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 第12章 不知所谓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第12章 不知所谓

作者:一捧秋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1:35:28 来源:文学城

江枕玉迟迟没有回应,他自觉已经见多识广,过眼的人如过江之鲫,唯有这人敢在他面前说这些不知所谓的混账话。

大概也是因为,从前那些人碍于身份,不会也不敢在江枕玉面前大放厥词,说些有的没的,毕竟一个不小心就是掉脑袋乃至株连九族的罪责。

肆无忌惮成应青炀这样的,世间罕有。能说会道成应青炀这样的,难得一见。

应青炀说得口干舌燥也尤嫌不足,中间还不忘停下来问一句:“江兄,你觉得呢?”

江兄本人觉得自信是好事,但自信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称之为不知天高地厚了。

江枕玉蹙着眉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教训道:“……传言中太上皇的耳目遍布整个大梁,若是让他听到你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想没想过会有什么下场?”

他这话的意思便是想让应青炀慎言,隔墙有耳的道理,即便在大梁再偏僻的地方也同样适用。

这不,这人一不小心,说出的荒唐话就让太上皇本人听了个遍。

“说得有道理。”应青炀点点头。

他若有所思,他恍然大悟。仿佛明白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人生道理,从此便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江枕玉原本以为这人会就此打住,看在太上皇这个名头的威慑上,放弃摧残他的耳膜。

但应青炀果然不按常理出牌,这个混不吝什么胡话都敢说,他翘起二郎腿,一摊手,转而又道:“没事,太上皇这么英明神武善解人意,谪仙一般的人,怎么可能和我这个市井小民计较,心眼儿总不会才针尖儿大点吧?”

江枕玉:“……”若不是如今身体虚弱躺在榻上动弹不得,他倒真是有心让这小子见识见识,看看他到底有多“大度”。

得亏了江枕玉现在不能视物,否则看见这人的模样,几年没动过的杀心估计都要翻腾起来彰显存在感。

应青炀哪里知道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边上走了一遭,他细细思索,的确从脑海深处翻出来一些自家太傅的狠厉批判。

说的是太上皇所掌握的边疆军在逐年渗透大梁各地,到了今日,与其叫边疆军,不如说是大梁军。

因此这人对整个大梁疆域的把控逐年提升,估摸着各地的大事小情,只要大梁军想,都能八百里加急送往国都,呈上太上皇的桌案。

这种行为用姜太傅的话来说就是大权独揽,事事入耳,亲力亲为。

——早晚累死。

应青炀一想起自家太傅那阴阳怪气的讽刺就有点想笑,估摸着也就他老人家会把这种把持朝政的手段当成错误来攻讦。

大梁是从群雄逐鹿中建立起的王朝,各地番邦,各个残余势力此消彼长,想真正平定这些混乱不是一件易事,但太上皇做到了。

但凡为君者,自然都想牢牢地将这天下把握在自己手中,应青炀深表理解,不过对于姜太傅的说辞,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于是他道:“耳目遍布大梁啊……居然还有这种说法吗?哎你说那位他累不累啊?天天桌案上一封接一封的奏报,想想就头疼。”

“要我说,他不如在各地都安排一个管事的代为处理公务,这案牍劳形之苦谁爱受谁受。”

江枕玉闻言一愣,没想到这小小山野里的猎户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过这小子说话间就能看出来是进过学堂的,只不过貌似学到的东西都偏门了些,也不知道怎么养成了这幅信口胡说的性子。

传闻只会传出江枕玉想让人知道的内容,所以大梁十二州的中枢参将都是他的亲信这种事,鲜有人知。

所谓的地方动向,在送到他手中之前就会被先一步筛选一次,留下来的便是地方不能轻易做决定的大事。

江枕玉没有那么偏执,说到底他对所谓的皇权也没有多大执念。

他的执念一直都在另一个地方。

然而正在他稍微有些走神的功夫,就听应青炀继续感慨:“要是我我就做个甩手掌柜,呈上来,多把压力转移出去,指责他人就好,何必为难自己。这样不就逍遥自在多了。”

应青炀本人的精神状态起码领先周围人几千年,他对自己亲力亲为剥削式的工作毫无兴趣。

江枕玉:“……”

好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标准纨绔发言。

江枕玉听得都烦了,心说讲学的夫子能撑着没把这个人轰出去,还让这人学了些文雅的用词,脾气实在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好了。

