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59章 因果

魏宫纪 第59章 因果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18 05:42:39 来源:文学城

任城王妃的死讯传到宫里,一众宫妃正在永安宫看优伶戏,永安宫在魏宫西北侧,闹中取静,太后嫌这地方没人气,恰好赶上上巳节,韩冬儿与太后商量请宫中妃嫔看戏,太后就选定了此处,又是看戏,又有细流曲水流觞,踏歌之舞,好不热闹。

封蘅对优伶戏虽谈不上痴迷,也爱凑趣听那婉转的曲儿,只是幼年看了太多奇怪故事,以至于她对那些才子佳人、鬼怪神奇见怪不怪了。

小时候她在宫里遇到从麟趾殿出来的拓跋弘,为了避免尴尬,她总是会和太子殿下说起那些骇人的戏中故事,从仙娥秘境到乡野怪谈,年轻的太子听了直皱眉,暗思这姑娘可真是不大正常。

“你不爱听?那我不说了。”封蘅一下子兴致寥寥。

“你近来每天都经过这里?”拓跋弘若有所思,“你怎么看了这些个优伶戏?”

“我……我是要去庆云宫的……”封蘅蓦地红了脸,“从景云门进来,怎么都要经过这里……”

“那以后遇见你,就讲一个故事吧。”拓跋弘上下打量着她,“我还是不解,封大人看上去不苟言笑,姑母也不像会放纵你成日里……”

小姑娘听他这么说,脸更加红了,一溜烟跑掉了。

她讲借尸还魂的故事,没把他吓到,反而吓到了自己。第二天颈上戴了玉佛,腕间戴了驱邪的朱砂手串,连衣服上都一身熏艾的药味。

年后,凝香亭附近有宫人自尽,拓跋弘还以为她会被吓得不敢进宫,没想到遇着她就看见她胡言乱语吓唬长乐。

“不害怕了?”拓跋弘指着不远处被重石压住的水井,“听人说泡了好几天,肿到井口都堵住了。”

封蘅听他这样形容,心戚戚然,“很可怜,原来活生生的人,轻易就变成了死物。”

拓跋弘恍神,笑了笑,默不作声地拉着她离开了。

封蘅掏出刻了一半的玉牌向高椒房显摆,谁知高椒房竟和拓跋弘说了同样的话,一定要她送一个给自己。

比起抄佛经,她乐得做这些事,尤其喜欢送亲手做的东西让人面露喜色的感觉,就直接把手里的给了高椒房。至于拓跋弘总归不着急,何况他日理万机的,指不定早就抛之脑后了。

任城王一身白衣前来,那身白色刺眼,封蘅觉得耳朵轰隆隆的,她抓起酒杯,一饮而尽,全身忍不住颤抖。

“怎么了?”高椒房低声询问,担忧地望着她。

她缓缓摇头,低声说,“有些冷。”

热闹的优伶戏被打断,拓跋云离开后,众人也都兴致寥寥,太后便吩咐散了宴会,高椒房依旧不放心封蘅,两人走在路上,命宫人们远远跟着,封蘅才对高椒房一五一十低声耳语。

高椒房叹了口气,嘱咐她,“总之这些事与你我无关,那句话怎么说,明哲保身,神所辅翊。无论她是谭作司,还是新死的任城王妃,陛下与太后不提,妹妹只当烂在肚子里。”

“我有些害怕,还有贺兰姑娘,姐姐你不知道,她……”

封蘅正要说出自己的顾虑,菱渡走上前来,“陛下在昭宁宫等候昭仪呢。”

“快去吧。”高椒房拍拍她的肩膀,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明日一定要来绯烟宫找我,我给嗣音做了件衣裳,要你找颗明珠缀上。”

“正好,我还给公主准备了上巳节的礼物呢!”封蘅脸上有了笑意。

封蘅走进寝宫,拓跋弘正摆弄案桌上粉碧色的杯盏,听见她进来,笑着说,“你这些玩意儿,还算精美可爱。”

“陛下也喜欢?”宫里暖和,她由着宫人为她褪去衣裳,单穿一件湛蓝的缕金挑线纱裙,蹲下来瞧着他。

“陪朕喝一杯。”拓跋弘倒了杯酒给她。

“陛下看上去心情不错。”封蘅笑着接过酒坐下来,想起高椒房的话,把所有疑虑都藏进心里了。

“这么迟,又看了什么戏?”拓跋弘问她。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封蘅刚说了这句话,拓跋弘就心会,“果然没意思!”他凑到她跟前来,“朕这些日子读《贤愚因缘经》,有个好玩儿的故事,要不要听?”

