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少年将军 > 第15章 故人身

我的少年将军 第15章 故人身

作者:楠若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22:29:52 来源:文学城

也许是昨日太过疲累,卢桑今日起身时,屋外已天光四敞。

岑嘉为她在启灵阁内留了一间厢房,对外称是右夫人下榻之所,身份尊贵如卢桑,住在南境最为富庶的店肆,再正常不过。

昨日太晚,她便歇在了此处。

待梳洗后,卢桑缓缓打开房门,只见岑嘉正候在屋外,似已等候许久,卢桑见状眸中一亮,莞尔道:

“你何时回来的?”

“小人今晨方赶回红蓝城,听闻昨夜夫人歇在启灵阁,便在此处候着。”

“那快进来,”卢桑冲着岑嘉挥手,待将人迎进来后,指着一旁的案几让岑嘉落座,自己也顺势坐了下来,眼中带着期待:

“查得如何?”

那日卢桑让岑嘉派人将那封竹帛送往都城后,又交待其办了另一件事,照理说前两日岑嘉便该回来,谁知直至才见到人。

见卢桑问话,岑嘉也未迟疑,连忙将自己打听之事说了出来:

“圣上的确褫夺了杨将军‘世昌侯’的封号,并处死其族人。”

“是因杨淌战败?”

“是。”

卢桑陷入沉思。

答应谢扶要救杨淌,卢桑便派岑嘉前往大梁,暗中打探杨淌之事。

梁帝一朝重武治,其中自然有与大昭间连年战伐之故,梁帝曾云:凡战之将者,若胜,皆可封侯。故这些年间,因在与大昭之战中胜者封侯之人不在少数,杨淌便是其一,至于败者,多是褫夺封号,罚银钱。可杀死族人之事,从未有之。

在大梁,但凡牵连族人,此人所犯必乃重罪,杨淌身为领军,虽战败,可却也有诛杀穆丛之功,即便不得嘉奖,也不该使其国除,族诛,梁帝此举无疑是在舍弃杨淌。

可杨淌常年驻军北境,是对大昭最为熟悉之人,而今轻易放弃,北境军中便失去首领,此举究竟何意。

“此外还有一事”,岑嘉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今上昭告了杨将军的判处,可对那位谢校尉,却只字未提。”

卢桑闻言一顿:

“没有惩处谢扶?”

“没有。”

岑嘉摇了摇头,而后却是说了另一件事:

“在打探消息时,小人无意间得知了一事,是有关谢校尉的。”

“何事?”

“那位谢校尉是已故骠骑将军谢说之子。”

当年谢说奉旨前往白马城,与大昭军相持数日,一时间难舍难分,然是时正值隆冬,梁人较昭人而言更加畏寒,故难以对抗突如其来的大雪,于是谢说欲请旨退兵,谁知却接到密旨称要其进攻,无奈之下,谢说只得率将士前进,与穆丛麾下数千精锐鏖战良久,可惜最终仍旧败溃。

身为将领,谢说面对溃败之军,直言愧对大梁百姓,终自刎于白马城,而后大昭军沿孛谷关一路向南,欲取孛谷城。就在这时,身在长安的梁帝再次降旨,命骁骑将军曾坤带兵迎战,这才击退大昭军,护下孛谷城。

然此战于大梁而言损失惨重,战死士卒近两万余人,并失去了谢说这位骠骑将军。

而后经查明,援军迟迟未至,是因未央宫中出现了分歧。

彼时梁帝方即位三年,真正把持朝政之人乃太皇太后寇氏。

寇氏乃文帝皇后,在文帝朝曾发生过一起令人心惊的动乱,起因是一年,各地突遭大旱,田间庄稼颗粒无收,一时间无数饿殍遍布中原,这时突然出现一道传言,称文帝母妃乃罪妖拖生,致使天神震怒,为其子的文帝便成了不祥之身,遂牵连大梁罹难。

