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把人送走了。
苏瑜松了口气,抬起头来看到娘正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刚刚好些的小脸一下子又红了起来。
苗秀莲自早起看女儿一直闪闪躲躲的眼神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刚刚两人虽然没说两句话,但是大郎眼里的笑意她还是看的出的。
苏瑜实在受不住娘上上下下的打量,赶忙扭身要回灶屋,可惜身下还是有些难受,最后只能别别扭扭的走了回去。
这下苗秀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新婚小夫妻蜜里调油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刚成亲的时候她也不懂,以后就是进去后动上几下就行了,后来一直没有孩子她才知晓,原来汉子们在床榻那事上不都是那样的。
当初为了要个孩子她吃了不少苦,和不少妇人们都取过经,按照那套私底下的说法啊,一看女婿那身板就知道是个能行的。
苗秀莲知道女儿脸皮薄,就打算自己去夏家要些菜苗,正好让女儿歇一歇。
“瑜娘,你收拾完回屋歇着吧,我带小成和双儿去夏家坐坐,正好要些菜苗回来。”苗秀莲走到灶屋门口说道。
苏瑜听到转过身来,“娘,我不累,一会收拾完我先去后院把地翻一下。”
谁知娘一下子又笑眯眯的看向她:“哪用得着你,一大早大郎就起来把地都给锄好了,说是省的咱们娘俩顶着大日头忙活了。”
苏瑜支支吾吾的没有接娘的话,转身继续刷碗去了。
苗秀莲笑笑也没再说什么,叫上小成和双儿就一起出门去了夏家。
苗秀莲出门后苏瑜就把碗放下了,其实早上就那么几个碗早就收拾完了,就是不想出去怕娘笑话才一直磨蹭着。
苏瑜擦擦手出了屋子去了后院,结果看到不仅地锄好了,就连养鸡的鸡舍都已经圈好了。
苏瑜抿了抿嘴,心想算他那一身力气还有些用处。
现在家里没什么活计,娘去夏家说话但按照夏婶好客的性子一时半会也回不来,苏瑜就先回了屋子准备歇歇,等栽种的时候不能都甩给娘去弄。
苗秀莲去了夏家后可不是和苏瑜想的一模一样。
夏婶见苗妹子登门,立马把人请进屋里,又是端果子,又是倒茶水的,苗秀莲见夏嫂子又要起身去拿什么东西,连忙把人拉住:“嫂子快坐下,我今过来就是想跟你说说话,可别麻烦了。”
夏婶这才笑着安生坐下,这时卫芸也扶着大肚子走了进来。
坐在一旁的李香桂起身扶着卫芸在旁边坐下,其实自从那天婚宴上她就瞧着那位苗婶婶是个好性子的,早就想多走动走动了,今苗婶婶登门她可得陪着说说话。
闲聊了一刻钟的功夫,苗秀莲看出来了这夏家不止婆媳,就连妯娌之间相处的都很是融洽。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还是这么好的邻居,苗秀莲心想日后定要瑜娘多来往。
说了会子话夏婶问起了苗秀莲母女俩的打算,毕竟徐家没有田地现在又多了两张嘴,这夏天再有半个月也就过去了,等天冷下来粮食可是一家子的大事。
这可不是正正问到心坎上了!
苗秀莲就把昨日和女儿的盘算说了出来,想着在后院种些菜蔬,再养两个鸡崽,虽然不多也算是给家里多点口粮了。
夏婶连连点头,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只要一家人有盘算心往一块使,就算不大富大贵,起码一家子温饱总是不用担心的。
夏婶听完都没等苗秀莲开口,直接让大儿媳妇去地里拔些菜苗,归拢好了给瑜娘送过去。
吩咐完大儿媳妇后,又说等一会回去时从自家院子抓一只鸡崽带回去,还有与她交好的婆子家都能匀一两只出来。
这下子两件事不到一天的时间就都给弄好了,苗秀莲笑开了花。
临近晌午,苏瑜从床上起来了,下床后揉揉腰肢,再绕着屋子走了一圈,歇了这小半天的功夫总算是缓过来了。
苏瑜推门出去见娘还没回来,看来在夏家聊的挺投缘。
苏瑜也没去寻娘,直接去了浴间打水把昨天她和徐知望换下来的衣衫拿去泡上,又去主屋把娘和两个孩子的脏衣服一起洗了。
衣服洗好晾上后,听到了小成和几个孩子越来越近的嬉笑声,苏瑜甩甩手开门走了出去,只见小成、双儿还有福年一人怀里抱了一只小鸡崽,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大嫂,这是夏婆婆给我们抓的鸡崽,以后鸡崽就是我们家的了吗?”小成最先跑到苏瑜面前,抬起头兴奋地问道。
苏瑜伸手摸了摸毛茸茸的小鸡崽,说道:“是啊,日后家里的鸡崽就交给你和双儿喂,你们可要照顾好小鸡崽,喂的好它们才会多多下蛋。”
“太好了,我们也有小鸡崽了。”
小成和双儿高兴地都蹦了起来,以前大哥每天早早就走了,他和妹妹只能在夏婆婆家,村子里好多孩子都笑话他们是没爹没娘的孩子,平日里恐怕连个鸡蛋恐怕都舍不得吃,谁想到他们现在都有自己的小鸡崽了!
