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往事知多少 > 第9章 二小姐产折

往事知多少 第9章 二小姐产折

作者:纪都水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7 17:53:31 来源:文学城

这几年,孟老太太为大小姐的事操碎了心,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然而二小姐却又遇到了不幸的事,真是祸不单行。在大女儿六岁、二女儿三岁那年,二小姐怀孕了。到了三月底的一天,产期到了,感到腹中阵阵作痛,知道将要临盆,心中又惊又喜。

旧社会的女人生孩子,都是偷着生,恐怕叫人知道。说什么“一人知道产期多一个时辰,俩人知道多两个时辰”,这当然是封建迷信,没一点科学道理。那时受条件的限制,女人怀了孕,没一个检查的,也无处检查,近处一没医院,二没有有经验的接生婆。这一次是胎儿横在腹中,三天了还生不下来,大人死去活来反复折腾,力气消耗很大。

等三天晚上看看还没有生的希望, (这时自己父母都已不在了)东邻自己族中大嫂说: “我在这和弟妹做个伴,你赶快去孩子他姥姥家送信,他们家有在济南的,看能不能上济南找医院处理”!丈夫赶快套上车,去拉丈母娘来,人多主意多。路上也不管高低不平,坎坷难走,打马直奔而去。因路熟,七八里路一会儿就到了。

这时,家家都熄灯睡觉了,丈夫叩南屋的后墙,三嫂三哥在南屋住,三嫂起来开了门,把二妹夫让进南屋说明来意,三哥也已起床,说: “最好不用惊动老太太因为这几天老人家有点感冒,去了不但帮不上忙,还干着急,不如你去”。他一指三嫂。又说: “顺便到你娘家村,村中有一位老妇科中医,他懂得比较多,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说着,二天上车疾奔娘家村去。叩开老中医的门,说明来意,老中医一般晚上是不出诊的,因和娘家嫂子是同村,又在以前曾有事去济南,找孟家大爷给帮过忙,老孟家有事,理应快去,丈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二话没说,就上车去了。

到家一看,明显是胎儿横在腹中,胎儿又大,肯定生不下来,用手一把脉,知胎儿还活着,说: “胎儿现在还活,你们赶快上济南洋人开的一处医院,那里可以动手术,但是大人孩子必选一个,要大人就保不住孩子,要孩子就保不住大人。铁路南有一大户人家,有钱有势,就没儿子,一小妾怀了孕难产,上济南洋人医院,这家主人要孩子不要大人,手术后孩子说保住了,可大人完了。你们这家,看样子大人孩子都难保,还是快上济南吧”!

丈夫沉思了一会儿,痛苦地说: “我情愿要大人,没别的办法,事不宜迟,咱们赶快走吧“!

这时,天也将近微明,邻家大嫂在车上抱着产妇,防颠簸得厉害,娘家三嫂在身边相陪,快马加鞭直奔济南而去。

明水到济南七八十华里的路程。一路上娘家嫂子不住地抚摸产妇的头,一头冷汗。嫂子说: “妹子,要坚持住,一会儿就到了,刚进入郊区,嫂子握着妹妹的手,感到越来越凉。她又一摸妹妹的头,冰凉已无冷汗了,心中一惊,叫妹夫住下车,掀开身上的被子,看到妻子头一歪,内外摧残因心力衰竭而死,这一去就是两口,这是多么不幸的事啊!

噩耗传来,孟府上下无不难过。尤其是孟老太太,疼女之心可想而知,又加上两个无娘孩子,孤苦伶仃,无人照管,越想越放不下心。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这生死的折腾,结果大病一场,多亏大小姐在身边煎汤熬药,百般侍奉,一个多月后才渐渐好转。

二小姐死后,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丈夫一人身上,心常思爱妻,吃不好,睡不安,有时精神恍惚,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这年秋收稻谷的时候,二小姐丈夫赶车向场院拉稻谷,牲口不听话,吃路边的青草,丈夫心烦,精神失常,没好气地打牲口,结果牲口一惊,拉着车就跑,把人撞倒,压坏了一条腿。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天灾**,不期而至,痛不欲生,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

没办法,孟老太太叫人把他俩外甥女接到府上,一直养到十七八岁后,找了婆家为止。二小姐的丈夫,因平日里人缘好,四邻五舍的都来帮忙,算是度过了难关,三个月后,扶拐能自理了,但一条腿却也瘸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只有变卖家产,艰难度日。这是后话。

旧社会的富人家,不把小妾当人看,拿小妾是生孩子的工具,是酿酒的缸,出砖的窑,夫妇和谐的人家又因医疗条件不足,种种封建枷锁的捆绑,也难以度日。所以说,旧社会女人的命运往往是不幸的悲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