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未完无续 > 第46章 初战

未完无续 第46章 初战

作者:瑨玉温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1 00:44:55 来源:文学城

顺阳五年五月廿八。

到了初夏,魏九安便更懒得动弹了。反正现下他只需要陪白羽尘演戏就是,除了一些京中政敌的动作他需要留心以外,也没有别的公务送到长生殿了。

这些日子韩辰也不负他和白羽尘所托,一直在努力弹劾魏九安,早中晚各一本奏折。起初还算正经,后来实在没的可编了,就开始放手挑刺——

“顺阳四年二月十六,魏九安见到同僚陆明泽后没有行常礼。”

“顺阳四年三月初八,大婚之后魏九安没有去奉先殿给太祖皇帝上香祭拜。”

“顺阳四年六月十二,魏九安在长生殿喂鱼时喂的太多,将御赐的锦鲤撑死了。”

“顺阳四年七月十九,魏九安在万寿节晚宴后踩死了苏池畔的一只蜗牛。”

“……”诸如此类。

谢羌不在,他也有些无聊。白羽尘知道后,索性将兰蕴拨到了长生殿侍奉。

虽说俸禄少了些,但兰蕴也清闲了不少,最大的工作量也就是陪魏九安喂喂鱼、搬搬花草,但比较折腾人。

午后。

该说不说,长生殿小厨房的饭菜还是很好吃的。

只是中午魏九安非要亲自下厨,兰蕴本来很期待,觉得他体谅下人。结果当她看见魏九安端着一盘黑炭一样的炒芹菜之后,还是有些不敢吃了。

看见她为难,魏九安先吃了一口,未见神色有异,他还笑道:“吃一口吧,之前皇上吃了都说好。”

兰蕴干笑两声,道:“他可能是爱屋及乌吧。哈哈,哈哈哈。”

毕竟是自己的上司,兰蕴还是强忍着不适吃了下去。

这一口芹菜的威力相当大,以至于她的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

魏九安笑眯眯地道:“如何?”

兰蕴很是违心地竖起大拇指:“特别好吃!”

魏九安开开心心地开始哼小曲儿。

兰蕴:“……”

二人还没高兴多久,便见门口进来个眼生的小太监。

魏九安眯了眯眼,问道:“这位公公是……?”

小太监似乎很惶恐,吓得跪下道:“奴才……奴才是圣辰宫的人。皇上午膳后起了高热,请您立即过去一趟。”

魏九安心下一惊,道:“太医去了吗?湘王在不在?他是不是又喝了危及身心的药?”

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小太监问蒙了,他没回应,只自顾自地道:“奴才不是近身侍奉的人,这怎么会知道?反正现在皇上急召您过去呢,晚了可不好。”

魏九安给兰蕴使了个眼色,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兰蕴会意,上前一步,笑道:“这位公公,我也是御前的宫女,不知可否容我先去调查一番,再做打算?”

说着,她还不忘往那小太监手中塞了几块碎银,道:“这是魏大人和我的一点心意,就当请您喝茶。”

小太监没收银子,只是干笑道:“大人,事不宜迟,您还是快去吧,若是再拖延,奴才可就不能保证御前的人还这般客气了。”

魏九安和兰蕴本想先去调查白羽尘的行踪的,若是他真的在圣辰宫、真的突发急症,再去也不迟,但如若不然,那便是羊入虎口。

但是这小太监一直阻拦,想来不是什么好事。

魏九安深吸一口气,道:“谁派你来的?”

小太监不假思索地道:“皇上啊。”

魏九安嗤笑一声,心下有了定论。

若是白羽尘真的像那晚一样病重,肯定不会派人来通知魏九安。一则是怕他担心,二则是怕过了病气给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二人要演一场离心的戏,现在正是让政敌放松警惕的关键时期,白羽尘现在就算出了什么事,也断然不会为了一己之身而直接召见魏九安,这不亚于前功尽弃。

魏九安心下了然,直到这次不是什么好事,便直接道:“那便劳你转告,我今日腿上的伤复发了,也疼难忍,去不了。”

小太监也不装了,挺直了脊背,脸上的惶恐尽数消散,道:“大人不去也无妨,只是听闻您的外祖母易老夫人几日要入宫,若是您不肯去,我们主子也不能保证老夫人的安危喽。”

魏九安顺势问道:“你不是御前的人?”

小太监笑道:“奴才是哪里的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您到底去不去。”

魏九安知道这回说什么都不该去,但是易老夫人下午确实要入宫,若是老夫人一把年纪因为他而被陷害,魏九安自然不安。

兰蕴看向他,有些犹豫地道:“大人去吗?”

魏九安深吸一口气,道:“罢了。我外祖母下午要入宫,我敢不去吗?”

