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 第12章 药方和生机

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第12章 药方和生机

作者:钟离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3 15:59:33 来源:文学城

桂圆汤是贾府主子房里常年备着的东西,最是温补压惊顺气的。

可雪雁闻言,却为难道:“紫鹃姐姐,今日的桂圆汤,厨房那边还没送过来呢。”

紫鹃闻言一顿,若无其事道:“再倒一盏温水来吧,给姑娘喝了顺顺气。”

见她不要桂圆汤,雪雁松了口气,忙去倒了温水来。

紫鹃服侍着黛玉饮了半盏,把茶盏递给雪雁,便吩咐木头似地杵在这里的几个丫头,“你们都下去吧,叫姑娘安静躺一会儿。”又给雪雁使了个眼色,“雪雁,你也去歇歇吧,这里有我呢。”

雪雁虽呆,但这个眼色却是紫鹃常给她使的,她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带着几个丫鬟出去,自己守在门口,不叫人靠近窥探。

屋里黛玉见状,已知她有私房话要对自己说,便任由她吩咐动作。

等人都出去了之后,紫鹃才道:“我知道姑娘因何生出离世之心,都是因着姑老爷和姑太太都没了,如今在这府里也没了指望。”

黛玉不禁苦笑道:“你说的这些,正中我的心病呢。从前探春妹妹气极了,也曾说过诛心肺腑之言。那话我虽不曾说出口,心里未尝没有那个想头——但凡我是个男人,早出去建一番事业了,又何必滞留于此,仰他人鼻息而活?”

到了如今,人家连鼻息都不愿给了,她除了去死,竟是连半条出路都没有了。

紫鹃露出了笑意,“姑娘怎知,姑老爷生前没有给姑娘留别的退路?”

“爹爹?”黛玉一怔,很快便反应了过来,“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紫鹃慢慢与她分说道:“今日鸳鸯姐姐来此,除了送燕窝,原就是奉了老太太之命,叫我把这件事缓缓地告诉你。姑娘可知道户部的前侍郎徐公?”

“徐公?”黛玉默默思索了片刻,很快就从自家的关系网中提出了一条,“可是曾为扬州知府,后升迁京城,累至户部左侍郎的甘公?”

因着林如海膝下无子,便将独女黛玉当做男儿教养,聊以慰怀。

此时官宦人家教养男儿,可不止是督促其读书明理。父母两边都有什么亲戚,亲戚又有什么亲戚;父亲的同窗、同年、同科、同僚等,母亲的金兰交、手帕交、忘年交等。

但凡是能扯上关系的,在读书之余都需要认真记诵。

许多关系家业不兴时自然攀不上、用不着。可一旦家里有一个起来了,便是祖父那辈曾同过窗,也能攀个世交相互往来。

黛玉自小便聪慧灵巧,除了读书之外,凡是父母让她记的东西,她都仔细记在了心里。

因而紫鹃一提起做过户部侍郎的徐公,她立刻就能根据自家的关系网,找出来是在扬州做过知府,和自家父亲曾有亲密交往的同僚。

“你说前户部侍郎,莫不是他家里坏了事?”

却是她自入了贾府之后,贾家自己许多消息都滞后了,她一个寄居的闺阁女儿,对于朝堂之事就更加不了解了。

如今听闻故交徐家的消息,竟是连对方的境遇如何都不知晓了。

“正是那一家。”紫鹃忙道,“徐侍郎虽然坏了事,但幸有安王殿下庇佑,他们家二公子安然无恙。今日来的便是徐二公子,手里拿着姑老爷曾亲手写下的婚书呢。”

林如海膝下只有黛玉一点骨血,他亲手写下的婚书,不必说就是为黛玉定亲的。

黛玉仔细回想了一番,记忆里却没有这回事,不由疑惑万分,“爹爹何时又给我订了一门亲事?”

她只记得父亲临终前自己回去相见,父女二人私底下说体己话时,林如海曾明确得告诉她,她与宝玉之间的事,父亲和外祖母已经有了默契。只等她及笄,便要操办婚事。

可是,徐家二郎……两家虽曾同在扬州为官,彼此也密切交往过,林如海却从未提过和徐家有婚约。

紫鹃笑道:“那有什么奇怪的?男女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不定当时姑娘还小,姑老爷就没跟姑娘说呢。至于后来,因有了宝玉这回事,姑老爷就更不会再提徐家的事了。”

原本紫鹃是不准备说这事的,为的就是不要刺激黛玉。

可黛玉不知被谁透露了宝玉和宝钗的事,仿若万念俱灰,紫鹃也只得以此事借林如海的名头,来安抚黛玉了。

黛玉仔细想了一回,也觉得有理,便点了点头,“说是也是。若我没记错的话,那徐家二郎比我还小一岁呢。”

正说话间,忽然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传来,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贾母担忧的声音也传了过来,“玉儿,玉儿,我的玉儿,我的玉儿在哪儿?”

