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未完无续 > 第96章 魏九安的美好时光

未完无续 第96章 魏九安的美好时光

作者:瑨玉温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2 12:21:04 来源:文学城

丁酉三月初六辰时。

云南苍山下的一个村庄响起啼哭,婴童降生。

虽然大梁已经建了国,但边关外患未除,依旧正值战乱,乱世之中,无上喜悦也不得欢呼。

父亲择不出好寓意的名,便请来了村口庙中一位道长,让他来赐个名。

道长掐指一算,却叹息一声,道:“不妙不妙,生辰八字不好,将来恐是个多难多灾的命格,还是取个贱名吧,贱名好养活。”

魏尚齐没言语,低着头,似乎还在琢磨道长的话语,迟迟不做抉择。

良久,道:“不好不好。贱名配不上我的儿。”

道长想了想,道:“‘珉’字,单字为名,可好?”

魏尚齐年少时好歹也上过私塾,知道这字的意思,摇头,道:“不好,仅仅似玉之石,自然不可与美玉相提并论。寓意不好。”

道长只好道:“这你叫我如何取?”

魏尚齐想了想,道:“不如,不取太大寓意的字,至简至精,如何?”

道长道:“那你的期许呢?”

魏尚齐道:“我儿无忧无虑,平安顺遂。”

道长思索片刻,道:“就取个‘安’吧,单字成名可好?”

魏尚齐也思考着,道:“再取个‘九’字。”

“长久的‘久’?”

“非也。九霄之‘九’,九重平安。”

战乱终于结束了,中原及西北一统,百姓的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不必颠沛流离了。

苍山脚下。村落。

魏九安还小,加上村里和他同龄的孩子不多,所以天天跟在哥哥魏逸明身后。

魏九安:“哥哥,哥哥,哥哥,哥哥。”

魏逸明:“唉唉唉唉。活祖宗你要干嘛?”

魏逸明也只比他大两岁多些,所以两人还很能玩到一块,魏逸明的玩伴也很喜欢逗魏九安。

魏九安:“没事,就是想叫你。”

魏逸明:“……走,咱们去苍山采蘑菇。”

魏九安:“怕,不去。”

魏逸明连哄带骗:“好吃着呢,吃完之后能变聪明。”

魏九安:“!我去!”

苍山山脚。

魏逸明还是不敢太往上走的,只带着魏九安在山脚下摘蘑菇,还要“精挑细选”些。

不一会儿,魏逸明举着个鲜红的蘑菇跑来,笑道:“九安!吃这个!好吃着呢!”

魏九安看了眼红蘑菇:“……哥,我不傻。”

魏逸明:“……哎呀好吃着呢。”

魏九安:“………………”

魏逸明又开始坑蒙拐骗:“你别看它红,但是也不是红蘑菇都有毒呀,我刚才吃了一个,看见咱祖宗了,你也吃一口,刚才咱祖宗还让我带你去看看他们呢。”

魏九安:“……”

但还是傻傻地吃了一口,顿时感觉天旋地转,眼前看不见现实景物。

魏逸明激动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魏九安:“前面怎么花花绿绿的。”

四岁那年,大旱,魏尚齐觉得日子有些难过,打算带着全家逃荒。

那天下午,魏九安和魏逸明从田间回来。

他们二人刚去捉了泥鳅,正开心,蹦蹦跳跳地进屋,还不知日后数年的颠沛流离,便也不觉奇异。

看见魏尚齐在收拾东西,魏逸明好奇,道:“阿父,咱们去哪啊?”

魏尚齐脸上还带着愁容,却没有在孩子面前展露出来,强颜欢笑道:“咱们去京城过日子,以后就不会吃不饱了。”

收成不好,孩子们也挨饿,魏逸明他们虽然不说,但魏尚齐和易云舒也都知道。

易云舒收拾好了包袱,蹲在魏九安面前,将他的碎发整理了一下,笑道:“京城可是个好地方,天子脚下有福泽庇佑,不愁吃穿。”

魏九安道:“比家里好吗?”