兰蕴想了想,对魏九安道:“那奴婢在长生殿等着,若有不测,也好应对。”

魏九安刚要点头,小太监便道:“兰姑娘本该是阖宫上下最清醒的人啊。如今长生殿只剩您和魏大人了,若是他独自一人前去,一个随侍的下人都没有,那该叫人如何揣测啊?”

魏九安似乎想到了什么,对兰蕴道:“你陪我去吧,若是留你一个人在殿中的话,无人可以保证你的安危。”

兰蕴依旧忧心忡忡,但还是同意了。

圣辰宫。

魏九安刚迈进正门的门槛,一抬眸,果然看到了自己想到的那人——

宁太妃端坐在主位,垂眸吹着茶沫。她依旧珠翠满头,但这次,眼角眉梢间隐约能看出些许疲惫。

芳仪和姜研站在她的左右两侧,微笑着看向魏九安。

魏九安早就猜到了,所以也没有太过惊讶,而是走上前,很自然地行了礼。

宁太妃垂眸看向跪在地上的魏九安,笑道:“别来无恙啊,魏二。”

魏九安道:“娘娘风采如旧。臣听闻皇上病重,特来侍疾。”

宁太妃和芳仪一同笑了起来。

宁太妃嗤笑道:“皇上眼下正在御书房面见宗亲。你以为他会愿意见你?”

兰蕴立刻察觉不对,刚转身要去搬救兵,姜研便先她一步关上了殿门,笑道:“姑娘要去哪儿啊?”

宁太妃抬手拿起了一个茶盏,扔在了地上。茶盏碎成了许多片尖利的瓷片,碎在魏九安膝前。

芳仪抬手,唤来了几位侍卫。

两位侍卫按住了魏九安,将他往前拖,迫使他跪在了碎瓷片上。

他的膝盖涌出血液,染红了下裳。魏九安疼得紧闭双眼,手也不由自主地握成拳。

两个侍卫更加用力,将他的肩膀往下压,瓷片嵌进皮肉里,再加上他右腿断过,自然痛不欲生。

兰蕴看见了他的痛苦,连忙要上去护着他。

姜研一甩拂尘,两个小太监押着她,不让她继续靠近。

宁太妃附身,抚摸着他的脸,微笑道:“魏大人前些日子在朝堂上变法,很威风嘛,多厉害呀。‘肃清吏治,固权保皇’,多么正义凛然呀。”

她的手渐渐扼住了魏九安的脖颈,道:“你一直都是皇帝身边最忠诚的狗,本宫知道的。可你去献媚讨好,为什么要与本宫的儿子过不去呢?”

魏九安逐渐有些喘不过气,他的头脑一片空白,只勉强捕捉到了几个字眼。

宁太妃松开了手,氧气涌入他的鼻腔,他也清醒了些许。

仔细一想,他主持的变法确实对宗亲权臣无益,宁太妃因此恨上他也正常。

魏九安跪伏在地上,咳了好几下,声线不稳,断断续续地道:“臣……臣是为了、江山社稷思量……”

宁太妃哈哈一笑,道:“江山社稷历来都是腐儒们党争的噱头,真正动兵戈的时候,谁还管什么江山大业!”

魏九安抬眸,道:“若是没有了乱臣贼子,自然没了动兵戈的时候。没有了那般动荡之时,也就能巩固江山社稷了。”

宁太妃眯着眼看向他,道:“好、好啊。你胆敢顶撞本宫。”

魏九安下意识道:“臣不敢。”

宁太妃似乎找到了他的把柄,微笑道:“你真是长本事了。只是本宫听闻你的外祖母下午要入宫面圣,你在此时顶撞本宫,是不是不合时宜啊?”

魏九安心下一惊,害怕宁太妃因对自己不满而迁怒老夫人。

可惜还没等到他请罪,宁太妃便道:“来人。”

姜研连忙走来,躬身道:“请娘娘吩咐。”

宁太妃摆弄着护甲,道:“他魏九安胆敢不敬本宫,本宫今日便行宫规,好好责罚这个不知尊卑礼仪的东西。”

姜研一甩拂尘,方才那两个侍卫立刻上前按住魏九安,静听宁太妃发落。

兰蕴看这架势不对,吓得连忙跪下,道:“娘娘三思!魏大人一向得皇上重用,若是皇上知道您如此行事,心中定然不满,更会伤了母子和谐啊!再说了,魏大人也是御前侍卫出身,在御前定然也有不少旧识,万一谁将今日之事私下传播,对您的声誉也不利啊!”

宁太妃只是瞥了她一眼,道:“本宫处置一个不懂尊卑的奴才,也轮得上你一个小小宫女插嘴?”

说罢,看向魏九安,嘲讽地笑道:“你还以为自己是个侍卫啊?你且说来,哪朝的侍卫入过狱、断过腿啊?一个废人,安守本分也便是了,如此僭越犯上,你还真当自己成了主子吗?”

