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王爷他今天挨刀了吗 > 第8章 且缓行

王爷他今天挨刀了吗 第8章 且缓行

作者:偏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6:49:37 来源:文学城

“你这么急做什么,天黑前咱们肯定能到曲河县。”

处理了那些匪徒,竹岐便一反常态让长疏去休息,自己驾车。

奈何他赶路太急,她被颠得根本睡不着。

她并不知道,竹岐要尽快赶到下一个驿站将信送出去。

燕君尧出发漠北前,至少要把这些不利情况尽可能多的掌握,才好心中有数,早做打算。

刚过正午,他们已到驿站。

长疏牵着马去喂,等竹岐回来时,她正坐在马厩旁的石台上,透过指缝看午阳。

“你说这次大烨打得过匈奴吗?”

竹岐跃身上去坐在她旁边,打开折扇搭在额前遮光:“前线的境况咱们又不知道,难说。”

实际上,大烨干旱两年,本就民生凋敝,加之皇帝敏感多疑,清算不少勋功良将,如今行兵作战的能力已是大减。而官员贪腐,民心不齐等因素,又是行军打仗的大忌。

匈奴大约也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大肆进攻,特别是前一阵汴京刚下过雨,边线便传来败退的消息。

定是匈奴怕大旱一过,大烨元气恢复作战更难,于是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长疏很快意识到:“这么说来,汴京只怕也有匈奴那边的细作,不然降雨缓旱的事,他们不会这么快就有反应。”

午后阳光正暖,却烘不透北风中的冷意,长疏跳下石台,过去安抚地摸了摸马儿。

“还好你不用跟着去战场,随我们去苏州定是吃香喝辣,过好日子。”

马儿嚼嚼谷草,打了个响鼻。

傍晚,二人到了曲河县,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

听说两人是汴京来的,竹岐出手又大方,客栈老板极尽奉承照顾。

“二位爷,咱们就住西间的上房吧,东间住了几个外域人。”老板特意压低嗓音:“虽然穿着咱大烨的衣衫,我瞅着那相貌举止定是匈奴人。”

两人对视一眼,竹岐状似闲聊又问:“这离匈奴也有几百里地,他们跑到这做什么?”

掌柜的压下嘴角,四处张望一下,才凑过来:“肯定不是好事,他们一伙人分散在几个客栈,这曲河县的大小住店基本都有他们的人。”

“少说也有百十号。”

“而且我听说县城外头这几天也多了不少匈奴人。”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必是有重要行动。

曲河县是汴京城外第一个县城,无论南下还是北上,均会途经此地,待出县后再分行南北。

竹岐问掌柜要了封乾府的舆图,回到厢房便专注的研究起来。

曲河县归属封乾府,县外二十多里地有一处狭道。

那里是前往北方的一处险地,名叫风啸谷。

谷内陡壁悬立两侧,风啸烈烈,只有一条两舆宽的车道南北贯穿。

最适合劫道伏击。

可匈奴人在此潜伏,是在等什么?

长疏见他半天不说话,也跟着看舆图。

“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竹岐的手指在风啸谷点了点:“明日我们暂且再歇一日。”

长疏意会:“好,那几个匈奴人,我会盯着的。”

几个匈奴人很少出门,饭菜都是小二送到厢房,但盯梢截信之事对长疏来说并非难事。

翌日临近傍晚,长疏在东街的拐角处发现了他们的接头地。

几波人一同看完一封密信,又低声交流一番,便四散离开。

信上写的什么长疏看不见,就算看见她也不懂,他们说匈奴话,信自然也是匈奴字。

她跟上其中那位拿信的。

前街搭了个戏台子,路上围满了看热闹的人,那人路过时被推搡着挤来挤去,噔时眉眼横直有些恼怒。

长疏就是这个时候凑上去,不动声色的从他身边走过,等出了人群那封密信已到手。

她回去将信交给了竹岐。

展信果然是匈奴文,长疏试探着问他:“你可能看懂?”

竹岐轻笑,将信收好示意她准备出门。

“我看不懂,自然有人能看懂。”

天已擦黑,前街不少商铺都关门了,显得有些清冷萧条,长疏抬头看了看匾额上方,继续用力砸门。

“明明二楼亮着灯,还不来开门。”

竹岐无奈地摇摇头:“你都快把人家门卸下来了,谁敢来开门,怕以为是催命的呢。”

长疏恼怒地踹了一脚:“不用力他们听不见怎么办?”

“吱呀”一声,楼上的窗开了半扇,一个略有发福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

“小店打烊了,别再敲了。”

竹岐仰头,摸出一锭银子举到眼前:“有笔买卖,掌柜的可否下来商谈一下。”

“不谈不谈。”那人摆摆手又将窗关了。

见状,竹岐故意拉长语音:“哦,那就只好让我这小兄弟把门板卸了,再进去谈了。”

“你不知道,她力气可大得很。”

两人静等了一会,很快门后传来门栓挪动的声音,刚刚楼上的男人面带怒色,丧着脸让他们进了店。

长疏四处打量,店内大部分都不是大烨物产的东西,有南羌的染料,姬胡的编织品,还有匈奴的猛兽饰件。

看来找对地方了。

竹岐缓步逛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将怀里的密信拿出来。

“掌柜的既做外邦买卖,想必也识得一些他们的文字,这封信劳烦看看是什么内容。”说着他将信和银子一齐放到柜台上。

“什么信?”

