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看到了 > 第2章 四只(2)

我看到了 第2章 四只(2)

作者:别记住我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10 07:11:53 来源:文学城

前院有仆人过来,几人知是大人们的事情谈完了,不等人走近,便已经收拾朝人过去。

仆人没有多言,行了一礼后,默默领着几人往前厅去。

刚到门前,三人便看见一华服公子正同个夫子打扮的人过来,像是刚结课,顺道同行,相谈盛欢。

几人目光交错后,乐小公子皱了一下眉毛,头稍稍后仰,即使隔了挺远,三人都能感受到对方无声的冷哼。

三人微微倾身靠在一起窃窃私语。

花逸:“他在向我展示他的鼻毛吗?”

郭策:“幺幺小丑。”

花逸还是没听懂,但这个〝丑”字肯定不是好话。

郭卜:“没准熬夜看书落枕了。”

花逸:“对了,他叫什么来着?万一待会骂起来了,你们负责输出,我负责指名道姓。”

郭卜:“乐翾……”

郭卜想解释一下是哪个“翾”,一排排的文章在脑子里闪过,出了书院,一般会有意识调整说话内容:“……就,反正你也不认识,就和……‘宣扬’的宣同音。”

这话花逸就不乐意了:“我只是不爱背诗词,又不是不识字。”

“从鸿翻翥而莫及,何但鷰雀之翩翾。”

“?”

“‘翾飞兮翠曾’的‘翾’。”

“??”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花逸抱头:“我不识字。”

……

几人打了个正面,乐翾全没要寒暄的意思,径直朝内堂走去。

郭卜拍拍两人的肩膀示意他们先进去,自己则顺着那先生离开的路小跑跟上。

三个老父亲瞧见孩子过来,都是止住了话头。

三个都是长得极好看的小郎君,只郭策尤为打眼。

郭策的好看是找不到老婆的那种好看,虽不爱笑脸,但玉面红唇,眉间一点朱砂,配上恰到好处的清冷,像是神庙里,神仙身边的随侍仙童。

之前还有传闻郭家的小公子是天上的仙童转世,大小姐是天上的文曲星君,所以两人一母双胎来人间游历。

只是这话有用郭策抬郭卜的意思,郭卜听了不喜,以书院的名义将这传闻禁了。

乐翾在这是最小的,郭策却是最受长辈喜爱的,模样俊俏又识礼数,寒暄了几句,郭策一一答了,几位长辈才发现少了一个。

朝门口瞧去,郭卜正仰着头和一位先生打扮的人交谈,那先生似乎也很乐在其中,微弓着腰配合郭卜的高度,两人一问一和不知在说些什么。

片刻后,郭卜退一步朝先生微微行礼,两人才分来,宋先生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屋内众人包括乐翾,都不由好奇两人在说些什么。

自家的孩子,郭渊兮率先开口:“越发没规矩,让我们几个长辈等你个小孩子。”

乐父:“唉,宋先生也算当世大儒,令千金能同先生言谈自如,可见学识不凡。”

郭父对自家孩子的能力从不质疑,毕竟是书院出来的人,客气反而虚伪。

“见过乐伯伯,见过姑父。”郭卜朝乐父和花父分别行礼。

花泽主的夫人是郭渊兮的妹妹,只是这位姑姑去世得早,甚至郭氏姐弟也没见过几面。

花父听见称呼果然眼神都柔和下来。

孩子聪明又懂礼数,没人会不喜欢,郭家真是教养了对好儿女,作为父辈,遇见这样的孩子都难免露出几分慈祥。

乐父用长辈的语气问道:“方才和宋先生说些什么呢?”

郭卜故意在门口将人拖了半天,等的就是这句,淡定胡诌:“两年前卜曾和乐小公子论过著文释义,深觉乐小公子年纪轻轻才识不凡,便想不知是出自哪位名师,今日有幸得见,心下激动,便和先生多聊了两句。”

乐父:“宋先生心性孤傲,若不是看在我的面子,恐怕还不愿做翾儿的师父,他能与你交谈许久,可见对你也十分欣赏。”

“乐伯伯过誉了,只是聊了些乐公子最近的学业。”

乐父:“说起来,这些日子琐事繁忙,我也许久没有过问翾儿的课业了,先生怎么说?”

郭卜:“先生近日正在教《义公传·长辞》,说是乐小公子十分有心得,让我有机会可以再同乐小公子探讨一番。”

乐翾察觉不善,这篇明明半月前就教过了,但不知郭卜是何居心,面上并未表示。

乐父显然来了兴致:“如此甚好,翾儿,你过来。”

乐翾闻言上前。

郭卜先礼后兵,拱手道:“既然乐伯伯如此说,卜便献丑了,是卜先问?”

乐翾维持警惕,静观其变:“请。”

郭卜假作思索片刻才道:“不知小公子觉得第三篇末节‘匿于山林之中,林中无虎,耳似闻虎啸者,行山林也。’是何意?”