魏九安自知难逃一劫,为了自己的家人思量,只道:“臣听凭娘娘处置。只是臣的外祖母下午还要入宫,还请您高抬贵手,放过她老人家。”

宁太妃不理睬,只道:“掌嘴。”

姜研会意,道:“奴才尚且不知要打多少下,还请娘娘示下。”

宁太妃道:“打到本宫说停为止。魏大人伶牙俐齿,也该磨合磨合。”

姜研眼珠一转,为了讨好宁太妃,抓了一把地上的碎瓷片,一手捏住魏九安的脸,手指卡在他后槽牙的位置,若他稍有违抗,便能直接压断他的牙齿。

魏九安还来不及说一句话,姜研便将碎瓷片塞进了他的嘴里,还微笑道:“大人一向骄傲不羁,能得太妃娘娘调.教,也是您的福气呢。”

说罢,半分思索的时间都不留给他,抬手便是重重的一巴掌扇了上去。

随着姜研的巴掌落下,瓷片在魏九安口中划破了他的口腔内壁,猩甜的血液在他的口腔中蔓延开来。

还不等他吐出碎瓷片,姜研便又是一巴掌扇了上去。

这一次力道更大,魏九安的脸颊已经有些红肿,耳畔嗡嗡作响,扰得他心烦意乱,只感知着疼痛,其余半点儿顾不上了。

兰蕴用力挣脱了按着她的两个太监,跪在宁太妃面前,拉住了宁太妃的衣裙,急得马上要落泪了似的,连连磕头道:“娘娘高抬贵手,饶了大人吧!奴婢求您了!大人自从出了刑狱,便落下了伤病,今日也只是为他自己辩解一二,娘娘饶过大人吧!”

宁太妃瞥了她一眼,道:“你本是皇帝身边的宫女,怎么突然开始为他求情了?”

兰蕴垂眸,道:“奴婢是皇上身边的人不假,可皇上将奴婢遣到长生殿伺候的时候亲口对奴婢说,无论如何也要护着魏大人。大人与皇上荣辱一体,奴婢与皇上的主仆一心,自然亦是相同的。还请娘娘高抬贵手!”

宁太妃听着清脆的巴掌声,摆了摆手,示意姜研停手。

姜研急忙让开,退到一旁侍候着。

两旁的侍卫也松开了按着魏九安的手。他弯下腰,蜷缩着吐出口中的瓷片,连带着将瓷片刮出的血也吐了出来。

他口腔内全是鲜血,脸颊也有些红肿,看上去倒是可怜。

圣辰宫的地毯一般一个月一换,他是知道的。若是将血吐在地上,白羽尘看见了定要怀疑。他便抬手捂着嘴,血液从指缝间淌出来,更加凄美。

宁太妃轻轻挑起魏九安的下巴,直到对上他的视线,才故作嗔怪地端详着他脸上的伤,对姜研道:“怎么下了这么重的手?”

姜研陪笑道:“竖子惹娘娘不悦,自当重罚。”

宁太妃用帕子轻轻擦拭着魏九安唇边的血液,微笑道:“皇帝如今病着,你可有什么法子?”

魏九安垂眸,忍着口中被瓷片划伤的疼痛,道:“臣不是太医,自然无法。”

宁太妃收回手,道:“本宫倒是有个好法子。听闻古时有个偏方,说是以人血入药,能让病患痊愈得更快。你一向自诩忠君,如今愿不愿意为了皇帝,献出你自己的血肉啊?”

魏九安震惊于她能说出这样的想法,还将其冠以忠君之名。

兰蕴也很震惊,连忙道:“还请娘娘三思!”

宁太妃抬脚踹向兰蕴,道:“本宫又没有同你说话,你乱插什么嘴?”

魏九安看向兰蕴,有些担忧,但还未等他开口,宁太妃便一巴掌扇在他侧脸上,道:“你也哑巴了?”

护甲在他脸上留下一道血痕。魏九安想起兰蕴方才为自己求情的模样,直视着她的眼睛,道:“古法偏方不可信,还请娘娘三思。

宁太妃挑眉,捏着他的下巴,道:“你这张嘴啊,还没有被打服吗?”

宁太妃咂咂嘴,道:“你啊,生了一幅好皮囊,也怨不得皇帝拿你当心肝儿似的宠着。只是你见事不明白——男宠就是男宠,就算死后能入宗庙、就算能承皇帝雨露恩泽,也是个下贱的身份。你以色侍君,就该想到会有皇帝厌恶你的这一天。”

魏九安心里还是欣慰的,宁太妃既然说了“厌弃”之事,也侧面证明了他和白羽尘演的那出戏还算成功,总不算白操劳一场。

宁太妃道:“如今皇帝不需要你侍奉在侧了,你也该尽一尽自己的心意,是不是啊?”

