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女帝狼人杀 > 第4章 标识妙用

亡国女帝狼人杀 第4章 标识妙用

作者:红荔挂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00:02:51 来源:文学城

倾盘大雨中,叛军逼近,双目不能视物的顾维朗要独自阻挡追兵。

穆晴气恼,抓住顾维朗的手腕:“指挥使这便要放弃了吗?”

顾维朗道:“我目不能视,对陛下已是无用之人。陛下还是尽快自行脱险为上。”

穆晴道:“未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

她抬头冒雨环顾四周。

此时天色已晚,加上大雨,四周愈发昏暗,即使叛军追来,也未必立时即能发现二人。

只是若叛军发散人手搜山,终究难以躲藏。

除非……

穆晴灵机一触,她想起使用预言家卡牌时,系统会用黄色倒立三角来标示出周围的人,供她挑选查验。

若有此视角,叛军的位置岂非洞若观火?

在这漆黑雨夜,敌明我暗,叛军的分布一清二楚,而叛军视线受阻,未必不能躲过搜山。

她立马在脑海中唤出系统:“我要使用预言家卡牌。”

刚刚赚来的500封禅积分,马上换作了一张预言家卡牌,高悬虚空中。

“请选择一名要查验的人。”

随着系统的这句话,周围景物果然一变。

眼前的山石、树木都隐做半透明,山坡之上的漆黑之中,则冒出了许多黄色的小倒三角标示,微微波动着,标识出每一个人的位置。

穆晴精神一振,忙拉着顾维朗道:“我夜间视力甚好,你只管信我,随我躲藏便是。”

顾维朗一愣,还欲说什么,却听穆晴道:“有人来了,快伏身。”

上边的山坡上,叛军果然一一燃起了火把,开始三三两两分开,向下搜山。

那火把以煤油所制,水泼不灭,但雨势甚大,将那火浇得忽明忽暗,所照不过身前一尺之地。

加之雨声又大,即使距离只几步之遥,也不容易发现。

穆晴拉着顾维朗躬身躲在灌木丛后,一边紧张地看着那一个个浮动的小黄三角标识慢慢向下走来。

她紧紧盯着标识,估摸着叛军之间的距离,寻了一个较大的空隙,猫着身,拉了顾维朗过去,躲在草丛间,等叛军过去。

顾维朗虽看不见,但他感觉到穆晴的一举一动都干净利落毫不犹豫,似有十足信心。

连带他也不由自主地信了她,听任她拉着躲藏。

第一轮搜查,叛军在三步之外摸索下去了,并未发现两人。

系统见穆晴许久没回答,机械询问:“请选择一人进行查验。”

穆晴道:“还没选好,再等等。”

第二轮搜查,穆晴盯着那一个个移动的三角标识,寻着空隙,拉着顾维朗躲到一块大石下面。

石块空间逼狭,她不得不用手按着顾维朗的脑袋,矮下身形,两人紧紧挨在一起。

顾维朗感觉她湿漉漉的手微凉,按着自己的鬓角,往一处柔软温暖的地方靠过去,耳边还有扑通扑通的心跳之声。

这竟是一个保护的姿势。

戎马多年,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被人以一种保护的姿势抱着。

如此久违、陌生,却奇异地让人感觉安宁。

顾维朗深觉不妥,待要动弹,又听得叛军窸窸窣窣的以棍扫过草木之声,只得咬牙忍耐。

须臾,穆晴放开他,又走走停停地换了一个躲藏的位置。

如此凭着系统的准确标识,依靠视角差异,两人在密林间东躲西藏,竟真的避开了叛军的四轮搜索。

穆晴看着那一堆黄色的标识慢慢远去,松了一口气,一下子瘫坐在泥泞之中。

“他们往西南山谷那边搜过去了。”

顾维朗伸手在自己眼前晃了晃,依旧一片漆黑。

他虽看不见,但只听那雨声,便知周围定是昏暗难以视物。

不知这穆晴是如何准确地躲开搜山的叛军的?

他曾听闻山中有猎户天赋异禀,可夜里视人观物有如白昼,难不成这女帝也是如此。

不过,如今不是细究这个的时候。

顾维朗细细回想这啸聚山的地形,道:“叛军从西北追来,往西南山谷而去,料定我们从西南的山谷口渡河前往青岩镇,路上定有诸多埋伏,此路行不通了。”

两人商议,决定返身往东南方向走,若能翻过悬壁,可绕道柴矶镇,再寻机去往江南。

两人一身狼狈,又咬牙走了不知多少里山路,幸而遇到了一个破败的道观。

此时天已大亮,进得观中,只见院落倒大,只是似乎经了一番劫难,处处破壁残垣,连正门都缺失了,仅以几根木板拼起,权当遮掩罢了。

大殿内迎出一老一小两位道士,见了二人情状,也不问来历,便指了两间内室,让他们自行换下湿衣烤火。

幸而此时正值夏天,顶着湿衣赶了一夜的路,才不至感染风寒。

穆晴收拾停当,双脚仍痛得厉害,双手捧了破瓷碗,蹲坐在檐下喝稀粥,看小道士扫落叶。

院子旁的大榕树上,挂满了红色布带,可惜风水雨打,大都褪成土黄色,甚至变成丝缕了。

“小师父,请问这树上的红布是祈福之用?”穆晴问道。

小道士眼睛都没抬:“是。”

“为何残破若此?”

