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 第16章 衣食住行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第16章 衣食住行

作者:见千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30 16:31:50 来源:文学城

秦王政十一年。

秦王下令放行滞留在函谷关外的一干齐鲁儒生,并把他们接到秦国。

坐在宽敞舒适的秦制马车上,儒生们对秦王表达了难得的称赞。但等他们发现最后到达的目的地不是咸阳,而是长安县时,又立马把刚才的话收了回去。

儒生们虽然心里颇有怨言,但在秦国境内,他们也不敢放肆诋毁秦王。

当他们看到长安县里售卖的纸张时,瞬间愣怔住了,只因实在太便宜了!

秦国将出售东方六国的纸,和秦国本地售卖的纸进行了严格区分,做上了醒目的标识。工坊造纸时也会物勒工名,自然没有人敢把秦地纸卖出本国。

他们一面在心里偷偷痛斥,秦王居然将高价纸卖给其他国家,一面又大肆抢购铺子里的纸张,要不是有每人每日限购规定,儒生们简直恨不得将整间铺子的纸购空。

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人打退堂鼓,后悔来秦国的话,现在则颇有此乐间不思蜀的意味。

毕竟这么便宜的纸,也只有咸阳及其附近才有。儒生们日日伏案,在纸上抄写典籍,简直不要太快乐。

-

咸阳城门。

李斯早早就来到了城门口,等着载着家人的车马到来。他一边踱步一边向着远处急切的张望,不知过了路的尽头出现了一辆马车。

这马车和其他的相比,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李斯却感觉一定是这一辆。

车夫在城门口的前方停下,从里面先是走出一个挺拔的青年。青年下地张望四周,随后将一妇人扶下了马车。

妇人出现的一刻,李斯确信那是他的妻子。

上蔡留守的十载里,他的妻子始终居安思危,丈夫每次寄回的钱都是用一半攒着一半,凡事亲力亲为,上敬公婆,下养子女。

十载的岁月,早已将当初姿色犹存的少妇,变得更加衰老和疲惫。

但李斯还是认出来她,朝马车慢慢地走了过去。

他的母亲年老眼花看不清来人的长相,一对儿女早已对父亲的形象渐渐遗忘。而李斯的妻子,则是一脸的疑惑打量这个向他们走来的中年人。

来人衣着华贵,精神抖擞,看着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和他印象中的那人相去甚远。

她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她的丈夫李斯吗?

直到他叫出自己的名字,她才敢确信,是他!

李斯扶着颤颤巍巍的老母亲,眼含热泪注视着妻子和儿女。

他这才注意到李由脚边还跟着一只小黄犬,和他当初养的那只长得一模一样。

李由见状说道:“这是老家的黄犬所生,黄犬老死后被我葬在了东门的桑树下。”

儿子的话,让李斯忽然想起了往昔岁月,抱起地上的小黄犬,他擦了擦眼泪,兴奋的说道:“以后我们就是秦人,我们的家就在咸阳!”

-

沈府书房,沈渺正在纸上写写画画,洁白的纸上有四个字大字极为醒目,分别是衣、食、住、行。

自从两个随机气运事件出现后,他感觉似乎摸到了随机事件出现的规律:改善民生。

这,突然就燃起来了!

有了合理的推测,就意味着有了明确的目的,沈渺开始计划哪些事情能够真正改善普通人的生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目前这些百姓最急需的是生理需要,需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最基础的方面做起。

衣:说起衣服就不得不提到棉花,在棉花大规模种植利用之前,华夏普通人穿的都是麻布衣服,既不抗寒也不舒适。

到了冬天更是难熬,达官贵人不用出门,也有皮裘可以御寒;稍微条件好一点的百姓,用木棉草棉的絮塞在衣服保暖,但效果压根比不上棉花。

纸发明之后,也有人用楮树皮纸做成衣服,称为纸裘。每年因为冬季过于寒冷而死的百姓,数不胜数。

棉花若能带到秦国产生的变化,可想而知。

但是长绒棉和细绒棉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太过遥远,以此时的海航技术来说,去美洲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距离最近的印度有粗绒棉,虽然质量要差一些,但聊胜于无。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极好,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稻一年三熟,黄瓜、棉花、茄子、扁豆和豇豆等等作物的原产地都在印度,实在是令人心动。

食:目前秦地的百姓,都知道用石磨碾出的麦粉有多好吃。他相信从明年春天会有更多的人开始选择种小麦,小麦代替黍成为秦地人民的主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他倒是可以想想办法,提高一下小麦的产量,弄点化肥什么出来。

