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我靠美食综艺红遍全球 > 第62章 醉鱼草奶黄包

我靠美食综艺红遍全球 第62章 醉鱼草奶黄包

作者:聿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4-12-14 00:31:19 来源:文学城

身处异国他乡耳濡目染之下,蒋醉余自认对英国高校的时间安排多少有一点了解。硕士生们大多七月提交毕业论文,九月才毕业,是完整的一年学制。

他没太反应过来,有些困惑地看着齐新雨。

齐新雨点点头:“我申请提前毕业啦,今天刚结束答辩。”

他把身上的东西卸下来,从大书包提掏出一份包裹严实的画来,上面呆着蒋醉余、或者说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笔触。

“自从认识你,我就很好奇,”齐新雨说,“我开始好奇那片承载了我一半血脉和蒋先生全部过往的大地。”

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获取真相有时候是件艰难的事情。

“我不懂饮食,不会从你展现的厨艺技法上推演出孕育它的文化背景,所以我联系上了一位来我们学校访问的中国教师。”

那位老师主攻的方向是写意,将国画对意境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空间被压缩,而时间在此延展。齐新雨一贯擅长的氛围和它很契合,把毕业作品也定为了与之相关的主题:将油画与写意融合在一起。

毕竟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练习、追了半个校园和老师请教。

他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如此迫切。蒋醉余说他的第三个计划是陪自己毕业,齐新雨当时很想问,那之后呢?

你会走吗?

既然已经离开了娱乐公司,在英国的工作签证也就没了效力。是不是等到自己毕了业,蒋醉余就要离开了?

他雇了一位新的经理人,帮着自己整理过去的作品,在对方质疑的眼神中说:“我要去中国。”

拜优异的成绩和切实存在的特权所赐,他顺利申请到了提前毕业的资格,泡在图书馆写完艺术学课程的论文。

他邀请那位访问学者来他的毕业答辩坐镇,对方欣然答应,却提醒他,自己回国的时间比齐新雨想象中更早。

于是齐新雨几乎住在了学校。

第一顿晚宴开始的那天,他在准备作品。

第四顿晚宴结束的那天,或者说今天,直到凌晨他才确认完成了全部内容。他跑了一白天手续,教授大开方便之门,紧赶慢赶地在当天晚上画下了这个句号。

答辩刚一结束,中国老师坐上了去往希思罗机场的车,齐新雨奔赴湖边的小餐厅。

徒留他的导师在身后摸着胡子,笑得一脸八卦:“他绝对是把本科入学的时候我的建议听进去了。”

“我的作品还留在学校,”齐新雨不太好意思地说,“只能先用这份没装框的习作当礼物了。

“老师给我讲了二十四节气,说是国画里很常见的题材。我觉得很浪漫。”

比起状物他毕竟更喜欢摹人。他看了老师分享给他的很多作品和资料,看到人们顺应时节生活,按部就班成长、然后苍老。

“我没有立场评价他们,我只是作为一个城市人的视角,觉得这样天人协同的步调像童话一样浪漫。”

摆在蒋醉余面前的这一副是芒种主题,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像智人迎来一生中最滚烫的青春年纪。

齐新雨的画法还是以油画为主体,唯有枝头摇摇欲坠的梅与杏交由水墨勾勒。

树下的油画人物望着它们,神色间跃动着欣喜,像跨越岁月长河听到千百年前“投我以木瓜”“摽有梅”的歌声。

是青涩又意味深长;梅子还在那里,人类已经繁衍了无数代。

也许齐新雨并没有想那么多,蒋醉余告诉自己。

他能找到很多理由,比如齐新雨没有在中华文化中浸淫二十年、他大概不明白这些水果的意象,比如一年里灼热鲜活的节气没有那么多可选……

但心跳很大声地强调:当巧合到了极点,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有灵犀的缘分呢?

蒋醉余轻轻向前迈了一步。

“小齐,”他说,“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齐新雨仰着头看他,张开手臂、闭上眼睛,收到一个轻盈珍重的拥抱。

他把头埋到蒋醉余身上,紧绷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被熨帖得软和甜蜜,仿佛干瘪的胃都要咕噜噜地往外冒爆米花味泡泡。

“我真的很幸运……”蒋醉余平复好心情,把桌上留下的菜单递给他,“你还没吃饭吧,看看对哪个感兴趣,食材都还有剩。”

多准备的椅子被撤走了,但他今天固执地多准备了一人份的菜,终于在即将放弃的时候等来了想见的人。

齐新雨一眼就盯上了其中两道菜:“它们看起来和别的不太搭诶,是有什么特殊的吗?”

