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尽天涯路 > 第1章 第一章 过客

望尽天涯路 第1章 第一章 过客

作者:翰墨风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06:03:11 来源:文学城

夜色漆黑如墨,伴随着冷风袭来,黄豆般大小的雨点倾盆而落。

黑暗中,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男子大踏步走来,轻捷的步伐中有着无比的沉重,仿若他此刻的心情。

他腰间挎着刀鞘,——刀已入鞘。

这是一把刚刚还滴着血的刀,在被雨水冲刷过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血渍已干,他心中的创口却又一次被撕裂。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是一片淋漓的鲜血。

石板街上的积水如潺潺细流,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他身影的轮廓独自在雨幕之中穿梭。

前方拐角,有一座寺庙,规模中等大小。

院落当中也没人,和尚们都各自回禅房里入定去了。

夜已三更。

方丈室里一灯如豆,纱窗外面透着昏黄的烛光。

他来到了这座寺庙前,轻易地越墙而入,走至方丈室的门前。

随即从里面传来了一个语调缓慢的苍老的嗓音:“施主深夜到此,老衲有失远迎。有事请进来说吧。”

他于是推门进来了,迎面就是一尊佛像,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闪耀着金光。

一个老僧在地面的蒲团上结跏趺坐,微阖双目,神色庄严。

那男子也不行礼,只是看着老僧,淡淡地说:“智真方丈,你知道我要来?”

“嗯,”老僧轻轻点头,“老衲久候多时了。”

男子轻“哼”了一声:“看来,我今晚是自投罗网了。”

智真方丈略睁大了些眼,转头看向男子,眼神中只有悲悯。

男子冷漠的眼神中,时而闪烁着一丝奇异的光芒,——那是一种充满了杀气的凶光。

“方丈莫非,已提前告密,说某要作案?”

“阿弥陀佛,”智真方丈合掌念了声佛号,又缓缓道,“施主误会了,老衲的确不曾告密。更何况,施主要做些什么,老衲亦不知啊。”

男子冷冷地盯了他一会儿,语调毫无起伏地说:“我相信方丈之言。”

“善哉,善哉。檀越请坐。”

男子也不客气,跪坐在方丈对面的蒲团上,也不摘下兀自滴水的蓑笠,就这么直直地盯着方丈的眼睛,眼神中有着深邃的冷酷,以及麻木。

方丈的眼神却是柔和的,语调也是轻缓的:“施主夤夜造访老僧,必定是有话要说。”

“也没甚话说。”男子声音也不大,甚至窗外的雨声都要更大些。

“那施主……”

“我来,只为多谢大师的救命之恩。”

“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当时我快要饿死了,大师给了我一碗馒头,及时救了我一命。”

“施主啊,并非老僧与你馒头救了你,而是你自己的慈悲心救了你啊。”

“我?慈悲心?”男子听了这话忍俊不禁,“我这种人还有慈悲心?大师莫不是说笑吧?”

“非也。老衲没有说笑。以施主的本事,倘若欲得饭食吃,就算是去偷去抢,只怕也无人能够阻拦。然而,你却宁愿饿死,也不去偷不去抢,这不是施主的慈悲心,又是什么?”

“不过是想保留一点尊严罢了,否则,我何不去沿街乞讨呢?”

“知耻近乎勇啊。施主能有保留尊严的念头,就是为人的一念善愿,有此善缘,定生福报。”

“善?福报?!哈哈哈……”男子苦笑,“大师,我这种人,只恐早已断了善根,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魔’了吧?”

“佛魔从究竟说来,本无差别,二者不过仁者一念。一念转过,魔即是佛。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皆是妄想分别,以假为真。施主当知,此心与佛、众生本无差别。一念悟,众生即是佛;一念迷,佛即是众生。”

“那么,杀人的也是佛了?”男子再次眼露凶光。

智真方丈低声念了句:“阿弥陀佛……”

与此同时,一群人正疾奔在石板街上。

雨幕和黑暗双重笼罩,景象不甚分明。

今晚没有月光,只有布满天空的乌云。

他们飞奔在街道上,两旁店铺民宅林立,黑黢黢一片,仅见轮廓。

“快!”其中带头的叫道。

他们三步作两步,来至一建筑前,带头的一个手势,后面的人一齐停步。

“头儿,就是这了。”

黑暗中,隐约可见,横着一块木匾,上面有几个字:段家杂货铺。

带头的迅速觑了一眼,手往前一挥,几个人一拥而入。

他们也不必敲门,亦无须撞门,因为木门并未关上。

杂货铺里黑漆漆一片,本就乱糟糟的,摆满了杂七杂八的货物,现下更是只见黑暗中的轮廓。

几个人先是摸黑走了几步,带头的轻轻叫了声:“段老板……嗯?”

