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杂交水稻致富古代 > 第23章 寿礼

我靠杂交水稻致富古代 第23章 寿礼

作者:水木林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46:49 来源:文学城

李老大很有些心动,魏老太表的这个态也不是像那假的,最终,他答应下来。

毕竟隔壁李英才都送去读书了,他家就一个儿子,不管那聪不聪明的,也是想送李英晦去读书的。

谁心里没个一口气呢?

他爹一味地觉得李英才将来肯定能有出息,完全看不上李英晦,他心里一直窝着一团火,就连李英才去读书,他相信,他爹也是拿了私房钱出来资助的。

李老大提着两大包一篮子东西往家去,肉最终余家也没要,专门带了李老大去厨房看,余家的确买了三四斤肉,顺带的,还给李老大摘了一大包菜回家。

李老大走在路上想,余家这是要发达了呀!

不说那冬天种菜的技术,就只种平菇一项,也是那长期发财的途径!

余桑提出让李英晦也去读书这个建议,魏老太倒是没多怪罪,毕竟她现在看来,余桑那可是余家的财星,不说财星,本来余桑就是她的小乖乖,她完全是怪罪不起来的,重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再说了,她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这个人情,余家本来就是该还的。

阿李作为媳妇,倒是不怎么好说这个事的,毕竟是她娘家的事。

余满山一回来,余桑就把李老大来的事说了,还提了明年要是有钱,就让李英晦也跟着去读书的事。

余满山完全不反对。

今天过冬至,刘大丫也在余家厨房里帮忙,她现在几乎都在余家帮忙,只晚上睡觉才回家去,余家人口多,也没她睡觉的地方,只吩咐她晚上锁好门,要是家里进了贼,就大喊,余家就在隔壁,能听到。

蒜苗小炒肉,蒜蓉小白菜,菠菜汤,烧豆腐,冬瓜炖肉,余满山从镇上回来,又带了块豆腐回来,余家的冬至午饭就更丰盛了,不过在吃之前,还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完了,才吃午饭。

这是两年来,余家最丰盛的一顿饭!

邻里往来间,也相互问好,祝过节好。

余满山又带了余桑和余三郎去走动李老头和李老二一家,又去李老大一家坐了坐,带了一包糕点过去,也是余满山在镇里捎回来的,给李老大一家倒是没再带什么东西了,毕竟之前已经给了棉布和棉花,又摘了菜回去。

比起过年,也就稍微差些,没放鞭炮,亲戚走动没那么多而已。

但听说那县城和府城里面,冬至过得很是热闹,这一天,官府开放了关扑这条禁令,很多商贩用食物、头冠、梳子、鞋袜、布匹、花朵、玩具等物品,沿街叫卖关扑,买家和卖家商量好价钱,用铜钱在瓦罐内摇掷来赌输赢,赢了就可以把赌的物品拿走,输了就付钱。

余桑也就是听这么一耳朵,完全不能亲身所见古代这一盛况了。

冬至一过,第三天就是李老头过生了,李家要办席,一大早,余满山就带着阿李并几个孩子往大石坝去。

特意带了上次在县城给李老头买的寿礼。

这时候也没随份子钱这个说法,都是送东西,并不专门送钱。

这个时节,正是杀年猪的时候,余家并没有猪,就没得杀,只能买肉吃,李家不一样,刚好趁着过寿,一道杀年猪。

李老头带着李老大李老二在院坝边接待来的宾客,看到余满山带着一家人来,不算热情地说了一句:“来了啊。”

倒是李老大很热情,挽了余满山就往屋里拉。

阿李一到,就去厨下帮忙了。

李家堂屋里两边放了一些条凳,已经坐着一些亲戚和认识的人了。

看到新进来的余满山,有老人问:“李老大,这是你妹婿啊?”

“是诶,家住李家湾的。”

沈氏提着一壶粗茶来上茶,看到余满山手里拿了包东西,“哟”了一声,高声道:“还带了礼啊?”

众人一致看向余满山手里拿的那包东西。

李老头又接了客人往堂屋来,看到沈氏吆喝,觉得余满山也送不起什么好礼,沈氏还在这里故意吆喝,余家的面子他不管,没得丢了他的面子!

他呵斥道:“女人家家的,赶快厨房帮手去。”

李老头分家很有些心思,他手里还握了十亩田,谁对他好,他就把十亩田给谁。

沈氏被李老头一说,撅了嘴巴,又不敢反驳,李老头还是家里最大的话事人,她不敢放肆。

余满山被沈氏这么一说,众人又看向他,要是往常,他肯定是要没脸的。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这半匹布,是用粗麻布包的,粗看外面,还以为里面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但余满山一打开,露出里面厚厚一叠青棉布,叠得整整齐齐的,看那份量,足有半匹的样子!

