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王夫是小白花【gb】 > 第1章 第 1 章

我的王夫是小白花【gb】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程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05:10:00 来源:文学城

第一章

“速--”

一支利箭从城墙上破空而出射中城下被掣肘着的魁梧男人,楚俞看着城下一盘散沙的草原士兵拉满弓向远射去

“布图布赫已死,一箭定界,界内者一个不留。”

身着铁甲的男子带领将领率先弃兵骑马飞奔逃走,不分敌我地砍了出去。楚俞命步兵继续向前追击,骑兵两翼包抄将剩下的匈奴人一举拿下。

“姑母,不可!匈奴已经向京城提出议和,不可赶尽杀绝。”

旁边的男子厉声阻止下命令的楚俞,她未理会示意手下人继续去打旗语。

“圣旨不是还没传来吗,议和的事八字还没一撇。明天应该是草原最后一次进攻了,他们没抢到粮食这个冬天是不好过了。”

太子楚铭河拉住想要离开的楚俞,从袖中拿出信封递了过去

“不会有下一战了,父皇答应议和,过几天圣旨应该就要到了。”

匈奴议和使者已经和卫国谈拢,卫国景王让匈奴元气大伤已无和魏卫朝一战的,匈奴向卫朝进贡牛羊和马匹并且拉尔可汗膝下爱女和亲卫国。

楚俞看着手上的信,落款写的是三日前,按照圣旨传递的速度,明日应该就到了。

“姑母,匈奴议和是两边都知道的事,拉尔可汗的猛将刚才已经死在卞安,若是他儿子也死在这儿恐怕……”

楚俞将信还给楚铭河伸手稳稳地握住弓把,手臂微微弯曲,肌肉紧绷,如同一张蓄势待发的弓。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箭,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拖沓地射了出去。紧接着又拿出一只箭,

“从墨水的晕染成度和材质来看,应该是东宫的笔墨和纸张不是皇庭的。既然是铭河的暗信我就当没看见过。”

话毕,又抬手搭箭突然松开手指,弓弦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利箭如闪电般射出,带着呼啸的风声,划破空气,直冲向铁衣人的脑袋,瞬间中间后血液喷向四周。

楚铭河偏头轻唤了一声

“姑母。”

“他们若真想求和就不会在议和期间出兵,既然出兵了就不能怪我了。现在拉尔的儿子死了,也不知道是他哪个儿子。”

抬眼看了一眼身旁的楚铭河

“今晚,你在城墙上等我。”楚俞下了城墙,未再看城下的必胜结局。

明月当空,城外是焦土残血的萧条凄惨,城内是一夜无眠的心惊胆颤。战事停止边境的生活倒也能好过起来,总不会再有人再

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可是这样的局面会存在多久呢?

一件斗篷披在在肩膀,楚俞顺势拢了拢

“让姑母久等了,今年姑母可回京城?”

楚俞自被调到北方打仗已经三年未返京城,进京述职也只副将代替。

在京城时间长了,有人害怕她结党营私;

在边关待久了,有人害怕她佣兵自重。

“多年未回家,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楚铭河不解,开口询问

“姑母可是因为今日铭河做的不妥?”

“你身为皇兄嫡出,立长立嫡太子之位理应在你身上。可如今娴贵妃连诞两子,你如今还不过十五岁,兄长正值壮年以后的事

谁又说的准呢?”

楚俞说到这停下看楚铭河的反应,他伸手抚摸着城墙上的裂痕

“姑母,是说我做的过分了吗?太傅说太子应以立身为本,党羽结营之事应防置在后。如今朝中向我的人没多少,我若是不暗中插人根本就不会得到想要的消息。”

楚俞从腰间掏出一枚花形玉佩送给他

“自丰羽毛又是何错事,只是不能让别人抓住把柄。以后私下传信改用民间的墨和纸。许家小儿子我曾和他哥哥相识,年龄和你相仿可以和他交个朋友。”

“多谢姑母!”

楚铭河踌躇许久,缓缓开口

“姑母可曾怨过……自己不是女儿身?”

楚铭河问的越发没有底气声音愈发减小,楚俞倒是一脸无所谓

“怎么?你是说如今的我不如男子?”

“铭河不是那个意思,我朝开明一改前朝女子身份地位低微,女子亦可考取功名,可是我朝开朝明确不可女子登……”

楚俞拍了拍楚铭河的肩膀,示意他噤声

“这些话到此为止,我承先皇亲自养育,又于文师承前太师王冕,于武师承老镇国公。满腹学文和满身武术长得是见识,可算

是无憾。”

见楚铭河还欲开口,连忙拜拜手走下城

“不说了,不说了。要是把你说动不愿继承皇位了你父皇高低剥了我一层皮。”

顿了顿脚步,突然回首

“哎对了,不是说匈奴人来和亲吗,我们太子不妨想一想回去之后多了个太子侧妃!”

“姑母!我还未弱冠呢!”