黛玉下意识身子微微前倾,喊了一声:“外祖母。”满腹的委屈一下子就都涌来上来。

贾母被翡翠和琥珀两个丫头扶着,分明老态龙钟,却硬是走出了年轻人的速度。黛玉话音未落,就被贾母一把抱进了怀里,“我苦命的玉儿呀!”

老太太也忍不住哭了,有庆幸有气苦,还有几分劫后余生。

天知道方雪雁闯进荣庆堂,哭喊着“我家姑娘快不行”了那一刻,她这个老太婆是怎样的天旋地转。

她的敏儿早逝,只留下玉儿这么一点骨血,若是也叫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与晴天霹雳又有何异?

如今亲耳听见黛玉喊她,真真是险死还生一般。

祖孙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回,贾母派人去请的王太医也来了。一众丫鬟慌忙放下帐幔,只把黛玉一截玉腕露出来,紫娟又拿出干净的丝帕覆了上去。

贾母年纪大了,倒是不用回避。王太医正要与她见礼,便被她催促着先给林黛玉诊脉。

王太医见此便知病人情急,便也不再纠结礼数,坐在圆几上凝神静气,为黛玉诊脉。

片刻之后,他眉心微微一跳,却忍住了没动声色,又诊了约一刻钟,心里就有了数,起身对贾母道:“这位姑娘的身子是胎里带来的虚弱,近来进补又有些君臣相左,反而把身子弄得更亏损了几分。

幸而今日受了些刺激,把近来瘀堵之气全部随淤血吐了出来。虽然身子也因此更虚了,后续只要循序渐进,慢慢补回去也就是了。”

贾母闻言,面色微变。但碍于王太医在此,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诚恳地道了几句“有劳”,着人于外间铺陈笔墨,请王太医开方子。

方才诊脉的时候,王太医心下便有了腹案,现执湘管,饱酿浓墨,几乎是一挥而就。

写完了之后,他将笔安置在笔山上,亲自捧着药方奉与贾母,“老太君请看,日后且按着这个方子给养即可,三四年之内都不用再换的。”

贾母自身也经常用进补的方子,对于这方面的药理还是懂一些的。她戴上眼镜仔细看了,见上面所用的药材都是些寻常之物,唯一珍贵的人参也用量极少,便有些不解。

王太医解释道:“姑娘身子亏得太多,那些大补之物虽都是好的,却也不可随意使用,以免虚不受补,无益反而生害。”

“原来如此。”贾母连连点头,命人取了一封五十两的银子给王太医做车马费,让人好生送出去。

王太医心知自己是遇上后宅阴私了,这五十两银子不但是谢他看诊开方,更是给他的封口费。

做太医多年,这样的事情他不知遇上过多少,若非口风严谨,也不会有那么多权贵喜欢找他来看诊。

当下他只做不知,若无其事地拜谢出来,目不斜视地跟着贾母的人走出大门,登车便走。绝不多看一眼,也不多问一言。

王熙凤收到消息晚了些,赶紧去请王夫人。王夫人不紧不慢地起身,一面命王熙凤派人去请太医,一面又叫了李纨和探春来,一起去潇湘馆探望黛玉。

“还是那位鲍太医吗?”王熙凤多心问了一句。

“鲍太医便极好。”王夫人叹气道,“先前那位王太医也不知来了多少回,你林妹妹的病情却总也不见好。倒是这位鲍太医重新开了方子,林丫头吃了之后,精神健旺多了。”

王熙凤仔细回想了一番,还真是那么回事,便笑道:“到底是太太慈爱,心里记挂着我们这些小辈呢。”

王夫人微笑道:“你林妹妹打小就在咱们家养着,在我心里和宝玉、探春他们都是一样的。她身子一直不好,我哪里放心得下?”

说话间探春和李纨先后来汇合,娘儿四人一起到了潇湘馆,却见春纤已经在卷棚底下架起炉子熬药了。

王夫人停下脚步,问了一句:“谁开的方子?”

春纤想起紫鹃的交代,便头也不抬地只管扇火,嘴里回道:“方才王太医来过了,诊了脉直摇头说不好。紫鹃姐姐想着先前鲍太医开的方子有用,便拿出来让他看了。王太医看了之后直说方子开得妙,就还叫我们照着这个方子熬一济给姑娘服用。”

王夫人微微点了点头,对左右道:“这位王太医虽医术不精,倒是还有自知之明。”

走在她左边的探春只是笑,并不搭话。李纨素来就是个沉默寡言的,此时也权当自己是根会喘气的木头。

唯有王熙凤避无可避,只得笑着附和了王夫人一通。

索性黛玉的屋子已在眼前,老太太还坐在里面亲自照看黛玉呢。在老太太面前,王夫人多少也要收敛一些,倒是拯救了尬言尬语的王熙凤。

本章里黛玉吐了口淤血,起了排毒的效果,也不算作者瞎编,只能算是Hi有根据的编。

原著里黛玉之所以没多久就死了,是因为她吐完血之后就焚稿,病中不开窗户,很可能是因为纸张堆叠之下没有充分燃烧,一氧化碳中毒死的。

本文少了焚稿一截,自然就能给黛玉编出一段生机了。

温馨提示:下一章,明天中午12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药方和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