魏九安垂眸,道:“即使是娘娘真的要相信偏方而取臣的血,臣只能从命。但还请娘娘思量之余,不要因对臣的喜恶而迁怒兰蕴姑娘。”

顿了顿,又道:“以及臣的家人。”

宁太妃瞥了他一眼,道:“其实你也是个聪明人,只是愚忠。宋楠已经笼络过你了,只是没有实质的好处给你罢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待我儿事成,本宫许你王侯之位,可好?”

魏九安摇头,道:“即使瑜王真的取而代之,你以为他就能掌实权?”

须臾,他又道:“更何况,做反贼的臣子,还不如为正统而死,也算担得起一个‘忠’字。”

宁太妃拊掌,道:“好啊。”

说着,给芳仪试了个眼色。

芳仪自然明白,命人搬来了一把椅子。

姜研带着魏九安身旁的两个侍卫将他绑到了椅子上,上前抽出他腰间的佩刀,双手奉给宁太妃。

宁太妃扬了扬下巴,道:“既然他要求得个‘忠’字,本宫便成全了他。既然皇帝如今厌恶他,便用他的血来报答皇帝的恩宠吧。”

姜研躬身,转身后笑着朝魏九安走了过去,抽刀出鞘,道:“这把刀还是您入仕时,朝廷赐下来的,如今您用它来取血还恩,再好不过了。”

他翻过魏九安的左手,在他掌心下方的手腕处划开了一道口子,还用力按压了下他的伤口。

魏九安痛得闷哼一声,被生生划开皮肉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以至于他的额头上流下汗珠,似乎也在诉说着他的痛苦。

与此同时,血涌出来,向下滴落。

芳仪将一个瓷碗放在了他的伤口下方,接住了这些鲜血。

魏九安抬眸,看向宁太妃,强忍着疼痛,还不忘道:“还请娘娘高抬贵手,放过臣的外祖母和兰蕴姑娘。”

宁太妃闭上眼睛,揉着太阳穴,道:“聒噪。”

芳仪会意,端起一旁下人呈上来的汤药,朝魏九安走去。

两侧侍卫按住他的肩膀,芳仪几乎是掰开了他的嘴用一把特制的勺子舀起了一勺汤药。

那勺子与众不同。它的边缘极薄,甚至到了锋利的地步,和刀片没什么区别。

芳仪用它舀起汤药送入魏九安口中,随后,拿着它用力地朝他的喉咙里捅去。

强烈的不适感传来,魏九安不断挣扎着,却也无济于事。他口中本就受了伤,如今又被施加这样的酷刑,自然疼痛难忍。

芳仪见他挣扎得厉害,索性也不用药勺了,直接将药灌进了他口中。

魏九安喉中像是哽着什么异物般,连连咳了好几下,将药与血一同吐了出来。

宁太妃看着他狼狈的模样,道:“接着灌。”

兰蕴看向她,泪眼朦胧,刚要求情,便听见宁太妃道:“魏九安舍出他那条贱命也要护着你和易夫人,你还是惜命吧。别逼本宫赶尽杀绝,届时对谁都不好。”

两个太监再一次按住了她,不让她动弹。

而另一边。芳仪又给魏九安灌下了一碗药,魏九安被呛得连连咳嗽,甚至有些喘不过气。

他起初只认为是灌药时太过着急,才使得如此。可是过了许久,窒息感仍在,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药叫断肠草,喝下后会让人窒息,若是剂量过大,也可致死。

但宁太妃不会真的杀了魏九安,毕竟这个节骨眼上她不能轻易对他动手,所以这碗药中断肠草的剂量并不多,并不会致死,但窒息感仍旧长久存在,更加生不如死。

魏九安大口喘着粗气,像是离了水的鱼儿般努力地呼吸着。但那把刀一般的勺子刚捅过他的喉咙,再加上方才掌嘴时碎瓷片在他的口腔里留下的伤口,使得他每一次张开嘴时涌入的空气都会让他痛苦万分。

起初他还能挣扎,只是麻绳绑着着他的手臂和身体,每次挣扎时左手小臂抬起,压着血管的麻绳就能把血液挤出来。渐渐地,他也发现了,挣扎没用,只是徒增痛苦罢了。

他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液流淌出来,滴落在碗中。

伤口被扯得越来越大,流出的血也越来越多,他的脸色有些发白,也没了力气喘息和挣扎。他像个失败者一般垂下了头颅,身体上的折磨使他越来越痛苦,更别提内心了——

宁太妃在芳仪的搀扶下站起身,走到魏九安面前,故作遗憾地道:“听闻你外祖母未时初就要入宫了呢……”

她伸出一只手,抓着魏九安的头发,迫使他看着自己的脸和笑意:“你说,若是你外祖母看见,昔日风光的摄政王如今在我手下连条狗都不如,她会作何感想啊?”

