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文德皇后传 > 第5章 你放心

文德皇后传 第5章 你放心

作者:聊增一枝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0:59 来源:文学城

就这样,在双方长辈的默许之下,这对青年男女,在哥哥兼好友的掩护下,偷偷在晋水边相会多次,偏他们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大人们全不知情呢。

正在这对小儿女甜蜜之时,大隋的天下却并不太平。

这日,长孙无忌正说起辽东战事:“听闻大军困于辽东城外已有月余,数征而不进,损失惨重,这高丽竟如此勇猛?”

“并非如此,”李世民摇头:“听我阿耶说,大军本来东征顺利,到辽东城下时,高句丽婴城固守,陛下敕诸将,此战为吊民伐罪,非为功名,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故而每当辽东城将破,高丽就会投降,大军就不敢进攻,等陛下诏令,但陛下诏令未至,高丽已经又休养生息,故而再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此一来,我军焉能不疲?”

长孙无忌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用不着咱们操心,听说陛下已经要到辽东亲征了。”

当今天子是位能征善战之辈,曾经挂帅征南陈,助先帝一统天下,故而世家子弟,总对其颇为崇拜,故而长孙无忌一听,便放心了:“想来那高句丽已经如瓮中之鳖,唾手可得了。”

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吧,李世民心道,但他今日出来不是跟好友谈军事的:“听说殷家娘子也与好友出游了,你不去看看?”

日前高夫人也给儿子定了一门亲事,是城东殷家的小女儿,据说也很娴静貌美,无忌一听,当即心意拳拳,起身道:“我去瞧瞧。”

刚起身,又回来嘱托好友:“你不许动手动脚!”

“放心吧,我什么时候干过那种事情?”

无忌心说你别装了,我都看见过你拉我妹妹的手,没戳穿罢了。

等他一走,李世民立马凑到长孙嫣身边,献宝般的拿出一个匣子:“上次带的点心,我看你不爱吃,这次带的我家里厨子做的果子,这是用桃花花瓣做的,我母亲可爱吃了,我偷了些出来,你尝尝?”

长孙嫣一看,那果子做成莲花形状,十分漂亮,她咬了一口,还有甜甜的馅料,就点头:“果然好吃。”

李世民就更高兴了:“等你嫁到我家来,叫厨房天天做给你吃。”

长孙嫣就红了脸:“你又在说混账话了。”

“怎么就混账话了,”李世民早已揣度到她心意,凑到她跟前,满脸带笑:“等你哥哥娶完新妇,不就到咱们俩了吗。”

六月中,天子御驾抵达辽东城南,观其城池形势,因召诸将诘责之曰:“公等自以官高,又恃家世,欲以暗懦待我邪!在都之日,公等皆不愿我来,恐见病败耳。我今来此,正欲观公等所为,斩公辈耳!公今畏死,莫肯尽力,谓我不能杀公邪!”诸将咸战惧失色。帝因留止城西数里,御**城。高丽诸城各坚守不下。

这场战争,对九五之尊的天子,只是小小的失利,对于参与其中的山东及河北百姓来说,却是场巨大的灾难。

早在大业七年十二月,山东人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人孟让聚众起兵反隋,王薄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百姓拒绝出征高句丽,参加起义军。百姓中逃避征役者争相投奔王薄。到今年,义军队伍已经发展到数万人,声势浩大,屯驻于泰山下。

千丈之堤,正以蝼蚁之穴溃。

当然,这一切似乎与千里之外的山西晋阳城里几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少男少女毫无关系。

长孙无忌与殷家娘子的相处十分愉快,两家大人已经议定,将在年后完婚,长孙无忌于是忙碌了起来。

等李世民请托再三,终于托好友见到心上人时,已经是初秋时分了。

秋日的晋水不在那么急,它缓缓的流过去,丽人坐于水边枯树上,平缓的水面映衬着她姣好的侧颜,明明不是春日,竟有色若桃李之意。

与春日的芬芳,夏日的热烈相比,初秋的静谧似乎与她更为相配些。

他本想悄悄走过去,脚底的枯叶发出声音,惊动了她,美人回眸,艳过世间无数景。

李世民看痴了,好久才道:“咱们好久没见了。”

长孙嫣红了脸:“也不过两个月。”

