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侯府,灵玉关上门,打开一扇不对着路、草木葱茏的窗,借着夕阳最后一点点余晖,抬头,对准光,仔仔细细地打量起她的玉。
一个一心修道的人,就该一心想着修道。
皇帝告诉她,这玉在天师的手里,是展现出过灵气的,但在她身上,反而没有。
灵气是什么?她不知道,她只能想象,想象这灵玉上面汇聚了灵气,灵气的清光循着金光在周身流淌,最后汇集又到了手中的灵玉中,完成一个循环……
她想象着自己对着朝霞夕阳吐纳灵气,丝丝缕缕的灵光依旧在循着某种路径流入灵玉之中……
可这一切终究是幻想,她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有感受到,皇宫的经历也告诉她,不是她没有看见,而是确实没有。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眼前的竹林带来了一阵阵春夜的凉风,灵玉不禁打了个寒噤,更加清醒几分。
脑海里显现出白天玉在摔在地上的场景,一只小小的手捏住玉的边缘,似乎和其他人的手碰触了几下,然后不动声色松了手,白玉直直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玉没有任何磕碰的痕迹。
想着想着,灵玉不自觉地伸手,定定看着窗沿。
“铛!”
沉闷声响。
灵玉不轻不重地将手中的白玉磕在窗沿上。
什么都没有发生。
她很失望。
她始终渴望着自己的玉有一天能够展现出它的不凡,真正发挥出金手指的作用,带领她走出这凡尘俗世的困境。
但那依旧是脑海中的虚妄幻想,她生活的重点依然是生活本身,是围绕在她身边许许多多的人所构成的关系网络。
关系,才是人能此时此刻以此种身份此种状态活在这世上的根本。
在她真正拥有超越的力量之前,世俗的一切对她的影响依旧是决定性的。
正当她闭眼沉思之时,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了青兰的拍门声和嘶哑的呼喝声:
“姑娘在做什么?”
随即是压抑的啜泣之声。
灵玉打开门,看见掩面哭泣的青兰,连忙惊讶地问:“你怎么了?”
青兰红着眼眶,抢过灵玉手中的玉仔细看了一番,发现确实没事,才红着眼道:“我看姑娘回来的路上便心事重重,方才又听见屋里传来的响动……今日发生的事,可把我吓着了,若是这玉摔出什么闪失,姑娘的修道之路……”
灵玉听得有些迷糊,微微瞪大眼睛,想了想,随后洒脱一笑:“这有什么?我自己都不怕!”
她看着青兰的担忧,心中一阵暖流,用手帕轻轻擦掉青兰脸上的泪水:“如果我真的不能修道,于修道之事成了这无用之人,那就无用吧!
“便如此读读书就好。将来定然是不会嫁人的,听说也有女子当塾师的,我就去给那些女孩儿们教书,毕竟我也是翰林院讲师们的弟子。修道只是一条路,但人生哪里能把自己困死。”
据说,人生就像流沙,抓得越紧,流失越快。
灵玉笑着,似乎颇为恣意,甚至觉得自己有几分魏晋明士的风范,出身高贵,不随流俗,众人心向往之,我却不屑一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许这才更接近于他想要的道……
但青兰一听顿时生起怒意:“姑娘这是说的什么浑话!姑娘衔玉而生,天命如此,又明理自知,不拘于闺阁,才争到了如今的机会。可若一步行差踏错,便前功尽弃!岂可如此!
“姑娘修道一事上,牵涉了多少干系,姑娘难道不知?”
灵玉一滞,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内心羞赧,尤其想起昨日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难道都是假的吗?
不,不是,她不是真的立了什么志向,不是要做什么大事,她也许只是单纯的膨胀了。
但,又是的,她忽然记起,原来前世的安瑞一直是这样的,尤其是工作以后没有了太多外界的束缚,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靠着多年读书积累以及互联网信息爆炸带来的所谓知识,整天看透这看透那,人间清醒,看透世事,其实不过是个阴暗爬行的键盘侠……
前世安瑞的失败与颓丧,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生的灵玉。
“我……”灵玉想开口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姑娘是知道我的……”青兰上前一把拉住灵玉的手,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她,“我从前也以为,爹爹进士及第,我是官宦家的小姐,不求大富大贵,一生顺遂也是寻常,可如今呢,若不是命好遇见了姑娘你,我又不知在哪里受磋磨。姑娘有这样的天命,就要把握住,万万不可有什么其他的念头!哪能知道这一点抓不住,将来若是生出什么变故,又该如何?!”
