。

过了几天,这田算是买下来了,就差去县里办红契了。

门前那块田,算是余家的了!

一气儿的,余满山干脆又找时间跑了趟县城,把红契也办妥了!

这天晚上,一向节约的余满山也顺带从县城里买了些酒回来,魏老太、余大郎也能喝点,也整了些好菜,这天真是太高兴了,余家终于有田了!

大家看到这儿了,点个收藏吧,顺便滋点营养液,在晋江写文,数据蛮重要的,不然我是不想麻烦你们的,谢谢大家,顺道感叹一句,种田文这个题材是真的冷啊,需要为爱发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买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