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11章 这婚不离了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11章 这婚不离了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5 20:33:53 来源:文学城

陆明远上一秒还云淡风轻,爱买不买,爷不伺候,下一秒目瞪口呆。

他家林乔扯着他的衣摆,把他往后推了推。

“夫人,我们这荠菜是昨晚贪黑挖的,洗净了,沥了一晚上的水,新鲜干净,还不占斤两。您往年买的都是带泥的,或者是刚用水洗的,带了水,价格自然便宜。”

林乔朝周围又聚过来的两个大娘笑笑,继续说,“您住在镇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自然不知道这荠菜下来的越早味道越好。我们家那块地朝阳,气候早,地还肥,十里八村的都没有我们家下来的早。”

那妇人眨了眨眼睛有些意动,想说什么。林乔却只当没看见,继续滔滔不绝地和聚过来的人讲。

“京城那边有谚语,‘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说的是春天吃荠菜是极好的,到了春季荠菜下来的时候,大家都争相采买,像买灵丹似的。但咱们薄野县靠北,三月三都过去十天半月了,荠菜也没露头,我们家这出的早,十里八村头一份儿,可不就是值钱吗。”

一听京城的人买灵丹似的争相采买荠菜,他这里又是十里八村的头一份儿,一个给府里采买的管家婆子挤到前面,指着林乔面前的一筐荠菜,“小哥儿,这一筐都要了,赶紧给我称,急。”

他们府里今天来了贵客,偏偏家里新来的厨子不知道客人的忌讳,备差了一道菜,厨子忙,太太就派她出来采买添补。但家里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哪样没有,急忙忙的,让她买什么,她又不是专门的厨子。

正巧遇上了这小哥儿卖荠菜,也算个稀罕物,包成玲珑的小包子或者带着花边的水晶小饺子也不算太难看。既是京城里人追捧的,客人一旦聊起来也有个话说。

“小哥儿,你再把刚刚京城里流传的那句谚语讲讲。”管家婆子笑着问。她带来的小厮在一旁看着陆明远称荠菜。

“是这样的。”林乔又笑着将刚刚讲过的话重新润色,重新讲了一遍,这次说的更生动形象。

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最后,春天吃荠菜竟成了京城里世家名流的习俗风尚,整个春天,昆山镇的荠菜都供不应求的。这是后话。

且说当下,送走那位管家婆子,林乔和陆明远带来的荠菜没一会儿就被围过来的人抢空了。

他们带了两筐,不到三十斤的荠菜,四文一斤,共卖了一百一十二文。没用上半个时辰。

离开菜市,陆明远还恍恍惚惚的,刚刚那忽悠人不打草稿的销售冠军是他家又软又乖的小乔儿?

陆明远悄悄看向身边贴着自己走的小哥儿。小哥儿微垂着眉眼,侧面看过去一排密长的睫毛跟小刷子似的,一扇一扇,又弯又翘,脸边散着一缕碎发,温和乖软,和刚刚忽悠人的完全不是一个人。

还两副面孔呢,亏了睡一个被窝这么多天了,才让他知道。

陆明远有些小委屈,两根指头尖儿夹着林乔的衣摆,“小乔儿,你昨天还说不认识荠菜的。”

“嗯?”林乔停下来仰头看他,眉眼弯弯,“是啊,昨天是不认识,但你教我了啊。”

一拳打在棉花上,陆明远干眨了眨,一回想林乔刚刚集市上说的话,还真都是昨天干的事、聊的天。

“我可一句话都没骗人,那谚语也确实是京城那边的。我只是给大家讲了我的理解。咱们这偏北是不是,气候比京里晚是不是,咱们家的荠菜也确实是市场上独一份儿的。大家愿意尝鲜,刚好只有咱们家有。”

一口一个“咱们家”,听得陆明远心里软软的,沐了春风。哪还管软和小乔儿、销售冠军小乔儿,反正都是他的。

陆明远笑着捏了捏小哥儿挺秀的鼻梁,“你啊。走,去脂粉铺子。”

“哎?”林乔不解地看陆明远。

“之前不是说好了,再去镇子上就挑两块喜欢的香胰子。”

陆明远说完循着原主的记忆往前走,刚走两步,就发现身边的人没跟上来,不禁回头找人,“小乔儿,怎么不走了。”

林乔抿着嘴站在原地不动,眉眼微蹙。

陆明远以为他不舍得花钱买香胰子,心里一阵酸疼不忍,走回去,抓着林乔的手,领着人往脂粉铺子去,边走边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开解。

“日子是要慢慢过的,钱也要慢慢挣,总不能一味的做苦行僧,力所能及之内,给自己一些小奖励,享受享受生活。”

他家小乔儿聪明上进,可不能步了自己前世的后尘,卷到头,孤家寡人,两手空空。

林乔一边因为陆明远还记着几日前的约定心里高兴,一边确实舍不得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银钱又要掏出去。但陆明远一句跟着一句的劝,总不能拂了陆明远的好意。

街上人多,林乔又往陆明远身边靠了靠,点头应了,“嗯,就听夫君的。”