易云舒道:“等到了京城,京城就是咱们的家。”

魏九安摇头,道:“我只认苍山的家。”

易云舒笑着捏了捏他的鼻子,笑骂道:“倔孩子。”

魏九安幼时也是个倔性子。

几天后,一行人出发了,除了魏尚齐一家,与之同行的还有张李两家。

路上,两家的孩子彼此熟悉,也能带来些乐子,大人们看着也高兴。

只是,张李两家的男丁似乎故意甩下了担子,魏尚齐心软,不愿看他们日后到了京城挨饿受冻,便将他们的行囊也带着,一来二去,所有的东西都推给了魏家夫妇。

易云舒察觉到了不对,几次开口,魏尚齐却笑道:“没事啦,就当积积福报,累不着。”

易云舒也只好不再多言,默默帮着他。

直到后来他倒下,也还劝自己是在为两个儿子积福报。

易云舒心力交瘁,也陪他去了。

几人继续赶路,没人在乎魏逸明的年纪,只是让他成为了下一个魏尚齐。

张家长辈以魏逸明二人年龄小为理由,拿了地图,故意乱走,耗尽魏逸明的体力,想以此至他于死地。

魏九安先察觉出来,与魏逸明商量了。但魏逸明却罕见地认真思考起来,最终,道:“若张叔真的要灭口,那你我迟早要死一个。你太小了,我来。”

魏九安没听懂,也不明白为什么张家长辈要杀他们。

若是真的要死的话,张家那个和魏逸明玩的好的长子会拦着吗?张家长辈下得去手吗?为什么他们要死啊?

魏九安统统不知道。

果然,那一天到了。

魏逸明口干舌燥,缺水。

魏九安去向张家那几位长辈求情,让他们分一点水给魏逸明。

张家长子有些动容,但其父道:“你想多一个人和你分名利吗?我收了钱,你不要掺合。”

魏九安没听这些,只是一遍遍把头磕在地上,求他们分一点水。

他的爹娘都没有了,他不能把唯一的亲人也舍去。

没人理他了,没人听他说话了。

魏逸明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不想让魏九安那般卑躬屈膝,便抬抬手叫他过来。

魏九安心里似乎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他也感受到自己很快就会是一个人了。

于是连滚带爬地过去,紧紧拽着魏逸明,不想让他走。

魏逸明仿佛突然有了些精神,摊开手掌,里面还攥着几粒玉米。

虽不救命,但也能充饥。

魏逸明笑道:“你能活了。”

魏九安边哭边摇头,道:“不、不要、不活。一起、一起活。”

魏逸明笑骂道:“你个傻子。没人会陪你活着,总要有人走的。”

“我就先走一步了。”

之后几天,魏九安没惯着那两家,便是一点东西都不拿,便说自己年纪小,也惹得两家长辈不满,但魏九安不在乎了。

一天晚上,魏九安正熟睡着,突然感到一阵窒息,救生本能使他不断挣扎,想要浮出水面,却感到一双大手死死按着他的头。

张家长辈笑道:“九安呐,世道太乱了,我也要活啊。”

那魏逸明不能活吗,那阿父和阿娘不能活吗。

那他自己不能活吗。

世道乱和孩童的生死又有什么关系。

在张家长辈眼里,他的命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世道乱,银子也还是好东西。

他不愿死,他知道他的命是全家的死换来的,他不止一个人苟活于世,他还要替家人活。

不能死、不能死。

后来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是怎么昏迷,似乎是后脑被打了一棒,他记不得了。

只记得后来醒来的时候,是在一户人家的床上。

他吓了一跳,立刻抱着被子缩在墙角,身上还抖,警惕地看着四周。

直到门口进来个人,魏九安立即喊道:“谁?!”

那人一怔,随即笑道:“我还要问你是谁。”

魏九安这才发觉,此人身型与他相像,算个同龄人。

此人走近,在他面前蹲下,将一碗药端到他面前,故作遗憾,笑道:“我捡到你的时候,你都快淹死了,还是我将你带回家,你却这样对我喊。”

魏九安垂下眼,轻声道:“抱歉。”

此人对药扬了扬下巴,道:“诺,喝了我就原谅你。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从郎中那儿找来的。”

魏九安觉得他不是什么图人命的人,至少与张家长辈不同,便伸出手,将药喝了下去。

此人开玩笑道:“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日后我好去讨报酬。”

魏九安还是声音小,道:“魏九安,云南来的,云南苍山那边。”

片刻后,道:“这里是哪儿?你是谁?缘何救我?”