几位长辈,除了郭父,对这些内容都不甚熟悉,即便读过,也忘得干净,但面上不显,听着并不是刁钻的问题,只等乐翾回应。

乐翾微微皱眉,只照实答:“虎甚猛之物,彼时义公困于死地,耳之声亦心之声,可见义公非以今日之地畏慑,勇者之所坚强者矣。”

郭卜:“小公子是说,此处虎啸是为了表示义公彼时不屈困境,坚韧不拔?”

乐翾:“然。”

郭卜:“《义公转》乃是后世仰慕者,根据义公平生加工所著,笔者范海尤一生所著书目半数以义公有关,小公子可知?”

乐翾:“自然知道。”

郭卜:“那小公子可读过范先生其余著作。”

乐翾:“略读过几本。”

郭卜:“《长乐宫·君政》第十一篇第三段。”

乐翾:“……”

乐翾明显没想到会问得那么细,还正在回忆,就听郭策接道:“‘……为人君,宜有虎之威,临泰山崩于前,志不出声,山之物鼓瑟。’”

郭卜解释道:“也就是说范先生觉得,老虎的凶猛并不取决于他的啸声,而是可以做到不怒自威。《山之物·随笔》第十三章第一节。”

郭策继续接道:“‘偶经村民口中恶山,闻山中有虎,不悦人近地,恐见伤人之象。然余过乃闻山中虎啸声不绝,似是以人宣示人地,苟真是介意,直扑向其杀之,声呼之愈大,愈见其俨然,而心骇惧。’”

郭卜:“范先生觉得大吼大叫,只是一种用来掩饰心中胆怯的行为,以为不齿。可见此处似闻虎啸之声,小公子所释有误。”

乐翾:“你是说义公此时的心情应当是畏惧害怕?义公何许人,大丈夫者,舍身取义,生死何惧?”

郭策:“当然要惧,彼时国乱势微,异国数侵暴当惧;新帝年幼,权臣当政,朝堂动乱当惧;妻儿尚待归,自有夫父之责当惧。”

郭策没了方才侃侃而谈,语气也严肃下来,辩论主打的就是一旦得理便步步不饶人:“大丈夫无惧死生,非死而无谓,当心中怀有大事先于死生,若其死,国家为之奈何?朝堂为之奈何?家中妇子为之奈何?若兹事无定,汝澹然之死则逃责之行,懦夫之径。故畏死生,唯生可解。”

话音落,厅内也安静下来。

意见相左,但这次郭卜能引经据典佐证自己所见,虽然乐翾所释亦可通意,相比之下,就显得只是见文思义。

胜负立判。

乐翾知道这次是自己输了,也不再辩解。

另外两人不好先开口,乐父率先鼓起了掌:“精彩,郭兄真是生了对聪明睿智的儿女啊。”

语气确实难掩赞赏。

郭父道:“不过是卜儿年纪大,读书虚多几本。小公子小小年纪便如此伶俐才是难得。”

郭卜和郭策都不过只比乐翾大一岁,这话明显是台阶,乐父顺势下了:“输了总该要有些惩罚,既然这次是你郭叔叔替你开脱,便罚你这几日在书房里好好读书。”

乐翾平时也不是厌学的人,这话也只不过是开脱,这次输了只是阅读量的问题,弱化了才智的因素。

乐翾应承下来,行礼告辞。

郭卜目的达到,给三人随便找了个借口就也跟着离开了。

出门时,花父看着自己如同孔雀一般花枝招展,蹦蹦跳跳的儿子,又想起方才别人家的孩子一番唇枪舌战,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火。

“花逸你给我站住!”

花逸莫名被喊到名字,茫然转身,眼神里明摆着写着:您老咋了?

“你最近挺闲啊,我见山上里长了不少野生的伏地葵,明日不采要十株,不许休息。”

伏地葵是一种的草药,用处广泛,生命力顽强,但药店里价格却不菲。只因其药用全在根上,其根部发达长深伏于地下,细处如同发丝,采摘时极易折断。茎叶平时也是匍匐在地上,只有正午时分才会挺立起来吸收阳光。

若想完整采摘也只有正午最容易,虽然也并不十分容易。通常一个熟练的药农。一天能完整的踩出二十株已是不易。

“啊?”花逸无辜呼出声。

“十五株。”

花逸连忙拉着两人跑出去:“十株是吧,我这就去踩点!”

……

几人出来,花逸才问道:“你怎么知道乐翾那句注解会出错?”

郭卜:“先生上课并不会将每句都做解释,更何况乐翾自命不凡,他也确实有点本事,先生就更不会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但他的聪慧又没有到可以完全脱离注解的程度,平时如果想跟上进度,就只能自己寻找大家注释的译文。”

花逸还是没懂,所以大家出错了?

郭卜:“所以我算了下他的进度,自己写了套注释,用了点书院的关系,一年之内,让其成为了如今市面上最权威的版本。写的时候还特地顺应了他的爱好的文风,只要他去书铺,我就能让他主动买下,奉如圭臬。”

花逸难以理解:“等等,所以说……你为了整个人写了一套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