他脚下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凭多年断案的直觉,已经猜到了眼前的东西是什么。

“点亮。”他命令。

后面的人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火具,把眼前这一小片区域点亮了。

微弱的火光轻轻摇曳,因为有风从门口透进来。

他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还是被突然出现的景象惊了一下:地上躺着一个人。

“头儿,这就是段老板。”“公子,我们还是迟了一步。”

带头的蹲身,用手探了探那人鼻息,摇了摇头:“已经死了。”

在微弱的火光下,可以看到此刻的景象。

杂货铺里很是拥挤,摆满了各色各样的陈年旧物,都是些低价出售的二手货。

空气中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当然,此刻的血腥味更浓一些。

那死去的段老板须发灰白,看着有五六十岁左右,身形微胖,有些发福。他圆睁双眼,嘴巴略张,显然死前很是吃惊。他胸口处一片鲜血,已将布衣染红。右手握着一把刀,刀刃闪烁着寒光,却没有沾染血渍。

“他是被一刀致命的,”带头的青年观察了一下周遭的环境,又察看了一番尸体,说道。“胸口处,是致命伤,也是今晚最新造成的唯一一处伤口。他衣服上的血尚湿,伤口处的血也还未凝结,说明他才刚死没多久。他手中虽握着刀,然而刀刃上并未沾染血迹,所以他并非死于这把刀,更不是用这把刀自尽的。”

“可他手中既然有刀……”

“没错,”青年点头,“此人决不只是一个开杂货铺的店铺老板,他还是一个武夫。这把刀就是他的兵器,既然死前还握着刀柄,说明他是打算与凶手进行一番打斗的。你们看,他身上其它地方的这一道道疤痕,都是他从前受过的旧伤。还有他握刀的手掌上,有茧子,也是常年使用兵器所致。可见,此人亦是武夫无疑了。”

“公子,”青年身后站着一个容貌清秀、打扮干练的女孩子,是常年跟她的“公子”出来查案的。“你是怎么知道,今晚这里会出事的?”

带头的青年形容俊俏,一身正气,眼神中满是智慧,解释道:“前面几起命案,虽然被害人表面上也是身份各异,然而我们发现,他们几个人都有至少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武夫,是会武功的。根据,同样是他们几个人身上的旧伤,以及死前手中握着的兵器:有的是剑,有的是鞭,有的是枪,还有的,是刀。

“从这一点看来,凶手并不是对他们几个人进行偷袭或者是暗杀,而是与他们各人正面交锋。这从几位被害人身上的同一处致命伤可以看出,行凶者的刀,是从被害人的正面,也就是他们几个人的前胸,刺入的,而非从后背。

“何以见得?因为利器从何处刺入,刺入的地方伤口也就越大:那是力道最为猛烈之处。而后,力道便会因为被害人身体的阻力而减少。

“虽然这个行凶者的武功极高,非但一刀穿心,一招便使得被害人毙命,而且力道贯彻前胸后背,前后几乎一致,不见力道稍减、刀法有略微的散乱,可是从一些细节处可以看出,我的推断是没有错的:利刃的确是从被害人的前胸刺入,而后贯穿胸膛,从后背刺出。

“行凶者的手法也是干脆利索,几起命案都未出现丝毫的偏差,都只用了一刀,就将被害人的心脏刺穿,所以被害人应该是当场毙命的。”

后头几个人一身劲装,像当差的打扮,其中一个汉子问:“头儿,你又是如何得知,今天夜里,凶手要再次行凶,并且行凶的对象,就是这个杂货铺的段老板的?”