三个孩子一溜烟的跑回了家想亲自给小鸡崽搭个鸡窝,苏瑜带着他们去了后院。
鸡窝搭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苗秀莲带着夏婶和李香桂也来到了后院,李香桂放下手里的竹筐就直接上手开始种菜,苏瑜见了连忙上去拦着,这怎么好麻烦人家动手的。
夏婶倒是笑呵呵的开口:“瑜娘啊,你和你娘多年在县里哪里还晓得怎么侍弄这地里的活计,今你就别客套了,让你嫂子先教教你。”
苏瑜刚才只着急去拦,现在听夏婶说可不正是这个理。
她上辈子就是出生在县城里,从小也没做过农活,这次意外重生回来也是生活在县城里,她灶上的手艺虽然还不错,但是这田里栽种的活计跟香桂嫂比起来可是差远了,一个不小心还真可能养不活不说,还会白白浪费了这些菜苗。
苏瑜立马挽起袖子跟着香桂嫂忙活起来,香桂嫂带着她一边栽种,一边说着每种菜的习性,苗秀莲则和夏婶去帮着三个孩子搭鸡窝。
香桂嫂手脚麻利不到半个时辰菜苗就全都栽种好了,苏瑜带着香桂嫂去浴间洗手洗脸。
苏瑜让香桂嫂先进屋,自己则去了灶屋泡壶凉茶,这时苗秀莲也进来了,让苏瑜一会去自己的钱匣子里取出三十五文钱一会交给夏婶,这鸡崽都是夏婶去村里人家抱来的,没有用了人家人情还不出钱的道理。
一只鸡崽十五文县里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了,苏瑜觉得娘做的对,但是却没答应取娘的钱,而是回了自己屋子,没一会拿了三十五个铜板回来放到娘手里。
苗秀莲刚想问女儿这钱是怎么来的,就被走过来的李香桂打断了话,只好先拿着铜板回了屋子。
夏婶知道这苗妹子不是那好占便宜的人,也没多推脱就收下了,两家又亲热的说了一会子话,后来李香桂看几个孩子都有些打盹,就和婆婆起身回家去歇晌了。
夏家人一走,苗秀莲就让小成和双儿去上床睡觉了,苏瑜才歇了半天倒是不困,不过怕吵到孩子就回了屋子歇着。
才刚躺下没一会却见娘推门进来了,苏瑜坐起来问道:“娘,您怎么没睡一会啊?”
苗秀莲走过来坐在桌前的凳子上,看着女儿问道:“刚才的钱你从哪来的,昨晚你和大郎说了买鸡崽后他给你拿的银子?”
原来是问这事啊。
苏瑜立马放下心来,还以为娘到底不放心才特意挑孩子们睡着了过来问她昨晚的事呢。
“娘,不是的,是昨夜大郎回屋和我道了谢,谢我还有您对两个孩子都是真心实意的好,然后又把他成亲前家里的银子都拿出来报了账后交给了我,说以后家里的银钱交给我来管。”
居然是这样。
苗秀莲是万万没想到,她嫁给苏大瓦十几年,家里的银钱一直是公婆管,就连苏大瓦做工的工钱都是回来直接交给婆婆,她倒也没觉得什么不好,成亲前村子里许多人家儿郎成亲后不分家也都是婆婆管钱的。
苏瑜见娘一时没说话,问道:“娘,怎么了,有什么不好吗?”
“哪有什么不好的,谁家新媳妇进门就能管家高兴还来不及呢。娘就是没想到,咱们娘俩连个房子都没有,我跟着你一起来了徐家,大郎是一点都不嫌弃,不说银子就昨天的回门礼谁家女婿能这么有心,换做别的人家恐怕想着反正一家子都住过来了还准备什么回门礼,省下来的银子买点什么不好。”苗秀莲说的一脸欣慰。
苏瑜也认同的点头,昨天的事她也是没想到的。
苗秀莲高兴过后却又有些发愁,管家这事她从来没做过也不好教女儿,只能叮嘱一句:“瑜娘啊,大郎既然让你管钱那你就好好收着,有什么事就和大郎商量着来,万不能因着银钱吵架。”
“娘,您放心吧,我心里都有数。”
苏瑜给苗秀莲宽完心后说起了她的打算:“娘,我也和大郎商量过了,等家里安顿好了我就去县里先租个摊子,现在家里人多粮少,总得先攒些家底这样心里才不慌。”
苗秀莲知道女儿一直有这个念头,现在她也就不再拦她。
“去吧,家里有我看着,你和大郎在外面就放心干活。以前你没成亲,娘不同意你去实在是你长的扎眼,娘一个没了娘家的寡妇护着自己都难,更别说护着你了,现在有大郎这样细心又能干的女婿,娘也算放心了。”
苏瑜凑近过去拉着苗秀莲的手说道:“是啊,县里离得不远,而且大郎还在县里做了好几年工,您就放心吧。”
“嗯,那你可还是想做些吃食生意?”苗秀莲晓得女儿手艺好,一直想做吃食生意,只是碍着家里孤女寡母容易招来歹人就只能作罢。
“是,等都准备好了第一份先给您尝尝。”
“成,那娘就等着了。”
在这里提前祝各位宝宝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业顺利、工作顺遂、万事如意、平安幸福!!!
[红心][红心][红心][加油][加油][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 3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