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给始皇陛下搞来了唐僧肉 > 第1章 唐三藏【一】

我给始皇陛下搞来了唐僧肉 第1章 唐三藏【一】

作者:鹿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1:19 来源:文学城

秋风起时,鸿雁列阵南飞,和尚白马西行。

“此一去,嗳……怕是又要喂了那滚滚流沙,涛涛恶浪!”

高高九天之上,金阙云宫之间,仁慈的玉皇,威严的大帝摇头慨叹,冕旒轻摇,闲啜半盏松华清露,悠悠然说着风凉话。

幸得有密事相商,王母清退了左右,玉帝这副怪样子没叫许多仙神围观,将所剩无几的颜面丢得到处都是。

可一侧团坐的佛祖如来听了,庄严宝相上隐现蒸腾煞气,额角青筋汩汩,捻惯了佛珠的五指蠢蠢欲动,万分想要捻一捻玉帝的狗头。

他忍玉帝这厮许久……许久……许久了!

自五百年前,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在天宫混闹一场后,玉帝就开始不对劲了——言谈间,尽是阴阳怪气,所作所为更是再无半丝儿天帝宽宏,丁点儿上圣慈悲,一时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一时又没事找抽惹人厌烦,浑然似个人嫌狗憎的凡间稚童。

别以为如来不晓得,那激起滚滚流沙,掀开涛涛恶浪的前卷帘大将,还不是玉帝特意摆布下去,专给他家爱徒金蝉子西天取经路上添堵的!

金蝉子顽劣淘气,如来费心费力,却怎么教都教不好。

佛心一硬便将其贬入轮回,差他自东土出发,往西天大雷音寺求一遭真经,以弘扬大乘佛法,普渡东土众生。

不取真经,不成真佛,不得归灵山。

如来智珠在握,原是白送功德给爱徒,偏金蝉子转生九回,流沙河的卷帘恶妖就拦了他九回。

肉身凡胎怎经得起那恶妖捶打啃嚼,回回是不得好死,骨肉支离,只残存下颗骷髅头。迄今已有九颗了,都让红发蓝脸儿的恶妖给串成了项链子,日日佩戴。

眼瞧着,凭爱徒自己的胳膊腿儿,是绝过不了流沙河的!

如来痛惜爱徒之苦,又困于言出法随,不好收回成命。

且因着有玉帝这厮带头捣乱,于是乎什么妖魔精怪,牛鬼蛇神都开始胡乱冒头。

哼,佛祖不发威,尔等当本座是泥塑的么?

如来佛祖发了狠,决心亲自保佑爱徒,连玉帝带拦路的妖魔,通通给他超度一番!

这第十世,金蝉子转生成了个江流儿。

自幼失了父母,身世坎坷,由着金山寺里的和尚们养大。总算是不负如来,生了些慧根,春来秋去,参禅悟道,长成了个高僧模样。

前些时候受了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又得唐王李世民钦命,拜为御弟圣僧,不日将启程西去,往灵山拜佛求经。

佛祖对这一世的金蝉子期许甚高,不仅让观世音菩萨相赠爱徒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以资鼓励,还遣了战力彪炳的五方揭谛、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为爱徒保驾护航。

又向王母娘娘借来了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以防玉帝,倘若他再搞什么无耻下作的小花样,全都会被白纸金字记下来,千古流“芳”。

此外,另有一路本领高强的,将贴身护着金蝉子,保他性命,护他周全,径往灵山而去。

如来佛祖可以说是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等着爱徒历尽千辛万苦爬上灵山,修成正果金身……

思忖至此,终于舒畅了心怀,他掀起眼皮子,淡淡的扫过玉帝一张带着几分苍白的俊颜,以示自己心里门儿清,只不与他计较罢了。

玉帝当然知道自己随性耍的那点子小伎俩,瞒不过神通广大的佛老如来。

但……就是这种如来老儿明知幕后黑爪是谁伸出来的,却偏偏拿黑爪的主人没法子,才叫玉帝解气。

想他堂堂玉皇大帝,受无极大道,掌天地玄黄,一时身子骨不爽利,却叫只乳臭未干的猴头儿,逼得避难于灵霄宝殿不得出,真真是岂有此理!

更叫玉帝气闷的是,天庭十万天兵,诸多神将,对上那猴儿的铁棒,都他奶奶的手软脚软,作了废物点心。

徒有灿灿金光罩身的废物点心们,自然拦不住眼中火盛手中棍凶的猴儿大王。

莫奈何,玉帝最后只好遣了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速往灵山去,搬来救兵如来佛祖,这才堪堪保住了顶上天冠,座下龙椅。

正常人受此大恩,约么是要结草衔环以身相许的,至少也要涌泉相报一番才好。

可玉皇大帝他是正——常——人吗?

猴儿在凌霄宝殿前上蹿下跳,耀武扬威的画面,玉帝每每忆起,固然气煞朕也!

可后来庆贺拿了猴儿的安天大会上,如来高坐,千真万圣相贺如众星捧月的画面,玉帝每每忆起,却把一颗玲珑帝心都要酸透了。

灭他威严的猴儿埋去了五指山下吃铁丸子喝铜汁儿,抢他风光的佛老三不五时被挠几记不轻不重的黑爪,不过分吧?