那青年看着他们几个人说:“我并不知道凶手会在何时再次行凶,然而我相信此人必定不肯善罢甘休。我于是透过仅有的线索进行分析,先是确认了几位被害人武夫的身份,想到他们几个人要么曾经混迹过江湖,要么在官府里当过差,从这一个突破口,我试图去查询他们的底细。然后,我似乎有所发现……”

“公子发现了什么?”

青年若有所思:“说是发现,其实……也许只是我的直觉罢了。”

“公子的直觉往往都是很准的。”女孩看向他的眼神中满是柔情,但她也知道,现在公子正在断案,自己的心事应该收敛一点。

青年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又说:“这个稍后再跟你们说。我前日先是假定了这种可能性,然后,我就发现了前面几起命案当中,被害者被杀的一个顺序。”

“什么顺序?”

“年龄。”

“年龄?头儿,这怎么说?”

“首先,这个杂货铺的段老板,我之前也只是猜的,并不能确定他就是凶手行凶的目标之一。当时,我把我猜测中有可能被害的人列了一个名单,其中许多人,也许并不会成为凶手行凶的对象,然而我无法确定究竟哪些是凶手要找的人,哪些又不是,所以我只能先放了一大堆名额进来。这份名单我现在随身带着,至少也有上百名。”

“上百名?!”几个人惊讶地看着他,“这可如何排查呀。”

青年道:“前面几个被害人,你们注意到他们的年龄了没有?”

“我注意到了,公子,他们都是老头。”

“没错,凶手行凶,是先从老的开始。当然,如果我的猜测没错,这件事本身就只涉及老人,因为这关联着一起陈年旧案。”

“那这都是老头子,头儿又是怎么知道,下一个被害人是谁的呢?”

“凶手行凶目标的年龄,是从最老的开始,然后越来越年轻。

“哦,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估计,凶手是怕最老的提前死了吧,如此,他就无法亲手将人杀害了。”青年微微蹙眉,望向门外黑暗中的雨幕……

方丈室里,陷入了一片静谧。

窗外雨声淅沥,仿佛淹没了天地万物。

智真方丈闭目,手上转动着念珠,默念佛号。

对面蒲团上跪坐的男子仍是冷冷地盯着他。

“方丈不想再说点什么吗?”

“老衲自然是可以说的,只是不知,施主想要听些什么?”

那男子看着他一字字道:“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凭直觉。”

“哼,”男子冷笑一声,“大师莫非,已证得了六神通,所以能知道过去未来?”

“老僧修为浅薄,并无神通。”

“那请方丈解释解释,我为什么非要来你这里。”

智真方丈凝视了男子半晌,轻声说道:“因为,你心不安。”

声音很轻,然而在那男子听来,却仿若雷鸣,正好这时外面也轰隆隆响了一声。

男子的神情不再冷漠,而是露出了他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柔软的一面,那是他的本性、他的良心,对他的呼唤。

方丈双眼湿润,缓缓说:“老衲虽自幼出家,半世浮生,栖身佛刹,每日所闻,唯暮鼓晨钟,及诵经梵音,又以青灯为伴,不记多少寒暑,忘却几多春秋,寄居于兹,未尝远游,却也阅人无数,深谙世态,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辈。

“非老僧有孤独之愿,只是年幼之时,心伤颇深,先叹六亲缘浅,后看万事皆空,红尘熙攘,已不复能悦然此心,遂离群索居一段岁月。随着众叛亲离,吾十有五而万缘放下,世间之事,如过往烟云,此心已了无挂碍,因而自愿遁入空门。前尘往事,恍如隔梦,当□□认,三际皆空。

“佛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事皆苦,万境皆空。从前爱恨,都如梦幻泡影,灰飞烟灭。

“施主,自性本来清净,本心纤尘不染,真如实相,本自具足。七情六欲,爱恨情仇,无非一念,妄想分别,实若水月空花,了不可得。

“妄心幻有,寂灭实无。《圆觉》有言:‘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檀越这颗不安的心,当下在哪呢?竟是了不可得啊。

“你此来,是想要老衲替你安心。就像当年禅宗二祖立雪断臂,于少林请求达摩祖师一样。祖师与二祖说:‘把你的心拿来给我,我替你安。’二祖说:‘我的心在哪呢?竟是了不可得。’祖师遂云:‘我已替你安了心了。’不知施主的心,如今是否已安?”