“愿闻其详。”她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他,又伸手倒了杯酒。

“微妙比丘尼在尘世时有二子,河水猛涨,挡住去路,微妙放大儿在河边,抱婴儿过河,放下婴儿来背大孩子时,大儿子被河水冲走淹死。回头又去看婴儿时,婴儿已被狼吃掉了。”

“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封蘅笑着瞧着他,她觉得拓跋弘深邃的眼眸里有些悠然的惆怅。

“你果然读过!”拓跋弘伸手捧住她的脸颊。

是啊,她其实并不喜欢这本佛经,甚至对寺庙的佛像,所谓的释迦牟尼,都抱有怀疑。

拓跋弘讲的故事,微妙的丈夫将婴儿油炸,这般骇人猎奇的情节,都是为了教化因果二字。

“陛下如何看微妙比丘尼?经上说,是她前世杀死主人的婴儿,赌咒发誓不承认,才会有今生的报应。”

“要是凡事都有因果……”拓跋神情有些迷茫,“朕不知道……可朕想,如果凡事都可以往前寻因果,不过是让人放弃反抗,甘心被摆布。”

封蘅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她笑了笑,“王充不是说,一成一败,一进一退,一穷一通,一全一坏,遭遇适然,命时当也。所谓福祸之应,人之作为,不过是天应而已。以往不谏,来者可追,也许佛陀本意,不过是给人忍耐痛苦和向善前行的理由呢。”

“阿蘅竟是这么想。”拓跋弘若有所思地瞧着她,神情也变得温柔了,“朕明白了。”

封蘅想自己可真会安慰人,怎么就安慰不了自己呢。

她服侍拓跋弘更衣时,才蓦地发现他近来清减,里衣都变得宽松了些。拓跋弘察觉她失神,侧过身来,“怎么了?”

她笑着摇头。

拓跋弘抱住她,贪恋地埋在她的颈肩之中。

他有些急促的呼吸,他身上的木檀香,都扑在她脸上,屋里很静,封蘅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回去。

拓跋弘把她抱到床榻上,他靠在她的膝上,望着她的脸颊,眼里无限眷恋,“阿蘅,你怎么不问问谭双?朕一直在等你问谭双……”

封蘅心中一震,她看见拓跋弘半眯着眼,露出委屈的雾气。

“谭双……她死了……”封蘅嗓子有些干涩。

“你可知道欲盖弥彰什么意思?朕刚找到常敏,常敏就疯了,找到竹佩,竹佩一家死于大火,找到谭双,谭双一问三不知,自刎于朕面前。有些传闻朕宁可是空穴来风,可如今来看是真的。”拓跋弘的声音变得嘶哑。

原来……谭双是自尽的。封蘅小心翼翼地问, “谭双……她让陛下看到了什么?”

拓跋弘动了动喉咙,半晌才沉声说,“生母血书……”

封蘅觉得自己不能呼吸了,灵魂都变得轻飘飘,“写了什么?”

“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

封蘅觉得拓跋弘的声音都变得轻飘飘,每个字都在重重地往下压,压得她四分五裂。

“怎么会……”

“阿蘅,朕很累,不想猜了。”拓跋弘认真地看着她。

“弘哥哥……”

拓跋弘站起身来,披上披风。

“陛下去哪儿?”封蘅忙从床榻上走下来。

“仁寿宫。”

“这么晚了……”

“你就不好奇吗?还是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不想让朕知道真相?”拓跋弘一边系着披风,一边转过身来望着她。

她知道他不是故意如此刻薄,于是什么也没说,伸出手来为他解开披风,又拿来外衫,仔细服侍他更衣,“夜深了,如此衣衫不整地闯进去,于人情于礼数,都不合适。”

“你不拦着朕?”

“陛下不是想知道元皇后究竟如何被赐死?好奇到日夜寝食难安?还是陛下在意的根本不是生母缘何而死,而是……”她说不下去了。

“什么?”

“陛下在意的,不过是自己的面子罢!”

她仰起头来,看见拓跋弘脸色变得阴鸷,他盯着她,“要是阿蘅呢,你会怎么办?”

“倘若母后再不过问政事,冯家的势力不再与陛下为难,陛下可还会汲汲于元皇后之死?若是阿蘅,必然韬光养晦,凡事只向前看,因为纠结过往,只可能会顾此失彼,像微妙比丘尼一样失去全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