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文怀旧事 > 第6章 第 6 章

文怀旧事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紫色菩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28 03:22:16 来源:文学城

其实本朝的学子们矫情的很,功成名就谁不是在日日幻想,却偏偏对那些追求羞于启齿,口里提倡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暗中为了权势,名利与地位,斗的你死我活的。

我也是一样的矫情,被沈若看穿心思的瞬间,我有些羞愧难当,可转念一想,我早就将他当做了挚友,又何必拿世间这套虚伪的处事态度面对他呢。

我对上他的眼神,目光坚定,道,“沈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常年寄人篱下,许多事都不由自主。即便权力功名再怎么不好,可他却能够让我和我的家人不再仰人鼻息。你说的那些不好,我现在体会不到,可如果我得不到权势,我就永远不会甘心。”

沈若释然一笑,“我懂了。弦之,希望你日后能随心所愿。”

我快步走到他前头,灼灼的盯着他,问道,“先生可愿一直陪着我,看我金榜题名,看我身居庙堂,福泽万民?”

他说过,他不会在奉天府久居,我也从未想过强留他,可这一刻,不怎么神使鬼差的,就说出这番话。

沈若似乎是察觉到我们之间流转着的暧昧气氛,下意识的抽回手,独自往前走去,说道,“走吧,鹿鸣宴快开始了。”

我快跑跟上他,怕他觉得我举止太过轻薄,便佯装问道,“顾兄,你可是因为我称呼你为先生而恼了?虽然我们交情匪浅,胜似手足,但在我心中,你一直是我的恩师。”

沈若眉头皱了皱,也顺着我的话道,“你就喊我名字便可,其实我也不是这文怀书院正经的先生,不过是暂时代课罢了。你的恩师是将来礼部负责秋闱试的考官以及愿意举荐你的大人们,所以,如今可不要乱叫,将来被你真正的恩师听去了,可是会心存芥蒂的。”

我噗呲一笑,“不愧是沈兄,竟为我想的如此周到。”

两句话下来,他已不再别扭,而是开始跟我说起了今日鹿鸣宴上要给我引荐的人。

一位是工部郎中李舜中,一位是吏部侍郎兼太子少保张子厚。

张子厚是道启十二年的状元,也是本朝开国以来最年轻有为的榜首,一入朝,就被选为庶吉士,进了吏部。当年在文怀书院读书时,才名就在奉天府盛极一时,他的大名,也一次次被文怀书院的院长提及,用以督促学子们,我听过好多次他当年在文怀书院大考中的“丰功伟绩”。

这位张子厚在清风苑选了一间厢房,就我们四人饮酒作乐,我第一眼见他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为他周身的风采所折服,他年纪轻轻,丰神俊朗,神采奕奕,真真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俊俏郎君,李舜中站在他的身边,仿佛一片让人察觉不到的尘埃,我若过去,怕是连尘埃都不如。

沈若与他们的关系极好,能够为我引荐,我心里充满了感激,我强忍住凭空而来的无形的压力,尽量做到不卑不吭,跟着沈若进了厢房,同他们行礼道,“学生见过张大人,李大人。”

李舜中忙扶我坐下,拿起酒杯道,“今日不必拘泥虚礼,继月引你过来的,我们就只管喝酒,也不用管下面搞的什么吟诗作赋,附庸风雅,费脑子的很。”

我接过李舜中递过来的酒,轻声道,“是。”

张子厚温和的朝我一笑,好奇地问,“弦之,第一次见面,你怎分的清楚我二人?”

这话问的,肯定是故意的。

吏部侍郎张子厚张相公的才貌双全在这奉天府是出了名的,我余光瞥了一眼旁边其貌不扬的李舜中,心里明白,若实话实说,非得得罪那个李大人,心下不由微微提紧了些,才道,“学生见到大人腰间挂的绯银鱼袋了。”

李舜中啧啧赞叹道,“后生可畏呀,继月鲜少与人交往,他的朋友就我们这几个同科,如今却愿意与你倾心相交,我看,你定有过人之处。”

我抬起酒杯敬了一下张,李二人,又满了一杯敬给沈若,感激地望着他,“方才李大人谬赞,学生自知才学平庸,蒙沈先生不弃,多加关照,重恩难谢,学生敬先生一杯。”

我的话句句出自肺腑,文怀书院卧虎藏龙,比我厉害的比比皆是,沈若知我懂我,对我的恩情,是雪中送炭。

沈若抿唇浅笑,打趣我道,“顾兄,方才还说我因你唤我先生而生气,如今怎的又生疏了?”