此人也笑道:“此地是徽州,我姓陆,陆明泽。出门挑水巧遇个水中仙,就救啦。”

魏九安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陆明泽以为他在哭,刚想安慰,却听到了他的笑声。

似乎还是破涕为笑,魏九安眼角还有些湿润。

陆明泽:“……我说话很搞笑吗?”

魏九安边笑边道:“没有,我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就是觉得表达方式有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陆明泽:“………………”

陆明泽开玩笑道:“好好好,我不救你了,你出去吧。”

魏九安的笑僵在脸上,须臾,起身,一句话都没多说,就往出走。

陆明泽这才有些慌乱,忙拉住他,道:“你别走啊,我开玩笑的,切莫当真!”

片刻后,低声道:“我也知道别人不要我会很难受。”

下午,两人就坐在屋子里,席地而坐,将自己的经历都说了出来。

同样的孤苦无依,魏九安觉得可以与陆明泽一同往京城走。

将这个想法告诉陆明泽后,陆明泽倒也认真思考了一番,随后笑眯眯地道:“也可以,同样无依无靠,你我还能做个伴。”

魏九安却愁了,他本来也没打算真的和陆明泽一起走,只是想借此离开陆明泽家中,毕竟总是住在别人家,也不好。

陆明泽又思考了一阵,笑道:“不过嘛,咱们没什么银钱,就算这边的房子卖了,也不够你我日后在京城定居的。”

魏九安颇有些目瞪口呆,道:“你若是卖了房子,你爹娘怎么办?他们一辈子不回来了吗?要不要商量一下?”

陆明泽摆摆手,道:“不必。他们当初舍弃我的时候也没跟我商量过,卖他们套房而已,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找不到你我。不必担忧。”

魏九安:“?!”

但是,还是钱的问题,他们的钱不够日后去京城定居,便只好在徽州住下几年,去给大户人家当当伴读什么的来挣些钱。

两年后,钱终于攒够了。

陆明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省吃俭用这么长时间!终于!终于不用省着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魏九安将行李系好,无语道:“那这些钱还不够你挥霍半个月的。”

陆明泽轻咳一声,掩饰尴尬,笑道:“哎呀说着玩啦,我可心疼钱。”

于是,两人先买了张地图,随后便出发了。

路上,经历了很多很多事。这段路很长。他们觉得他们走了很久很久。

遇见了很多人,告别了很多人。

好在,很久之后,他们还是到了那身心安乐之所。

一年后,京城。

他们的钱还是不够买宅子,于是,他们有一次想到了去做工,这样可以住在主家,还不用愁吃喝——可能就是差了点。

但陆明泽不愿去做工寄人篱下,打算去服兵役,看看能不能进入禁军的队伍,日后保家卫国,也是英雄。

但魏九安觉得没戏,便去各位亲王府询问,打算在亲王府里当个下人。

询问一圈,最终也只有睿王府上在招人。

睿王府。

魏九安还是去敲了门,没见到睿王,只见到了管家。

管家看了魏九安的信息,轻蔑一笑,道:“今年十三?”

魏九安点点头,道:“快十四了。我能当伴读,也能洒扫,若不然,看门也成。”

管家又笑,道:“你是平民出身?”

魏九安道:“祖上也显赫过,只是现家徒四壁。”

管家道:“那你就走吧,睿王府也不是谁都招。”说着,就要关门。

魏九安却拦着,追问道:“为何?只因我是平民?”

管家只瞥了他一眼,便道:“不成气候。”旋即加大力道关了门,魏九安的手没及时抽回,被门缝夹住手指,收回之后一看,果然涌出鲜血。

他不怪睿王府,只单纯的觉得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会才被拒绝。

他便也去服兵役了,在校场的军帐外,和一群青年人排着队记名。

“叫什么名字?”

“魏九安,云南人士。”

“好,走吧,去领衣服去。”

“好嘞!”

