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1章 分家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1章 分家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2 21:54:03 来源:文学城

屋里光线昏暗,纸糊的窗户,木板床,泥地,黄泥砌的石墙。

一听有人进来,坐在床边给他喂水的小哥儿“嗖”一下窜到窗边,低眉垂眼,双手交叠在前,绞着手指,受了惊的兔子似的,乖顺得让人心疼。

这个世界三种性别,男人,女人,还有哥儿。

哥儿外貌近似男子,但骨架纤细,相貌更加柔和,成亲之后眉间会长出孕痣,可以孕育子嗣,但生育率只有女子的三分之一。

他一个时辰前穿过来的。上辈子至死都是单身,估计是末世的时候攒了功德,缺什么补什么,这辈子,一睁眼,床头便坐了个漂亮温软的小夫郎,模样、性情都照着他的喜好来。

陆明远从窗边收回视线,抓了抓身上打着补丁的藏蓝色外衫,头脑有些晕胀,打起精神,抬眼看向屋里刚进来的几个人。

“明远,你看,奶奶也是为你好。你大哥在县里准备今年秋的乡试,若是顺利考上了,有个举人大哥在前,你想考个秀才还不是手、手到擒来的事。”

词儿就在嘴边,李老太顿了下,脑子里转个弯儿复又想起来,右手拍了下大腿,笑着对陆明远说。

她大孙子说话文绉绉的,耳濡目染,让她记住了不少读书人才用的词。她平时说话也会顺嘴带出一两个,只有旁人羡煞的。

还是她大孙子厉害,文曲星下凡,考一次中一次。她们家这叫耕读,到底和那些彻头彻尾的泥腿子不一样。等她大孙子中了举人,做了状元,她们家就是戏文里唱的书香门第。

李老太整了整衣摆,挺直腰板儿,端坐在屋地正中的椅子上,语重心长,“明远啊,你先时昏迷着不知道。村里人把你抬回来的时候,你满脸都是血……”

“唉。”李老太皱着脸叹了口气,继续说,“那时你大嫂正在院子里晾衣服,一见到你满脸血,当场就吓晕了过去。六个月的身子啊,差点儿就没了。”

李老太一脸的担忧后怕,“这要是有个万一,你大哥今年秋天还有心思考举人吗。明远啊,算奶奶求你了,你搬到老屋去住一段时间,等你嫂子生了,出了月子,咱再搬回来。”

“是啊,明远。伯母也求你了。你大嫂身子重,见不得血光,这么多天了还不能下床呢。你帮一帮伯母,帮一帮你大哥大嫂,伯母求你了。镇上的张仙师早就说过你和你大嫂八字相冲,现在你大嫂身子弱,受不住啊。”李杏花一张脸皱成苦瓜,言语恳切。

陆明远直接气笑了。

血光之灾。这玩意儿早八百年没听过了。果然是穿越了。

更可笑的是这位张仙师。什么叫八字相冲?

所谓的“大嫂”原本是原主的未婚妻,比原主大一岁,是邻村赵秀才的女儿。

原主父亲上山打猎的时候救过赵秀才一次,赵秀才得知原主十三岁就中了童生,觉得后生可畏,便提出两家结亲的想法。

有个秀才做岳丈怎么看都是他们家占便宜。两家一拍即合,原主的婚事老早就定了下来,只等着原主中了秀才,风风光光地把婚事办了。

原主计划着要在十八岁那年考秀才。临近报名的时候,伯母家的大堂哥突然也要和他一起去县里考秀才。

大堂哥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还不好,启蒙晚。陆家的钱主要都是原主父亲打猎和出海挣的,家里一有闲钱,自然先送了原主去学堂。

大堂哥比原主晚两年上学,晚一年考童生,本也应该晚一两年考秀才的。如今突然提前一年,家里没准备,一时凑不够两个人的盘缠。

凑钱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陆家挣钱最快的原主父亲身上。

春季山上野物刚过了冬,瘦小无肉,腥味儿重,卖不上价钱,狼群饿了一冬又格外凶狠,原主父亲只得顺河而下,去海上试试运气。

他们村背靠昆山,不临海,但顺河而下不过半个时辰便能入海。海滩是邻村的地盘,他们村打渔只能去稍微远一些的海域或者海上的无名岛。

他们村地处昆山余脉,多山,耕地少,百姓或是靠着手艺过活,或是去镇上、县里做工贴补家用。

原主过世的爷爷就有一手木匠手艺,但村里人数有限,不能一家人都做木匠,光靠着木匠活儿也没法养活一家老小,最后,大伯继承了木匠手艺。

三叔读了两天书,在镇上做账房先生。

排行老二的原主父亲因为出生时难产,自幼不得父母喜爱,长大之后自己拜了师,学了打猎出海的本事。

如今的陆家,从房子到田地,大部分都是原主父亲置办下来的。拿命换的买卖,能不赚钱吗?就为了给突然要考秀才的大堂哥凑路费,原主父亲去了海上,这一去,再没回来。

原主父亲一去不返,丢了性命,钱没挣回来,却没耽误大堂哥考秀才。

原主守孝三年不得参加科举。大堂哥拿了原本给原主准备的盘缠去县里考秀才。

考中了。

还不算完。

大周女子哥儿过二十没成亲的要交三倍的人头税。赵家姑娘比原主大一岁,眼看着要二十了,原主又有三年孝期,赵家等不起,也不想等。

陆家这边,大堂哥陆明承新中了秀才,二十一了一直没相看到合适的,尚未成亲。两家一商量,便决定将定亲的人由原主改为陆明承。

找人合八字的时候,专门去镇上请了张仙师。之后,原主和赵家姑娘八字相冲的事便在村里传开了。

临时更改婚约本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但有了八字相冲这一层,村里渐渐也没什么嚼舌根的人了。

