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公主离宫和亲的那一天,是八月十六。
刚刚过完中秋,月亮至此便要开始由圆转缺。
临行前,云瑛为姝妃洗好脸、梳好头、换好宫装,与她说了许多话。虽然姝妃依旧神智昏昏,无神的双眼根本没有凝聚的焦点,也认不得眼前身着绫罗的女子是谁,但云瑛还是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事。
最后云瑛像幼时那样,伏在姝妃的膝头,用侧脸去蹭她的膝盖。
“母妃,阿音要走了。”
有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打湿了姝妃膝上的裙裳,一片凉意。
很难得的,姝妃的眼珠转了转,她不再呆呆地坐着不动,而是捧起了云瑛的脸,浑噩的眼中竟显出一些往日的慈柔:“阿音,你怎么长这么大了?”
姝妃忽然露出一抹微笑,伸手轻轻抚上云瑛的鬓发:“我的阿音长大了,女大要出嫁,母妃不能再陪着你了,你今后要照顾好自己。”
泪水滚落,模糊了的视线里,云瑛看向这个只有片刻清明的女人。
她是姝妃,是母亲,却不再是董雨施,世上没有几人知道她的名字,甚至连她自己也忘了。
她早已褪去昔年风华倾城的模样,她老了、疯了,再不记得从前,也无法自顾于以后。
云瑛很想告诉她,也是告诉自己,会回来的,我会再回来陪在你的身边。
可是她不能说出口,只能含着眼泪点头:“好,母妃说的,阿音都记着了。”
宫人们再三催促,云瑛终于万般不舍地起身离开,三年之后再一次至正门踏出启阳殿。
跨出宫门,临上步辇前,云瑛回首看向启阳殿的门匾。
在这几月间,启阳殿里又一次布置得极其华美,可这张门匾依旧是破败的。上头斑驳的烫金大字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个看向它的人,这道宫门后的浮华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
云瑛在启阳殿里度过了生命的前十五年,欢笑与泪水,希望与绝望,都留存在这座宫殿里。她对这里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曾经极为痛恨,而真正到了离开的时候却又矛盾地不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分辨不清的情感?
云瑛久久地看着那块门匾,试图在湍急而杂乱的情绪里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
最终她闭眼,提起华丽繁复的裙裳,转身踏上了辇轿。
金色云纱的车帘放落,启程礼乐声响起,浩荡的和亲队伍自此出发。
这时的云瑛不会想到,此刻将是她这一生最后一次回望启阳殿。等到她再次来到这里,再次仰头看向那斑驳的匾额,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求两国交好,天下太平,德昭公主远嫁和亲,此举正如她的封号一般,德行可昭于天下。
前来送行的人除了皇族亲眷及百官大臣,还有许多都城的百姓。唯独羽皇对外宣称悲痛不舍,以至于发了心病,未曾出宫送行。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云瑛端坐在车辇上掀起纱帘,望向送行的高台。
高台之上,云璋与云琼正穿着华服带着的微笑,目送自己的妹妹离去。云琼身边有一个朱红金带的男子迎风而立,翩翩如玉,是刚刚成亲不久的宋修远。
隔得太远了,云瑛看不清宋修远脸上的表情,只感受到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离去而离去。
云瑛却垂手放了纱帘,将那道目光阻隔在身后。
这样也好。
自羽国都城出发,到梁国大约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和亲的队伍走得慢,仲秋时节出行,到了初冬才到了梁国境内。
行至凉州之时,眼见就要出国界了,却因天气严寒又水土不服,和亲队伍中突然有许多人开始生病。和亲随行的医官只配了一名,偏偏他自己也得了风寒,于是几天之内连续死了数名随行的宫人。
奇怪的是,德昭公主养于深宫,本该娇弱,可这一路下来,唯独她一直没有受什么疾病困扰。
云瑛一路上并不多话,常常只是静坐在车辇中,待到每日傍晚队伍停下歇息时,才会下车行走散步,眺望四周的景色。
这次她见众人染病,连贴身服侍的婢女都倒下了,才命人烧了一大锅水,待放到温热后,向其中撒了一些黄色的沙砾,叫众人分喝了。
也不知她这水中放的是什么东西,总之一碗温水下肚,各种不适皆消散了,因此一事,随行之人倒对她多了几分敬畏爱戴之心。
尤其是近身服侍她的婢女,本来并不将她放在心上,至此之后才不敢轻慢。这些婢女们是远离家国陪嫁过去的,无论在羽国皇宫听命于谁,到了此时也只有依附于德昭公主了。德昭公主如此美貌,嫁到梁国必然受宠,她们或许还能有机会得幸于梁国皇族。
只可惜,这些人统统想错了,就连羽皇也想错了。
德昭公主是貌美不假,但对于梁国来说,相比于一个绝世美人而言,江山才是更加重要的。梁国之所以答应和亲,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并非是真的倾倒于德昭公主的美貌,而是梁国连番进攻过后,兵力疲乏,梁国君主眼见掠夺得差不多了,开始盘算着休养生息一段时日,也就不愿再多费力气出战了。
不想羽皇昏懦,被梁国打怕了,在此时慌忙提了和亲的请求。此举正中梁国皇帝的下怀,假意考虑一阵,便答应了下来。
梁国君主曾经也是好战之人,只是如今年迈,白发丛生的同时也褪去了许多雄心壮志。
梁国君主已老,又不似羽皇那般耽于声色享受,和亲之事自然是落到皇子身上。四皇子宪王元宸最得帝心,较父辈更为英勇刚烈,又还未娶正妃,梁帝本来意欲将羽国送来的美貌公主嫁与他,可不仅宪王的母亲不愿意,宪王自己也不愿意。
宪王本就不赞成和亲止战,又对羽国人的软弱作风嗤之以鼻,他更希望一举攻破羽国,成就一统大业。宪王的母家则是认为娶一个别国公主为妻,对皇子的前途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与本国重臣结姻更有裨益。
如此一来二去,羽国迫不及待奉上的德昭公主已抵达梁国数日,与谁和亲竟还未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