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思辞[汉武] > 第25章 第 25 章

望思辞[汉武]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苍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2:27:12 来源:文学城

刘彻耸了耸肩:“除了田蚡,她也没有别的人可选。”

“那陛下会同意么?”

“这可由不得朕了!”

他放下玉梳,尝试着在我的头发上系上发带。

我知道大汉重孝,在朝政上东宫太后一直是有话语权的,当年刘彻亲政,大力推崇儒学,因与东宫推崇的黄老相悖,就曾想过朝政之事不奏东宫,令太皇太后大怒,借故杀了当时主张新政的两位老师,阻碍了他的新政。

当年太皇太后能掌有丞相的生杀大权,今日的皇太后也一样可以。况且当年那件事,时任太尉的田蚡也被太皇太后罢免,这些年一直以列侯的身份闲居在家,现下有了这样的机会,又怎会轻易放过?

虽说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一想到田蚡矮小的身材,以及那张其貌不扬的面孔,我就忍不住的想笑,道:“看来陛下以后就要与武安侯朝夕相对了。”

他瞬间领会我的意思,自己也忍不住乐了起来,在我的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没规矩,那好歹也是朕的舅父,未来的丞相。”

我做了一个鬼脸,不解的问:“既然陛下也同意,那为何到现在都没定下来呢?”

似乎是对方才系的发带不满意,他又解了下来,道:“朕要补的可不只是丞相,太后母家也不是只有一个田蚡,那姓王的姓田的可有一堆人排着队往朕身边塞呢,朕岂能都让她如意了?丞相是个肥差,她想要朕可以给她,至于其他的就不要想了,朕迟迟不定,也是想让她知道,朕没有那么好说话,别再得寸进尺了。”

他神情不悦,言语也有些愤慨,又一直以“太后”称之,不似之前“母亲”亲密,想来他对太后的做法也极为不满,但碍于孝道,又不得不同意。

太皇太后刚走,又来了一个皇太后,我不禁有些心疼起他来,伸手摸了摸他微皱的眉头,道:“陛下不必生气,皇太后不是不明事理之人,纵然有些私心,可到底是陛下的母亲,心里头还是向着陛下的。”

他冷哼了一声,又道:“那田蚡长的又矮又丑,又没有什么才干,若不是念着母亲为我忍了这么些年,我才不想让他来当这个丞相!”

自从当年新政失败后,太皇太后便对刘彻存了偏见,多亏了皇太后从中斡旋,那几年她也一直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哪怕外人说她这个皇太后当得连窦太主都不如,她也一直忍气吞声,从未对刘彻有过任何抱怨。想起当日她处置韩嫣的果断决绝,对于她,我心下总是敬佩的。

看他还在生气,但态度已经有些缓和了,我又调侃:“好歹也是陛下的舅父,未来的丞相,陛下怎可如此说他?”

“还不是跟你学的!”他被我逗笑了。

身为皇帝,他要顾及的东西太多,哪怕那个丞相不是他想要的,他也必须接受,他的这些情绪不能对皇太后说,因为那是他的舅父,更不能对外臣说,因为那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只有在面对我这个跟田蚡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宫妇人的时候,他才可以骂上一两句,宣泄一下。朝政之事我不懂,也不能帮他,唯有在这个时候听他说上几句,逗他一笑罢了。

天子与太后僵持了半个月,最终在六月末里,正式下召,以武安侯田蚡为相。纵然天子不喜,但考虑到皇太后,对这位新官上任的丞相也是给足了颜面,几乎是说什么听什么。

然而这位国舅的**比天子想的要大,上任不过月余,除了贪墨钱财田地,还不断的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连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他也随意任免,屡次惹得天子不快。

一次田蚡想向刘彻索要城西的一块地,为自己扩建宅院,并以城南的地做交换。城西那块地正好挨着上林苑,是考工署管辖的地界,而城南那块地不管是地界、大小、还是质地,都远不能及,刘彻当然不想做亏本生意,又不好当众驳了这位舅父的颜面,只好躲到了温室殿,避而不见,希望他能知难而退。

然而,这位丞相的贪欲非比常人,竟公然闯进了温室殿,逼着刘彻答应,气的刘彻当众大骂:君何不遂取武库乎!如此才将其斥退,田蚡方才有所收敛。

八月,闽越举兵进犯南越边邑,南越王上书向汉廷告急,天子命大行令王恢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出会稽征讨闽越,援兵未至,闽越王郢弟余善献郢首级投降,请求免战,天子罢兵,封余善为东越王,迁大农令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闽越刚平,匈奴又骚扰马邑边境,遣使者来汉,请求和亲。若说闽越小国天子不放在眼中,那对于强大的匈奴,天子却真正恨得咬牙切齿。汉室立国七十余年,匈奴屡犯边境,从高祖皇帝白登之围至今,汉军对战匈奴是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以和亲的方式,来寻求边境短暂太平。以一个柔弱女子的身躯和不计其数的钱财珍宝换来的和平,一直是汉室天子心中的痛,亦是汉室立国以来最大的耻辱。

“朝中如今分了两派,一边是以王恢为首的不同意和亲,他从燕国出来,认为匈奴不守信用,和亲无用。一边是以韩安国为首的老臣,认为大汉现在的军事力量还不足以跟匈奴对抗,所以主张和亲。”刘彻一边跟我玩着六博棋,一边说道:“如今老太太刚走,人心不稳,不宜用兵,所以同意和亲的还是占大多数。”

我下意识看了一眼在榻上午睡的令仪和幼蓁,手上的骰子不自觉的掉在了棋盘上,我一惊,又忙捡起来扯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

“瞎想什么呢?”他看着我,嗔道:“就算和亲也轮不到她俩!”