那男子静静地听完了方丈的话,心灵的确得到了平复,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却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完,而这是他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感到心安的原因。

“多谢大师开导,”他微微躬身,“晚辈铭记在心。”

方丈垂下眼来,不由得感到悲哀,因为他知道,这个男子,到底还是没有放下。

“阿弥陀佛。”

方丈看向漆黑一片的窗外,听着响彻耳畔的落雨声,款款地轻声念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另一边,那带头的青年说出了自己对于案件和被害人的看法。

跟他的另外几个人都道:“既是如此,那就好办了。我们只须根据这个线索,也就是杀人凶手行凶的目标是从老到少,来进行追查,应该就可以确认凶手的下一个目标了。”

青年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公子,”那女孩儿道,“如果那个杀人凶手,此后行凶,不再按这个规律来作案了呢?”

“雪姑娘,”旁边一个粗犷的汉子道,“我们刚刚发现了这个规律,怎么可能下一回就变了呢?”

青年看着她说:“阿雪,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那个叫“阿雪”的女孩儿每次一跟她的公子对视,就会脸红心跳。

青年道:“然而我相信,这次这个杀人凶手,跟以往的都不一样。他必定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就是故意要让我们知道,这几起命案,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他——所为。否则,他在杀人的手法上就不应该是一致的。

“而既然他杀人的手法在这几起命案当中,都是一致的,那么,这位凶手,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我们无法将这几起命案关联起来,他没有要不使得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所为的意图,换言之,凶手就是有意要让我们知道,这些事都是他的杰作,是他亲手将这几个人杀害的。

“所以说,我们如今所有发现到的线索,正是那杀人凶手故意留给我们的,否则,我们也许至今仍然一无所获,毫无头绪。”

“哼!”那粗汉咬牙道,“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岂有此理!”另一个汉子也气道,“世上竟还有如此嚣张之徒。迟早要将其绳之以法!”

“可恶,可恶!”另一个瘦子也说,“这人简直是胆大包天。只是不知,此人为何要这么做。”

青年叹了口气:“若非其有意诱导我等,那么也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此人根本就不怕我们知晓,甚至就是要让我们知晓,这正是他这个人所为。那么还能有什么原因呢?无它,唯有复仇能够解释他的行为。

“复仇杀人,是凶手真正的作案动机。所以他才不怕我们知道。既然如此,阿雪所说倒也不必担心,因为此人下一次还会继续作案,并且不会去改变这个作案规律。

“他这样做的目的至少有二:第一,他故意要让我们查案者知道,命案乃是他所为,却又无奈他何;第二,他同样是故意的,要使尚未被害的、他接下来的行凶目标,感到恐惧,害怕自己接下来也要被害,而这,便是凶手‘杀人诛心’的手段,也是凶手复仇计划中的一部分。

“当然,凶手也担心老的寿终正寝了,不能死于自己的刀下,所以先杀老的,再根据年龄,逐步往下行凶。综上所述,我敢断定,凶手接下来作案,会用同样的手法,并且不会去改变规律,也就是杀人的顺序。所以说,接下来的被害人,我们应该还是能够确定的。”

几个人都说:“有道理,那我们得赶在凶手杀害下一个目标以前赶到现场,解救目标,抓获凶手。”

他们又问青年:“这位段老板的尸体怎么办?”

“我们不要破坏现场,”青年说,“明日天亮有人发现了,会去报案,到时本地官府自会追查料理。”

“那我们要不要去报案?”

“罢了,还是不要打草惊蛇的好。”

“头儿,”那粗汉压低了嗓门,“你在京城里可是堂堂的正四品大理寺少卿,此次又是奉旨查案,皇上还赐了你便宜行事之权,你手中完全有权可以号令各地官员协助断案,为什么却选择偷偷摸摸地去查案呢?”

“我说了,不到关键时候,切不可亮出身份。你不必多说了。你们今后切勿口无遮拦,暴露了我们的身份和任务,听明白了没有?”

