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少年将军 > 第18章 城防营

我的少年将军 第18章 城防营

作者:楠若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22:35:18 来源:文学城

西魏边境军防,这些年来一直稳稳握于萧山之手,此事饶是魏帝,也是默许的。

至于原因,倒与前朝有些关系。

魏帝萧渊,世宗第二子,与萧山乃一母同胞。然不同于萧山自幼聪慧骁勇,十七岁便带兵出征,抵挡住境西十国试图东伐的脚步,成为了胡人入关的第一道屏障,远在梁昭的不少百姓闻得此事,皆称魏世宗长子萧山,乃漠北雄鹰。

然相较萧山,萧渊的表现更为平庸,朝臣谈论起这位二皇子时,更多是赞其温良,但于国事却无何建树。故而下至朝野,上至兄弟二人,都以为来日登上帝位之人,定是萧山。

谁知世宗弥留之际,诏御史大夫与丞相于宫中,册封萧渊为太子,承帝位。此举当时在朝野间无疑为一骇闻。不过手持世宗遗诏,且重臣相拥,饶是朝中有人存疑,萧渊还是坐上了那至高之位。

即位后,北有大昭野心勃勃想要吞噬,南有大梁虎视眈眈意欲图之,身为皇帝的萧渊如他原本温和的心性一般,没有强势对抗,而是安居一隅,以和亲之策牵制两国,而后令西魏近乎隐身般退出了中原三国的纷争之中。

只是让步终归不是长久计,面对屡屡侵犯北境的大昭,萧渊特命兄长萧山镇守北境,抵抗大昭来犯,此外更是将西魏整个骑兵营交至萧山手中。

或许萧渊并不算一位具有政治野心的帝王,可这些年来,面对邻国间的战伐,西魏能一直修生养息,其中自有帝王之功。

可身为其子的萧沥显然不满于此。

在他看来,萧渊之举如浮萍一般,任风而裁,也许可暂得生机,却非长久之计,西魏若要岿然于九州之地,便不能将己交由风裁,而应人夺。

奈何萧山手握西魏尽七成兵力,在军中声望甚至圣上,萧沥对此也曾有过置喙,甚至递折于圣前,无奈却被萧渊一句“孝悌”相驳,后只能作罢。

不过这些年来,萧沥并未放弃分散军权之心,此次前往南境巡视,自然也包括了各城防营,红蓝城作为南境要塞,其军防位置更为重要,然而此番前来,身为皇子的自己却近乎隐匿于淳世子的声望之下,他清楚缘由,奈何始终未有合适机会。

而此刻谢扶一番话,却是给了萧沥一把匕首,将这坚不可摧的边城营,划开一道口子。

“若我是殿下,眼下便是先发制人之机。”

萧沥抬眼看向面前之人,试图从其眸中端详些异样,然而谢扶眼中除去沉静外便是坦然。

沉默良久,终是萧沥先将视线挪开,只低声道:

“此事孤知道了。”

离开城防营时,萧沥与萧淳撞了个正着,见萧沥神情晦暗着走出,萧淳勾起一抹笑意:

“二皇子今日怎么有空来营中?”

萧沥心中本就在计较方才谢扶那句“众将士似乎更敬重淳世子”,如今听萧淳如此问,面上顿时阴翳下来:

“怎么,莫不是孤来军营还要向世子请示?”

“臣并非此意。”

萧淳故作惊恐地摆了摆手,眼中却闪过一丝调侃,嘴上解释着:

“只是殿下一向体弱,军中将士行为鲁莽,臣只是担心其不慎冲撞了殿下。”

好一个“冲撞”,萧沥心中那股闷气憋堵在胸口,发不出,又咽不下去,铁青着脸瞪向眼前站着的萧淳。

朝野人尽皆知,先天有亏一事是萧沥逆鳞。

竟安公主身子本就孱弱,又在来西魏途中损了元气,故在怀萧沥时异常辛苦,饶是孕中一直滋补,依旧收效甚微,萧沥生下时不足九月,巫医前来医治时便称小皇子生有弱症,只怕难以痊愈。而竟安也在诞下皇子后,因气血有亏,卧床数月后便撒手人寰。

萧沥虽身为皇子,却因此被朝臣视作不祥,更有甚者私下称其乃“厄巫”,意为“吸食旁人性命之恶蛊”。

此事也成了萧山的借口,多次以此拒绝萧沥插手军营之事。

“如此说来,孤还得多谢世子体恤。”

话虽如此,萧沥看向萧淳的目光依旧冷冽,不经意向萧淳靠近了些:

“不过孤还是提醒世子一句,有些话,孤能说得,世子却说不得,若被有心人听去,还当这天下如今是贤王说了算。”

话落,萧沥未再给萧淳眼神,径自走下石阶,拂袖而去。

萧淳看着萧沥逐渐离去的身影,眼中顿时一寒,面容逐渐变得扭曲起来,低嗤一句:

