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年,春。夜色落下,生人归家,故人离去。
平章县萧家,萧远提了一串炮竹在门外放,搬来木梯爬上屋檐换下竹编灯笼,换上冷气嗖嗖的白纸灯笼。围观的百姓看见那位年轻的知县大人,知道萧家那位好心的小夫人这是已经没了。
整整三天,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全平章的接生婆和大夫都请到了萧家,仍旧没能从鬼门关把人拉回来。他们自觉上前去帮忙,安慰他逝者已矣,请节哀。
他去岁带着夫人孔芸才到平章就任知县,不到三个月他们就有了孩子,然后不到十个月他就没了妻子。
他是个古板的怪人,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披麻戴孝,独自一人为妻子守灵。不幸的是到了半夜寅时,萧家火光冲天。人们看见萧家失火了,撞开门前来救火。
只见灵堂好好的,没有半点火苗,却是一室的红光。那位丧妻失子的年轻大人昏厥在灵堂前,黑色的棺椁淅淅沥沥的淌着血水流了一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周遭诡异的安静,只是冷风吹着张牙舞爪的灵幡。突然有人听见灵堂里有哼唧声,细细一听竟是从棺椁里传来的。
几个胆大的屠夫、刽子手望里探头一看。那位小夫人面色红润的躺在里面,白日殓尸时挺着不消的肚子,不知什么时候瘪下去了。棺材里躺着一个血淋淋的小肉团,噗嗤噗嗤的哼气。
“有.....有孩子!”
“怎么可能,萧夫人不是已经.....已经......”
“真的,孩子还是活的。”
他们把孩子抓出来,提溜在众人眼前,小肉团哇的哭出声。人群里有接生婆,看见从棺材里拉出来的脐带,大声喊道:
“放下孩子,快准备热水,包布!!”
等到萧远醒来时,萧家已经恢复平静了。百姓围拢在他的屋子里告诉他,他的夫人死而复生,还自己把孩子生下来了。
他不敢相信,跑去看。孔芸好好的躺在床上睡着了,浅浅的呼吸着。他伸手去碰到她的脸,她还会觉得手凉,不舒服的避开。
“怎.....怎么会这样?”
接生婆把摇篮的小肉团抱过来,情不禁道:“萧大人,怪事啊,夜里您家突然落进一道红光。大伙儿看见都以为着火了,赶来救火就见夫人死而复生,孩子生在棺材里了。是个大胖小子,白白嫩嫩的,一点事都没有,大人自己看看。”
她揭开包布,怀里竟是一只小老虎。黄色毛茸茸的软毛,杂黑色条纹,圆头短耳粉鼻,眼睛都没睁开。
“啊......妖怪!!”
二十六年后
永乐年元年,上迁都北平。仿金陵十六楼,于是黄华坊外建立京都十六楼,令民设酒肆以接四方宾旅。
沈鲤穿着一身织锦青袄窄袖蓝裳,跟贾冰人陶三姑去十六坊里相看男子。
她是小门小户出身,在六扇门做门吏。年岁二十好几了,命中婚姻坎坷。两次花轿都没踏上去,第一次新郎成亲前跟着别的姑娘跑了,第二次成亲被人家原配夫人揪着头发打没上成花轿,倒是丢了好大一个人。
那时候年岁还小,栽了两次跟头,沈鲤就老实了,安分了两三年。这时间一晃,她就二十三了还没成亲,留在家里成了老姑娘。
家里想着当年的风头这两年也过的差不多了,心思又活络起来给她相看中意的男子了。这回是个富贵人家,家中的儿子是样貌好,身段好,才学也好,在京城里做大官。
但也是二十好几了没成亲,估摸着多少也该是有些毛病。不然不会耽误到这个年岁,轮得到她这样的人来相看。
今日因为相看的人家非富即贵,安排见面的地方别样的清幽。在小小的湖心岛里,回廊环通,曲径相连,花木扶疏,跟迷宫似的。登楼凭栏远眺,能将满京夜色,湖光山影尽收眼底。
沈鲤跟着陶三姑走进厢房,里面已经有人在等候。掀帘只见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人,衣着光鲜艳丽,当家主母的威严浑然天成,光是坐在那里就蛮吓人的。
沈鲤在六扇门当差,见惯了各样的人,心中不觑。她觉得这样的人家肯定规矩多,媳妇要求高。定是瞧不上她这样的清贫家家境,姿色平平的样貌。
