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春 > 第69章 故人长绝

望春 第69章 故人长绝

作者:飞光劝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7 21:38:03 来源:文学城

乾清宫。

永熙帝负手而立,于明殿高堂之上,沉沉发问:“他如何反应?”

傅东海跪拜在地,半晌静默之后,俯首道:“他......命奴才秘而不宣,召集东厂中人,趁夜宴之机入宫。”

永熙帝叹息一声,似有惋惜,又似有放松:“他愿助庆王反叛。”

“既然如此——”永熙帝再无一丝犹豫,“杀无赦。”

“......遵旨。”

......

除夕宫宴,灯火连天,几如不夜之城。与此同时的东华门旁,东厂总署之中,亦有一盏孤灯静静燃烧。

傅东海独坐堂中,摇曳的灯火将他凌厉的面容照得忽明忽暗,诡秘异常。

不多时,只听一阵脚步声响起,轻盈却又不失沉凝,来者显然是一群内力高深之人。

“嘎吱——”房门被推开,一双双锦履皂靴踏入堂中。

来者共有六人,身着朱服,上绣飞鱼或蟒纹,头戴宝冠腰系环佩,腰侧佩刀佩剑,一打眼便知是显贵之人。

确如所料,这六人皆是东西两厂同锦衣卫的首领之人。

“不知督主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锦衣卫指挥使看着傅东海,率先发问。

傅东海却不回答,只问道:“东西厂同锦衣卫人马,都召集于此了吗?”

“督主之命,我辈定然不敢有违。”另一人接道,“只是傅兄弟,眼下督主正在宫中,难不成我等要听你号令吗?”

他们对阎如风言听计从俯首帖耳,可对傅东海这样一个年轻人,他们可并不放在眼里。

傅东海轻笑一声:“在下资历浅薄,怎敢号令诸位前辈,只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是何请求,不妨说来。”

灯影憧憧,傅东海的眼瞳在微弱的照耀下,深沉漆黑得几如深潭,令人无端心惊,他叙话之间,手掌已然悄无声息地握上腰侧的剑柄——

“还请诸位前辈为在下——”

“让路。”话音刚落,只听“铿”的一声剑刃出鞘,紧接而来的只有一阵簌簌风声,烛火摇曳一瞬,下一秒一抔鲜血飞溅而出,落在灯芯之上,火光盛大一瞬,发出“刺啦”声响。

傅东海收剑振刃,其余人等尚未反应过来,就只见离傅东海最近的那位锦衣卫指挥使被剑刃封喉,鲜血飞溅之余,双目怒睁,倒地而亡。

“唰——”兵刃终于脱鞘而出,剩余五人额间冷汗泠泠,怒吼道:“傅东海!你这是作甚?!”

傅东海没有回答,回应他们的只有堂外震天的刀剑碰撞之声,与傅东海手中袭来的如雪白刃。

如风般迅疾诡秘的剑刃逼近身前,避无可避,那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与傅东海对视着、颤抖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猛然发觉,那双年轻的眼中,竟有那样凶戾的杀气......

那周身的戾气宛若死亡的枷锁,将他们纷纷拖曳,入黄泉。

......

除夕宫宴觥筹交错,然欢宴必散,至此子时三刻,已接近尾声。

权贵王侯渐渐散去,面覆神佛面具的舞者也从堂中退下。

“砰!”只听一连串爆竹之声,在永熙十二年与十三年的交界之时,一束焰火冲天而上,在深沉的夜幕中炸裂开汹汹的火花。

身着戏服的舞者褪去夸张的服饰,露出其下银光烁烁的铠甲,用以舞蹈庆祝的武器换成了见血封喉的兵戈,这显然是一群乔装的精兵!

精兵之前,庆王着铠甲,持长戈,他看似身为首领,可真正发号施令的,却是另外一名将领。

自他北上的那一刻起,庆王的兵权便已被架空了。

那人一声令下:“进军!”