青年此刻用的是严肃的命令式语气,几个人都恭恭敬敬地答了一声:“是。属下明白了。”

“公子,有没有可能,凶手如今就在这个县里?”

“完全有可能。”青年道,“甚至,此人就在我们附近。他方才行凶,就算是要离开县城,也不会去得太远。”

“那我们要不要去追?还是说,在县城里去找……”阿雪说着,自己也觉得不行,“唉呀,都不成,这不是大海捞针嘛。”

青年叹了口气:“是啊,大海捞针。”

“头儿,那我们,现在去哪?”

“当然得先离开这里了,”一旁的瘦子打趣那粗汉,“难道你还想住在这间杂货铺里,与段老板的尸体做伴,共度良宵不成?”

“我去你的吧,猴儿!”那粗汉笑推他道。

阿雪抿着嘴笑,另外几个人也笑了。

青年道:“先不要说笑,我们赶快走吧,要是被人发现了,有理说不清。”

“是啊,是啊,别被人给当做杀人凶手了。”

“走。”青年带头朝大门口走了出去,其中拿着火具照亮的那个人把火光熄灭,景象又复一片黑暗。

外面雨没那么大了,但还是在下。

他们几个人来的时候没料到会突然下起雨来,都没有提前预备避雨之物,又连日赶到县城里来查案,所以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浑身湿透,很是狼狈。

刚刚进屋待了会儿,他们几个人身上好不容易干了些,这会儿出门又淋湿了。

他们几个人在漆黑的石板街上快步走着,互相商量今晚该去哪里度过,有的说先去还没打烊的酒店饭馆里吃喝一番,也有的说赶紧先去投一家客栈旅店歇息。

几个人正说着,蓦地里,前方街道上出现了一个黑影,漆黑中,唯有轮廓还隐约可见。

他们看见了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人,正朝着他们几个人的方向,一步步地走来。

雨水仍在一滴滴落下。萦绕耳际的声响,除了落雨声、流水声以外,还有他们几个人和前面走来那人,彼此的脚步踏在石板路上的积水当中,所发出的声响。

双方各自停步,相隔一段距离。

此刻的景象一片黑咕隆咚,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

带头的青年透过对面那人的轮廓,看出了他头上戴的斗笠,肩上披的蓑衣,还有,他腰间挎着的刀。

就凭直觉,青年也猜到了,此时此刻,出现在此处,这副打扮,看来,就是他了。

青年后头那几个人当中有人喝道:“来者何人?”

对面那人竟然也没有选择沉默,他语气平静,只用了两个字来回答:“过客。”

后头那几个人正不知该如何是好,齐望向青年。

青年则望向那男子,用风雨之中足够他听见的声调,语言客气地说:“这位仁兄,此刻夜色深沉,更兼凄风冷雨,行路着实艰难。我等亦为过客,来去匆匆,于此邂逅,不期而遇,也是缘分。俗话说:‘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这位仁兄,可愿与我等小酌几杯,到酒店一叙,既可暂避风雨,又得消此长夜,彼此亦能稍减寂寞。不知仁兄,意下如何?”

一旁几人甚是佩服青年的口才,虽寥寥数语,却已极为完备。

对面那男子也爽快,这回只答了一个字:“请。”

于是,双方便相隔一段距离,那男子略在后些,放慢脚步,随着那群人而行,穿过十字路口,在寒冷与黑暗中又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了一点朦胧的光晕:是昏黄的灯火在暗夜中照亮。洒落在光晕区域的雨水都仿佛瞬间被点燃了。

这种时候,各种各样的店本都应该打烊了,毕竟飘风下雨的夜晚,还有谁会来?偏偏这时就来了他们一群人。

这种景象中,虽然只一盏油灯,却也令人颇感温暖,竟有种回家了的感觉。

其余几个汉子倒也罢了,阿雪姑娘毕竟是个女子,见此景象,不免唤起思乡之情,热泪盈眶,嘴唇颤抖,却强忍着不哭,望之令人心碎。

青年望着她微微一笑,他满了真诚的眼神和他柔和的笑容,在她看来,比那灯光还要温暖。他又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她跟着公子满是安全感,时常体会着心灵的颤动。她也望着他莞尔一笑。

