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未央荷影 > 第18章 第十七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未央荷影 第18章 第十七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作者:云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4:29:33 来源:文学城

元凤元年,深秋。

最近几日,霁雪时常噩梦连连,有时候半夜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今夜亦然。她起床披了件斗篷后走出内室站在回廊上,数着屋檐下正在滴落的水滴发呆。

她想起了她的母后,那个温婉如水的女子;想起了李夫人,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子,“以色事君,色衰而爱驰”聪明如她,想必早就知道父皇的心里并没把她看的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所以才说得出那样的话吧!她还想起了陈皇后,那个直到死去依然骄傲的女子,她想起她临死前对自己说:“不要爱上帝王,帝王都是没有感情的!”

突然,身上又多了件斗篷,她转身微笑道:“何时来的?我都没发现!”

“刚来,我听闻你最近夜里常失眠便来看看?不是答应了不过多操心吗?”

“桔梗并不知道我半夜起来,你是如何得知的?”

刘弗陵尴尬的笑笑:“漪兰殿的暗卫回报的,其实暗卫还任由我身上这块玉佩的调遣,只是你忘记罢了!”

“呵呵,那时候我还下令让他们把你挡在殿外,想想醒来至今时间过得好快啊!”霁雪感叹道。

“可是想起过往了?我曾说过重要的是将来,只有你养好身体,才能看到我成长为像父皇那样的君王!”

霁雪轻叹:“成为父皇那样的君王会有更多的无奈与辛酸,帝王的权威只是一个光环罢了!”

“我能猜想得到,父皇比我幸运很多,他八岁的时候还只是在漪兰殿的小皇子,而我已别无选择!”

“这一切于你太不公平了,没人给你选择的机会就把你推上那样的位置!”霁雪望着他,脸上已经挂满泪水也无察觉。

“不要替我难过,既已在其位,就请安心的看我走下去,我不会令你失望的!”他伸手替擦了泪后,把她拉进怀里,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药味让他安心。

她还想说什么但她说不出口,只有默默流泪,其实她想告诉他,她可能熬不过今年冬天了,最近已经开始胸闷心悸了,可是这样残忍的消息她如何启齿啊!以后的路上要他一人留在这宫里,那还不如她一开始就不要醒来。

在燕国,燕王寝宫的书房内。

“禀主上一切事情已准备妥当,就等一个时机了”杜禹说道。

燕王旦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沉思了一会,才问:“上官父子那边已经打点好了?”

“是的,长公主也已答应做内应,还有桑弘羊那边也就等主公行事了!”

“苏元呢?有没有说苏武是何态度?”

“据苏元所言,苏武自受皇上封典属国后一直以称病为由躲在自己的小院不曾见客,想必不会坏了我们的事。”

“是吗?看来现在就剩下霍光了,那个软硬不吃的老匹夫!”

“这个还请主公放心,孙大人(孙纵之)已经和桑弘羊以及上官父子想好对策了!”

“你先退下吧!”刘旦淡淡道。

杜禹退下后,刘旦又独自沉思,这次不比上回,上回皇帝还小再者他已经饶过自己一次了,所以这次不成功便只有死!

秋夜的雨又再次落下,雨水打在院内的树叶上发出“啪啪啪”的响声,记得曾经不知道多少个这样的夜里,自己陪着母亲等着父皇的到来,刘旦站起来走到回廊上,然后伸手接住雨滴。

这时,燕王后把披风给他披上后,说道:“王爷小心身体,秋夜的雨有些凉气!”

他没回答她,少顷,才问:“王后可猜得到本王此时所想何事?”

“臣妾愚笨,无法猜得!”

“以后我们可能要换个地方听雨了,本王激动啊!”

燕王后不解:“换个地方?王爷是要让臣妾换寝宫吗?”