其实她也不愿意来,但做人不能没有礼貌虽自知又是白跑一趟。她还是是来了,蹭顿饭吃而已。
她落落大方的行礼,因为礼多人不怪,陶三姑介绍道:
“鲤鲤,这是萧老夫人,快来。”
沈鲤:“夫人有礼了,我就是沈家的二姑娘,在六扇门当差。家中有事我爹娘来不了,所以今日相看由我自己来。我们家的事是我做主,我的事也是我说了算。”
孔芸和蔼的招呼她们落座,“不碍事,我家儿子也是出京去,得要半个月后才能回京来。今日请姑娘来就是坐坐,说说话,旁的事不谈。来,三姑和鲤鲤坐。饿了吧,菜还要再做一会儿,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
婢女提来一个酸柳木食盒,从里面拿出三碟米糕放在桌上。看样子好像是从家中特意带来的,还冒着清甜的香气,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京师人家做米糕,寻常是用米浆用酒酿发酵了蒸,出锅后撒点桂花、黑芝麻点缀,吃起来软糯弹牙。沈鲤很爱吃这种甜糕,又是个小馋鬼,看见喜欢的了就双眼冒青光。
“鲤鲤,听三姑说你喜甜食。这是我们府上自己做的米糕,味道不错,你尝尝。”
桃三姑神情一懵,不太记得可是有同这位夫人提过沈鲤可是爱吃甜食了。但人家都特意从家里带了点心来,应当是对沈鲤很满意了。于是连忙点头应和,热情的抢过婢女手中的茶壶给俩人沏茶。
“是是,这丫头从小就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小馋猫。萧老夫人真是有心了,鲤鲤快尝尝,人家特意给你带来的。”
盛情之下,沈鲤拿了一块吃。味道确实不错,就是回味好绵长。淡淡的不知明的花香能够掩盖住茶香,在唇舌间久久弥漫。
萧老夫人问道:“味道怎么样,喜欢吗?”
沈鲤:“挺好吃的,味道很特别。夫人也吃啊,别光顾着看我吃啊。”
萧老夫人笑道:“好好,三姑也吃。”
厢房里三人各吃了一块米糕的功夫,菜就上来了。用完饭后,天色不早了,萧家来人接了。老夫人便先回家,沈鲤和陶三姑慢悠悠的下楼,回去的路上她还在咂摸嘴巴里的米糕香。
“姑姑,萧家的米糕好特别啊,有股特别的香味。您知道怎么做的吗?赶明儿让我娘也学一下,这东西在京城指定能卖红火。”
陶三姑揶揄道:“还让你娘做什么,赶紧嫁到萧家来管够。”
“啊.....那么赶的吗?萧家高门大户的,能瞧上我?我说实话吧,就算人家瞧上我,大户人家规矩多,我也不想。我爹娘就是平头小老百姓,也不指望我攀什么高枝,安安稳稳的就好。下次像这种人家的,您就不用给我介绍了。”
“我的小祖宗,萧家这高枝哪儿是我给你拽来的。是你家祖坟烟冒青,人家自己找上来的,指名道姓的要见你。你啊就偷着乐吧,萧老夫人这是瞧上你了,你就等着坐花轿抬到萧家去当新娘子吧。”
陶三姑笑得合不拢嘴,附在沈鲤的耳边又小声嘀咕道:
“小姑奶奶你就放心吧,萧家那公子我在扬州见过一次。那模样可比你那两个糟心的前未婚夫婿俊得多了,等你洞房你就知道了。”
这......沈鲤心里怪怪的。
不会祖坟烟真的在冒青吧,而且陶三姑的嘴很不可信,什么歪瓜裂枣到她的嘴里都能吹出天人之姿来。
沈鲤觉得这事凶多吉少,赶明儿得重新给祖坟堆点新土,把这青烟给捂熄了不行。
另一边,萧家后门悄悄被推开。小婢女偷偷探出个脑袋打量了四周一圈后,回头低声问道:
“老夫人,真的要放吗?万一老爷回来,发现公子不见了肯定会着急的。”
门后咳嗽了一声,道:“没事,青鸾打开笼子让大公子出去,他会回来的。”
“喔”小婢女怀里揣了只小竹笼钻出门,打开门抖了两下,里面的小白鼠跳到湿漉漉的青砖上。吸着粉红色的小鼻子,扇一双月牙耳,沿墙角走了。
“青鸾,去跟着大公子,看他能不能找到沈姑娘。”
“是,夫人。”
我要进行文章大调整,所以把其他章节都锁了,改完一章解锁一章。年底了工作真的很忙,见缝插针的写,还写的颠三倒四[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