这次见面,意义又不同了,窦夫人已经与高夫人议定好,正托了晋阳令刘文静的夫人为媒,等择定良期,便会向高家纳采择之礼。

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自纳采起,便是婚姻的开始。

她嘱咐未婚夫:“等刘夫人来过了,咱们就不能见面了。”所以这是婚前最后一次。

“我想你可怎么办呢。”李世民见准内兄正在树上睡觉,悄悄牵住了她的手。

“那你就想吧。”长孙嫣低下头,却没收回手。

李世民就笑:“嫣儿最狠心了,枉我还给你带了礼物。”

两人相会多次,早已换过名字。

他见她从不空手,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躺着一根漂亮的珠玉发簪。

“我一见它,就觉得很配你。”

长孙嫣红了眼圈,他总是很细心,知道她不爱吃的点心,也知道她头上从未变过的发簪。

这是她八岁时,父亲买给她的生辰礼物。

“我的嫣儿八岁了,该置办钗环了。”

长孙嫣收了礼物,也没有高兴,她生来性子孤,不爱笑,也不爱见哭声。

高氏一脸担忧,她知道夫君的身体:“何必给孩子操这个心,等你病养好了,在给她置办也是一样的。”

长孙晟摇头:“我怕是不行了。”

他发妻早逝,娶了好友高士廉的妹妹做续弦,夫妻情重,不得不为妻儿打算。

他握住妻子的手商量:“我托二哥,给嫣儿寻了门亲事。”

长孙嫣的二伯长孙炽,时任雍州司马、鸿胪少卿、太常少卿,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他寻的婚事,一定是好的,高氏抹抹眼泪,点了点头。

撑到换过凭信,众人未及贺长孙家小娘子大喜,却已经大悲。

母亲痛哭不已,将她搂在怀里:“你快哭啊,你不哭,他们会说你不孝的!”

长孙嫣不知道为什么要哭。

死是什么?为什么父亲死了,她就要哭?

直到她和母亲哥哥被赶出家门,看到门口的舅舅。

舅舅流着眼泪,将她搂在怀里:“走,跟舅舅回家!”

她茫然的看着舅舅说带她回家,却离家越来越远。

原来父亲死了,她便再也见不到了,便没有了家,要换一个家才能活下去。

长孙嫣学会了哭。

到了舅舅家,她见到了泪流满面的外祖母,和横眉立目的舅母。

舅母和舅舅大吵一架,因为舅舅收留了母亲,和他们两个拖油瓶。

母亲扑在外祖母怀里哭,哥哥气的要出去和舅母吵架,被她拦住。

直到二伯差人送来父亲先前寄放在他那里的财物,舅舅也抢回了母亲的嫁妆,舅母才面色和缓了些。

虽然舅父慈爱,但寄人篱下,日子总是难过的。

长孙嫣学会了笑。

李世民急道:“你别哭啊,不好看吗?我去换一个。”

长孙嫣连忙拉住她:“好看,我很喜欢的。”

“那你为什么哭呢?”

“我,”长孙嫣低着头:“我哭我自己。”

李世民才明白过来,只余心酸:“好嫣儿,我真想立刻娶了你去!”

长孙嫣这次没有说他是混账话,只是羞红着脸,过了半晌才小声说道:“二月初六,是我的生日。”

李世民一愣,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

东汉魏晋以来,时或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尤其世家之间,为了用婚姻保持血统地位,婚嫁越来越早。南朝梁太宗简皇后王氏八岁出嫁,南朝齐高昭刘皇后、南朝陈世祖沈皇后、陈后主贵妃张贵华均为十余岁出嫁,南朝宋前废帝何皇后十二岁出嫁。

不拘女子,男子亦如是,南朝梁柳偃,年十二尚长城公主,张缵十一岁尚富阳公主。

为遏制早婚风气,自西魏大统十二年便有诏:女子不满十三已上,勿得以嫁。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更有规定: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所在军民,以时嫁娶。

自此女子十三嫁,男子十五娶,成为一个约定成俗的习惯。

今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过他的十五岁生日,到明年的二月初六,长孙嫣过了十三岁生日,两人就能结婚了。

这是一种同意,李世民听懂了,激动的攥紧她的手,承诺道:“你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