看来还是参军好啊。

魏九安领了军装,幸得和陆明泽分到了同一伍。

校尉是个很好的人,他观察过,觉得陆明泽的手腕力量很突出,于是让他练刀剑和弓弩,觉得魏九安的腿和小臂很有力气,便让他结合两者,多练骑射。

他不想让他们二人就此埋没,便大力推举二人参加武举。

当时,正值燕康帝崩逝,顺阳帝登基,各位亲王扶持势力,又有臣子献媚,便抬高了武举入试资格的门坎。

平民就算入试,也大多会被贵族子弟的后台打压。校尉对此也非常不满,所以推举魏九安和陆明泽,也是算准了他们二人能打破这个“贵族特权”,另一方面,也要给新帝选择几个随身侍卫。

不过这件事情校尉一直没有告诉他们,只是让他们在军队里呆着,认真训练,以及,送了他们一些关于文史的书籍。

魏九安不满足于认字,他知道他幼时没有读书,知道他比京城其他公子都差一截,他想追回来,他想文武双全。

每个训练结束的晚上,陆明泽回军营,他便偷偷溜出来,去街口听先生说书,然后去店铺用自己为数不多的俸禄买些书来读。

看不懂便去问,问多了先生烦,他就只能给钱来问。一来二去,钱少了,吃的也不好了。

大梁的军营晚上是不管饭的,他便只能存些中午的饭到晚上,夏天就饿着。

两年过去,他懂史识文,精修骑射。也到了武举的日子。

武举当天,共射十箭,他一骑绝尘,连中多次十环。扬起的风沙迷了看官的眼,少人窥见他的英姿,无不赞叹。

后来还要考刀剑,魏九安在这方面不算出类拔萃,但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终归甲等。又因骑射方面盖过了那几个充水的“榜眼探花”,经顺阳帝亲自定夺,摘得“顺阳二年武举状元”的名誉,凭此殊荣,拥有了入侍卫处的资格,只是平民出身,朝臣不服,还要争论。

在等待圣旨的过程中,魏九安又去找活干,这回却被睿王府主动招募。

他来不及想为何被招,他只想多赚些钱,听别人说入宫当差没钱贿赂人可不成。

他便直接带着包裹上了门,住进厢房,开始了他的妄想。

他当初不谙世事,傻极了,还妄想着睿王府里的人都和睦谦卑,他还妄想着他能交很多朋友。

正式当差的第一天,他被送到了睿王世子身边,他不了解这位睿王世子,只能小心翼翼地在世子身旁做个“哑巴随从”。

世子有时去街口找几位世家公子投壶。但投壶不是重点,重点是投完之后让魏九安去捡掉落在地上的箭。

魏九安不敢反抗,他也知道睿王和睿王世子仗势欺人已久,也知道睿王府有胆量杀家奴,他便只好小心翼翼地去捡,捡好之后再受那群落榜的公子嘲笑一番。

再后来,世子去赏花赴宴也带着他。

世子似乎不再单单把他看作随从,而是可以当着好友的面取乐的玩物。

世子知道他还有个哥哥,也时常提起魏逸明,欣赏魏九安愤怒又无法反击的样子,也很满足。

于是,时间久了,别人也懒得去记魏九安的名字——或许他们本来就觉得魏九安不配有名字,便叫他“魏二”。

这个称呼很被众人所喜爱,京城认识睿王世子的公子们几乎都这么叫了。

姓氏后面加上排行,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称呼。但是那些人并不觉得这样对他是正常的称呼,而是带着讽刺和调笑的意味叫着——

“魏二,你哥的死,是不是你克的呀?”

“魏二,你不是武状元吗?怎么跟条狗似的跑来给睿王府当家奴了?”

“魏二,你说你以后是不是就当一辈子家奴就够了呀?”