“差不多吧,哈哈…”他大笑道。

燕王后见过燕王各种表情,但是今夜的燕王让她莫名的恐惧,于是她轻轻的退到离燕王稍微有点距离的地方。

“怎么?连你也怕本王了?这样的我应该更喜欢才是?本王就要成功了,怎么可以没有人分享呢?嗯?”刘旦拉过王后愤愤的注视着她问。

看着表情狰狞的刘旦,她更加害怕了,忙回:“臣妾没说害怕王爷,您先放手,您把妾身的手拧疼了!”

猛然发现自己失态,刘旦忙松手后转身望着远处,淡淡开口:“今夜所见所闻你从此忘记,现在先休息去罢,本王想再听听雨声!”

燕王后一听,忙如释负重的转身向屋内走去,她不清楚自己的夫君一直在做什么,但是她清楚此时的燕王不再是当初的那个燕王了!

一日,刘弗陵如往常一样批阅奏章,但是发现一份特殊的奏章,官员之间互相弹劾的奏章他见得多了,但是这份却是燕王上书,上书所说之意大致为:“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仪仗如皇上出巡一般,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为其预先安排饮食;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也只给了个典属国的官职;而大将军长史杨敞并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另外,霍光还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如今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是否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非常之举,令人怀疑!因此,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进入宫廷,侍卫在皇上左右,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

看完奏章,刘弗陵不发一言,只是一直看着这份奏章出神。

“福贵,今日可是大将军休假之日?”刘弗陵问。

“回皇上,正是!皇上想现在宣大将军进宫吗?”福贵请示道。

“不必,你们都退下罢!这里不用人伺候了!”

待所有人都退下后,他再次细细的看了看奏章,然后把它收进案桌后面的暗格里,继续翻阅其他奏章。

上官桀府上,上官父子正在书房议事。

“父亲伪造的燕王上书皇上会相信吗?”

“一个小毛孩,哪里能分辨真伪!”

“那父亲已和其他人商量过了吧?如若皇上下旨查办此事”

还没等上官安说完,上官桀说道:“放心,只要皇上下令,桑弘羊和那些大臣便会去逮捕霍光,到时候就可以看好戏了!”

“还是父亲想的周到!”

“哼,你以为人人都像你整日在酒肆鬼混,该收敛的时候还是收敛点吧!”

“父亲教训的是,我今后一定安分在府内,哪里都不去!”上官安答道。

虽听到自己的儿子如此说,但是上官桀只是不发一言然后走出书房,他知道他的儿子成不了大事,有很多事还得自己出面才行。

翌日清晨,刘弗陵在殿内一直等霍光来议事,但是迟迟不见他来,便问:“大将军何在?”

这时上官桀忙上前答:“回皇上,因燕王上书控告大将军之罪行,所以臣猜想大将军定是不敢前来议事了。”

“速召大将军进殿!”

看来皇上是要因奏章之事问责霍光了,思及此,上官桀和桑弘羊互看了一眼。

片刻后,霍光走入殿内,只见他一进殿便脱下帽子跪于地上说道:“罪臣霍光向皇上请罪了,还望皇上念在臣多年辅佐陛下的份上绕过臣的妻儿族人!罪臣愿意承担所有罪责!”

“大将军这是何故啊?”刘弗陵笑笑反问。

一时朝堂上一片震惊,他们不知道这小皇帝打的什么主意。

“皇上不是已经看过燕王的上书了吗?罪臣只是恳请陛下从轻发落!”霍光答。

“哈哈,大将军所言差矣!”刘弗陵大笑答道。

霍光惊讶的抬头看着刘弗陵,只见刘弗陵一副悠然的神情看着殿内的官员,他忙把头低下。

“各位大人觉得燕王的上书是真的吗?”刘弗陵问。

“臣认为应该属实,要知道伪造燕王上书是杀头之罪,谁人敢!”桑弘羊上前回话道。

“如若朕认为此上书是假的呢?”