灵玉怔住,又紧紧握住拿在手心里的玉。
无论如何,她终究有不凡的身世,不凡的命运,这一切都是生而有之,并不是她争取来的,得来太轻易的东西,便不会珍惜。
且纵使是得来不易的东西,就一定会珍惜吗?
如今这个被侯府捧着哄着,与皇子公主们谈笑风生,接受着天下学问最顶尖的夫子们教导的灵玉,和当初那个甚至会饿肚子而发愁的灵玉,还是一个人?
沈嬷嬷的死在她心里掀起的波澜竟然坚持不到一年,她的良知只能支撑她愧疚一小段时间,待得时过境迁,关于沈嬷嬷之死一切就埋在了土里,好似从来与她无关。
是你非要挣扎,是你非不接受那最好走的路,甚至于间接害死了人,可你却不会珍惜这一切,灵玉无声嘲笑着自己。
车厢里的氛围凝固起来
“你说,我要的是成功,还是修道?还是……只是想逃避什么。”她终于开口问。
“姑娘若还是不想嫁人,不想高攀,那只有修道,才能成功!”不同于她的彷徨,青兰满眼的坚定。
灵玉点点头,好似明白了什么:“你说的对,我要的是自由。”
出世,入世,一切是为了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
青兰还着急地想说什么,灵玉却打断她:“我知道,我知道,我有责任在。”
她深深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上这两天学,她真的有些找回了前世的感觉,甚至觉得就这样也不错,按照科举的标准掌握一身的本事,与众皇子公主以及官员子女结交,然后……
然后呢,纵然她真能科举,退一万步,她就算还是他,又有什么用,他这样一个庸人,恐怕到时候还比不上青兰她爹。
再高贵的出身也改变不了他庸碌的本质。
什么都看不惯,但什么都无力改变,最后摆烂放弃。
已经放弃了一世,还要再放弃一世?
“我明白,我明白,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只是有些时候糊涂了。”
此刻灵玉的内心是有些凄凉的:原来任何困难都能将我打倒,任何意外都会动摇我的道心,不过我还是会回来的,因为我是灵玉,因为我是安瑞;
那些安瑞熟悉的、向往的东西,都不是给灵玉的;而灵玉,如果不是为了安瑞,她也许可以去走更轻松的那条路,但她没得选。
她在内心对着自己,咧开嘴,用手使劲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小丑的笑。
深夜,东宫。
太子依旧没有入睡。
他听完宫人禀报白天在文华堂发生的事,挥手屏退禀报者,然后走到一扇窗旁,作推敲沉思状,像是呢喃,又像是在对谁说话:“灵玉……普通的羊脂白玉肯定会被摔坏,似乎真的不凡。”
深夜里,传来清灵悠远、仿佛不在人间的声音:“天师说过是灵玉。”
“可她看起来真的就是凡人,甚至根骨都很一般,我觉得我都比她更像身负天机变数之人。”
“你这嘴真硬。”
“孤是太子。”
“你这太子嘴真硬。”
太子深深吸气,不断对自己说,这人是修道者,这人是东宫属臣……
他转身从桌上拿起了前些日子从草原收到的帖子,扬了扬:“你看过吧,什么意见?”
这帖子真是从草原来的,有两份,一份给天师,一份给皇帝,给皇帝的这份前两天才刚送到太子这里。
世人都以为太子十六岁了,还没有开始参与国事,都在猜想是不是太子孱弱的身体使得皇帝心有疑虑,不说太子能不能处理好国事,就算是处理国事本身都有可能把太子身体拖垮。
但如果不把修道界的大事排出国事之外的话,太子早就开始参与国事了,甚至在皇后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没去过草原,也没见过苍狼神,只知道它是唯一坚信天命变数就在这几十年的修者,它相信会有灵气复苏,会有天下大变。师父也相信有变数,甚至很相信是那位侯府三姑娘和她的灵玉,但师父认为即使灵气复苏,也不会转变成上古时期那般溶于人,修道者会变多,但不会改变这天下的根本。”
“你是修道者,可向往那种灵气充裕、处处可修行之修道盛世?”
太子问出这句话后,窗外却迟迟没有再传来人声。
静谧的黑暗里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忘记定时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灵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