我心里自然明白,至今为止,大汉送出了十余位和亲的公主,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都是从良家子或者宗室女中挑选出合适的加封公主,派往和亲,然而,同为母亲,谁又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异国他乡,一辈子再也回不来呢?

我点头,深吸了一口气,让情绪平复下来,看着刘彻道:“妾知道大汉素来没有真公主和亲的先例,可一想到那些妙龄女子要代替公主远嫁塞外,一辈子再无归家之望,妾心里难受。”

他走到我身边,抵着我的额头:“不只是你,朕心里也难受,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现在还不是反击匈奴的时候,不过朕可以和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我知道他心中有自己的决断,摇了摇头:“妾知道陛下有雄心壮志,也相信陛下有这个能力去达成,和亲是国政,妾只是见识浅薄的内宫妇人,不懂国政,陛下无须和妾做这个保证,不管陛下怎么做,妾都支持陛下!”

他抓起我的手:“朕既然做了这个皇帝,就不会让你失望,也不会让百姓失望,你等着看吧,待时机一到,朕一定要连本带利的跟匈奴讨回来。”

我笑了起来,又道:“那这次和亲,陛下打算派谁去?”

刘彻静默良久,说道:“还是按照老规矩,从永巷的家人子里面挑吧!”

九月岁末,天子准许匈奴和亲,下召于永巷中挑选适龄的家人子,加封公主,和亲匈奴。

天子最终选择了一位孙姓的家人子,被天子加封为孙公主,出身燕国,长的蛾眉曼睩,姿容隽秀,既有燕地女儿的豪爽英气,也有永巷贵人的端庄大气,再配上锦缎绫罗,华胜步摇,也丝毫不失公主仪范。

她说她是自愿前往匈奴和亲的,这份心智与胆量,让我无比钦佩,我让卫长公主给她行了一个稽首大礼,本是汉家公主的责任与担当,如今要一个家人子来承担,她受的起卫长公主这一拜。

送走和亲公主,岁末庆典便在这离别的伤感和屈辱中度过了。这一年的诸多变故,加之太常夜观天象,言“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令天子决定改元,改年号为元光,将即将到来的新年定为元光元年。

新岁过后,刘彻再一次诏举天下贤良,询问治国政策,希望寻求一个即能总结历史教训,又能解决国家当前遇到问题,还能保证能让国家稳定、繁荣的长治久安之道,上百余人纷纷上书对策。刘彻见之兴奋不已,一心扑在了那些治国方略上,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刘彻潜心理政,宵衣旰食,他的衣食起居我亦不敢马虎,常出入宣室殿侍奉,也正是这些日子出去宣室,让我看到了刘彻作为天子的另一面,与我平日看到的他判若两人。

上一刻他还拿着学者的策论与中书黄门高谈阔论,谈笑风生:“这董仲舒的三篇策论上提到让中央在民间兴办太学,在平民之间选士进行培养问试,人才直接输送至中央,量才授官,录德定位,这样就打破传统子承父业的模式,朝廷的官职不再是哪一家的官职,平民中的有识之士亦有机会入朝为官,这一点甚合朕意,以后朕就不愁无人可用了!”

“还有,他让朕建立明堂礼制,约束豪门贵族子弟的行为,限制豪民抢占土地,节制土地兼并,这都是很好的建议!”

众黄门立刻奋笔疾书,要把刘彻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写几个字的功夫,再抬头看到的又是刘彻气的要烧书的样子:“这里旱了怪朕缺乏仁义,那里涝了又怪朕失了德行,要是这么容易的话,这个皇帝让他来当好了!”

随即脑子一转,又接着道:“他不是会说嘛,好啊,那就让他去江都国当丞相吧,先去地方上试一试他那套天人感应,做的好再到朕的身边来。”

随侍的中书黄门个个都汗流浃背,胆战心惊的,生怕再遇上哪个不知死活的迂夫子说一些触怒龙颜的话,那他们这些人的小命就真的要呜呼哀哉了。

我知道刘彻生气归生气,不会真的迁怒旁人,可他一发起火来,确实也吓人。至高无上的权威之下,他的一举一动,一嗔一喜都关系着这里每一个人自身命运,甚至还连接着家族的荣辱存亡,不得不令他们敬之畏之,不敢有丝毫差错。

董仲舒虽然出言不逊,但确实有过人之才,他在三篇策论中提出的所有建议几乎都被刘彻采纳,建礼制,设太学,以儒家学说作为统一全国的政治思想等等,只有君民思想上得到统一,行为上有所约束,结束掉以往诸子百家,各自为政的势态,国家方能稳定繁荣,长治久安。

此外,刘彻听取董仲舒的意见,令郡国各自察举孝子廉吏一名,入中央参加考试,通过后便可入朝为官,以这种举孝廉的制度为汉室寻访贤才,同时重新推行建元年间夭折的新政,大举选用儒生,诏天下献书、献治国良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