平常人送礼,送个几尺就差不多了,就算是女婿,半匹也很多了,颜色也是顶顶正的,不是那染得差的劣质布。

当即堂屋一堆人就喝彩了起来!

好几个老头都艳羡地说:“这个女婿好啊,送这么厚的礼!”

“这足有半匹布吧?看这颜色,也好,要废老些钱了!这女婿大方啊!”

“这颜色真好啊,用这布做一身衣服,走出去很有面子。”

“这何止能做一身衣服啊,做两身都足够了!”

“李老头,你女婿不错啊。”

“真的不错啊。”

......

里屋都是些媳妇老太太的,并不跟堂屋的男人一道坐在一起,听到堂屋的喝彩声,也出了堂屋侧门来看,纷纷惊叹道:

“这送的礼真厚啊!”

“丁老太你家真有福啊,有这么个好女婿。”

......

满堂喝彩,余满山和李老头都觉得有脸,尤其是李老头连连道:“好啊,好啊,不错。”

倒是李老二和沈氏,觉得有些没面子了,两人脸上有些赧色。

沈氏匆匆添了些茶,就往厨房那边钻了。

李老二陪侍在一旁,作为主人家和舅兄的李老二脸上却讪讪的,笑得有些勉强。

余大郎几个也觉得有面子,自从他家把田卖了以来,每回来外家,二舅一家都话里有话的,说话很不中听,他们兄弟几个都很不爱来李家了,要不是今天外翁过寿,他们也不想来。

余桑到觉得不怎么样,看不惯穷亲戚的人太多了,贫穷走到哪儿都被人瞧不起,要是能瞧得起,她倒还觉得这人是有点内涵在的。

要是像她大舅这样雪中送炭的,就更少了。

李老头被众人一夸,很是高兴,喊丁老太道:“把那炒胡豆炒豌豆的,给几个孩子抓几把来!”

把礼交了,余满山吩咐余大郎几个自己玩,他作为女婿,却是不能把自己当客人对待的,得下去帮忙,那边正准备杀猪,需要帮手。

余桑则到处看看,她年龄小,也帮不上什么忙,她娘和外婆也没叫她去厨房帮忙。

大舅娘常氏看她一个小人儿到处乱逛,今天人又多,怕到时候她走丢了,或被人拐了,连忙拉她去自己家待着。

恰逢沈氏拉了李英才来,跟常氏说:“家里吵得很,我家英才书都读不下去了,嫂子你家清闲,让我家英才来你家清净地读读书。”

虽然分了家,但两家房子是挨着的,就是一家是瓦房,一家是草房。

常氏平时和沈氏不对付,但沈氏面皮厚,这又是侄子,她不好拒绝。

沈氏把李英才安顿在李老大家堂屋,临走前吩咐:“你读书读大声些,让亲戚邻里们都听听!”

余桑:“......”

常氏:“......”

这哪里是来读书的,是来作秀的吧?

李英才也很懂他娘意思,立马翻开书大声地朗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

这个余桑知道,《三字经》,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

李英才这一读,余桑也不想待李老大家了,而且李老大家的厨房也被征用了,吵吵闹闹的,因着办席,李老二那边厨房不够用,而且是李老头过寿,李老大家出地方出力出物也是应该的。

余桑跟常氏说了一声,又回那边接客的堂屋去,她就爱听这些老大爷成年人吹各种事各种物,来加深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反正她才5岁,不受性别的影响,方便待在堂屋。

一进堂屋就听到里面的人盛赞:“你孙子聪明啊,这书读得好啊,以后肯定有出息!”

“李老头你还是能干啊,孙子都能读上书了,不像我家那些皮猴......”

“老哥哥还是厉害,硬是让孙子读上了书,以后要是读出来有出息了,别忘了老弟家啊......”

......

余桑再看她外翁李老头的反应,似乎比余满山送礼那会儿还高兴些,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看来李老头对于李英才将来能读书有出息这个事抱了很大的希望,并且把这个事是当成了顶了天的事情来对待的。

她想起上次秋社日来,刚好遇到分家,只要沈氏一提李英才读书有出息,李老头就会万事做出退让。

沈氏对于李老头还是很了解啊,摸准了软肋。

外面已经杀好了猪,将肉也分了,猪血并内脏等,也一并处理好了,厨房那边也传来了下锅炒菜的声音。

李老大进堂屋来叫李老头:“爹,可以开始摆桌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寿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