桑弘羊一听,忙吓得跪下,头都没敢抬起,其他大臣都不敢再言语,一时间上官父子和桑弘羊如坐针毡一般。

“霍光把帽子戴上吧!你来说说看,朕是如何分辨此上书的真伪的?”刘弗陵问。

“罪臣不知!”霍光答。

“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官,是最近几日的事,选调校尉以来,也还不到十天,燕王他在燕国如何能得知此事,况且将军若要谋反,也不必选调校尉吧?”

“皇上英明!”霍光忙说道。

“皇上英明”一时所有大臣齐呼!

“金赏,朕让你去查的传递燕王上书的人查到了吗?是何人?”刘弗陵问道。

“回皇上,此人已逃离长安,臣已命人追捕!”金赏答道。

上官桀一听,忙上前道:“请奏皇上,臣认为此等小事不必费人力穷追不舍,还好皇上英明已分辨真伪,此事就可作罢了!”

“臣也认为可以作罢了!”又有一位大臣上前说道。

“不可,在朕看来此事非同儿戏,此等污蔑朝中大臣之人怎能不加以责罚!”

此时,又有为大臣道:“请奏皇上,如若并非大将军平日里有所过失,怎会有人不惜冒死伪造燕王上书?臣认为大将军并非完全无过!”

“放肆”刘弗陵怒斥。

一时所有官员皆呼:“皇上息怒!”

“朕今日再次声明:大将军乃忠臣,先帝托付他辅佐于朕,谁若再胆敢诬蔑大将军,将严加责罚”刘弗陵道。

霍光一听,激动得高呼道:“皇上英明啊!”

一时所有大臣又跟着霍光齐呼,刘弗陵觉得烦了便让福贵宣布退朝。

待刘弗陵走后,所有大臣才回过神来,皇上今日给自己带来的震惊太多了,想不到才十四岁便已如此了,真不愧是先帝钦点的继承人。

霍光从地上起来后,悠闲的系紧帽子的缨带,看着还在有所思的桑弘羊道:“怎么?桑大人又想起我的什么罪证,打算呈报皇上?”

“哼,你不会每次都走运的!”言毕,桑弘羊愤愤转身离去。

“哈哈,那我霍光倒是期待着不走运的时候会是怎样呢!”霍光笑着看着桑弘羊的背影说道。

上官桀听到霍光的笑声才猛的从对皇帝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忙起身往殿外走去。

“哎!上官大人别走那么急啊,我们亲家好久没叙叙了,要不今日你和我一同去将军府,顺便查查我有没有谋反?”霍光又对着远去的上官桀笑着说道。

上官桀一听,忙加快的步子。

“恭喜大将军此次求回清白”一旁的谏大夫杜延年上前说道。

“此乃皇上圣明,是我大汉之福啊!”霍光笑笑回道。

一时在场的其他官员齐齐向霍光恭喜一番后才各自离去。

出了大殿,霍光一直看着晴朗的天空微笑,这时霍光的家丁上前禀报:“将军,马车已在宫外候着!”

“不必,今日我要徒步回府!”

走在路上,看着沿途的风景,霍光想着今天朝堂上的皇上,如今的他比自己所想的还要睿智啊,看来虎父无犬子真不假。

才回到将军府的书房,密探便进来报所探到的情况。密探退下后,霍光升起窗上的帘子,秋日的风凉凉的吹着脸面,他抬头望着窗外的天空笑笑自语道:“要变天了呢,不知我们的皇上准备好了没有?”

金赏:金日磾长子子,刘弗陵即位时为侍中,后为奉车都尉,刘弗陵极为信任之人。

杜延年,武帝时御史大夫杜周少子,杜周为武帝时著名酷吏,长子、次子分别为河南、河内太守,也以苛酷闻名,杜延年为杜周第三子,也从小学习法令,唯行法尚宽大,不与父兄相同。西汉时期,经御史大夫杜周、杜延年解释的汉律,被称为“大杜律和小杜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七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