他也不想听,他非常不想听。

久而久之,他讨厌这个称呼。他总下意识觉得,会有一些侮辱性的话语随着这个称呼出现。

他开始觉得自己做错了选择,他开始觉得自己一开始就不该去当家奴。

他也开始害怕,他会被这个“家奴”这个称号束缚一辈子。

几个月后,朝廷的圣旨颁布下来。魏九安被封为了从二品御前带刀侍卫,对于平民出身的他来说,已经是个很高的官职了。

但他又花了不少钱置办官服和刀。

之前防身用的短刀因为一些原因丢掉了,他又得去买把新的,这回想让新刀有点辨识度,便自己动手在刀柄上刻了个“魏”字。

至于官服,其他侍卫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穿的衣服都是花了大价钱买的。他买不起,便只好低价买了件布料粗的改一改,虽然不舒服,但也算穿上了官服。

陆明泽倒是本来也能去宫里当个小差的,但顺阳帝御笔将他划给了湘亲王白羽昼。不过细细想来,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湘亲王身边没什么侍卫,陆明泽在他身边,立几个功就能进皇上的眼,也不用太争锋了。

两位侍卫都领了圣旨,忙了几天,待解决完公务事宜后,终于能歇歇了。

庭院中,魏九安还在庆幸他终于不是家奴了。

陆明泽喝下一口酒,道:“不过,睿王世子也没中举吧?”

魏九安摆摆手,道:“就他那三脚猫的功夫,能中才怪。”

陆明泽点点头,道:“也是。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不用中举也有大好前程,谁让人家的爹娘争气,给他铺好了路。”

魏九安也附和着点头,笑道:“这么一说,我还蛮羡慕的呢。”

陆明泽笑道:“过几年就是人家羡慕你了。武举这么出风头,日后高升,可得替我压他一头。”

魏九安疑惑:“他什么时候惹你了?”

陆明泽道:“没什么,就是看不惯他那嚣张跋扈样,狗眼看人低。”

只是话没说完,他又叹气上了:“九安呐,你说,你要是被他们记恨可怎么办啊?你的仕途要是不平坦,可怎么办啊?”

魏九安仰头将杯中酒水饮尽,笑道:“恨又如何?这世上除了恨还有爱呢。仕途不平坦,我就真的要孤零零一个人走下去吗?”

果真,仕途不平坦。

但他也不是一个人走了。

后来又走了很远很远啊。

首发2024.2.10

新年快乐(^o^)/

去年春节的时候我还在写28章,这么快一年都过去了,本来打算把一些东西写进后记里的,但是下一篇番外都是大长篇,后记要是什么都融进去的话不敢想会有多长,就很怕大家看不下去啊TwT

掐指一算,来到晋江也一年半了,平心而论,写作方面是比较平静无波的,我也圈地自萌一个人爽,遇见了一些人,萍水相逢,都很友好,有一位姐妹还投了营养液,并且觉得双死算he,这个我记得哈哈哈哈,后来我吓唬她回头修文的时候把白羽尘写死,那个姐妹删评了(T-T)

当然不会的啦,以后会有精修版,但是主角命运也就这样了,宝子们大可放心哈(再次感谢宝子们的喜欢!么么哒!

我还记得4月份的时候,我在隔壁dy发了个视频说白魏很甜,然后有个看过我文的姐妹来评论说她不信我的鬼话,哈哈哈哈哈哈哈,当时真的是给我开心到了!突然觉得写文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和你们见面也是很幸运的事呀。

更加开心的是,很少有人是因为我才去看白魏,更多人是因为白魏才认识我。

但是呢,无可否认,2023年确实也经历了一些不开心,有抄袭的,也有不再与我同行的,所以我前段时间休息了一阵,就是调整自己。我也并不想细说了,如果那些旧事掀起风波的话,我会在微博再谈,但是如果风平浪静的话,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了,就慢慢忘掉这些吧。

以及一些预告,下一本开《同逐鹿》,连载同时也会写一点《在循环游戏里人人npc》,也是开了很久的坑啦

以及!我要开始修文啦,《无悔·不回》会重新写一遍精修。白魏修文的话重点修前两卷。

白魏广播剧正在准备,2024年应该可以和大家见面,等策划接吧,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有消息的话我会在wb @瑨玉温吞JYWT 这个号里发,大家期待一下吧。

引用一句魏宝说过的话:“仕途不平坦,我就真的要孤零零一个人走下去吗?”

他不是一个人走了,我也不是一个人在走了。

感谢与我和白魏同行的你们,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喜乐安康,如果有缘的话,希望我的下一篇文也能被你们喜欢

要一直在一起哦,不管是白魏还是我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魏九安的美好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