后头那几个汉子当然都知道二人的心思,心中也为他们二人祝福。只是他们几个人都不知道,那在后头走来的披蓑戴笠的男子,此刻隔着他们一小段距离,也看见了两情相悦的少男少女。

这个刚刚才从方丈室里出来,就恰巧碰上了他们的男子,他此刻的眼神既不凶狠,也不冷漠,而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在他的记忆深处,有一个画面,虽然他近来总是刻意地要去回避,却反而会更加频繁地浮现于脑海之中,无法驱散。

其实,他也无意驱散,因为那是他多年以来的梦,始终萦绕在他整个人的青春当中,给予了他最美好的幻想。

那个穿着一身红装的小姑娘,她破涕为笑的神情,那双含着泪水却带着笑意的眼睛,令那时尚年幼的他惊奇之余,感到悲痛和心碎,同时也为之迷醉。

他也不知道是否就在那一瞬间,自己从此就对她产生了感情……

“这位仁兄,请坐。”那青年温柔的嗓音将他的思绪拉回,他此刻眼神中尚余一丝罕见的温情,整个人却仿佛麻木的一般,走了进来。

这个半夜还没打烊的酒店当真是小得可怜,还很简陋:几根木杆子支撑着茅草铺就的棚顶,雨水大量从缝隙间滴落下来,而木头柜台就是唯一的桌案,前头摆着几个凳子,此外别无它物。

掌柜的是个眼目昏花、面黄肌瘦的老头,形象就很孤独。

“掌柜的,来两壶好酒,有什么饭菜也上一些,我来请客。”

“好,客官稍候片刻。”老人自到帘子后头备酒备菜去了。

那男子坐在靠边的凳子上,面无表情。青年则是坐在他旁边,青年的旁边自然是阿雪姑娘。

后面几个汉子也围在柜台边上坐着,也都不说话。

他们几个人虽然没有带头青年那么灵敏的直觉,然而他们也感觉到了什么地方有点问题,尤其是这位专门被青年请来的“过客”,更让他们觉得奇怪。

他们也看出了,这个被请来的男子腰间挎着一把刀,那么定然也是武夫了。

但是,要他们把这个恰巧碰上的人跟犯案的杀人凶手放在一起联想,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么做的。

因为照他们看来,今天晚上杀害段老板的凶手,必定已经逃出县城了,要不然,至少也得躲起来。

虽然后一种选择远远不如前一种选择聪明,因为不及时逃走,明天命案被发现了,逃跑就要困难得多了。

如果官府封锁县城,又去排查可疑之人,那么凶手迟早都会被发现。

就算凶手本事大,还是能够逃脱搜捕,然而这个人的面貌也会有暴露的风险,倘若被人撞见了记住,绘成画像,张榜通缉,到那时,凶手之后的作案就要困难得多了。

所以说,如果凶手足够明智,那么此人就应该在杀完人之后连夜出逃,走得无影无踪。

那么除了这两种选择,也就是要么连夜出逃,要么在县城藏匿以外,凶手今晚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他们几个人用正常人的理智想,根本就不可能。

凶手不可能再有第三种选择。

除非,此人想自投罗网,要么就是想要自首,要么就是想要自尽,除此以外,连去想这个“第三种选择”的问题都是荒唐的,因为对于这种杀人如麻的凶手来说,这么去揣测其心理的本身就是极其荒谬的做法,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不可思议。

他们几个人毕竟也是在旁协助青年断案的助手,个个儿都是青年精挑细选的,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心思缜密,就连里面粗犷的汉子也是脑袋相当机灵的人。

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几个人的真实身份都是在京都大理寺当差的人,大理寺乃全国首屈一指的办案机构,与刑部、御史台(本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所处理的均是有关朝廷的重大案件,非同小可。

至于带头的青年,则更不必说,本是名门贵族、三代世袭,本可以靠祖上福荫,坐享其成,然而青年不愿靠此关系,只凭借自身才华,数年间连破数十起大案,被当今圣上示以嘉许,补了空缺,擢为京城大理寺少卿。