至于住和行两方面,沈渺就想到了水泥,不仅能造房子,还能修路,可谓是穿越基建必备品。

现在的人们居住的机会都是黄土夯筑的房子,墙体不稳定,一旦下雨极易倒塌十分危险。

在华夏的上个世纪**十年代前,偏远山区的不少农户也都住着这种土房子。

大学时,他跟着姑姑下乡扶贫,当时村里就有一户人家居然还住着土夯房。他家很穷,这间土房甚至还是从上传下来的,住了几代人。后来还是政府扶贫,给他家修了一间砖房。

而且水泥还可以做道路硬化,嬴政这个修路狂魔一定会喜欢。

沈渺把水泥、化肥和棉花分别在纸上列了出来,准备开始大干一场。

这时,他忽然感觉到系统君上线了,于是问道:“系统君,我的猜测是对的吗?”

系统君慢慢悠悠的回答:“是的呢,这都是宿主你琢磨出来,和我无关~”

“我一直以为这个气运积分,是要靠剥夺他人的运气才能。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种正能量的方式,真感人。”

系统君忽然像变了一个人,语气郑重道:“你的误解并不稀奇。气运分开讲就是气数与命运,气微小而变化无穷,聚散合分,如阴阳五行般变化无穷,风气。

......

“而命并不只是人运,而是家运,国运,三者息息相关。当知天下无运不成命,无命也不成运。”①

系统君像是在背不熟悉的课文,念得颠三倒四,沈渺听不太懂,但莫名觉得似乎很厉害的样子,捧场鼓掌:“说的真好!是你写的吗?”

“咳咳,当然......不是,是我们局长写的。”系统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小声说道:“但我怀疑是他抄的。”

“这也太正能量了,感动大秦第一届,没你我不看!”

系统君突然扭捏了起来,“分内事,应该的。”

沈渺:“......够了,别装了,我这刚吃完饭。”

系统君哼的一声,傲娇下线。

-

向来说干就干的的沈渺,便开始着手弄水泥。

实际上,水泥也分很多种,但沈渺就知道一个土法水泥制造法,原因是当时无聊刷视频的时候,一个博主介绍这是最简单,最易得的方法,就记住了。②

黏土、碎砖头、陶土器碎片乃至瓦片,生石灰和石膏粉,所有原材料烘干磨成细粉,就成了最为简单的土法水泥,比例他也大概记得。

制作水泥必须经过高温烘烤,需要热炉,为此他找到了腹度。

在听到沈渺想要弄什么新东西时,腹度二话不说就把他带到了骊山脚下的工坊,还给他送了两个年轻的墨者帮忙。

沈渺一看,这工坊竟然是做的竟然是秦始皇兵马俑!

看着一个个兵马俑,在匠人手底下焕发出威武雄壮的活力。他瞬间忘记了自己的正事,就盯着工人们做俑。

旁边的年轻墨者见沈上卿对这些陶俑很感兴趣,主动介绍起了它们的制作工序。

沈渺这才知道,原来兵马俑的头部、四肢和身体间都是分开制作的。

陶俑工坊的匠人们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工人分开制作做陶俑的各个部件,一部分工人负责将所有的陶俑部件拼接在一起,最后形成如同真人般的陶俑。而最后一部分工人则负责给烧好的陶俑涂漆上色。

墨者领着他来的制作头的地方,兵马俑的头都工匠们一个个精雕细琢而成,从五官轮廓到发髻上红绳,每一次都体现了满满的细节。

工匠们都是在窑洞里制作兵马俑,等完成工匠退出窑洞后,立即闭窑,点燃柴火对窑洞里的俑胚进行陶冶烧制。

这样可以避免因移动造成的二次破坏,而且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

接着墨者领着他到了一个地方,里面的匠人脸上围着布,正在给烧好的陶俑涂上一层生漆。

生漆是漆树的树脂,其有毒接触皮肤会导致过敏,严重者甚至丧命,因此漆树被称为“咬人树”。因此生漆的采集极为不易,甚至“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可见生漆的珍贵。

能给成千上万个陶俑上生漆,也只有嬴政能做出这么大手笔的事。

但也是因为兵马俑表面这层昂贵生漆,兵马俑出土后,重新接触空气的生漆快速氧化,连带着外层的颜料一起迅速变干脱落,导致后世的人们看到的都是灰扑扑的兵马俑。

这算是弄巧成拙吗?

不,在嬴政的计划里,就算他不能长生,子孙也能够将大秦江山万世绵长。他根本就没想过,在自己死后不到三年,偌大的帝国土崩瓦解。

二千年后,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的陪葬坑也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①-钱穆《气运究竟是什么》

②-B站up主《穿越宝典-土法水泥制作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衣食住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