原主父亲没了,母亲又早在他九岁那年,生小弟(小妹)的时候难产,一尸两命。上无父母,原主的婚事一切由着奶奶叔伯说了算。赵家姑娘和大堂哥陆明承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一个月后,未婚妻成了大嫂。

“明远啊,老屋虽然旧了些,但你三叔和大伯已经给你修了,收拾得规规整整的,你们小两口去了就能住。再说,这也是对你好,你们小夫夫新婚燕尔的,出去单独住也方便,是不是?”三婶周桂香挤了挤眉,笑着劝道。

原主今年出了孝期,为了凑去县里考秀才的盘缠时常上山下海。父亲在的时候他常跟着打猎捕鱼,经验技术体力都是有的。但赶海需要时机,这次因为时间紧,没等到日子就冒险出海,遇上风浪,遭了难。

真是好心,为何不把修房子的钱拿出来给原主考试用。

三婶声音尖细,加上一旁连连点头附和的伯母,还有一口一句“为你好”的亲奶奶,屋里声音此起彼伏,叽叽喳喳。陆明远只觉得头晕脑胀,耳朵里一阵轰鸣,有那么一瞬,脑内突然一片空白,静寂无声,三人不断张合的嘴仿佛血盆大口要将他吞噬。

他从末世来。

末世时,没有小说里的异能,只有染了病毒之后异变了的人和动物。

未被感染的人类不断修建、加固城池堡垒阻挡外面的异变人和动物。

末世前,他做的是土建,刚当上项目经理两三年,就迎来了末世,被征过来修筑防护墙。

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同样要跟队出去与变异人、动物作战。每日里不是看人杀戮,就是自己冲到前线杀戮。

陆明远看着屋里三人张合的血盆大口,仿佛和死前对峙的异变人重合,一时让他分不清身在何处。

那嘴是吃人的。

他死的彻底,应该没有机会感染病毒,异变,再袭击人类。

也好。

压在心口的重石瞬间消失,下一秒,耳边又响起三人“苦口婆心”的劝告。

这三人打得什么算盘,原主去年秋天就知道了。

陆家在村里算得上过得好的,大半的家底都是原主父亲攒下的。

房子是原主父亲出钱建的,但因着未分家,宅基地是整个陆家的,人人有份,房子便写的爷爷名字。

原主父亲不傻,置办的田地都写的自己名字。

原主父亲去世后,李老太和原主都有继承权。双方知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地契的名字便一直拖着未改。

大周中了秀才之后可以免五亩地的税钱。陆家一共十一亩田地,三亩是原主爷爷那一代分家时得的,八亩是原主父亲挣的。

当年陆明承中了秀才后,李老太擅自做主,从原主父亲名下的地里拿了两亩出来和陆家原本的三亩凑在一起,凑了五亩,记在陆明承名下。

为了省税钱,所有人都觉得理应如此,加上陆明承又是村里十几年间第一个秀才,办手续的时候从村里到衙门一路绿灯,也没人问原主的意见。直到里正拿着新地契过来的时候原主才知道这件事。

旧的地契在原主手里,办手续的时候李老太也没问他要,只和衙役说家里那份地契被耗子咬了。衙役从库里翻出以前的记录,又有里正作证,手续办得顺顺利利。

因为原主未到场,新换的地契依旧写的原主父亲名字,只是改了地契上的田产数量,从八亩变为六亩。

李老太想一步一步把原主撵出家,借机吞了剩下的六亩地分给老大、老三,但又顾忌脸面,怕村里人嚼舌根,不好明着来,便有了这些曲折。

至于为什么要等到初春的时候将原主撵出去,这里边的弯弯绕可就大了。

这一家子怕原主今春中了秀才,到时会像他大堂哥一样,顺理其章的记五亩田在名下免税。有陆明承前例在先,他们也不好阻止,万一阻止了,要被村里人议论。

其二,秋天是收货的时节,大部分人家里有粮有钱,冬季过年也会办置不少东西。但春天,青黄不接,经过一冬的消耗,条件差一点儿的人家很容易揭不开锅,甚至春耕的种子都留不出来,要向邻居亲戚借。

其三,陆明承在县里求学,年后开学往往都会拿一大笔银子去县里。

此时的陆家,要粮没粮,要钱没钱,可不就是撵人分家最好的时候吗。

站在李老太身后的周桂香,指了指杵在窗前的新夫郎,笑着对陆明远说,“这小夫郎虽然是罪身贱籍,但还没长孕痣,身子是清白的。长得又漂亮,别说这十里八村的姑娘哥儿,就是镇上县里都没见过这么标致的,跟画里出来的似的。还识文断字儿的,正好配你。”

周桂香又冲陆明远比了个“二”,一脸肉疼地说,“愣是花了整整十二两才买回来。村里齐整的姑娘聘礼也不过三五两。你奶奶向着你,见了这个就瞧不上别的。效果也好,这冲喜夫郎一买回来,真就醒了。”

说到冲喜夫郎,陆明远朝着窗看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