当然,这些都只是摆在明面上的结果,至于每一件事背后的实质若何,则非世人所能洞见者……

偏偏今晚,就在刚才,青年在见到了那个男子的一瞬间,凭借自己的直觉,往另外几个人所不敢、也不愿去猜想的那“第三种选择”上去假定,于是他想到了,或许真的有这么一种可能:

面前这个人就是杀人凶手,而且他此刻往我们的方向走来,也就是我们刚从杀人现场离开的这个方向,那么,此人很可能是想要再次回到命案现场,所以,我们双方才会“恰巧”碰见于半路之上。

至于为什么要再次回到命案现场,这就不是青年所能理解的了,因为这涉及到了凶手内心深处很复杂的一面,而这,不是青年与男子那顷刻间的邂逅所能立刻明了的。

然而,由此一个大胆的猜测就立即变成了对于假设的肯定,也就是:这个披蓑戴笠、腰间挎刀的男子,正是今晚杀害段老板的杀人凶手。

无法解释为什么只一瞬间,青年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虽然,他最后的怀疑还须用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青年这时看向男子,微笑着问:“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男子也看向他,过了半晌,才答道:“秦朔。”

“秦大哥,幸会。”

男子看着他:“足下尊讳……?”

“在下姓孟,名羽澜,”青年爽快地答道,“此番跟我的几个伙伴出远门,意欲投靠朋友,去做些买卖生意。因途经此处,恰又遇雨,正待找一家客栈去,正好与秦兄相遇。欸,秦兄是做什么的,到此有何贵干?”

那叫秦朔的男子目光冷峻,眼神犀利,面对这番看似漫不经心的问话,竟也不闪躲,仍是盯着对方,直直地面对那双清澈真挚的眼神,说道:

“秦某,乃习武之人。平日里,走街串巷,萍踪无有定所,唯浪迹江湖,随遇而安矣。有时,会寻个有意习武的人家暂且安身,以教学武术谋生。”

那带头的青年孟羽澜听了这话,眉头几不可见地轻微一蹙,因为这一段话说得也是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而对于孟羽澜面部轻微的表情变化,那直直地盯着他看的秦朔却已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

正好这时老掌柜的拿了两壶酒出来,然后陆陆续续地又拿了许多酒碗,之后又上了几道菜,有葱油拌面,酱卤牛肉,芝麻烧饼,油炸花生,茶叶蛋,馄饨汤,炒毛豆,白馒头。

老掌柜主要是看孟羽澜几个人穿着体面,觉得他们还是付得起钱,所以才敢拿出这么多菜来,如果就秦朔一个人,他是打死也不先上菜的。

“掌柜的,不用找了。”孟羽澜在柜台上放了一个白花花的银子,喜得那老掌柜的连连笑着点头哈腰:“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另外几个汉子都笑了起来:“他也叫‘公子’,可惜老人家没那个福气了,‘公子’是我们雪姑娘的了。”

老掌柜一脸发懵,羞得阿雪面红耳赤:“哎呀,你们说什么呢!”

几个汉子大笑。

“好了好了,”孟羽澜也有些脸红,“严肃点,没大没小的。”又转向秦朔的方向,见他垂着头,眼神似乎有些轻微的变化。

于是他们彼此谈笑着吃喝,虽然那酒味并不如何香甜,反倒有些苦涩,然而些许酒意,配上下酒菜,在这个寒冷的雨夜,还是添了不少温暖的。

酒足饭饱,杯盘狼藉。

雨已停,夜未央。

他们来到十字街口。

“诸位,不必远送,就此告辞。”秦朔向他们几个人抱拳。

“秦兄,你此去何往?”

“去往该去之处。”

“去此处何为?”

“为所当为之事。”

“敢问,是何事?”

秦朔仰头望着漆黑一片的夜空,长叹一声:“心事。”

孟羽澜至此也不再问,只是向他行了个礼:“秦兄,一路保重。”说着,不禁悲从中来,感叹一声,“不知与兄来日相见,是否还能如同今夜,畅饮开怀。”

“聚散皆是缘。来日如何,管它!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秦朔高声吟诵着,转身就带着微醺一步一步地离开了,走远了。

孟羽澜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忽然生出了同情之心。

这个人,不管他是谁,做过什么事,又为什么要去做,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这是一个真正的侠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