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回村开科技公司啦 > 第36章 第 36 章

我回村开科技公司啦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小静子swag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16:33:35 来源:文学城

在一片忙碌中,时间来到了十二月。

十二月是游子们归家的季节。

红旗村外出工作的人都陆陆续续回家过年了,经过一年时间的忙碌,过年的时候总算能回家休息喘口气。

外出工作的人们从镇上就感觉到了不同。

“这怎么开始修路了啊?”

“什么你说是政府觉得之前的路太破了,有的地方还裂了口子,觉得影响市容,所以才要翻新?”

“怎么河边也被挖得乱七八糟,我看看啊,河边公园建设中……”

“咱们镇上也要建公园了?这倒是挺好的平日家里老人没事干可以过来转转,不过这名字,啧,无法评价。”

“还有好好的房子怎么每家外墙都开始刷漆翻新?镇上人这么有钱嘛,花大几千就为了房子从外面看着好看点?”

“这边又在修什么?”

“修车站,政府说之前客车到站就停在人家超市门口,影响人做生意,不熟悉镇里的来接人都找不到地方。”

“嘿!够贴心的啊,不过前几年一直是这样,政府怎么没想到修修车车站?”

“那边建的是啥?那边又是啥?”

“啊,你说那个啊,那边是乡医院翻新,那边是有老板过来投资建商场和酒店,正在建呢。”

刚回家的人们,望着一遛在建的建筑,瞪圆了眼睛,千言万语化作一句,

“建这建那,咱们乡政府啥时候这么有钱了?”

啥时候这么有钱了?

从红旗飘成立后的第一月就有了,但是那会红旗飘还没打开国际市场,收到的税款一半上交中央国库,10%上交省里,10%上交市里,5%给县里,他们乡里能留的只有剩下那5%,虽然红旗飘交了不少税,但是这么一分,镇上也没留下很多。

但是这已经很令乡政府领导们高兴了,毕竟这还是这么多年了他们第一次收到税款。

镇上穷啊,地处大山,没有突出的资源,也没人来办厂投资,只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民。

地方发展不起来,自然就很难收到税,平时都是靠上头拨款才能维持运转。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今年出了个红旗飘公司,以后有它政府总算能有些盈余。

政府收到大额税收是在红旗飘打开了国际市场后,整个世界那么庞大的市场创造的收入是难以想象的,红旗飘收入高了,交的税自然就多了,大额税收入库,尽管要往上交95%,乡政府只能截留5%的税,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政府的领导们开心啊,就盼着红旗飘能长长久久红红火火的。

相关领导还去见了红旗飘的夏总,毕竟自己管辖的底下出了这么个能耐人,怎么说也得去见见的。

领导问访了红旗飘公司,参观了红旗飘的展厅,和红旗飘夏总一起畅谈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的公众推文,当天就出现在了乡政府公众号上。

收到了税款,领导一合计,觉得这笔钱该取之于用之于民,那就先给镇上拾捣拾捣吧,等明年税收多了,他们还可以考虑给乡里搞点其他产业,也给乡亲们创点收。

红旗飘产业园和公司干活的那么老些人,有一半都是外省人,他们中很多都是第一次来西省第一来镇上第一次来红旗村。

领导们觉得,镇上做为去红旗村的中转站,绝对不能掉链子,不能给外地留下脏乱差的印象,他们虽然没那么富裕,但也是热爱整洁的地方。

于是就有了修路和给外墙刷漆的事。

至于医院翻修则是领导们想着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来红旗飘工作的人,难免都有个头疼脑热,之前的乡医院破破烂烂,里面的医生护士也不够专业,这导致大家看病都选择是私人小诊所或者去县里。

没钱人少的时候还好,这眼看着红旗飘发展起来了,以后镇里人越来越多,总不能人家生病再去街上开了小诊所或者跑去县里那么远看病。

医疗水平可是能决定一个人是否选择此地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算乡医院达不到很高的水平,至少也得在及格线以上吧。

所以乡医院必须翻新,翻新后还要招新。

镇上吸引到了外地商人来建商场开酒店的事,乡领导们也很高兴,并给予了商家最大的优惠和福利。

他们相信,有第一家来镇里投资的,很快就会有第二家,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好政策上的支持。

商人们来镇上做生意,不仅可以给当地创收,也能给给当地居民们带去便利和工作机会,这对乡政府来说是三赢的事。

红旗村的接收投资的情况,甚至要比镇里好一些。

曾经贫困的乡村,因为红旗飘的存在,已经成为周边几个乡镇最繁华的地方。

……

夏妍拖着箱子从镇上打了一辆摩托车回村。

看着一路熟悉的风景,外出漂泊的心渐渐归于宁静。

不过,村口怎么多人。

刚进村,就见穿过村子的国道旁新修了一条四车道马路,新修的马路上车流如织,离马路稍微远点的地方有一个小广场,广场四周商铺林立,广场中间更有不少摆摊的。

夏研问摩托车司机,“这就是红旗村新来的飞车工厂?”

“可不就是这嘛,这工厂自从开了后,每天都这么热闹。”

当初村里要建厂的时候,家里人给夏研打过电话,让她回来发展,但是那会她并不相信一个村里的小厂有多大的发展机会,再者她寒窗苦读十多年也并不想进厂打螺丝,所以就没来。

之后红旗飘招人的时候,她也跟着投过简历,可惜没面上。

真要论的话,她和夏可还是沾着亲的本家亲戚呢,只是可惜关系比较远,不好意思上去攀亲也不可能开口让人家帮她走后门安排工作。

过了厂区后,正式到了村里。

村里和镇上一样,变化都好大。

她眼熟的不少叔叔婶婶家把自己的自建房一楼收拾出来做起了小生意,有开小超市的,有卖吃的,还有直接把家里改成民宿的。

这些她也听她妈说过,在红旗飘园区工作的人很多,他们吃惯了工地上的大锅饭就会出来改善伙食,所以听说这些自家做生意的生意还不错。

夏研家在村尾,和夏可家离得不远,家斜对面走几步就是红旗飘园区,原本老妈也想和村里人学做点小生意的,但是无奈家里没人,这事就始终没做起来。

夏研的妈妈现在在红旗飘的食堂工作,因为红旗飘现在人多,做的饭也多,刚涨了工资,一个月七千块。

夏研爸爸则在红旗飘工厂上班,工厂工资计件算,她爸手脚快干活也利落,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八千,少的时候也有七千多。

两老在家一个月就至少能赚一万四千多,她工资待遇其实也不算差,但是除去租房和生活费,每个月最多可以留下三四千。

她甚至连五十多岁的爸妈都不如。

夏研看着村里的变化,脑海里认真思考爸妈说让她留在家里上班的建议。

她或许可以再投一投红旗飘的简历,村子里现在除了红旗飘,另又开了两家公司,好像是专门给红旗飘飞车做配件的,如果进不了红旗飘她或者也可以试试这两家公司。

如果这两家公司也不行,把自家自建房改做饭店自己做生意也行,她家地理位置好,卖吃的只要手艺过得去,肯定不差生意。

和夏研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特别是在知道自家老爸老妈在家工资比自己还高时,更是不想出去卷生卷死还没得几个钱。

之前不留在家乡是因为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了肯定是要试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