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给秦皇汉武直播养儿秘籍 > 第18章 第十八章

我给秦皇汉武直播养儿秘籍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岩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6 22:08:02 来源:文学城

长孙皇后可能是情绪最稳定的那个人了,她温柔地笑着,安慰两个人:“二哥,承乾,你们别担心,仙人说是贞观九年病情才加重的。”

李世民却没有那么乐观,“说不定就是因为一开始不够重视,才会变得那么严重。来人,快去请御医。”

宫人应道:“是。”

他看李承乾的脸色很难看,知道他也很担心长孙皇后,不过为了让八岁的承乾放宽心,他还是说:“承乾,别难过,阿耶会请最好的大夫来给你阿娘医治的。”

李承乾点点头,“嗯”,然后依恋地靠在了长孙皇后身上。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试图暗杀魏王李泰失败,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意图逼宫谋反,事情败露。

古往今来,造反失败就只有身首异处这一个结局。但是轮到了李承乾,李世民实在不舍得杀掉他,可是又不好公然违反律法,就在上朝时问大臣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通事舍人来济可能是看出了太宗的真实想法,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于是李承乾被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而来济也因此得了太宗的青眼,此后不断升官。

李元昌、杜荷等人尽皆伏诛,只有李承乾还活着。李世民的一番爱子之心,确实令人动容。

大家有没有觉得好奇,这个李承乾都造反了,被贬为庶人不是咎由自取吗,我为什么还说他可怜。

其实,从亲情的角度来讲,不只是李承乾可怜,李世民也是个可怜的老父亲。】

(睁不开眼:李世民这点比刘彻强多了,不舍得杀儿子,没有等到死后后悔)

(吹啊吹:说不定就是吸取了刘彻的教训呢,怕自己后悔,毕竟都是曾经最宠爱的嫡长子)

(野蛮生长:李泰肯定仗着宠爱挑衅他了,他不杀李泰,李泰也会杀他的)

李承乾一言不发,直接跪下请罪了,他竟然会造反,这的确是他自己的错,没有回旋的余地。

父子二人,一跪一坐,明明离得那么近,却好像又那么远。

好在李世民很快就打破了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他亲自把李承乾扶起来,让他跟自己坐在一起。

李承乾推辞不坐,他弯腰行礼,“父皇,儿臣造反逼宫,罪该万死,请父皇责罚。”

没有叫阿耶,又口称儿臣,神态动作和语言都比从前疏离了很多。

八岁即被立为太子,无数双眼睛时时刻刻盯着他,不容许他犯任何一点错,真的很累。如果注定被废,还不如最开始,他就不要做这个太子了。

李世民知道这孩子是伤心了,他一定很在意自己偏宠青雀的事,这件事他做得的确不对,他以后会注意的。

可是该怎么让承乾放心呢?

“承乾,阿耶不怪你,阿耶不应该纵容青雀威胁你的太子地位,今后阿耶会注意的。”不管承乾信不信,他的态度和决心要摆出来。

李承乾悄悄观察着李世民的神情,感觉不像装出来的,得到了一点安慰,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赌气的行为有点幼稚。

他感动地笑笑,告诫自己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讳疾避医,如果沉溺于怨恨悲伤之中只会把阿耶越推越远。

从今以后,好好跟阿耶相处吧,自己都造反了阿耶都舍不得杀,阿耶他真的很爱我呢。李承乾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是多么温暖包容。

李世民在李承乾注意不到的地方眼神凌厉了一瞬,安抚了儿子,可不代表他会放过那些乱臣贼子,李元昌、杜荷等人,一个都跑不了。

【父母跟子女的相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实李世民和李承乾本来不必走到父子决裂的地步,可惜他们都用错了方法。

如果爱用错了方法,有时候比恨还让人痛苦。

康熙和胤礽这对父子也是类似的经历。

李承乾的悲剧到底因何而起呢?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李承乾有足疾,无法像常人一样行动自如,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使人变得敏感多疑。

关于李承乾的足疾,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缘由,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不小心摔坏了。

古代一般不会让身有残疾的皇子继位,李承乾身为太子却有残疾,必然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李世民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还好,坏就坏在李世民开始极其宠爱李泰,李泰也是嫡子,又颇受宠爱,怎么可能不想当皇帝,于是他逐渐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因此,李承乾长期处在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感之中,性格变得暴躁叛逆起来,要知道他这时候也才十七八岁,正是叛逆期的时候。