陆明远满意地拉着林乔进了脂粉铺子。

有闲钱买胭脂水粉的人,家里日子不会太差,铺子里多是女子和哥儿,钗环罗绮,衣香鬓影。

林乔一身粗麻衣服,头发用块灰扑扑的粗麻布包着,标准的贱籍打扮,牵着他的陆明远一身洗旧的藏蓝短打。两人这打扮,一看便是乡下人娶不起媳妇,花钱买了个贱籍哥儿搭伙过日子。

二人与铺子里其他人格格不入,一进来便引来不少视线。

陆明远上辈子穷过、发达过,各种都经历了,这辈子虽然又穷了,但心境不同,也不在乎这些人的眼光,反倒觉得铺子里的哥儿夫郎浓妆艳抹不好看,不如他家小乔儿清秀丽质。

陆明远怕他家小乔儿羞愧没脸,侧头一看,林乔拽着他的手,正仰头看他,对上他的视线,眉眼弯弯,带着笑意,丝毫不受周围人的影响。

能影响到吗?昆山镇一个偏僻的小镇如何比得了京城。当年母亲给他准备的嫁妆里,随便哪个铺子不比这个脂粉铺子值钱。

“走,进去看看。”陆明远说。

不早不晚的半上午,正是店里人多的时候,也没哪个小二愿意过来招呼他们。

陆明远对脂粉铺子不熟悉,林乔以前却常跟着母亲到自家的铺子里去寻看。他们家也有胭脂水粉的铺子,各家的铺子大同小异,林乔四处看了一圈,迅速找到卖胰子的位置,领着陆明远过去了。

“小乔儿,你喜欢哪种香气的?你喜欢的给我用。”

“哎?”林乔不解,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陆明远的思路。

店里人多,陆明远也不能直接跟他说,你喜欢的气味擦在我身上,你一窝到我怀里不就闻到了。不能明说,陆明远便只紧抿着嘴唇,干瞪着双桃花眼看林乔,用眼神示意,希望林乔能明白。

林乔琢磨了会儿,突然想明白了陆明远的意思,登时羞得满面绯红。推了陆明远一下,转身开始挑香胰子。

他以前喜欢用柑橘味儿的。但薄野县在大周偏北,柑橘只产于南部几个郡县,距离遥远,这里柑橘味儿的香胰子竟比京城里还贵。

桂花、栀子花,梅花……

陆明远是读书人,适合梅花,林乔想给陆明远选梅花的,但一看价格,估计薄野县也是没有梅花的。

“艾草的,艾草的清爽,过些日子天热了,更适合。”林乔拿了块绿色的香胰子给陆明远看。

看着林乔最终拿了艾草的香胰子,陆明远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明明林乔的视线在柑橘和梅花的香胰子上停留的时间更长。

林乔一回头,陆明远眉头立刻舒展了,笑着答,“行啊,就听小乔儿的。”

店小二见两人真要买,笑着迎过来,接过陆明远手里的香胰子,包好,“一共二十四文。”

陆明远眼尖的瞧见店小二身后的一位中年夫郎正在试用手脂面膏,“小乔儿,咱们去看看那个。”

河口村虽然没紧邻着海,但春天一样风大,他家林乔洗洗涮涮的,容易皴手。

林乔更肉疼了,家里还剩几个钱他最清楚。香胰子是之前说的,陆明远还记着,证明陆明远心里有他,他也高兴,意义不同,买了就买了。可手脂呢?家里饭都要吃不起了,擦什么手脂。

林乔忙抓住陆明远的胳膊,小声阻止道,“夫君……”

“小乔儿听话,钱花完了再挣,先买手脂。咱们这边春天风大,你又总是碰水,手上容易裂口。时间久了,口子里都是血水。”陆明远夸大道。

林乔抓着陆明远的胳膊,微蹙着眉,咬了咬嘴唇。他们这些贱籍流放之前是不可能一直关着不干活的。手上皴个口子都是小事儿,万一弄伤了,烂个洞、掉个指头都是有的。除了母亲会拿着他的手唉声叹气……

林乔低了头,眼眶止不住的发酸发热。

“乖,挑一个。”陆明远的手落在林乔头顶,轻拍了两下,看着粗布下一小团发髻神色暗了暗。

发髻刚好能被握在手心里,小小的一团,这也是这些人能轻易分辨出林乔是贱籍的原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轻易剪头发。

大周这里,父母去世时剪一尺,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时剪半尺,丈夫或者妻子、夫郎去世时剪头发总长的一半,妾算不得妻,不需要、也没资格为男主人剪发。

而被贬为贱籍的,除非被送到特殊场所,换了户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被剪去头发,只留头皮上一指节长。此后,每五年剪一次。一是为了容易区分贱籍的身份,二是头发留到一定长度才有价值,能换成银钱,就像给羊剪毛似的。

他家林乔是两年前被贬为贱籍的,如今头发放下来刚刚过肩,挽到头顶只有不大的一团,又一身的粗麻衣服,这两样放在一起,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贱籍了。

大周对贱籍的限制极其严格,特别是衣物装束上,村里人又都知道林乔是李老太买给他冲喜的夫郎,是贱籍,衣物用品上,他能提供给林乔的东西不多。

今个儿这手脂必须买!

陆明远放缓了语气,耐心十足,“小乔儿,为夫给你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