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女帝狼人杀 > 第6章 真假女帝

亡国女帝狼人杀 第6章 真假女帝

作者:红荔挂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00:02:51 来源:文学城

劫粮车的叛军万万没想到,这粮车中装的满满都是火药桶。

一时之间,两千余人的叛军队伍死伤过半,剩下的也早被吓破了胆,不是瘫坐地上发愣,便是鬼哭狼嚎地四散跑开了。

同一时间,牛头山下,另一队正在赶路准备接应的叛军也听到了这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得一声声闷雷似的声响从头顶上传来。

两侧山坡上,滚木礌石如雨如矢一般落下,如吞噬生命的洪流,瞬间便将前排的叛军吞没。

这队叛军足有一万人马,兵强马壮,本不是前锋,只待前面埋伏的小队获胜后,趁机攻入柴矶镇的。此前攻城掠寨均战无不胜,又有友军做前锋,此时对朝廷的军队丝毫无防备之心。

未曾想到还没进入柴矶镇地界,竟就遭了埋伏。

一时之间,叛军方寸大乱,溃不成军向后逃去。

又听一声炮响,后面山侧突然冒出旌旗无数,鼓声雷雷,喊杀声阵阵,带起沙尘遮天蔽日。

仿佛有数万人马早早候在此处,专等他们自投罗网。

遇袭的叛军更为慌乱,两头无路,只得弃了战马,抛盔弃甲往两侧山坡上手脚并用地爬上去,遗下军车辎重无数。

其实若他们未被那巨响和埋伏吓破了胆,整顿队形,有序后撤,会发现那拦路的人马不过两千,大多用来摇旗擂鼓,沙尘也是被拖在马尾巴后面的树枝扬起来的。

柴矶镇守军不过五千人,三千人伏击桃花渡叛军小队,两千人吓退这主力军,已是倾巢而出。

守在镇上的,只剩下些其他州郡退下来的残兵损卒而已。

此刻在远处山头观战的穆晴看得叛军败退,两眼放光。

穿越过来大半个月了,不是被追杀就是被追杀,此刻终于吐气扬眉了一回。

她一时得意忘形,两手抓着身旁的顾维朗胳膊便蹦跳起来。

“退了退了,叛军退了。”

顾维朗双目仍蒙着布条,但他从被抓得生疼的胳膊便能感受到穆晴的高兴。

击退叛军,他固然也高兴。

作为西北的常胜将军,他对自己运筹帷幄的作战水平有足够信心,叛军退败自是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这女帝的举动。

她原可以强令柴矶镇驻军先护送自己南渡,虽然也略有冒险,但总比留下来反击叛军安全得多。

但她竟愿意以身犯险,到镇外观察敌情,以她惊人的目力,帮助自己设下了这两项埋伏之计。

这还是那个昏庸不理政事,搜刮民脂民膏给自己造园子的女帝吗?

莫非经过这一出几近亡国的叛乱,高祖皇帝的血气在这年轻的女帝身上觉醒了?

顾维朗陷入了沉思。

待回得柴矶镇,全镇官兵看待顾维朗的眼光都带着崇拜和倾慕,一路欢呼声不断。

控鹤军果然名不虚传,连双目受伤将领也能带着五千人的哀军,击退一万多人气势如雄的叛军。

此次柴矶镇一役,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整个潭东路反抗叛军的首次大捷。

这一胜,以少胜多,打破了叛军不可战胜的气势,对朝廷军士气的鼓舞意义非凡。

更是俘获大批战马、军粮、盔甲,还顺利收拢了更多从北方退回来的散兵,柴矶军一下扩充到上万人。

虽然,叛军势大,柴矶镇防御工事简单,长期定难以坚守。

但这一次胜利,为柴矶镇赢得了足足一旬的时间,足够将镇上百姓、连同许多逃避战乱的他郡难民等有序护送南渡之后,再缓缓退守江南。

第二日一早,蒋昂便先派精兵掌大船,将顾维朗和他的军医护送南渡。

此时天光微亮,辽阔的江面水气徐徐散开,嫩黄色的阳光破开薄雾,照在身上有一股清新的暖意。

顾维朗觉得双眼已不复前几日的刺痛,还能看到一点光亮,便伸手解下布带。

穆晴与他正一起站于船头,此刻听到响动,回过头来,露出笑容。

“你好啦?”

朝阳从她身后的江面冉冉升起,将她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边。

她眉眼间泛出几分飒爽的英气。但那露出鬓发外的耳朵,被光一打,成了红红的半透明,又显得生机勃勃,十分可爱。

这是顾维朗重见光明后,看到的第一眼景象。

他不觉恍惚了一霎。

定定地看了几眼以后,又仿佛阳光过于耀目一般,慌乱地移开了眼神。

穆晴不觉有异,只伸出五根手指,在他面前晃了一晃。

“你的眼睛好了吗?”

“好了。”顾维朗重又挪回视线。

他脱口而出便要说声“谢谢”,却不知自己要谢的是什么。

是密林危局中用雨水帮他冲洗眼睛,还是坚持拉他躲避搜捕,抑或是留下来助他抵抗叛军、护佑百姓?

正胡思乱想间,忽闻掌舵的军士喊了一声:“顾大人,我们快到了。”

他巡着那军士所指的方向看去,烟波浩渺间,对岸的城郭屋舍均隐在水气中若隐若现,只有一座九层高塔鹤立鸡群,在晨光中尤为显眼。

“那便是皇上命人在江南修的五个园子之一,蕴真园。”军士因得以回家,兴致很高,热心地介绍道:“那九层塔,可是足足修了两年,花了好几万两白银才建成的。很是壮观吧?”