小道士道:“这些红布都是好几年前的了,日晒雨淋,焉能不破。”

“这几年为什么没有人挂新的红布呢?”

小道士道:“这几年逃难的逃难,抓壮丁的抓壮丁,民不聊生,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力气祈福。”

穆晴将原身女帝的记忆搜刮了一遍,奇道:“此处是潭东地界,这几年未听闻有什么旱灾水涝,何以民生艰难至此?”

小道士嗤一声道:“就是从前三年大旱,也比不过这两年的苛政。那女帝一登基,税负便翻了一倍,还加了很多什么青苗税、币税的,村人连谷种都没得留下。”

穆晴闻言,从记忆中搜刮各大臣上的折子内容,似乎的确收到赋税比往年增加了,几个谄臣还借此歌颂女帝恩泽,各地风调雨顺。

这些记忆原身女帝可能都没用心看过,不过匆匆打开勾个红批便扔开了。但穆晴接原身记忆时,如同放电影一般,每一帧画面都可调取查看,如同过目不忘一般。

小道士又道:“这还不算。更离谱的是,本来一年一征的徭役,去年便征了三四遍,不是去挖运河,便是去筑园子,去了也没饭吃,路上饿死的徭夫不计其数。”

穆晴闻言又是一惊。

原身女帝的确几次下旨要到江南巡幸,命人修筑运河,好供她乘巨船游玩,又要修几个堪比禹潭的大园子,要光广集天下奇珍异草,遍植其中以供赏玩。

直到叛军攻破京城之前,女帝为着江南园子工期缓慢之事,还砍了几个户部官员的脑袋。

看来这女帝真是不干人事啊,怪不得叛军都杀上京城去了。

那小道士还在絮絮叨叨,历数女帝罪状。

穆晴无言以对,只得埋头喝粥,三下两下,便把那清汤寡水的热粥灌进了肚子。

无奈腹中仍空空荡荡的,她试探道:“小师父,请问还能再要一碗粥否?”

小道士一翻白眼:“没有了,你们过来,已是把我和师父今晚的口粮都吃完了。”

穆晴一噎,老脸红透。

不期然听到一声嗤笑,回头看,那顾维朗正端着一碗粥,斜倚在门上,不知听了多久了。

他摸索过来,将自己那碗放在了穆晴旁边:“这碗你喝了吧,都是民脂民膏,我可咽不下。”

穆晴知他讥讽自己,只讪讪放下碗,也不去动顾维朗的。

她将自己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也没找到一样稍微值钱的物事,逃难时为避人耳目,早就丢光了。

唯一值钱一点的这身衣服,早已在泥水里泡得辨不出原来的颜色,还东刮了一道西破了一块,样子跟流民也差不多。

顾维朗虽看不见,但见她不反驳,反而听到一阵衣物窸窸窣窣的响动,便知她是想找东西付饭钱,更是一声冷笑,低声道:“这时候想起来取之于民要用之于民了?是不是太晚了。”

说罢,从腰带里摸出几枚碎银,摸索着放在石桌上,道:“小师父,我们二人多有叨扰,这个请你们买果子吃,聊表歉意。”

此时老道从内殿走出,手里还端了一碗粥,放到桌上递给穆晴,又将碎银推回去。

“两位小友不必客气,你们看来也是遭难之人,银子就不必给了。”

穆晴见顾维朗有碎银,当下实在饿得厉害,也不客气,便口中称谢,把那碗稀粥也灌进肚子。

末了擦擦嘴,道:“我哥让石灰迷了眼睛,不知附近是否有医馆?”

老道笑说:“方才我已看了这位小友的眼睛,已及时用水冲洗过,并无大碍,不过修养些日子,自会恢复。”

穆晴松了一口气。

忽有人在院墙外大喊:“道长,道长,又有匪兵过境,快到山里躲一躲吧。”

小道士忙推开门看,只见一个樵夫模样的汉子,背着竹篓,手上提了个斧头,满头大汗,从山路上匆匆赶来。

“我下山卖柴时,正撞见那边牛头山上有一大队大头兵哩,怕不是又要打仗了,咱先到山里躲一躲吧。”

老道摇头:“这观里都被兵匪抢了数回了,无物可抢,不躲了。”

那樵夫也不多言,只道:“我先回家喊上婆娘去躲了,道长自己小心。”说完急急走了。

穆晴听见,怕是叛军追来,忙将石桌上那碗粥端起来,硬递到顾维朗嘴边灌下去,边小声道:“快喝完赶路,留下银子给他们便是了,别叛军来了反连累了人家。”

顾维朗也不矫情,喝完稀粥,便与穆晴告辞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