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我就是要做皇帝 > 第178章 大摇大摆的进入朐县

我就是要做皇帝 第178章 大摇大摆的进入朐县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8:04:40 来源:转码展示1

郁洲岛拿下之后休息半日,应晟带着军令和船粮,绕过郁洲岛。

然后在第二天凌晨,缓缓的将人散在了滩涂,泅渡来到了岸边聚拢。

并且有人装成商人,停靠朐县海港。

朐县的市官一看有船停靠,还不是王家的船,一时间觉得稀奇,以为是什么地方的来的私船,想要上来敲诈一笔。

结果跳下来的人各个带着兵甲,吓了他们一跳。

“你们……”

“海龙王的人。”一个家伙随手甩了两吊钱在市官的身上,“拿好,我们进城找乐子,别打搅,知道吗?”

“是是是!”市官一边点头哈腰,一边大喜的拿起两吊钱,毕恭毕敬的送走了他们。

“都说海龙王有钱,没想到手下一个顶一个的大方,要不是家里死活不愿意我出海,我也能这样豪掷千金。”

市官连吏都不是,充其量就是差役,并且汤国的差役往往是贱业,别看他们好像很威风,那也只是对升斗小民而言,稍微富裕一点的自耕农都去当吏员了。

当差役,得去盘剥老百姓,会被指指点点,永远抬不起头的。

所以差役一度成为青皮无赖的代名词,也就只敢对弱者挥出铁拳,对强者只能唯唯诺诺。

只不过这个市官并未发现,因为给他直接放走了人,导致了朐县对应晟而言简直畅通无阻,黄昏时汇合,朐县的布防全部放在了应晟的桌上。

看着情报,应晟长叹一声拍桌站了起来:“难怪太子一定要灭了世家!在这么下去,国将不国了!”

边上的人们都点头。

他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朐县,人口十万,按道理来说是个大县,那么布防的军事力量应该在一百比一,就需要一千个士兵的员额。

而且靠海,那么还需要两百左右的水兵。

也就是一千两百人的员额才对。

可是今天打探了一天的消息,朐县只有两百县兵,剩下的缺额全被朐县令淳于蟾占有。

淳于蟾是淳于诞的族人,是青州胶东国高密县分支。

淳于蟾占据一千人的员额,就是实实在在的民脂民膏。

喝兵血……自古有之的操作。

总之,朐县就是一座只穿了一层薄纱的美女。

随便一推一撕,你就能为所欲为。

“若是有一场动乱,就这样的城防,怎么可能守得住?”应晟说完自己都沉默了一会儿,“罢了,今夜就行动,就两百士兵,能反了天?”

“是!”

尉官齐齐站起来应答。

……

夜里。

朐县的城门都是开的,甚至四个城门,两座水门,只有二十个人戍守,并且城头连火盆都没有,时不时能看到几个梁上君子从城门爬上爬下,带走了城内一些居民的财物。

“快点!都轻手轻脚一点!别被守门的那群家伙看到了,上次我可是花了七成的收获,这才让他们放咱们走的,要是被看到了,又得给七成,那一天又白干了。”

梁上君子的头子在催促。

为了节约这七成的“出城费”,他们宁愿自己用飞爪攀爬城墙进出,也不愿意给正在打盹的士兵们钱或者悄悄经过。

可笑!

总之上边的人下来了。

下边的人悄悄擦了一下冷汗,左顾右盼确定安危:“没事,赶紧走,快!”

声刚落,下一秒他就顿在原地,后方贼眉鼠眼的几个家伙还没反应过来,一下就撞了上去:“头儿!你在干……干干干……”

撞到的人眼瞳在地震,眼前的草丛里头,明晃晃的出现了一群着甲的大汉,在银月下闪烁冷光的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知道县衙在哪对吧?”

“知……知道,刚从里头出来。”

应晟一听挑眉道:“淳于蟾居于何处?你也知道对吧?”

“知道……在县衙后的大院,他已经在里头居住了十三年了!大侠们是打算抢劫是吧?我……我可以带路。”

“带路就行。要是带得好,回头给你多分两亩地,让你不用偷东西也能活。”

“诶?分分分……分地?难道你们是下邳的反……义军?”

这个梁上君子显然是个消息灵通的家伙,还知道下邳出现了一支反抗军。

“算但也不算。”应晟站起来,“淳于蟾得杀,不然朐县就会这么一直烂下去,直到换来新的人。总之,与其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不如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运转。出发了,区区四个人的城防,也配叫城防?”