反正玉皇大帝自觉良好,十分合理,百般合情。

眼瞧着玉帝使起小性来,几乎要生生将佛祖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王母娘娘适时拈着纤纤玉指一点,隔空拎提起细颈大肚儿的玉壶来,亲自为佛祖斟一盏清露。

“此乃七衣仙女于今晨阴阳交汇之际,以昆山玉壶为皿新采的松华清露,佛老请品一品。那松树长在泰山之巅,受日灼月晒,又经风清雨洗,松针尖尖儿上所凝的晨露最是纯净不过。”

纯纯净净的松华清露,用来清心去火甚妙。

若是没有这每日三大壶松华清露净心,说不得,王母娘娘已经被阴晴不定,逮谁燎谁的玉帝给气出个好歹来。

王母特特将如来佛祖请来,可是有要事相求的,万不能让玉帝这张没了门扇,自在豪放的嘴将人给气走了。

趁着玉帝再启金口之前,眉若远山,眼含薄雾的倾世美娘娘一记冰凉冷眸,将那至高无上的天帝牢牢震慑住,这才趁机细细商议起要事来。

因着有灵霄宝殿内自有术法隔绝天地,再没有第四个知晓二位神尊与佛主谈了些什么。

约么密谈了半炷香后,殿外有青鸟嘶鸣报讯——

小天尊,下界了。

青鸟的鸣叫只王母能懂,玉帝同如来佛祖皆把目光转向她,静默相询。

容颜绝世,风华绝代的王母娘娘略垂眸,轻启朱唇:“无碍,不过是小家伙又淘气了。”

闻言,相看两厌的玉帝和佛祖,齐齐露出了一模一样的宠溺笑容。

只不过,待得日后见证了“搅三界风云,扰阴阳变幻”的淘气法儿之后,玉帝同如来的笑容都裂开了丝丝缝隙。

唐王李世民此时此刻的笑容却真诚灿烂极了。

因着失约于犯了天条的泾河龙王,没能从爱卿魏徵手下救得老龙王性命,李世民被那老龙王的幽魂索命,竟往地府游历了一遭,见识了几许地府的奇风异貌。

从地府魂归来兮后,李世民就生了些朦胧的念头。

午夜梦回间,那极为虚妄的念头总是萦绕心间氤氲不散。

等在那水陆大会上,亲见观世音菩萨于祥云瑞霭间显现真身,指点真经,李世民的想法就更清晰了。

昔年秦皇汉武求长生而不得,原是拜错了山头!

天神吝啬福祉,鬼神可敬亦可怖,皆不若我佛慈悲为怀。

只要这有为的和尚,得道的高僧能从西天佛祖处取回大乘真经,他李世民,大唐的明君,东土的圣王,便可修善果,渡凡尘,脱地狱樊笼,登极乐逍遥。

哈哈哈哈……大唐千秋在望,吾皇万岁可期。

思及此,率满朝文武来送行的李世民目露深情,牵起御弟圣僧的手,殷殷不舍,再三叮咛。

千言万语汇集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御弟你定要一路平安,早去早回啊。

把个御弟圣僧感动得当场立下誓言:贫僧还,则真经回;贫僧没回,那一定是死在外边儿了!不能为我王取回真经,就去地狱为我王念经,总之这君恩他是非报不可!

圣僧言辞切切,听得李世民心肝儿颤颤,地狱里念着他的鬼魂已经够多了,实在不必再添个御弟。

为提高御弟圣僧的生还率,李世民细心准备了一只紫金钵盂赠予御弟:“御弟这身板细长,瘦竹竿子一般,日后定要多多用些饭食,增添雄壮之姿,免得路上风吹日晒的生了病灶。”

耽搁了取经的行程事小,误了你哥的长生大业就不妙了!

御弟圣僧忙双手捧过紫金钵盂,俯首折腰拜谢。

他不知唐王绸缪,只感念君恩厚重,这取经之心又坚定了两分。

送完了化斋用的钵盂,李世民又为御弟配了日行千里的白马,以助御弟圣僧加快行程,早去早归。

若不是求取真经讲究个“虔诚”,李世民是想遴选五百禁军来护送御弟圣僧的。

每个禁军配上三匹良驹,再着令各地馆驿备足干粮草料,沿途诸王刺史大开方便之门,尽心招待敬奉,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来算,只需月余便可至灵山……唉,可惜被御弟圣僧坚决拒了。

衣食住行尽关怀嘱咐妥当,李世民又为御弟取了个雅号“三藏”,意为西天有真经三藏,时刻提醒御弟牢记使命,莫忘初心。

贤君圣僧惜别耗时,地上文武肃穆,天上神佛已然失了围观的兴致,三三两两闲聊起来。

丁卯司马卿瞧见那文武大臣都是男的,颇为不满:“不过十几年的光景,人间竟阳盛阴衰至此,不说女王了,怎的连个女将军都挑拣不出来?”

丁未石叔通闻言附和道:“就是哩,我听观世音菩萨座下的童子说,怀了身孕的妇人进庙里拜菩萨,求的都是身怀六甲。”

她一面说,一面拿凉飕飕的眼神儿挨个打量六甲,将阳刚玉男们给看得虎躯一震,心中惶惶。

“姐姐们慎言,阴阳不可妄议啊!倘若来日传进王母娘娘耳中,咱们怕是都得遭殃!”甲子王文卿及时掐断这敏感的话头。

“凡人见识短浅,不知姐姐们本事。”甲寅明文章最是机灵,嘴甜夸赞道,“他们要是见过姐姐们当年在花果山剿猴子的凛凛威风,跟菩萨求的必然就是身怀六丁了!”

提起花果山一役,六丁六甲每每有着说不完的话,阴阳之议就此揭过。

与此同时,一侧的四值功曹正在热议天蓬元帅错投猪胎的秘辛,对面的五方揭谛顺势谈起金蝉子投胎的排场,十八伽蓝由此联想到关于金蝉子乃我佛如来私生子的谣言……

叽叽喳喳,热火朝天时,忽而平地卷狂风,飞沙走石,迷了众神佛的眼。

风起时急,风落时快,送行的唐王与文武们东倒西歪,被送的御弟圣僧三藏法师却不见了影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唐三藏【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