由于窒息,魏九安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呜咽着,发出几个音。

宁太妃从姜研手中接过魏九安的佩刀,抵在他的脸上,不断向下划,划到脖颈、划到小腹。

宁太妃的神情很是落寞地道:“若是能现在就了结了你,本宫心里才痛快啊。”

她质问般地道:“为什么要挡了我儿的路呢?”

她似乎已经想到了魏九安的回答,自顾自地笑道:“正统?谁掌权谁就是正统啊……你们这群庸臣口口声声说扶持正统,可本宫的儿子也是先帝所出,只差那一道圣旨,本宫的儿子便也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征战四方、也可以名垂青史啊……”

不知是不是魏九安看错了,他竟看到宁太妃的眼角闪烁着泪光。

泪水淌下来,她掐住魏九安的脖子,道:“若你死了该多好啊,若是天下的腐儒都死光了该多好啊!到那时候,本宫的儿子也可以培植嫡系,也可以自称为正统,也可以坐名堂、也可以掌国玺。本宫也可以被尊为太后,那将是何等的风光荣耀啊。”

她的儿子,也就是白羽熙。

可是白羽熙本就不是太祖立储时的候选人之一,更别提登基称帝。即使这次程榭谋反真的成功了,尊他为帝,他也只是再一次被世家将门架空,他的处境也会比白羽尘更加艰难。

更何况,谋反就是谋反,不忠就是不忠。

窒息感尚未褪去,魏九安说不出话,只是感受到刀刃划过他的皮肤,虽然没有划破,但这种紧张感一直持续着,他自然不好受。

魏九安嘴唇发白,血流得太多了,他也感觉全身没了力气,软绵绵的。

渐渐的,宁太妃的声音渐渐变小了,他的眼前也有些重影,继而逐渐发黑。

也正在这时,芳仪端起装着他的血的那个瓷碗,福了福身,道:“娘娘,若是继续放血的话,怕是会出人命了。”

宁太妃用帕子拭了拭泪,再抬头还是霸道模样,道:“给他松绑吧。”

兰蕴听此,连忙叩首道:“多谢娘娘饶恕大人!”

宁太妃却接着道:“把他拖到外面去,让下人们都看看,算是杀鸡儆猴了。”

姜研躬身道:“奴才明白了。”说罢,招呼着两位侍卫将他拖到了外面。

天阴下来了,甚至有时还能听见闷雷声。

魏九安四肢发软,早已无力反抗,便只能被他们扔在地上,随意耻笑。

不多时,下雨了。

起初只是小雨,直到后来越下越大。

雨水积在地上,浸透了魏九安的衣裳,灌进领口里,即使在夏日也有些寒凉。

过了一会儿,姜研走上前,对宁太妃道:“娘娘,易夫人来了,说要来圣辰宫面圣请安。”

宁太妃站在廊下,道:“那挺好啊。让她进来吧,顺便也看看她的孙儿。”

魏九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宁太妃和老夫人同处会出事。他咬了咬牙,忍着身上的疼痛,向廊下膝行几步,几乎是有气无力地道:“娘娘,皇上、皇上并不在此处,外祖母很少入宫,恐冲撞了您……”

话还没说完,魏九安身后的侍卫一脚踹在他身上。他身形不稳,倒了下去。

侍卫们押着他,使他动弹不得。

宁太妃垂眸看向他,道:“你若是再敢多嘴,本宫便赐你一剂哑药,让你这辈子都开不了口。”

姜研颔首,出去通传了。

不多时,姜研领着老夫人和一位撑伞的易家家仆进了庭院。

老夫人笑容满面,穿着云锦制成的衣裙,套着一层纱衣,头上的钗环更是大气优雅,还戴着七十二颗珍珠串成的项链,远远一看便知富贵。

可刚一进门,她便看到了被人押着跪在地上的魏九安。

她的笑容僵在脸上,一时间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宁太妃。

宁太妃也正笑着看她,道:“夫人来早了些,皇上现在正在御书房召见宗亲呢,怕是不方便见你。”

她瞥了眼魏九安,道:“算起来,你们祖孙二人也许久不见了吧。正好今日见一见,不然怕是日后都没有机会了呢。”

老夫人是商人,地位本就低,与宁太妃的太妃之位简直没法相比。她规规矩矩地行了礼,道:“娘娘说的是。”

随后又道:“民妇的孙儿在宫中受您照料,的确受益良多。”

这句话几乎是她咬着牙说出来的,老夫人平日里慈祥的脸上浮现出愤怒的神色,却怕自己多说会连累魏九安,所以还是点到为止。

宁太妃笑道:“那是自然。这孩子出身低贱,父亲是乡野村夫不说,母亲还是个商贾之女。商人嘛,总归是一身的铜臭味,与世家大族出来的国之栋梁是没法比的,本宫自然要费心教导,才能让他不辜负皇帝的期望啊。”