只见这队精锐兵马军容整肃,沉闷的脚步声响彻宫道,而在那宫道尽头站立着数人,为首一人负手而立。

墨衣沉沉,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唯有一双如古朴深潭般的双眼,在黑夜中闪烁着莫名的光亮。

阎如风。

“庆王。”阎如风唤了一声,他的声音毫无波澜,仿佛万事皆在他意料之中。

“阎督主。”庆王也回应一声,语中意味,危机四伏。

“你并非要反。”不是疑问,而是肯定,阎如风只定定地望着庆王,“两江大营兵权尽归陛下派遣的刺史,如今你兵权犹如虚设,为人刀俎,你也不过是局中人罢了。”

“事已至此,有何话可说。”庆王目光之中似有悔恨不甘,却终究无可奈何,“你既知晓,又为何要来?”

“身在局中,如何得脱?”阎如风的目光越过众多甲胄之士,落在层层守卫之中的那顶明黄舆轿之上,“陛下,臣不曾负你。”

永熙帝闭目坐于舆轿之中,坦然开口:“卿岂不闻,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阎如风摇了摇头,“侯印已还,忠心亦未尝不表,到头来仍是不得善终。”

永熙帝冷声道:“阎督主未尝不怀反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阎如风反问道,“陛下又要为臣,安上怎样的罪名呢?”

兵士逐渐逼近,阎如风目光凛如夜色,终是拔剑而出。

“唰啦——”一阵兵器出鞘之声,东厂之人的剑锋与庆王所领军队,已然刀剑相向。

“御前佩剑,以武犯禁,藐视天恩,更怀反心——”永熙帝三言两语,便割舍下多年君臣之谊,定夺了阎如风的生死,“赐自尽。”

“臣,谢主隆恩。”阎如风终是冷笑一声,眼中尽是决绝,只见他拍了拍掌,他身后一名下属当即抱着一个昏睡的孩童走上前来。

“陛下......”庆王有些失态地唤了一声,永熙帝微微撩开帘帐,却在目光触及那孩童的一瞬间蓦地一惊。

那孩童不是别人,正是大齐王朝嫡长子,温穆皇后上官熹之子——李谛。

“阎如风,你这般以人子嗣作为要挟,倒失了东厂提督的气度了。”永熙帝手掌紧攥,眼睛微眯,紧盯着阎如风,“你想苟活,如今却是自己走上绝路了!”

阎如风却一笑置之:“陛下,臣若生,当为万人之上,若死,必定玉石俱焚。苟活于世,又有何生趣可言?“

庆王所领精兵列阵在前,应召而来的金吾卫如层叠群山涌来,将阎如风一众人等团团围住,千人围困万剑丛中,阎如风持剑从容而立,毫不畏怯。

忽地只听一阵衣衫翻涌之声,似有人掠空而过,再只听接连瓦檐轻响,耳目敏锐者抬眼望去,却见东西两厂同锦衣卫众人已然赶到!

飞檐之上,一名黑衣青年飞身而下,凭借卓绝轻功,落于阎如风的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傅东海。

“来了?”这早在阎如风的意料之中。

“来了。”夜色沉沉,正如傅东海的双目一般,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你东西两厂与锦衣卫竟是一同要反?”永熙帝惊疑怒道。

“若败,便是乱臣贼子,若成,便是拥立新帝之功,幼帝年少,内无亲族,臣不妨也学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何等狂悖之语,何等乱臣之言!

永熙帝闻言怒极,其贴身太监刘福高声斥道:“大胆!”

“雷霆雨露具是君恩,是陛下逼臣反叛,臣——”阎如风振刃之间,剑鸣宛若龙吟之声,“不得不反!”