应晟他们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家伙听得响动,抬起迷蒙的眼睛挥手说道:“谁呀,大半夜的不睡觉……好汉饶命!我……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应晟看他麻溜的跪在地上,武器就这么丢在地上,熟练的动作,让他不由的想起情报收集时送呈的消息。

朐县三个月前曾经遭到一股海盗进攻,只有区区二十个人,就轻松的打了进去,还杀伤杀死近百人,掠走了足够百人食用的粮食跑了。

至于这群人去了什么地方

根据郁洲岛那边的传说来看,估摸是朝北面去了。

大概十来条渔船,要沿着海岸线,尝试渡过高句丽外海,再通过大海去倭国碰碰运气。

倭人……

应晟挥挥手让手下将四个守门的都绑了,然后一步步走进了朐县县城。

野马台国他也去过,那里现在正在内乱,卑弥呼去世之后,倭国的东边出现了一个叫做大倭(大和)的国家,地盘不大,声势却浩大,号称要一统倭岛。

野马台国正在和大倭混战,同时他们也遣使走百济国的路子,来到长安朝贡国。

并且,冒充了野马台国的国名,结果被应昭戳穿了。

应昭其实也是误打误撞,因为他记错了名字,认为这个时代的倭国,应该叫“大和”才对,结果一说和国,对方居然应了。

然后礼部官员火眼金睛,直接发现了端倪,这才戳穿了和国正在冒人野马台国。

使者被下狱拷打,最终得到了和国是野马台东边崛起的新国家,正在和野马台国交战,来这里是为了求得行的生产力和技术。

因为主持大和这个国家生产的人,正是一群来自先秦、楚汉之交、三国、两晋时代的“渡来人”,他们也发现了自己和中原的技术出现了代差,于是才来求技术的传入。

不过最后应昭重新册封了两个国家,分别以野马台国册封卑弥呼所在的国家,册封大和国为倭国,同时追赠了倭国的开国之君为徐福,授倭武王的谥号,让倭国认清自己的祖宗,然后再给倭王赐姓徐福,名叫季。

要让倭王永远记得他们的祖宗是谁!

当然这也是为了找机会动手的准备。

要知道华夏一体多支,倭岛有金银矿,应昭没有理由放弃到手的肥肉。

等收拾完了高句丽,就对倭岛下手。

不过现在这种想法肯定得往后稍一稍,毕竟国内还得改革,没空。

但对于倭国来说却好像给他们打一针肾上腺激素一样,这群人花了点路子派人跑到沿海,到处宣传他们是徐福东渡的后人,土地有的是,只要中原来人。

不仅能免税,还能当人上人,来就给下国守的爵位。

下国守,这个爵位比较坑,因为是应昭给取的。

他说:“东瀛之地,蛮荒四野,当尊王攘夷,扩土扬威,方有出路。”

于是他派人去考察了一番倭国,至于派出去的人,自然是应晟他们这群东宫出身的家伙。

去之前应昭就给了一套东周时魔改出来的官制,朝中无所谓,关键是地方应昭老狠了。

结合倭国使者拷打得出来的情况来看,地方氏族势力依旧强大,于是他弄出一堆的爵位。

类似公侯伯子男。

分别为下国、中国、上国、大国、王国五等。

王国之下都称守。

然后还划定,只要拥有十亩地,就能称国。

十亩,那就是差不多一个大家庭的亩数。

可是……应昭给倭国的计量单位中,一亩只有一百平米……

总之,现在的倭国因为应昭的“指导”,已经是一堆的国了。

甚至应昭还大方的准许倭国使者来中原招募流民,充实地方。

这是干啥?

腾笼换鸟呢!

总之,应晟对于应昭的做法不置可否,但倭国确实开出了不少中原流民无法拒绝的价码。

每年,东海舰队都要运至少三千人去野马台国。

野马台那边也改革了,毕竟倭国接受了全方位的“指导”,实力大大加强,还有大量的中原人抵达,拓荒、耕种,更先进的技术,让倭国好几场围城战,活活耗死了他们的地方氏部。

在倭岛两强争霸的格局之下,野马台国肯定也不会坐视倭国崛起,于是他们花钱找到项猛奴,求帮忙转运。

大量的沿海渔民,活不下去的人,纷纷投入倭岛的耕种之中。

他们并未直接参与战争,可是却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让这群倭人贵族打生打死,打到现在人不够了。

倭国的国王徐福季,已经开始打移民的主意,准备征召移民入伍。

那么……之后的倭岛是谁家的倭岛?

“嘿嘿嘿!”

应晟被这奸笑弄得回过神来,转头一看,赫然是几个家伙拖着一滩烂泥一样的淳于蟾上了公堂。

“瞧他,还尿裤子了!”

一群水兵嬉笑着,应晟拍了一下惊堂木,众人肃穆,可是这一声却犹如追魂夺魄一样,直接惊得淳于蟾当场闭气昏厥。

“啊!”

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应晟都懵了。

让人尝试施救和按人中,做人工呼吸,结果都没成功。

“死了。”军医摇了摇头,“将军内功惊人,恕在下无能为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