老夫人扯出一个笑,道:“太妃娘娘出身将门,端庄大方。民妇与您无法相比,易家与程氏分别从商从政,自然也无法相较。”

宁太妃满意地点头,芳仪撑起伞,搀扶她走出廊下。宁太妃道:“想不到易夫人虽出身商贾,见事却如此明白,本宫真是敬佩夫人。”

说罢,狠狠踹了魏九安一脚,道:“你也学学,别总让本宫费口舌。”

这一脚正中魏九安的心口,再加上方才灌下的药还没有过药效,他脊背弯了下去,吐出一口瘀血,连连咳嗽。

老夫人看着他这幅样子,心里也十分着急。

她又轻蔑地道:“其实从商从政又有什么要紧?本宫的母家程氏重礼数,一直教导家中儿女,日后长大了定要为朝堂效力,忠君护国。只怕是穷乡僻壤出刁民,不懂这些道理而已。”

宁太妃轻笑道:“罢了罢了,男宠嘛,能学雀儿逗人一笑也就是了,若能如这贱.奴一般,在.床.榻.上.取.悦.主子,自然就是上乘。至于什么家国大义、礼仪尊卑,不懂也无所谓。”

这下,老夫人彻底忍不了了。

她福了福身,先礼后兵,道:“从商从政确实不要紧,毕竟都是为朝廷效力。易家是皇商,民妇是当家大夫人,主持充盈国库粮草的琐碎事宜,自然不敢不懂规矩。同理,皇恩浩荡,民妇与娘娘自然同沐恩泽,理应为国效力。只是有一事民妇不懂,万望娘娘赐教。”

宁太妃听出她话中的讽刺,却还是问道:“什么?”

老夫人道:“听闻程家军骁勇善战,镇守边关数十载。可是民妇听闻,边关动荡多年,匪患更是四处作恶。程家军驻守边关,可外敌不曾来犯,反倒是匪患四起,却从未被剿干净过,这是为何?”

其实很简单。若是太平盛世,武将便不会被重用。所以,只有战争持续,将门才有话语权。正因如此,匪患才会除不尽。

宁太妃冷笑道:“你在怀疑程氏、觉得程家军对大梁不忠?”

其实这倒正合她的意。

易氏是皇商不假,但族中子弟也有做米粮生意的,例如易溟的父亲易醇,便是京中最大的米粮铺的掌柜。

若是到了必要时刻,易氏便会负责给禁军输送粮草。宁太妃也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所以一直想加以笼络,让易氏为程家军送粮草,从而帮助程榭和白羽熙谋反。可老夫人自然向着自己的孙儿、也忠于朝廷,所以一直没有同意。当家的老夫人都不同意,更别提小辈了。

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不要让那个人活下来,以免日后成为了自己的对立面,彼此都添堵。宁太妃就是这样想的。

更何况,粮草是大事,如果易家操纵市场,导致程家军粮草不足,也是个隐患。

那就干脆从源头解决——杀了那个掌权当家的。

这样的话即使易家不能为程氏所用,但至少没了主心骨,短时间内没了号召力,也就没了威胁。

大梁商政一体,自然两边都要费心思。

老夫人垂眸,道:“民妇不敢,只是斗胆求教而已。”

宁太妃却道:“易夫人好胆色。可惜枪打出头鸟,看不清形势对你自己是没有益处的,这样简单的道理,不需要本宫教导了吧?”

魏九安听出了她话中的意味,生怕宁太妃一怒之下对老夫人做些什么,他被吓得连连求饶,道:“娘娘恕罪!外祖母不是那个意思!外祖母长年住在宫外,她不懂宫中规矩,不知者无罪啊!千错万错,请娘娘责罚臣一人!”

宁太妃抬手,道:“本宫刚才说什么来着?”

芳仪颔首,吩咐人去端来了一壶开水。

毕竟不能真的灌他哑药,不过让他受些苦楚还是可以的。

开水还冒着热气,若是生生灌到口中,不用想便知多么痛苦。可魏九安并没反抗。他只想着,若是宁太妃在他身上出了气,想来便不会再为难老夫人了。

滚烫的开水灌进他口中,烫得喉咙又疼又痒。

剧痛袭来,魏九安弯下腰,右眼不由自主地流了泪。他的喉咙似乎被烫伤了,疼痛不减分毫,像是有什么异物堵在喉咙里似的,很是难受。

他大口喘着粗气,血淌出来,滴落在地上和他的衣服上,更加惨烈。

芳仪尤嫌不足,再一次抬手捏着他的下巴,将那壶开水灌了进去。

在拉扯间,他左手手腕上的伤口被撕扯开,血瞬间涌出一大片,染红了他的衣袖。

魏九安疼得喊出了声,但他的喉咙已经被开水灼伤,声音嘶哑。

老夫人在一旁看着,心中绞痛,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宁太妃便道:“本宫调.教一个不懂规矩的奴才罢了,易夫人也要多嘴吗?”