我心知他是有心向张,李二人强调我是他的挚友,而非一个普通的学生,心下默默的感动着。感动之余,又倒了一杯酒道,“沈先生方才带我去琼林苑中看了看,我见里面琼楼玉宇,无不是鬼斧神工,惊羡不已。”

虽然拍马屁很俗,但是确实是古今最为通用的,没有人不喜欢听奉承的话,还是要拍的。

张子厚道,“弦之不知,当年负责督造琼林苑的正是你眼前的李大人呢,若说宫室官衙的营造,朝中可无人比得过他。琼林苑修建的这么好,你们下科的进士可真要承了他的恩了,还不赶紧谢谢他!”

李舜中笑得开怀,摆手道,“张大人可别奉承我了,他们十年苦读才得到的功名,我修建琼林苑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值一提。”

我连忙端起酒杯,道,“大人才华,学生着实倾慕,只可惜学生不善工科,只是一眼为此楼阁所惊艳,对大人的大作粗俗的点评,望大人勿怪。”

李舜中已是眉开眼笑,很是享受我的奉承,又连连摆手道,“雕虫小技,不值一提,朝廷的将来还指望你们这些后生呢,听继月说你学问不错。”说罢,又转向了张子厚,道,“张大人,你快考考他的策论,让我也看一下,这小子有什么值得他沈继月如此看重的。”

沈若拍下他的手,佯装怒道,“弦之是我的朋友,今日引荐给你们,可不是让你们戏耍的,子厚,你要考可以,好好出题,不要为难他。”

张子厚笑道,“知道了,知道了,我从未见沈兄如此护着一个人,弦之,不妨你说一说大雍北境的市易的形式如何?”

我微不可察的咽了咽口水,张子厚所著的书,有一本《新税论》正讲的是北境地区的市易经济,我若要回答这个问题,大的方向决不能与他的新税论背道而驰,却也不能完全照搬他的思想,也要有自己的见解。

我想了片刻,便道,“北境多有异族动乱,不与本朝一条心,因此商市混乱,常有土匪劫掠货物,所以学生知道,有不少人反对在北境开设市易之路,觉得是为贼匪们提供诱惑。可北境本是我朝通商枢纽,盐,铁,瓷,矿等多由北境进出,这些产业的税收是我朝经济命脉,万万是断不得的。”

沈若又是震惊,又是笑道,“想不到弦之你熟读了子厚的《新税论》!”

我点头道,“张大人的这本书见解独特,很是启发人,我们书院大数人都读过。”

张子厚也兴奋了起来,说,“哦,弦之也觉得在北境开设市易之路势在必行?只是朝廷一直无法让那些异族归顺,他们常在北境作乱,弦之觉得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马屁拍完,接下来就是要我自己的见解了,这见解关乎着张子厚对我的第一印象,可这样的事朝中至今都无法解决,否则也不会一直争执不下了,我知道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能说个看起来尽量可行的思路,便道,“学生认为虽不能以势趋之,却可以利诱之,北境商路一通,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张子厚皱眉道,“只怕他们是欲壑难填。”

沈若在底下悄悄握住了我的手,提醒我要小心回答,千万不要说错了话。

我反手搭在他的手上,示意他安心,接着回答张子厚的话,“他们不过是仗着北境地广,朝廷拿他们没办法,只是他们不止会劫掠朝廷的货物,也会相互劫掠,早上抢来的东西,可能晚上就被别人抢走了。学生想,若是开了市易,想必会开设钱庄,北境多乱,朝廷不管他们钱财的来路,为他们存钱。既有利息,又保稳,他们何乐而不为?开设市易,给他们利润,朝廷又掌控了他们的财权,他们有所顾忌,应该不会生乱了。”

李舜中猛拍了一下大腿,激动的跳了起来,赞赏道,“张兄,你听听,弦之说的太有道理了。”说罢,又转向我道,“你这小子,既然这么喜欢琼林苑,我看,将来总有一日回去那里赴宴。”

李舜中涉工部事,对边关贸易难免了解肤浅,我知道,我的这番言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实行起来怕是困难重重,只是,这本就是一个至今都未解决的难题,我回答的不够全面,张子厚也不会太过苛责。

果然,张子厚开怀大笑,“虽有些实际的难处没有考虑到,但是能想到这一层,也是难为你了,弦之,难怪沈继月这么看重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