蒋醉余双手撑住椅背,俯下身来看,喉口挤出一声似笑似叹的气音。“你真是,”他摇摇头,“算上夏洛特他们和食客,八十二个人都没好奇的‘彩蛋’。”

“果然是被你认出来了。”

蒋醉余端了两杯柠檬水过来:“故事很长。”

齐新雨秒答:“我不喝酒。”

……到也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说,你愿意到后厨来听吗?”蒋醉余居心叵测地卖惨,“以前我们还没这么忙的时候,你经常陪我一起做饭的。”

齐新雨腾地站了起来。

自家人吃饭没那么多上菜顺序的讲究,蒋醉余把奶黄包放进蒸箱。

菜单写得太复杂,小齐顾客最先点单的两道菜,简而言之一个是奶黄包、一个是鸡汤面。

鸡汤面精挑细选地汲取了开水白菜、芙蓉鸡片两道国宴菜的精华,汤是川菜中最著名的清汤,鸡是鲁菜中清淡滑嫩的鸡肉,论难易程度都是噩梦级别。

好在清鸡汤和面条都已提前备好,肉糜扫汤的手艺他很熟悉,早在做菊花豆腐的时候就已经表演过。

需要现场制作的只有最复杂的鸡片。

取鸡腿肉和一小块多宝鱼,把表面的筋膜和块状鸡油全部去掉,用刀背把肉压碎,挑出藏在内部的肉筋。这一步需要十分精细,确保整理出来的肉里没有一点“杂质”。

他把鸡肉拢到一处,剁成细腻丝滑的肉泥,平坦的刀面轻轻一压就可以拉出一条薄片,木质案板的底纹清晰可见。

借此,躲藏在肉泥中的肉筋也都被一一抓住,因为它们往往没有鸡肉那么松软,还保持着没有完全切碎的丝状或条状姿态。

他甚至还找了一只孔洞极细的筛网,确保自己的材料足够绵密细腻。

这一步差不多完成的时候,定时蒸箱不甘寂寞地叫起来。奶黄包已经可以出炉。

齐新雨制止了大厨想要给自己摆盘的动作,突然有些理解了那些宾客为什么发现不了彩蛋、没觉得奶黄包在其中“朴素”得别具一格。

它实在称不上朴素。

这完全是一份白案象形作品的炫技之作。

制作象形面点的时候,人们大多喜欢选择酥皮或“死面”点心,因为奶黄包这样使用发面外皮的食物,往往会在蒸笼中持续发酵,导致形状膨胀。

蒋醉余甚至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不影响发面松软程度的前提下,确保最终成品的形状。

大概只有对时间和酵母状态拥有极度掌控的人,才会自负地产生这样的想法。

开口奶黄包被做成了醉鱼草开花的样子。

这个属的植物都是细长的花朵长成紫藤似的一穗,每朵花都有点像是少了喇叭口的牵牛花,被做得可以轻易从枝上揪下来。

不过成年人拇指般大小的花朵馒头内有乾坤。

一片一片剥开相对纤薄的花瓣、扒掉一根根花蕊,奶黄馅料就藏在长长的下半截花冠中,一口咬下去甚至有些爆浆的效果。

按照蒋醉余的建议,这个点心就应该像嗑瓜子一样,在聊天的时候随手“摘”一朵,潇洒地扔进嘴里。

但是他的食客们都觉得这样做是在暴殄天物,这可是纯手工上色的啊。

齐新雨也不例外。

“怎么样?”蒋醉余问。

齐新雨正忙着嚼嚼嚼,没法说话,问言忙不迭大幅度点头,很努力地把馒头咽下去:“好吃的!甜而不腻,奶味很重。”

他歪歪头:“不过蒋先生什么时候对自己的菜这么不自信啦。”

蒋醉余摸摸馒头光滑的表皮:“如果你前阵子问我,我会说因为是做给你吃;不过今天我更想坦白另一个原因。

“我没有尝过自己做的奶黄包。”

所以有些客人会觉得这个味道好像太“经典”了,因为他的的确确没有在调味上做任何的修改。

——距离他最后一次吃奶黄包,好像已经是十年过去了。

蒋醉余一直知道自己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想到给孩子的名字里带上“醉”这样的字眼。

他就是那个不通常情况。

作为小说里无足轻重的工具人炮灰,他的命运当然没有幸福到哪去。

他的出世比母亲的预产期来得要更急迫一些。

在即将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当晚,他的父母赶往医院的路上遭遇车祸,大出血双双抢救失败,存活下来的只有他这个遗腹子。