直到开水几乎都被灌了下去,魏九安已经没了力气,侍卫们松开了押着他的手,他的身子瘫软下去,跪伏在地上。

宁太妃看向老夫人,笑道:“您的好孙儿如今这幅模样,本宫见了才欢喜啊。”

姜研拎起魏九安的后脖领,将他拖到了宁太妃面前。

宁太妃一脚踩在了他左手的伤口上,用力碾了碾。

他面无血色,声音哑得几乎听不见,只蹙着眉,身子都疼得蜷缩了起来。

雨还没停,淋得他全身都湿透了。

老夫人满脸心疼,懊恼自己为什么要与宁太妃硬碰硬,同时也道:“民妇与娘娘的言谈,何苦要牵连小辈!”

宁太妃哈哈一笑,道:“易夫人这时候怎么就着急了呢?”

宁太妃抬脚,对着魏九安的伤口又一次狠狠地踩了上去,道:“易夫人以下犯上,本宫本该责罚你。可是你的好孙儿一片孝心,本宫也不好辜负,不是吗?”

魏九安本想求宁太妃饶过老夫人,但还没说话,宁太妃便一脚踢在他身上,不再理会他。

老夫人看得实在难受,刚要求情,她身后的下人便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太妃娘娘,我们夫人好歹也是京中世家的夫人,魏大人也是朝中重臣,您今日这般折辱这二位,可曾将世家和朝臣放在眼里?”

那是个年轻的小生,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意气用事,还在相信公正之说,才跳出来伸张正义。

可惜了,皇宫内廷,没有所谓的正义。

宁太妃挑眉,道:“你在指责本宫?”

老夫人怕此事牵连魏九安,吓得连忙跪下,道:“娘娘明鉴!家仆年少不懂事,绝非指责!”

宁太妃给姜研使了个眼色。

姜研会意,将魏九安的匕首藏在袖中,偷偷绕到了他们二人后方。

宁太妃冷笑一声,道:“家仆尚且如此,易夫人在背后也没少怨怼本宫吧?”

魏九安拉扯住宁太妃的衣角,咳出几口血,忍着喉咙的疼痛道:“娘娘饶过祖母吧……她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折磨,纵使娘娘有万般不满,还请降罪于臣一人……”

突然,姜研手持魏九安的佩刀,从背后刺入了那名家仆体内。

他还没来得及言语,刀便穿透了他的胸膛。

家仆倒了下去,那么下一个——就是老夫人。

魏九安惊恐地看向宁太妃,也顾不得伤口了,他连连叩首,道:“外祖母没有想过对您不敬!她只是为臣打抱不平,这诸般祸事都是因臣而起,娘娘饶她一命啊!”

他言辞恳切,身上的、口中里、喉咙中的伤口被撕裂,血蔓延在他的口腔中,装点了一番颜色。

魏九安几乎是将头砸向地面,没过一会儿,他额上便见了血。但他好似不知疼痛似的,依然要为老夫人求生路。

宁太妃看向他,微笑道:“这个时候想起来求情了呀。方才还铁骨铮铮的,怎么突然就求饶了呢。”

宁太妃瞥了老夫人一眼,如愿看到了老夫人脸上惊慌的神色,才继续道:“既然如此,本宫今日便赐死你,让他们都看看,本宫到底能不能杀你这样的一国重臣,如何?”

魏九安闭了闭眼,一字一顿道:“臣谢娘娘隆恩。”

反正早晚也是会死的,还不如换老夫人活下来。

那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芳仪会意,将毒酒、匕首和白绫呈了上来。

宁太妃看着老夫人,道:“你来给你的好孙儿选,还是让他自己选,又或是本宫来挑?”

还不等老夫人开口,魏九安便快速膝行几步,握住了匕首,道:“臣自己来选!臣可以自我了结!”

宁太妃俯下身,像是抚摸猫狗似的抚摸着魏九安的脸颊,故作慈祥地道:“本以为你是个贪生怕死的,现在一看倒是还有几分人模样。”

“怪不得皇帝宠你,这样口齿伶俐的奴才,本宫也想留着折磨取乐。”

魏九安听着这种种羞辱的言语,一个字也不敢反驳,只闭上眼默默受着。

宁太妃咂咂嘴,道:“只是本宫有些好奇,是不是京中不论哪个王公贵族家的公子想要你去伺候,你都能答允?真是一条摇尾乞怜的好狗,专会挑些位高权重的做主子,专会献媚讨好!”

说着,她命人扒了魏九安的官袍,道:“奴颜媚骨的东西,不配为官。你说你怎么还不入后宫去做个男妃?还要在朝廷上妖言惑众,是想谋反吗!”