掌柜的将信将疑,粗略看了一眼书信,又马上抬眼打量他们二人,随后便扔下那封信,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

“我看不懂。”

竹岐清了清嗓,长疏立刻上前重重拍了一下柜台,声音大得将那人震得一哆嗦。

“我这人力气大,脾气还不好,要是一会不小心把你这店给霍霍干净,可怎么办。”

她拿起桌上的银子把玩:“这锭银子好像也不够赔这一屋子的好东西吧,那没办法,我们就这么多钱。”

“你看是白赚这锭银子,还是赔上这些货,自己决定。”

她将银子扔过去,掌柜的手忙脚乱的接住,马上又拿起书信仔仔细细地看起来。

“九日辰时,昭南王于汴京启程,鹰羽队已至风啸谷北口,务必于谷中了事,勿生枝节。”

长疏的指甲紧紧陷阱掌心,难以置信地看向竹岐。

“什么意思,他要去漠北?”

——

已近子时,引诤院里的灯仍未熄。

桌案上铺陈着几张地形图和驻营规划图。

潘仁送了一杯新茶进来,见燕君尧撑手半伏在案上,面色凝重。

“王爷,明日还要早起,早些歇息吧。”

燕君尧闭眼捏了捏眉心,接过茶浅酌一口。

“府中事都安排好了吧?”

潘仁颔首称是,又问道:“只是长疏姑娘的院子,还留人打扫吗?”

和畅别院是燕君尧给长疏安排的地方,至于为何不让她住在府里,他没说过原因。

深夜寂静,隐约听到更夫的梆子声,燕君尧推开窗,微凉的夜风将他缓缓笼罩,让他的思绪渐渐清明。

“留着吧,也许她还会回来。”

潘仁点头领命,又犹豫着开口:“其实此去北漠最是凶险,战场刀剑无眼,王爷为何不留下长疏姑娘,有她护着至少也安全些。”

燕君尧怔怔望着院中的梧桐树,眼中尽是倦意。

“你也知战场凶险,前线作战是成千上万的将士用血肉堆出的战果,真到需要人保护的那一刻,她一个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何苦跟着赔上。”

潘仁噤声,默默叹息:只可惜她未必能领会主子的心意。

那夜和畅别院外,燕君尧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知道她要去苏州后,他变得坐立难安,理智尽失般跑到了别院。

可开始的冲动鲁莽,在愈渐暗下来的天色下,早就慢慢消退。

他该悄无声息地离开,却并没有,而是硬拖到长疏发现了他。

那晚他也没有烧糊涂,他说的每句话,都是借着莽撞说些平时不该说的话罢了。

只是,在他感受到额头上温热又小心翼翼的掌心,看到那为他燃了整夜的炭火,以及撑在桌案沉沉欲睡的侧颜,心里那些矛盾、犹豫和揣测全都消失了。

他很清楚,他拥有些什么东西。

——

一夜无眠,次日天方破晓,城门内外已人头攒动。

一个调皮的孩子骑到父亲肩头,只当看热闹,拍手叫好。

“好威风的叔叔,以后我也要骑大马,穿铁甲!”

“可不敢瞎说,那是王爷出征才有的派头。再说打仗是什么好事,弄不好掉脑袋的,你可不许去。”

燕君尧端坐马上,披袍擐甲,眸光沉着坚毅。

马前是皇上的贴身太监刘起,正躬身盛起手中的托盘。

“皇上感念王爷卫国英勇之心,特赐锡金护心镜一枚,预祝王爷旗开得胜,早日还朝。”

燕君尧收下赐礼:“有劳公公向皇上转达谢意。”

长角已吹响,燕君尧镇气提声,下达命令。

“开拔。”

整齐沉重的脚步声渐渐变小,看热闹的孩子见队伍出了城,从父亲肩头滑下来。

“这位叔叔什么时候回来,我还要来看。”

他父亲拍了拍他的后背,摇摇头。

“回不回得来还不知道呢。”

全速行军一日,入夜大军扎营于曲河县外两里地的驿亭旁。

燕君尧刚刚卸甲,便有士兵来报,营外有人带了封信来。

他抬手示意呈来看看。

书信很短,只有寥寥几句。

“沿途风景迤逦峰谷跌宕,比及渝中,可缓缓观之,行才将至。”

字迹端整,十分熟悉。

像是告诉他沿途风景极好,可慢慢观赏。

然燕君尧的视线在几个笔触间划过,慢慢拼凑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谷中缓行。”

他蓦得将信收进掌心,转身抽出舆图,指尖顺着行道向北,正是风啸谷。

竹岐特意来信告知,定是他已掌握了确切的消息,也就是说明日谷中必有埋伏。

至于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