只听这一声将将落下,阎如风当即先发制人,持刃闯入千人围中,直取永熙帝御辇,他身后东厂精锐具随他攻上前去。

一时间刀光剑影、金石相撞,厮杀声震彻宫闱,生死转瞬即逝。

傅东海并未动作,他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场生死搏杀,轰鸣刺耳的剑鸣刀鼓之声似乎愈来愈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茫的耳鸣,一瞬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时刻。

那年黑风崖上,他见阎如风持剑斩百人首,目光不为生死而动,天上地下难逢敌手;如今紫禁城中,他见阎如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浴血破重围。

两道身影跨越八年的光阴流转,渐渐重叠,敬仰与摒弃交织,信任与背叛翻转,爱与恨相融,恍惚之中,他好像又梦回了多年前那个淋漓的雨夜。

父亲与母亲葬于阎如风的剑下,李叔的头颅被傅莽提在手中,他蜷缩在石窟之中,借着唯一一束稀薄的月光,孤身一人念着双亲遗书,泪流满面。

他的思绪愈飘愈远,甚至漂荡到童年时一个烂漫的春日晴天,他看见昔日的宁川拿着木剑掷向遥远的天边,他笑着说自己来日要做最坦荡的大侠,而今那把木剑穿透流年,正刺中傅东海的胸膛。

川流入海,他已无退路可走。他拔出那柄名为回忆的剑,却不带血,他知道他要告别。告别经年的爱,经年的恨,告别日日夜夜的转辗反侧,告别与世长辞的故人,告别刻骨铭心的仇敌......

傅东海的手掌渐渐移向百川剑的剑柄,正在此时,一支零落的羽箭竟直直向他射来!

飞速旋转的羽箭逼近身前,傅东海注视着那支羽箭,正要拔剑以挡,却见一道身影先他一步,挡在了他的身前!

“唰!”方见一道幻影,羽箭便被斩落在地。

“回神!”阎如风抬手抹去面容上的血渍,“今日还不到你的时候!”

“死是这世上最轻易的事......而今天,还不到你的时候!”往日之言振聋发聩,傅东海紧握剑柄,闭合双目。

曾有昔人仗剑来,铸我生平两重哀。

至此恩仇须方尽,来日更登黄金台。

阎如风要再提剑而上,却只听身后一道利剑出鞘之声,明明迅疾如风转瞬即逝,却又在阎如风的耳侧拉扯得绵长而尖锐。

“唰!”“刺啦——”

“噗嗤!”利刃自身后没入胸膛,出于本能的反应阎如风回剑以攻,他本可以正中傅东海的脖颈叫其一击毙命!

可在最后一瞬之间,阎如风目光闪动,他的手腕振动分毫,剑刃偏离轨道,斩向傅东海的面颊,在他的左脸上留下一道鲜血淋漓的剑痕。

昔日师徒,刀剑相向,一时之间,天地似乎都为之寂静一瞬。

“啪嗒——”阎如风的血如泉水般涌流而出,顺着百川剑流落在地,傅东海的面颊血肉模糊,蜿蜒的血珠溅落而下,与阎如风的血交融在一起,像是难解难分的恨,汇成一滩狼狈泥泞的不堪。

阎如风嘴角抽动,他却说不出任何话来,他只这样盯着傅东海。

傅东海转过头去,他只觉得那道眼神比世上任何剑刃都要锋利,竟能穿透自己的血肉皮囊,切割凌迟着他的魂灵。

“刺啦——”他忽地收剑,剑刃从阎如风的胸膛拔出,阎如风失去依仗,终于半跪在地,仗剑勉强支撑。

傅东海太清楚阎如风的要害在哪里,以至于背后突袭,一击便能叫他失去回天之力。

“师父。”傅东海昂首轻道,“我从前不叫傅东海。”

“我叫宁川。”

阎如风瞳孔骤缩,手臂震颤,就在这时,东厂同锦衣卫众人倒转剑锋,对准自己的同袍,局势转瞬之间天翻地覆。

随着永熙帝一声令下,众人正要围上,来取阎如风的性命,可傅东海却先一步道:“陛下,让我来了结他吧。”