魏九安不敢反抗,任由他们撕破了自己的官袍、抢走了白羽尘给的配饰,看着鲜血浸染了洁白的中衣,麻木地道:“求娘娘放过臣的外祖母。她年纪大了,经不住惊吓。娘娘若有不满,要杀要剐,臣愿替祖母受罚,臣愿听凭娘娘处置。”

宁太妃拿起匕首,道:“真是个孝子。”

她用匕首抵住魏九安的脸,继续道:“其实都不用本宫杀你,只需要毁了你这张脸……像你这样以色侍人的东西,若没了这幅皮囊,失了主子欢心,岂不是要生不如死了?”

魏九安为了使宁太妃息怒,只能说自贬的话,以此换得外祖母活下来的机会:“是。臣不过用.肉.身.侍君罢了。是臣……蓄意勾引,贪慕虚荣,不择手段。臣不过是皇上身边的一个专供赏玩的物件儿,臣不敢奢求其他,只求娘娘高抬贵手……”

宁太妃哈哈一笑,吩咐下人按住他,随后道:“还以为你是什么正人君子,原来这样的话说的这么顺溜啊。既然如此,本宫倒是觉得让你在这里太屈才了,你去南风苑,不比在这儿快活多了?魏九安,你说你是不是下贱?”

魏九安听着老夫人的哭声,机械地道:“娘娘说的,句句属实……”

侍卫扯着魏九安的头发,逼迫他仰头。宁太妃用匕首对准了他的咽喉,道:“你为何而死?”

魏九安双目无神、很是空洞,道:“臣偶遇太妃娘娘,却侍奉不周,犯了宫规忌讳,畏罪自尽而死。”

事已至此,他只求报答外祖母的恩情,一命换一命。

就在匕首马上要刺下去、马上要取魏九安性命得时候,老夫人却忍不住了,急得直接喊出了声:“玄儿!”

与此同时,几乎是一瞬间,姜研直接出刀,再一次、从背后刺入了老夫人小腹的位置。

刀刃与血肉的摩擦声传来。魏九安用那把刀与人交锋过,怎么会听不出?他身子僵硬了一瞬,旋即,不由自主的有些颤抖。

他的刀,杀了他唯一的亲人。

魏九安僵硬地转过身。老夫人跪在地上,朝他伸出手,眼眶红着,泪水还没来得及擦去。

佩刀贯穿了她的腹部,露出来的刀刃上满是鲜血,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那上面刻着一个“魏”字。

那是魏九安亲手刻上去的。

老夫人的呼吸加重,伸出去的手也有些颤抖。

姜研收刀,将它随手扔在了地上,继而谄媚地迎上来,扶着宁太妃。

老夫人瘫倒在了地上,血自她身下蔓延开,华服尽数换了颜色。

魏九安膝行几步,眼泪流淌出来,大颗大颗的落下来。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魏九安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似乎都被击垮,过往生命中万般不如意都融进了血泪里,一同流淌出来。

老夫人还吊着一口气,依然强撑着。

雨点砸在老夫人的脸上,混着她的泪水,一起坠入身下的血泊中。

老夫人颤抖地抬起手,抚摸上魏九安的脸颊,帮他擦去泪水。

“玄儿、玄儿乖,不要哭……”

宁太妃在姜研的搀扶下走向院外,笑道:“一命抵一命,也不错。”

后头撑伞的芳仪问道:“敢问娘娘要怎么处置魏二和兰蕴?”

宁太妃道:“找两个力气大的太监,把魏九安拖回圣辰宫,然后锁上门,不许太医进出,更不许有人送饭食。至于兰蕴,由她去吧。”

芳仪颔首,将伞递给姜研,便下去办了。

宁太妃走后,按着兰蕴的两个太监也松了手。

兰蕴的腿有点麻,但也听见了外面的声响,所以连忙跑了出来。

她跑过去,跪坐在魏九安身边。

魏九安近乎失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呜咽着,手足无措。他知道老夫人救不回来了,也知道老夫人现在十分痛苦。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用一只手捂住她的伤口,不让雨滴使她的身子寒凉。

兰蕴几欲开口,却不知如何安慰。

这时,她突然想到了白羽尘。

也对,她也是御前宫女,有手令,可以进入御书房,也可以将今日之事尽数禀告给白羽尘。

兰蕴思及此,连忙站起身,踉跄着朝门口跑去。

刚跑到门口,两位当差的侍卫拦住了她,道:“姑娘要去何处?”

兰蕴抹了把泪,道:“我有手令!我要去御书房向皇上禀告内廷之事。皇商夫人出事,尔等作为御前侍卫,若是不允许我通报,便是与歹人同罪!”

两位侍卫对视一眼,道:“没有太妃娘娘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在宫中放肆犯上,更不得惊扰圣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