无独有偶,这时各诸侯国频频出现诸多不同模样的人偶,其身缠满黑色丝线,原来是一些术士称此法能够限制祸因,不少百姓皆效仿此巫术,欲诅咒天子。

文帝得知此事后,亲自前往泰山祭祀,终是天降大雨,至此,这场闹剧方才结束。

后来文帝降旨彻查此事,发现民间共流出九种样式人偶,得知此事的文帝震怒,处死术士近千,百姓近十万,又幽禁数十位诸侯,这才罢休,此事被后世人称为“九鬼之乱”。

也许是此举太过摄人,不久后文帝便崩逝,其子惠帝即位,然在位仅十年,惠帝亦薨,其子兴帝即位,改年号“元始”,这位兴帝,便是当今大梁圣上。

寇氏在经历丧夫丧子之痛后,忽觉许是当初文帝之举太过狠厉,致使天神降怒,故而多年来崇奉黄老之学,主张休养生息,令百姓安居。

可年轻的兴帝对此却不以为然,兴帝以为,在文惠两朝未能实现的“天下一统”,自是该在自己一朝实现,方能告慰祖父与父皇在天之灵,故执意开疆拓土。

对此,寇氏自然言辞拒绝。

多年来把持朝政,相较于年轻的兴帝,朝臣显然更加信服这位太皇太后,故纷纷抵制新帝,而其间为首之人,便有太傅卢温。

卢温在文帝一朝担任侍中,曾乃惠帝伴读,在惠帝即位后便被任命为太子少师,承担教导太子之责,后来兴帝即位,又顺理成章成为太傅。

一直以来,兴帝认为卢温应是最为了解自己之人,故在得知其率先站出来驳斥自己时甚怒,遂罢朝数日,此时恰逢谢说被困白马城之际,孛谷城传来的消息递不进未央宫,致使战机延误。

而经此一事,大梁损失惨重,寇氏面对此景,联想到“九鬼之乱”,终是怒火攻心,一病不起,而声援寇氏的卢温也被关进了长安邸狱。本以为此事至此便已了结,谁知各地突然起了流言,称此战乃谢说执意进攻,致使梁军败退,进而牵涉出大梁军风不端,将士人心涣散,而后不少士卒纷纷卸甲,一时间,军营大乱。

狱中的卢温闻得此事,自觉是因自己方才酿此祸事,后自裁于狱中。

正所谓祸不单行,就在大梁内乱之时,除去大昭在东北侧虎视眈眈外,西北方的西魏也试图分一杯羹,是日夜里,西魏贤王萧山率兵突至红蓝城,从西侧出孛谷关,欲取孛谷城。兴帝闻言震怒,诏重臣于未央宫相商对策。

而这时丞相高明良提出一策,和亲。

此举无疑是当前令大梁损失最轻之法,兴帝思忖良久,首肯。为表诚意,和亲之人定为武功侯之女,武功侯与惠帝乃一母同胞,其女便是正统的天家女。不久后兴帝下诏,册封武功侯之女为公主,赐封号“玉凉”,和亲西魏。

至此,元始三年这场动乱终于结束。

见卢桑盯着案几发呆,岑嘉试探着低唤:

“...夫人?”

“嗯?”

卢桑闻言回神,抬眼对上岑嘉的目光:

“你说什么?”

“小人是猜测,圣上会不会是因谢说将军而心生愧疚,这才未降罪于谢校尉。”

“或许吧。”

卢桑漫不经心地应了句,似乎不愿继续说起谢扶之事,转而开口道:

“奔波数日,你先下去休息吧。”

岑嘉不知卢桑为何脸色突然有些苍白,却也明白若其不主动开口,自己自然是问不出原因,故而也未再多言,起身行礼后便欲离开。

“对了,若是都城有消息,务必及时告诉我。”

“是。”

听见屋门合上的声音,卢桑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

脑中萦绕着岑嘉那句“谢校尉乃谢说将军之子”,面上当下泛出一丝苦笑,不禁感慨造化弄人。

这时想起雪崖山初遇谢扶时,自己的确见过其腰间那枚刻着“扶”字的玉玦,那时她就应该想起的。

谢扶,谢归州。

心中无声叹了口气。

也许先前还想着最遭的结局怕是得牺牲那个少年,可今日之后...谢扶,看来本宫无论如何,都要护你周全了。

***

身处城防营的谢扶不知卢桑心境,今日一早,屋中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看着眼前站着的那位衣着华贵之人,谢扶沉默片刻,而后缓缓开口:

“不知二皇子找在下有何事?”