他不平静,才不平静,以至于在天子面前,自称为我。

永熙帝沉默片刻,终于颔首同意。

傅东海提着百川剑,俯视着阎如风,而阎如风也仰首注视着他。

很多年前,傅东海拽着阎如风的衣角,他说,或许将来,我还可以保护你。

那时阎如风轻笑一声,却被赤子之心打动心魂。

而今身份颠倒,地位轮转,傅东海提剑指向阎如风的心口。

一滴眼泪滑落在百川剑上,转瞬间却无影无踪,傅东海低垂着双目,谁也看不清他的面容,可他的剑刃却在无声地颤抖。

持剑者,心不动,心妄动,则剑不稳。

“师父。”傅东海道,“我送你一程。”

剑锋划破虚空,留下数道缭乱的虚影,傅东海最后一招纵浪大化,刺向阎如风的心口。

“刺啦!”

天地寂静无声,阎如风一滴血泪溅落在地。

恩仇两断,至死不休。

......

“他那一剑,竟是手下留情了吗?”小春默然良久,方才开口。

“他知我心脏有异于常人之处,便刻意刺偏分毫。”阎如风的声音骤然间流露着苍老,那些层叠的旧事已将他的心血耗尽。

“后来再睁开眼时,我便身处这地牢之中。这曾经用以囚禁犯人之地,竟成了我的生坟。”阎如风怔怔道,“小春,你要记着,持剑者手下不可留情,既然要做,那便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倘若......心怀不忍呢?”小春发问。

“可你要知道,这世事向来都是......阴差阳错。”阎如风道,“来,我授你这长绝剑法的最后一式!”

“天地同归,还是纵浪大化?”小春问道。

阎如风摇了摇头:“往事成空,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

“故人长绝。”小春轻声念道。

“提剑!”阎如风一声落下,小春当即拔剑而出。

“你要知这世间从无长久,一旦缘起,必有缘灭,相逢注定诀别,古来万事不过镜花水月;你要知世人人心易变,旧友仇敌,一念之间,回头看去不过故人长绝。”阎如风闭目道,“使此长绝剑法,须谨记世间万事终须一别。”

小春口中呢喃絮语,与阎如风的声音重叠——

“亦真亦假,若有若无,同生同灭,万剑为空。”

“此去斩尘缘,断因果,岳峙不可阻,渊停不可拦——”阎如风声嘶力竭,“小春,挥剑!”

剑刃破空,小春双目决绝凛然,挥剑向前。

“刺啦——”

......

“刺啦——”沈相宜拔出剑刃,如雪的刃身倒映出她的眉眼。

那一场宫变之后,傅东海渐被永熙帝重用,与刘福一起成为永熙帝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晏花时与傅东海结成政治联盟,势力渗入东厂,为三皇子李不孤来日铺路。

她同时也遵守诺言,给了沈相宜一枚假死的药丸。沈相宜服此药丸,作假死之状,借安葬之名,得以出宫。

那时永熙帝轻抚着沈相宜紧闭的双眼,没有落下一滴眼泪,他只是轻声叹息道:“可惜了这般相似的眉眼。”

之后的傅东海与刘福将会扶摇直上,掌握震慑朝堂的权柄,晏花时出于利益与恨,将利用永熙帝对死亡的恐惧,为他献上丹药,永熙帝将因此逐渐形容枯槁。

但回到如今,出宫后,沈相宜暂时躲避在傅东海的府邸之中,几月后终于诞下一女。

这本该是永熙帝的子嗣,大齐一朝的公主。

可她们都走出了那万丈宫闱,这个孩子如此,沈相宜亦是。

“你不留下来吗?”傅东海问道。

那一场宫变后,傅东海愈发沉默寡言,戾气横生,唯独面对沈相宜时,他才有片刻的宁静。

沈相宜收剑入鞘,她此时褪去绫罗珠钗,一身便服,将剑配在腰间,背上背负着简单的行囊。

世家女,宫闱妃,此刻的沈相宜却如同一位漂泊江湖的侠女。

“我要走了。”沈相宜道。

“去哪里?”傅东海沉默片刻,问道。

“去五湖四海。”沈相宜仰头看天。

此时的苍穹不再为朱墙飞檐所遮掩,沈相宜看见的天空终于不再是四四方方的窄小囹圄。

温暖的风拂过沈相宜的发梢,她平生第一次发自真心的,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来。

“世态炎凉,江湖多艰辛,你不如......”傅东海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图,“留下来。”

