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魏晋第一权臣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女书令

魏晋第一权臣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女书令

作者:召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6 21:08:10 来源:文学城

“不!不是的!”

程宽立即矢口否认。

“那就是你自己的主意?”

“我……我……我没有。”

桓权一步步逼近程宽,立在程宽面前,玄色官袍随着他的走动而摇曳,静默中,跪着低头的程宽只能见到越来越近的裙裾和一双云头履。

也不知过了多久,程宽感觉自己已被冷汗打湿的寝衣变得凉意袭人,那双云头履还停在距离自己三步远的地方,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夜深露重,程书令可还受得住?”

桓权的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落在程宽耳中却如高悬的闸刀,他猜不透桓权的心思,害怕多说一个字就会被抓住把柄,只是匍匐在地战栗不已。

“你说,要是你因感染风寒而死,您的家人可该怎么办?”

程宽身子一怔,听出桓权语气中的威胁,心里很清楚,杀死他这样一个没有品阶的书令,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并不算什么。

桓权有一千种方法杀人不见血,他想要什么,自有人替他去做。

“你要知道,桓某还能在这里跟你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在给你机会,程书令若是不识时务,桓某不介意使用些非常手段。”

威胁变得光明正大,程宽感觉自己开始喘不动气,他知道桓权不是什么好人,有的是手段对付自己。

可自己背后之人更为残忍。

桓权杀人好歹还会找个理由,可自己背后之人杀起人来是完全不讲道理的,毫无人性。

在心底对比后,程宽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赌一把,桓权不会杀他。

世家子弟大多残忍,却也要脸。他们太高傲了,高傲到不屑于与他们这些寒门计较,寒门的生死于世家而言不过是蝼蚁。

蝼蚁的生死,又有谁会在乎?

“不说吗?没关系。你说今日你走出尚书台,事情却泄露了,背后之人会怀疑谁?”

桓权是个聪明人,见到程宽吞吞吐吐的那一刻,她就隐约猜到幕后之人的身份,缺少卷宗的内容,她早已知晓。

谁在其中获利?谁又如此令程宽惧怕?

桓权又怎会不知。

程宽闻言瞪大眼睛,眼中满是惊惧,立刻就要扑上去抱住桓权的大腿,却被桓权一脚踢开,只留下程宽绝望而嘶厉的喊叫:

“不!不!桓权!你不能这样!我错了!尚书郎!我错了!”

无论他哭得有多么凄惨,围观他的人都无动于衷,桓权嫌吵闹微微蹙眉,立刻便有人去堵住这张如同杀猪般喊叫的嘴。

“拖下去,好生看守,待我明日回朱尚书曹后,再做计较。”

桓权转身进了内厅,毛舒跟上去,她刚刚瞧这出戏,尽管很是精彩,心里却还是惦记丢失的卷宗。

“我们就这么算了吗?”

“不然呢?”

“很明显,程宽压根没这胆子,他背后必然有人指使,难道不该将背后之人揪出来吗?还有,丢失的卷宗不找回来吗?”

“他背后之人我已然知晓,至于卷宗,那东西怎么可能还在?”

“啊?可这……”

毛舒说不清楚心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她就是觉得这件事不该这样不尴不尬结束了,让人别扭。

桓权看出毛舒心底不痛快,将程宽刚刚的证词收起来,笑道:

“你有兴趣做书令吗?”

“啊?”

桓权的思维变化太快,毛舒一时没反应过来,桓权耐心解释着,

“我虽不欲与程宽计较,他却不能再留在尚书台了,他这一走,必然空出一个书令史的位子,不如你来。

这些年,我瞧你颇识得些字,在府中你代我处理事务,做的很好,尚书台的事务并不复杂,你又心细严谨,是最合适不过。”

毛舒心头一震,一片茫然,她从未想过做官,前世可以考公时,尚且不愿,今时危机四伏,又怎么会愿意。

“桓权,这事儿我不能答应你。”

“为什么?难道你不想有一番事业吗?”

毛舒摇摇头,苦笑道:

“入仕于你桓权而言是一展雄才的手段,于我却是煎熬。这些年,我陪着你,也算是瞧尽世态炎凉,尔虞我诈,不是我所求,我也没这算计人心的本事。

我所愿,唯一生康乐而已。”

“跟着我,可不会康乐。”

桓权笑着,目光戏谑,毛舒却一本正经,道:

“这不一样。桓权,你敢为天下先,我却不能。”

桓权长叹一声,不再强求,她心底隐约明白毛舒的恐惧。

她是自北地逃难至建康的,于她而言,功名富贵并没有太大吸引力,而她女子身份,入仕必然艰难,舞姬出身,更添上几分难度。

她并非没有凌云之志,只是前路艰难。

更因自己权势尚小,不足以让毛舒可以无忧入仕。

见桓权面露失望,毛舒心底也不由愧疚,忽然毛舒抬起头看向桓权,眼中满是怀疑,道:

“公子又在骗我!”