若是他在国子监见到这样的学生,估计会直接一笔断了他的仕途。抱歉,大梁太上皇就是这样和传闻中一样冷酷无情,残暴狠厉。

他彻底偏过头去,在心里默念清静经,把应青炀的唠叨当成耳边风。

应青炀就算再话痨,也着实做不到对着个快睡着的人持续输出,几次没了回应,便也作罢了。

他消停下来,一眼瞥到边上那已然凉透了的粟米粥,才惊觉自己忘了正事。

方才明明是想趁着江兄醒了,给他喂一碗热粥下肚,再把晚上那份药也让他一起喝了。

天杀的!他自小身体强健,又因为整日满山疯跑,健康了十几年,甚少生病,从来没体会过这种难熬的苦味,简直比他命都苦。

即便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应青炀也对这种仿佛多加了几倍黄连的苦药深恶痛疾。

可惜他一个不察,就耽误了正事。

应青炀委实难得有个人能如此畅谈,一时间没刹住车。

村里的前朝旧臣们和姜太傅是一路人,放在几千年后,就是大梁太上皇的顶级黑粉,应青炀对这位没什么偏见,在村里是个异类。

他甚少公然和长辈们唱反调,有伤和气,一个远在天边的皇帝,不值当。

但现在不同了,准备把这人强留下来的时候应青炀就想到了,他必然要和江兄做知己!

无话不谈的那种!

尤其是江兄这长俊脸,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在山里和长辈们呆久了,常年和隐有愁容的面孔面对面,应青炀人都郁闷了。

现在可好了,光看着江兄的脸,他都觉得自己能多吃下两碗饭。

可惜他把江兄说烦了,不愿意再理他,应青炀顿时扼腕。

他把粥放回锅里温着,离开主屋去叫了孙大夫过来。

江枕玉虽然醒了,身体仍然虚弱,不然不至于没有力气起身,这会儿又再度昏睡了过去。

孙大夫在榻边坐下,隐约觉得屁股底下的小马扎还热乎着,也不知道应青炀在边上守了多久。

他神色奇怪地瞥了边上扔在准备药材的应青炀一眼。

这般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救人一命真金白玉地砸下去,可算是听到了点响。

这么个重伤濒死的人也能给养回来,孙大夫一方面觉得应青炀好像真的在照顾未来妻子,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宝刀未老,医术还是那么高明。

“要不是你从小在这长大,我都要以为你和这人有什么旧情未了呢。”

“那倒不算,我只是觉得和江兄一见如故,肯定有很多话题可以说道说道。”应青炀放好东西便又凑了过来。

仔细盯着孙大夫的动作,手上无意识地跟着比量,明晃晃地偷师。

“江……?没听过哪个大家姓江,估计是纯粹的大梁人。”孙大夫撇了撇嘴,把脉时便带了点偏见。

他对大梁没什么好感,就算大梁和大应的灭亡实际上并无关系,他们这些人心中,也难免有迁怒的情感在。

国破家亡,新朝再立,便是真的没了方向,从此四海之内皆无归处。

郁结于心的怨气总要有地方发泄,也总要有回归故里再度复国的念想在。

应青炀连忙打哈哈,“不至于,肯定是他之前住得偏远些,您老人家没听过。”

孙大夫冷哼一声并未搭话,感受着手底下的脉象微微蹙眉,“怪了……大病初愈,本该是好事,这人郁结于心的症状怎么反倒有些加重了?”

应青炀:“……”

他一想起方才江兄拒绝交流的模样,便莫名有些心虚。

该不会是听了他的唠叨所以觉得郁闷吧。

哈哈哈哈……肯定不会的吧,他那不就是正常聊天吗?也没什么特别出格的地方吧?

“咳……我就是和他聊了会儿天。”

孙大夫顿时恍然大悟,他起身后拍了拍应青炀的肩膀,叮嘱道:“少说两句,比什么都重要。”

应青炀无奈,“我,我尽量克制,但您老人家也知道的,情之所至,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啊。”

“没什么大碍,喝药,用些饭食,注意保暖。只能慢慢养着了。”孙大夫说着说着就继续数落他,“你说说你,捡回来的人倒金贵,以前皇宫里怀了孕的嫔妃也就这待遇,你倒好,一门心思在一个男人身上。”

“您这话就有点难听了。这情爱一事哪是人能改变得了的,一见钟情山盟海誓非卿不娶的故事比比皆是。”应青炀唏嘘着,语重心长,试图改变孙大夫根深蒂固的旧思想。

孙大夫点点头,“殿下啊。”

应青炀:“嗯?”

“少看点话本。”他这样说了一句,拎上自己的药箱施施然推门走了。

被留下的应青炀:“……”

您老人家骂得可真脏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不知所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