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微木浮于海 > 第9章 第 9 章

微木浮于海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塔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01:11:03 来源:文学城

杨济带领众人巡视完排水系统,总觉得心里莫名不安,故而匆忙赶往城中西北方向。

那里依地势,倚山堆砌了近三丈高的石墙,而且这一带山林茂盛,蛇虫鼠蚁较多,很少有百姓居住在此。因此建筑物也较少,万一山石滚落,就会形成极大的破坏力。

杨济指挥人拿来许多竹子,欲再次加固石墙。竹子刚被放下,洪水夹杂着沿路的泥沙碎石,从山顶咆哮而来,冲垮矮墙,冲入人群。

楼珊瑚冒雨赶到时,人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浑身挂满泥浆。

“杨巡按?杨巡按?”

率先反应过来找人的当属张县令,他胡乱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四处寻找杨济的身影。

楼珊瑚飞也似的跑到张县令身旁,询问杨济的位置。

“刚才我与杨巡按皆在此,等待运送材料,他站在我的前方……”

确定大概方位后,楼珊瑚开始一个一个扒人去找,始终不见杨济的影子。

山间不断有泥浆奔涌而下,确认杨济的安全迫在眉睫。

楼珊瑚撩起裙摆,在膝盖处挽做一团,长裙瞬间变成了短衣,行动方便许多。在大雨中,她一寸一寸地翻着地上可能藏人的地方,十指被刮出血都不曾发现。

终于,在一处堆积杂物的地方,发现了昏迷的杨济。

他一袭青衫被染成了黑色,头部似是被重物砸到,不断有鲜血从伤口处冒出,雨水混合着血水,肆意流淌在他惨白的双颊上,形成一副诡异的画面。

楼珊瑚想叫杨济的名字,可嗓子发紧,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一点儿声音。她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放在杨济的鼻息和脖颈处试探。

还有气,人还活着。

楼珊瑚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双手掩面,泪水夺眶而出,失而复得的感觉充斥着她的胸腔。

“楼姑娘,我家主子……”

陈泽气喘吁吁赶来,一下子跪在地上,双眼瞪得很大,惊恐地望着地上的杨济。

楼珊瑚试了试嗓子,还是不能顺利出声,只能跟陈泽比划,杨济没事。

“杨巡按头部的伤只是皮外伤,按此抓药,待明日热便可退下去。”大夫又交代了其他注意事项。

“楼姑娘,多谢您今日救了主子,请受陈泽一拜。”

陈泽撩起衣摆,动作干脆地单膝跪地。楼珊瑚没想到陈泽会这般,惊得她一愣,反应过来后赶紧上前扶起他。

“唉,陈泽。我救大人,因为大人是个为民办事的好官,换做是谁,应当都会挺身而出的。”

楼珊瑚一句话说的稀碎,若不是陈泽此时沉浸在对她的感激之情中,便能一下就发下她的破绽。她确实是担心杨济的安危,可更担心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此消亡。

若杨济有个好歹,她就白忙活了。

翌日早上,杨济终于醒来。

“主子,可有哪里不适?”陈泽拿了软枕过来给杨济靠着。

“我没事。城中一切可还好?”杨济身体已无大碍,只是精神欠佳。

“昨日山洪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是有一事……”陈泽顿了下,继续道:“近日众人都忙于抵御水患,忽略了县衙牢狱的防备,有三名囚犯趁乱逃走了。据张县令说,这三人都参与了殴打章华一事。”

杨济眉毛轻挑一下,看来有人是故意为之,恐怕这次西北角城墙坍塌一事,**的可能性更大。

“安排下去,暗中寻找他们,以免引起百姓恐慌。另外,注意城中百姓情绪,若有煽风闹事者,扰乱民心者,立即逮捕。”

背后想要他性命之人一计不成,定有后手,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不乱。

为了安抚民众,减少寻衅滋事者,县衙在城门口处,为无家可归的百姓提供一顿饭食,每日前来领取食物的人自觉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楼珊瑚无事时都会来此帮忙。

这日,她按照往常一样,刚把食物递出,那人伸出双手准备去接时,却突然倒地不醒。

大夫迅速赶到,观那人面容,又仔细把脉后,脸色猛然一变,又让人请了杨济过来。

“杨巡按,张县令,这,“大夫面色凝重,“若老朽没有看错的话,应当是染了疫症。”

在场众人闻之,无一不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古瘟疫几乎等同于死亡,严重时,十存三四也是有的。

“那,那要怎么办?”张县令嗓音颤抖,这也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这……”

大夫也未曾真正经历过疫症,只是在书本上读过,不敢轻易应答。

“何大夫,若有诊治方法不妨直说,所有后果由本官一力承担。”杨济看出他的难处,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得到杨济承诺的何大夫,便不再有过多顾虑。