第二,李世民的教育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引发了李承乾的逆反心理。

李世民在教导李承乾的时候,总是一味地批评而很少夸赞,李承乾本就因为残疾而自卑,在被大臣们骂完之后又被父亲骂,不仅不能帮助他改正,反而会引发他的对抗心理,致使他与老师和父亲之间的隔阂更深。】

(北极星:想象一下,你瘸了你爹不仅不心疼你,反而开始宠你弟弟,本来就自卑,这下岂不是怀疑自己是废人了,连亲爹都放弃自己了)

(心中方向:代入之后挺窒息的,要是我可能都不想活了,娘死了,爹不管了,自己残疾了,弟弟野心勃勃,大写的惨)

(唐德宗李诵:朕虽然是哑巴,照样能当皇帝,身体的残缺不足为惧)

(小阁楼:真的,哑巴怎么当皇帝啊)

(水长流:唐德宗是在做太子的时候中风了,变成了哑巴,他当皇帝当得还不错呢)

(小阁楼:牛,佩服佩服)

唐德宗李诵,是他们李家的后人,李承乾高兴地笑了笑。他的脚现在还好好的,但是那种被抛弃的感觉是他可以想象到的,原来长大的自己那么惨,难怪性格变得那么差。

【东宫的辅臣劝谏太子的方式是“犯颜直谏”,并不管李承乾是否能接受。而李世民也不管教育效果怎么样,有谏便赏,使得东宫的辅臣们愈发不加收敛。

辅臣们不分场合地强谏,使李承乾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连太子的乳母都看不下去了,她曾经责问孔颖达,太子已经长大了,怎么能丝毫不顾及他的颜面。

太宗甚至带领着侍卫和大臣闯入东宫,当众杀死称心,将李承乾的私事暴露于众人之前,一点面子都不留给自己的儿子。

这完全就没有把李承乾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简直就是在践踏他的尊严。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善于纳谏,但是这不代表着他被人指着鼻子骂就不生气了。他也生气,但是他有长孙皇后的安慰,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唐太宗的纳谏也远不如从前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李承乾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称心,还以这么惨烈的方式死在他的父亲手里。

称心,称心,李承乾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压抑苦闷才会给喜欢的乐童起这个名字。

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承乾怀疑父皇其实早就厌弃自己了,只不过是在找废除他的借口而已,所以他变得更加病态,几乎是自暴自弃了。】

(找寻你:家长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最讨厌了,我爸就这样,我都没脸见人了)

(落寞:这么说李承乾确实挺惨的,这太子当得太憋屈了)

李世民被说中了痛处,讪讪地对长孙皇后笑了笑,他的本意是好的,都是为了承乾好,谁能想到只是用错了方法,反而起到了反效果呢。

承乾这孩子,心思太重了点,想那么多干什么,既然让他当了太子就不会轻易废掉他。唉,天幕说得对,缺乏沟通确实会造成误解和隔阂,今后要注意了。

他温和地对李承乾说:“承乾,朕是你的父亲,以后有什么话记得跟阿耶说,不然阿耶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李承乾应了,心里偷偷想着,只怕到时候我想说您不想听呢。

【第三,李世民表达爱的方式不当。李承乾意图造反,李世民都舍不得杀死这个儿子,自然是爱护这个儿子的,可惜方式不对。

生理上的缺陷本来容易就让人自卑,每次谏臣批评李承乾之后,李世民只顾着赞扬谏臣,却对李承乾不管不顾,这让李承乾的心态雪上加霜。

李承乾内敛的性格,使他更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肯定,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李承乾八岁就被立为太子,放到现在才小学二年级。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如何治国,他渴望父母的认可不过分吧,毕竟孩子亲近父母是天性,现代还有学生为了获得父母的注意故意惹事的。

一个八岁的小孩,就被套上太子的名头,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人们用准皇帝的标准来要求他,要求他做个完美的储君,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换成我啊,估计早就疯了。

如果说太宗是因为日理万机而疏忽了对太子的教导,那在李承乾为称心的死哀恸绝望的时候,还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吗?

太宗大闹东宫之后,把李承乾关在宫里,命人严加看管,却不做理会,让他自生自灭,实在让人费解,难道是对太子彻底失望了?

既然如此,干脆直接废太子啊,说不定李承乾的精神状态还能好点。

总之,李世民这样的做法有失妥当,没能把握住最后挽救李承乾的机会。这件事情之后,李承乾失去了进取之心,甚至走上绝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