“我知道此去多歧路,所以我不敢带她走。”沈相宜转过身来,微俯下腰,指尖轻轻触碰着那孩子的眉眼。

淡淡的眉,明亮的眼瞳,那女婴咯咯笑着,像是一汪明澈的溪水。

“她会想你。”傅东海紧紧抱着那孩子,那持剑杀生的双臂,此刻却意外地小心、轻柔,“她都还没有名字。”

“人生聚散逢别,如月圆缺,古来如此。”沈相宜道,“不若就唤她逢别。”

“傅逢别。”

傅东海蓦地一怔:“傅......逢别?”

沈相宜道:“我此去不知如何,不能携她在我身边,你若愿意,便让她留下来陪伴你,也叫你打发些寂寞吧。”

沈相宜一边说着,一边轻抚过逢别脖颈上挂着的一枚玉环。

这是她给傅逢别留下的唯一纪念。

“若我照顾不好她呢?”傅东海道,“你定执意要走吗......”

“是。”沈相宜指尖蜷缩,终于逼迫着自己转过头去,不再看那孩子一眼,“我执意要走,正如你执意报仇,取那功名利禄,正如湘贵妃执意权柄,盼望着那孩子来日登基称帝,而她垂帘听政。”

“我也执意要走。”沈相宜停顿一瞬,她平生二十载,终于能将此语付诸于口,“去寻......自由。”

“可在这里,你也会有自由!”傅东海情绪波动,可沈相宜却摇了摇头,转过身去:“傅东海,你与湘贵妃助我出宫,我心下感激,来日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今时今日,我只能赠你们一言。”

“你们翻开那青史瞧一瞧,多少功名利禄化为尘土,多少英雄枭雄归于虚无,多少美名恶名不存,又有多少人物能得善终。阴谋阳谋机关算尽,到头来不过一场大梦。”沈相宜叹息一声,“我只劝你们,好自为之。”

傅东海低垂眉眼:“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头。”

沈相宜道:“我不知你将来如何,我只愿你心中尚有一分不忍,不至于满身罪孽难赎。逢别在你身边,或许你会因她生出些许怜悯,或许也不会。我只但愿你走到终点之时,不要悔恨。”

“还有......”沈相宜最后回头看了傅东海一眼,她嘴角含笑,一如那年玉兰树下,隽永清绝,“你或许并非爱我,我可能只是像你记忆中的某位故人。”

傅东海沉默着,他终于明白自己对沈相宜的情感从何而来。

纪扶摇,他的母亲,也有那样一双清明的、不染尘埃的双眼。

“如果你透过我,能够获得片刻的平静,那也算我之幸。只是你要明白,没有人会长久地在你身边,你所想要的平静不会从他人身上得到,你只有向你心中去寻。”

“这就是我最后要向你说的话。”沈相宜转过头去,她看着广阔的前路与天地,终于向前迈出一步。

她脚踏着真实的土壤,而非冰凉的青石砖,她眼中热泪氤氲。

“世间再无沈相宜了。”她笑道,“我才不做宜室宜家的逐水桃花,我要去做那巍峨群山!峨嵋、峨嵋......不如我的名姓就改作沈嵋,终有一天会当凌绝顶,斩断万山围。”

“今日一别,有缘再会。”沈相宜,或许现在该唤作沈嵋,她背负着行囊与佩剑,向广阔的天地走去,踏入红尘之中。

她要远走,而傅东海知道,他再也追不上她。

他只能站在原地,低声呢喃:“人世聚散逢别,如月圆缺......有缘,再会。”