“先划分一片区域,把感染疫症的人和与之接触过的人,单独隔离出来。然后召集城中所有大夫,一起商议对策。还有,最重要的是药材,这个,还要劳烦杨巡按。”

“何大夫,这边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找陈泽,您只管放心大胆去做。”杨济指了指陈泽,向何大夫介绍道。

“杨巡按,稍等。”何大夫转身快速写下一个方子,“此乃“避瘟丹”的方子,按方配药后,让百姓于家中或者室外人多处,点燃草药,其烟雾可祛除秽气。”

无人注意的角落,楼珊瑚额头上的冷汗一直没有停过,双颊毫无血色,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染上瘟疫的人。

她刚才还给他那吃食,那也应该要隔离的吧。

“楼姑娘,楼姑娘?”杨济交代完,回头找楼珊瑚,就看见她独自在那里发呆。

“杨巡按。”楼珊瑚仿佛神魂方才归位般,眉眼间尽是散不开的忧愁。

“莫担心,一切都会没事的。”杨济以为她是因为担心感染疫症害怕,出言安慰。

其实,楼珊瑚是真正经历过瘟疫的。

她八岁时染上瘟疫,她的母亲因照顾她而感染。最终,她侥幸活了下来,她的母亲却在那场瘟疫中被夺走了性命。

经过商议,杨济和张县令决定,先隐瞒城中瘟疫之事,一切有关疫症的事情都在秘密进行。

他们在县衙辟出一块地方,专门用作诊治瘟疫。但凡城中发现有发热情况的,一律先送来此处辨认,经大夫们确认后,再确认具体的医治方法。

暴雨断断续续,一连七日未曾见到太阳,加剧了瘟疫的传染,隔离区的人越来越多,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几个胆子大的,干脆在大街上堵截杨济。

“杨巡按,自您来青石县后,所办之事我们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们也知道您是好官。可眼下城中流言四起,乡亲们就求您句实话,城中到底有没有瘟疫?”

“是啊,杨巡按,您总不能把我们都困死在城中啊。”

“开城门!”

人群中一声异常的喊声引起杨济的注意,但很快便被激动的百姓打乱计划。

“开城门!”

“开城门!”

开城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百姓朝这边聚集过来。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人,混在群情激荡的百姓中,紧紧握着藏在怀中的刀,随着人潮,悄悄向杨济靠近。

杨济和陈泽被百姓围在中心,包围圈越来越小。

刀疤男越走越近,危险越来越近。

就在他抽出怀中的匕首时,人群外响起了洪亮的敲锣声,百姓的注意力被锣声吸引。

刀疤男眼中透凶狠,不甘心地退出人群。

“乡亲们,乡亲们……”楼珊瑚在一高处的建筑物上,持续地敲着锣,见百姓被吸引过来后便停了下来。

“乡亲们,我叫楼珊瑚,家住在城外海边,以打鱼为生。海塘决堤前,我在岸上观潮,亲眼目睹杨巡按救人的过程。为了救人,杨巡按他差点被海浪冲走。海塘决堤后,他又提前安置城外的百姓进城躲避水祸。试问,这样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官,还不是好官吗?”

人群中那天参与救人的人纷纷附和道:“

“对啊,那天我也在海边,亲眼看见杨巡按救人啊。”

“是啊,我也看见了。”

“我也是住在城外的,若不是杨巡按,此刻我们恐怕早就被大水淹死了。”

“我能作证,是杨巡按,帮我找到了我女儿,让她落叶归根。”是那天的老者,“乡亲们,我们要相信杨巡按,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百姓的情绪逐渐平静,对杨济的态度逐渐转变。

楼珊瑚瞅准试机,邀请杨济上台,“乡亲们,我们不妨听听杨巡按的说法。”

杨济站上高台,表情十分严肃且认真。

“乡亲们,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们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一起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此时,城外的大水还未退却,雨水也未停歇。若此时开城门,外面的水定然会灌进城中,那样才会带来真正的危险。我在此保证,水患未解决前,都有足够粮食供应,我也一定会与大家共进退。关于近日的流言,城中却有瘟疫发生,都在可控制范围内,感染的人都在有效的治疗中,不日定能痊愈。”

“你怎么保证,又不是你感染疫症。”

“是啊,我们也被传染了怎么办?”

……

人群中关于瘟疫的议论不绝于耳,无疑都是担心自己被传染,以及传染后的医治问题。

楼珊瑚又敲了一记锣。

“来来来,乡亲们,你们看他是谁?”楼珊瑚从身后拉出一人,“好好看看。”

“诶,是,是二狗。”

“真是二狗,你没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