“此言何意?”

“公子明知书令史一职非官宦子弟不可为,还诓骗我。”

桓权低声一声,瞧着毛舒,眉眼俱柔,仿佛碎金浮动在江面上,晃荡摇动,柔情绰态。

“你倒是聪慧,书令史若真要女子,非世家女不可为,而当今之世,世家女子怎愿为这台府小吏?”

“世家女父兄皆为朝中重臣,所嫁夫婿也必是清流出身,夫妇一体,又怎会自降身价?若是寒门女入仕,必遭府台众人反对,人言凿凿,必不能长久。”

“毛舒所言甚是,此正是我所忧虑的,纵有此心,也无人可用。”

“若是如此,我有一人,或许可行。”

毛舒脑海中浮现一人,眨眨眼睛,神秘一笑,尽显女儿娇态。

“谁?”

“公子可还记得已故钟侍中的妻子,庾夫人。”

“自然。”

“庾夫人不愿再嫁,立志守贞,只是家中父兄逼得厉害,她近来有修道的心思。此事若是她来,必成。”

桓权闻言在心底盘算着,庾玟此人,她是知道的,近来因为拒婚一事也的确闹得满城风雨,而她又是个有名的才女,若是她愿来做书令史,原是最好的。

“只是不知庾夫人是否愿意。”

“这就要看公子的本事了。”

毛舒促狭一笑,眼睛笑眯眯的,犹如秋日晚霞,彤云弥散半面天际,落在心头,激起阵阵涟漪。

桓权在卷宗失踪无法彻底了结时,是不愿引起太多风波的,故而对上司吏部曹只是道,程宽擅离职守、擅闯内厅、履职不严,吏部曹顾念程宽多年辛劳,只是将其撵出台府。

程宽离了尚书台后不久,就被举荐至中护军梁琛府中,做了行文的书令。

桓权得知消息后,只是一笑而过,不以为意。

她已决心要请庾玟入仕,任尚书台书令史一职,必然要亲自拜访,替朝廷征辟贤才,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庾玟自钟雅丧期满后,就被父母接回庾府居住,父母不愿见她青春守寡,意欲为她另择佳婿。

庾玟却立志守贞,说什么都不愿再嫁,父母逼得急了,甚至绝食抗争,并写下了表达自己志向的守节诗。

诗歌凄婉,读来无不令人落泪,此诗一度在京都世家中流传甚广,众人都称赞庾玟的气节,求娶之人反而愈发多了。

庾玟父母见其态度坚决,也不好相逼,只是不许她再回钟家,只在家中另辟了一处院子,允她修道。

桓权来拜访庾玟时,险些吃了闭门羹。

原来自守节诗流传以来,不少才子都欲登门拜访,虽说不能迎娶佳人,但能得见佳人一面,也是好的。

庾玟初时还愿与这些号称才子的文人相交,后来也不堪其扰,索性闭门谢客,概不见人。

桓权来得不是时候,见僮仆阻拦,桓权当即写下一句,“汉之班昭,岂羞于人乎?”令僮仆传于夫人。

不一会儿,庾玟便亲自出门相迎,两人相互见礼,庾玟将人请入正厅,分主宾而坐,奉茶问好。

“不知士衡公子来访,所为何事?”

“不知庾夫人可有意入仕否?”

桓权开门见山,反倒让庾玟一下呆愣原地,面色青白,蛾眉微蹙,犹如秋日海棠含苞未放,忧愁难消,许久,方才回过神来,略带尴尬道:

“士衡公子说笑吧。”

“庾夫人乃是京都才女,难道不愿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吗?圣人云:‘学而优则仕’,夫人读书时,难道不曾想过建功立业?”

庾玟哑口无言,低垂着眼眸,用喝茶掩饰自己内心情绪的剧烈起伏,握着茶盏的手指泛起白色的骨节,急促的呼吸声泄露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庾夫人,听闻您不愿再嫁,桓某一直感佩您的气节,世人皆以为您是情意深重,桓某以为不然。

为人妻室,不过是将性命托于他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皆由旁人,生死皆不由己,未免太过憋屈。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苦将自己一生尽数托于旁人,生命唯有握在自己手中,方是最有力量的。

桓某并非疑心夫人对于叔彦兄的情意,只是觉得夫人何不用另一种方式令自己此生无悔。”

桓权的话犹如重锤,一击一击落在庾玟心头,她的缄默正是她的答案,眼睛微微颤动,心口犹如决堤的江水,涌出千言万语,到嘴边也只能化作无尽叹息。

“士衡公子,女子入仕,可能吗?”

“女子入仕,不可以吗?”

“可能”“可以”两种不同的人生期望,庾玟的心在颤抖,却不敢去挑战这个绝望的世界,她在寻求冲破黑暗世道的答案,桓权就是这个答案。

“士衡公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如你那般胆大妄为的。

女扮男装,欺君罔上。”

参考资料;

《古诗十九首》

《论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女书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