萧沥闻言未应,而是缓缓在屋中踱着步,抬眼打量起这间屋子。

看来萧淳虽不喜谢扶,可也许是因贤王叮嘱,知晓谢扶对大昭而言十分重要,故而安排的住处倒是尚可,虽不算奢华,然所需之物一应俱全。

“你这住处不错,看来这几日倒是过得惬意。”

在屋内踱了一圈,萧沥再次来到谢扶面前,目光定定望着眼前之人,开口算不得友善。

昨日之前,谢扶虽未见过萧沥,可对西魏这位二皇子,却有些耳闻。

当今魏帝即位之时,大梁乃文帝一朝。文帝守文,主张轻徭役,立本农,民以安居。而那时西魏建朝不久,且根基未稳,国力自是无法与大梁相比,且又有大昭在旁觊觎,于是西魏便主动提出与大梁结亲,共修两国之好。

为表诚意,魏帝更是亲自前往大梁朝拜,文帝对此自是喜闻乐见,故封次子琅琊王陈嶓之女陈晚枫为公主,赐封号“竟安”,和亲西魏。

而这位竟安公主,便是萧沥的母妃。

昨日谢扶虽未一直候在屋外,可当再次回到营帐时,听见了屋内人交谈。这位二皇子愿意在萧淳面前维护公主,想来多少与其母竟安公主有关,只是其后来同卢桑说话语气不善,两人间关系看着微妙。

一时间不解萧沥来意,谢扶如实道:

“在下是西魏用来交换利益的战俘,淳世子自是会妥善照拂。”

见谢扶神色坦然的说出“战俘”二字,萧沥心中那股不满欲甚。

这便是陈玉凉竭力所护之人,且还是位武将,可如今看看,何来武将风骨!饶是他一不晓武艺之人,也明白营中常说的一句:刀剑入身而誓死不降。可反观眼前这少年,脸上不见一丝愧色。

当下语气不善地开口:

“你倒是看得开,你可知玉凉夫人为了你,如今已成众矢之的。”

话落,见谢扶神色并没有波澜,萧沥言语更是冷冽:

“而你,捅了如此大篓子,竟还能平静地站在这里,谢扶,你还真是厉害。”

此话一出,谢扶大致猜到了萧沥今日来意,看来是替公主鸣不平,只是眼中闪过疑惑:

“二皇子称在下捅了篓子,可是指昨日动手打了那两个士卒?”

“不然呢?”萧沥反问道。

若非昨日其冲动打人,玉凉又怎会在萧淳面前伏低,此事若是被萧淳传入乌丹,父皇定然会怀疑玉凉之心,届时左夫人若再稍加游说,玉凉回宫后便会受千夫所指,而眼前之人,无知且怯懦,根本不值得施救。

“依二皇子之意,在下便该放任那二人诋毁夫人?”

听谢扶如此问,萧沥顿时生出一道怒火:“孤何时说要放任?只是你不该在那时动手,留给旁人话柄。”

“在下正是因众人看着,才故意动手伤人。”

萧沥话音刚落,谢扶未有迟疑地开口,望向萧沥的目光认真而郑重:

“那二人在众人面前非议,赌得便是在下不敢当众质问,只能任由谣言散布,届时便可毁掉夫人名声。故在下明知事后会招惹麻烦,甚至牵连夫人,依旧当众动了手。便是要借此举告诉众人,那二人所言不实,日后再有人将此流言传出,在下见一个,打一个。”

扶子哥和桑姐的身世慢慢出来了,不过两人的交集还不知这些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故人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