穆晴本也兴致勃勃地四处观察,听得“皇上命人”几字,心下一咯噔,等听到几万两白银,不觉脸上一红,忙回头去看顾维朗的脸色。

只见那“忠于社稷”的一军指挥使,果然脸色冰冷,只遥遥望着那高耸的塔身不语。

那掌舵的军士为吹嘘自己的家乡富裕,还在喋喋不休。

“这蕴真园还是五个园子里最小的哩。玉都南边的慎德园,那才叫大。光是挖渠引河道之水,就挖了一年多,好家伙,那一年玉都南边几个郡里的田都长荒草了,所有百姓都被征调去挖渠……”

顾维朗似笑非笑:“慎德园,君子先慎乎德,陛下这名字真起的好。”

穆晴尴尬笑笑,忙岔开话题。

“这位小哥,咱们到玉都还有多久?”

军士憨厚一笑:“快了,等下我们不必登岸,可沿着新挖的运河直接南下,越过封关,直达玉都。蒋大人吩咐我们,定要将二位大人平安护送到玉都。”

穆晴心道,你再历数皇上的劣行,这位顾大人就要把我平安送回老家了。

幸而顾维朗一路阴沉着脸,那军士渐渐也不敢多言。

如此,在诡异的沉默中,大船推波排浪,一路到了玉都城郊的燕子渡方才停下。

两人登岸,军士又叫了一辆驿站的马车,吩咐好生将二人送入城中。

穆晴在马车中好奇地掀开帘子四处观察。

江南果然不亏为龙兴之地,繁华富庶,尽管才到城郊,却已见车马来往络绎不绝。

最重要的是,人人脸上均淡定平和,与一路逃难时遇见的神色慌张的百姓大不相同。

实在难以想象,仅仅一江之隔,竟如同天堂地狱一般。

江南是穆氏皇朝的发家之地,皇室宗亲众多,本族势力遍及诸郡,盘根错节牢不可破。

高祖将燕玉城设为陪都,设立燕台府作为副中枢衙门,因此该地改名为玉都。

来到此处,穆晴不用再担心乱臣贼子再把自己当了投名状献出去。

两人入了玉都,径直往燕台府尹衙门而去。

凭着控鹤军左厢都指挥使的名帖,很快便有小吏将二人迎入衙门会客厅。

燕台府尹陈穹听人回报说控鹤军的都指挥使来访,料想这兵荒马乱的,来者不善,或是借军粮、或是借兵,总之定没有什么好事。

欲称病不见,又怕得罪了这位煞神,只得硬着头皮接待一番。

一路走,还一路盘算着玉都的粮库空虚,要借也借不了多少。

入得厅中,抬头猛然看见穆晴站在上首,还疑心自己眼花,脚步一顿,揉了揉眼睛。

再来看时,那负手而立的人,不是当今女帝陛下吗?

唬得他赶紧跪下大呼万岁。

穆晴矜持地抬手,示意免礼,毫不客气地在主位上落座了。

顾维朗三言两语,说明了情况。

陈穹诺诺点头不止,又马上令人安排住所让穆晴歇息更衣,他则依令马上召集在玉都的各级官员、皇室宗亲前来觐见。

有燕台府尹的紧急令,玉都各司和周边的军监等官员来得很快,都聚在府衙正厅里议论纷纷,这万分火急的形势,不少人还以为是叛军要渡江了。

闲散的皇室宗亲就没那么听话了,不是出去游玩了寻不到人,便是姗姗来迟,或索性不露面。

陈穹也不急,心道请你们不来,待知道了陛下在这里,有你们好受的。

看着时辰到了,便叫肃静,老神在在地将女帝南幸玉都的消息一说。

果然,众官哗然。

穆晴出来时,众人如波扑浪涌一般噗通噗通全部跪下,山呼万岁。

早有那老臣当场捶胸顿首,嚎啕哭出来,言说自己听闻叛军入京,多么担心陛下安危,日夜不得安寝云云。

也有将领立马挺胸出列,请命领兵北上,收复京师。

更多的官员从未有过机会入京觐见圣颜,此时不是战战兢兢不敢抬头,便是偷偷摸摸抬眼想看看陛下长什么样子。

穆晴耐心地等这些人都一一演完,才清清嗓子,正要说几句。

却听厅外一声高呼:“圣旨到!”

厅里众人全部都愣住了。

圣旨到?

皇帝陛下都在这里,你是哪门子的圣旨?

燕台府尹陈穹皱眉,偷眼看向穆晴。穆晴也正疑惑,便示意他上前查看。

陈穹忙将来人叫至厅中。

众人看时,却是一名传旨内侍官,不少高官还在宫中见过此人。

其人手持圣旨,说要请燕台府尹、江南路经略安抚使等人接旨。

陈穹一把夺过圣旨,拿了与经略安抚使庞逊两人一同查看,卷轴、锦织、纹样毫无破绽。

最重要的,是圣旨上那枚鲜红的御印。

圣旨内容,是安民诏,言西南靖王派兵入京,乃清君侧义举,如今奸佞已除,天下安宁,陛下坐镇京都,要求各地官员需安民抚恤,防范有人借机生乱云云。

陈穹和庞逊看罢,都倒吸一口冷气,相互看了一眼,又同时将目光看往了主位上的穆晴。

若这圣旨是真,那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难道是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