楚俞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所,倚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梅花树。

腊月寒冬已到,按理说是梅花开放的时候,只是连年的征战这树无人照料,树枝干枯得没有一点生机。

太子三月前来到边关楚俞就知道自己在这待不久了,三年前她为查询师傅王冕身死原因自请镇守边关,而如今前前后后派人搜

查了三年仍是无果。

楚俞知道师傅死前去过边关可是来到这里却没有一点他的踪迹 。

不对劲。

在边关谢冕多次为楚俞飞鸽传信并没有隐藏踪迹,可是谢冕在这里的踪迹却被人全部抹除。

楚俞写了张字条伸手在嘴边吹了声口哨,窗外一阵窸窸窣窣后楚俞将字条塞到小圆筒里向外抛去。

“咚--”

窗外铁器碰撞的鸣响传来。

“让子规去查一查楚旭怎么突然答应议和了。”

楚旭好战,上位以来开疆拓土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北讨匈奴,南伐蛮夷,如今却和匈奴签订议和。这不太符合楚旭的做

法。

楚俞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形式,前有皇帝的忌惮,后有世家贵族费尽心机往景王府塞人,这次回去又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汪汪汪!”

府上养的一条小黄狗兴奋地在外面不停地叫着好似干了件大事。

嬷嬷闻声赶来,一把握住小黄的狗嘴,月黑风高便没看见狗爪子下面压着的被撕下的黑色布料

“狗东西,别瞎叫唤!扰了太子和王爷的清净明天就把你炖了喂狗!

外面声音渐小,楚俞躺在床上思绪飘远。

死气沉沉的村庄寂静无声”,没有推着木板车赶集的赵婶,没有坐在村口打盹的王二,没有袅袅升起的炊烟

田埂里没人,磨坊里没人!

没人。

没人!

楚俞扔掉手里送给师父的中秋贺礼一路狂奔,不好的预感从心中油然升起,眼眶蓄泪。

她跑啊跑,越跑越黑一条路望不到边,楚俞从来没感觉这路这么长

终于她跑到头了

漫漫道路的尽头是以诡异姿势躺在床上死不瞑目的王冕

是全村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全部死光,男子全部消失不见……

“师父!”

“师父!”

四处的黑暗禁锢着她,无尽的黑暗却似铜墙铁壁,

打不破,

走不出。

一梦惊醒,满额的汗水透露出做着梦的恐惧。

三年了,西河村的惨案当年大理寺并没能够查清,皇帝为安稳民心将这对外宣称是外贼匈奴作案草草结案。

楚俞当时痛心疾首在大殿之上怒斥皇帝的不作为,文武百官皆下跪伏地无一人敢出声,无人敢外传让皇帝颜面扫地的景王事

迹。

皇帝下诏将楚俞囚在王府除了大殿上的官员,各方势力皆出奇招探寻此事。

事关皇家颜面,无人敢议论。

天还未亮,楚俞惊醒起身穿衣,她提起酒壶走向府后。

她在卞安买下此处私宅就是看在它后面有一条河流,王冕喜欢安静又爱游山玩水楚俞在王冕死后将其火化骨灰撒在河中,水可

映万物她希望他可以借此安乐。

楚俞不信鬼神地府之说可又担心真的存在,王冕又没有个一儿半女到地府真成个穷鬼。

走到河边酒壶里的倒了一半,席地而坐

“老头,卞安的酒不比京城就少到给你点儿。”

“我每年给你烧那么多纸你收到没有,在下面别像在上边这么倔,有钱就打点打点争取下辈子投个好胎。”

“你是空有学问毫无人情世故,你在下面被人欺负可没有我护着你。”

“看我瞎操心,你这么聪敏在下面也能混的开。”

喝着聊着酒壶就见了底

“老头,以前小时候父皇教训我都是跑你后面让你护着我,后来我长大了你偏偏辞官返乡……早知道当时就不放你走了。”

楚俞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到前几天营中将领喝酒打趣,把楚俞随手放在地上的木制面具一屁股坐碎了的

小事儿。

“师父天亮了,我走了!”

【鹿邑,太清宫】

“太妃,宫里传来消息皇上前几日去了钦天监问了宜婚嫁的日子。您说那位是在关心着太子的事儿还是……”

一身素衣的妇人坐在书案前整理着她的书,听着站在她身边的老妪汇报

“怎得?你是想说他是为了小俞儿?”

她收拾书的手一顿

“往宫里传个话儿说谢家祖上承蒙升荫,谢家三年前又失了当家主母圣上也该表示表示。”

老妪拿起茶壶斟了杯茶

“您的意思是让谢家和王爷结亲?”

“小俞早就到了婚配的年纪,谢旭急着分她的权定不会给她许个好人家,谢家衰败至今在朝中不占实权。三年前他们家次子谢

崔得中三甲可他又逢母亲病逝今年才过孝期。家·底干净谢洪道也算是个清官。”

“唉,我儿配得上这天下最好的儿郎,若不是她在权势上不愿争抢我又怎会任谢旭处处掣肘她。想当年可是……”

“太妃!那事可万般不可再提。还有一事,皇帝下旨命太子和景王一同回京城,太妃或许马上就回和景王相见。”

太妃听后惊喜万分

“俞儿可愿意接旨回来!何时到京城?”

“皇帝让景王和太子择期回京,归期未定。”

“回来就好,她肯回来就好。”

太妃说完挥了挥手让老妪下去。拿出一个破旧的荷包贴在胸口。

一晃便过去三年,楚俞自从自请去边关她们母女已经三年未见,楚俞为防皇帝忌惮也鲜少寄信来,太妃想知道楚俞的情况大部

分还是通过从边关传来的捷报。

如今,终于她们母女可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