彼时天光正盛,一片飞絮随南风而起,划过天际,恰如十六年后地牢之中,小春挥出的凛凛剑光,斩向阎如风身上重重枷锁。

“小春,住手。”阎如风轻轻一声叹息,小春攻势却骤然停下,剑刃停滞,剑气却破空而出,与地牢石壁相撞,留下一道深达寸余的刻痕。

“我可以带你走,这地牢困了你十六年......”小春注视着阎如风,握紧了手中剑柄。

“我苟活于世,只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便是你。”阎如风看着小春,他眼中有欣慰,有如愿以偿,但更多的却是歉意。

他已然老去,他心已近枯死,他再也不能同多年前一般,深深地信赖着、关爱着他的徒弟。

倘若当年他遇见的是小春,会不会有不同?倘若小春能够早一些遇见阎如风,又会不会大相径庭?

没有倘若,从来没有。

“长绝剑法你已练成,内功心经我已授你,诡计阳谋你熟读于心,加之你天性聪颖,造化异于常人,来日必可有大作为。时至今日,我已无遗憾,也无求生之念、苟活之理。”阎如风声音苍老而沉凝,像是一片曾掀起万丈惊涛的汪洋,却终究归于毫无波澜的、永恒的平静,“每个人都有尽头,我也终于走到了我的尽头。”

“只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我要告诉你。”阎如风错开目光,不再注视着小春,他似是心中有愧,“我曾说,不要相信任何人,这任何人中,也包括我。”

“我授你的内功虽然日进千里,进益神速,但却以刺激经脉为代价。每运气一次,经脉便受刺激一次,长此以往,恐损寿命。”阎如风停顿片刻,终于将这秘密全盘托出,“你内功练至如此境地,就算日后不受内伤不动真气,也最多只剩下三十年寿命。”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我亏欠于你。”阎如风道。

小春神色却不变,甚至一丝波动也无:“三十年,足够我一尝夙愿了。”

“你......不恨吗?”阎如风惊诧道。

“世上从没有两全其美,我既选择速成内功,便已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小春道,“你不必愧疚,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阎如风怔愣半晌,终是轻笑一声:“兴许我活过这五十几载年华,也未必有你通透。”

“也罢。”阎如风长舒一口气,吐出心中块垒,“最后一事,长绝剑法我自认当世第一流,如此剑法须有名剑作配。昔时我与一位铸剑大匠有约,他要为我铸一柄绝世之剑,只可惜我身陷囹圄,未曾得见。你只去京郊青山崖寻他便是,他会将此剑赠你。”

“那......你呢?”小春垂着眼睛问道。

“我的路,已经走完。”

一阵沉闷而细微的声响,一线血液滑落阎如风的嘴角。

自断经脉。

阎如风身上数重锁链簌簌颤抖,宛若将要坠落的雄鹰,他终于闭上双眼,将要永久地闭上双眼,真正离开这些彻骨徘徊的恩仇爱恨。

“来日,你帮我告诉他......”阎如风的声音渐渐微弱,“告诉他——”

“他与我,不过是......殊途同归。”

“小春,对不起。”

“啪嗒——”血液溅落在地,留下一片暗红的阴影,锁链终于停止颤抖,阎如风的头颅彻底低垂,这地牢之中终于回归死亡般的寂静。

一代武学宗师,纵横朝堂十三年的大宦官阎如风,就这样沉沦在无人听闻的地牢之中。他辉煌过,失意过,曾有翻云覆雨手,亦困枷锁囚笼中,他此生的一切跌宕都在此刻化为虚无。

他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传说与臆想的余地,但此后所有的是非可否都与他无关,功过成败一笔勾销,他睡去了,再不会醒来。

一颗曾闪耀于永熙初年的明星终究坠落,而新生的星辰将代替他再次照彻苍穹。

小春凝视着阎如风,他就这样看了良久。最后,他屈起双膝,对阎如风跪了下来,俯下身来拜了一拜。

“砰!”昔日叩首,拜师礼成;今日叩首,此生别过。

“师父......”小春最后唤了阎如风一声。

“弟子,别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