“我倒要看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

自那日后,城中突然传出一道流言,称玉凉夫人为了自己声誉,命淳世子处死了两名将士。

要知道,武将在西魏百姓心中威望远高于文臣,如今堂堂帝妃竟以身份相挟,私自刑杀武将,此事一经传来,立刻引来众人非议,一些百姓对此事存疑,称右夫人在南境水患时不顾安危来到边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绝不会是如此狠绝之人,可处决之事乃营中将士亲眼所见,维护卢桑之人亦难辨言。

卢桑自然也察觉到了这股微妙气氛。

今日本想前往街市一趟,萧沥既然已同意回都城后向魏帝提议商道之事,卢桑便想趁着人在红蓝城,为商道择一良址。谁知还未走几步,便听见背后传来非议,奈何当她转身回望时,众人却已恢复如常。

一来二去间,卢桑疑惑更甚,于是索性停下脚步,来到一旁茶坊内坐下,吩咐店家上一壶茶。

店家与卢桑算熟稔,以往呈茶时往往会寒暄两句,可今日将茶端至桌上后,便转身离开。

“徐掌柜。”

卢桑看着转身的背影,突然开口。

背影闻声停下脚步,片刻后扭头看向卢桑:

“夫人还有何吩咐?”

“没什么,茶很好喝。”

卢桑看着面前人的举动,眉眼温和地说道。

“那...夫人慢用。”

卢桑在茶坊坐了半柱香,后起身离开,徐掌柜看着那道远去的身影,缓缓来到其方才落座处,躬身将茶具收起,嘴上却是嘟囔:

“看着倒是温柔,怎会如此心狠啊...”

离开茶坊后,卢桑没有在街市停留,而是转身去了启灵阁。

踏进启灵阁,只见岑嘉正在前厅忙碌,见卢桑走进后,眼中闪过一抹诧异,而后连忙来到其身旁:

“夫人不是去为商道选址了吗?”

“被刺激了。”

卢桑面上看不出表情,望着岑嘉问道:

“二皇子呢?”

“在后院厢房。”

行至萧沥屋外,只见其屋门紧闭,卢桑本想直接推门而进,犹豫片刻还是抬手扣门。

“谁?”

“你母妃。”

“......进来。”

屋内沉默片刻,只听萧沥声音响起。

话音刚落,卢桑便推门而入,神情冷然地走了进来,只见萧沥正安然坐于屋中那张贵妃榻上,目光懒散地看向房门处。

卢桑见状忍不住调侃:

“二皇子当真悠闲啊。”

卢桑面上虽看不出异样,可神色却泛着凉意,萧沥当下意识到许是城中流言被其听了去,不过却未直接询问,反而佯装疑惑地看向不远处站着之人:

“母妃看着倒是急切呢。”

卢桑抬眼瞥向萧沥,在看见其目光中那道玩味时便明白自己并未猜错,百姓对她的议论只怕少不了面前人手笔。

“你究竟在搞什么鬼?”

得知此事与萧沥有关,卢桑不似方才那般急切,毕竟依二人间的关系,萧沥并不会害自己,只是她不明白此举何意,不过联系着其那日与铃医之间的哑谜,直觉告诉卢桑此事也许并不只关乎萧沥。

“那你又听到了什么?”

没有应声,萧沥转而问卢桑。

“正是因什么都没听到,我才来问你。”

卢桑闻言没好气道:

“城中如今皆是关于我的议论,偏我这个涉事之人一无所知,二皇子是否该同我解释?”

那日离开城防营后,萧沥差人将那二位士卒的死讯传了出去,期间自然夸大了些许实情,既然萧淳欲借此事彻底粉碎卢桑在百姓中的声望,那么萧沥不介意在背后推他一把。

不过他倒未想到此事会传扬如此迅速,还未向卢桑解释便被其知晓,见其面色逐渐变得难看,萧沥也不再继续打趣,将谢扶告诉自己之事说与卢桑,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卢桑神情。

卢桑在一旁冷脸听着,待其话落后,抬眼对上萧沥目光:

“你想利用此事收回南境兵权?”

萧沥在军权之事上的态度卢桑知晓,眼下只有这一目的能解释萧沥大费周章散布谣言之举。

果然,只听萧沥“嗯”了一声。

不过眼下这道流言散布的还不够广,至少萧淳还未有动静,故而萧沥在等,等到萧淳得意忘形时,便是谢扶口中那个先发制人的时机。

“你想好了?”

萧沥说话间虽与寻常无异,可卢桑却看出其目光中暗含着的那道期待,她明白萧沥一直想要分散贤王手中的兵权,且不止一次向魏帝进言,奈何皆被挡了回来,不过坦白讲,卢桑亦不认同萧沥眼下冲动行事,贤王兵权乃魏帝即位时所赋,至今已二十余年,不是萧沥三言两语便能卸去。

“此事圣上一直避而不谈,说明眼下还不是与贤王抗衡的时机,你切莫冲动行事。”

若是以往,萧沥也许会认为卢桑是在劝说自己按兵不动,然而此刻闻言,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玩味:

“怎么,难道不是母妃特意将谢扶送至城防营,想借他的手帮孤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