他没有见过父母哪怕一面,连名字都是参与抢救的医生给起的。

那是一位年轻的女医生,二十六岁刚刚念完八年制的直博学位,当时还在各个科室轮值,职业生涯遇到的第一场死亡就是他父母这一次。

在保温箱里被观察了一段时间、确认身体没有问题后,蒋醉余被送到了市属的孤儿院。

可能是第一次抢救失败的记忆或者他这个“福大命大”的婴儿给人印象太过深刻,女医生隔段时间就会去看他,每次都带着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卡通奶黄包。

那是医院门口点心店里,唯一看上去和可爱沾得上边的款式。其它的都印着些什么福禄寿字样,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好像是过于提前的款式。

蒋醉余从呱呱坠地长到十五岁,她也就坚持不懈地来了十五年。

医生姓黄,最开始孤儿院的孩子都喊她小黄姐姐,后来逐渐变成新来的孩子口中的“黄阿姨”。

每次来的时候她都会给孩子们发苹果,又把蒋醉余叫到一边给他塞两只奶黄包。

面对十五岁小蒋“这样特殊待遇会不会不太好”的疑问,她振振有词:

“你连名字都是我给起的,要不是我只比你大了不到三十岁,不符合领养要求,你现在说不定应该喊我‘妈’。”

蒋醉余其实有点开心。

再后来,黄阿姨没有出现。

蒋醉余拿着中考一模的成绩单,第一次冲动地跑到医院想要给黄医生展示,却当场撞见她被同事们抬进抢救室。

明明签了知情同意书,却又在手术失败后记恨上医院和医生。

医闹、大出血、情况危险。

又是大出血。

年幼的他根本处理不了那么多震撼的信息,别人口中说出的种种情况,都不留痕迹地从脑中滑过。

只有这三个关键词久久盘旋,不住地提醒着他:“你彻底没有亲人了。”

他想起黄医生说她父亲是个永不空军的钓鱼佬,虽然人菜但是瘾大,还在家里种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醉鱼草,期待着自己什么时候能钓上一条大鱼回家。

所以被科室的前辈赋予了光荣的起名任务时,黄医生第一反应就是“醉余”。

醉鱼草这种植物适应性极强,鲜少受到病虫侵害,栽培和养护都比较容易,只需一点阳光雨露就能茁壮生长。

作为中药材的醉鱼草还能外用,治疗创伤出血。

名姓也许的确是最简短的咒语。

蒋醉余一路无伤无病地长到十几岁,彼时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也不爱和人交流,但依然满心期待着自己的未来前程,整个人蓬勃得像一棵幼嫩的松。

可自己和黄医生似乎都忘记了,醉鱼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含有轻微的毒性。

这毒对人类来说无伤大雅,但碾碎投入河中能让鱼群被麻醉,因此成为钓捕鱼人的榜首。

这个名字,这株顽强、全株微毒、可治外出血的植物,让他的生命坚韧不屈,也像是一种孤独的诅咒,引着大出血降临在他每一位长辈的身上。

蒋醉余抱着书包坐在抢救室门口的椅子上,走廊上医护人员来来往往地忙碌着,身边一个个陌生的家庭到来又离开。

过了不知道多久,黄医生终于被推了出来。她陷入了植物人状态,不知何时能够苏醒。

“也许三五天,也许三五年,也许三五十年,大脑的领域太精细太复杂,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有眼熟的医生对他说。

医院承担了她的一应医疗费用,不会给家庭带来更多负担。从那时起,蒋醉余放学后又多出一个新去处,每天都到黄医生病房里待一会。

他不像别的家属喜欢对着无知无觉的病人碎碎念,就只是安静地坐着。

医院通知了她的父母,没过两天蒋醉余就碰见两名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病房。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别人家父母看待孩子的眼神,才知道原来一双眼睛里表达的情绪可以那么浓墨重彩。

蒋醉余从此再也没吃过奶黄包。

酱鱼你个不解风情的!男孩子闭上眼睛是要你亲亲他!你抱得这么纯爱干什么!

这章和后两章应该都有些内容是从锁章里偷出来的(扭捏)

油画和大写意的结合可以参考想想工作室的视频,不过不太一样!小齐的作品还是以油画为主!

-

说到人与大地之间这种浪漫的关系,我不由得想起来两个人(棒读)

就是我脑洞本第二章《观赏动物》这个伪科幻故事里的小情侣,地质博士攻×星球化人受,年上忍人和笨蛋(?)小狗的双向奔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梗捏!

-

感谢葵葵咩的一颗地雷,欢迎回来!感谢问枢2024的一瓶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醉鱼草奶黄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