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晚清爱情故事 > 第19章 渡京城

晚清爱情故事 第19章 渡京城

作者:山阴玉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9 11:56:42 来源:文学城

进了北京城,起初,阿沁稍稍有些不适,听不懂北京人的京片子,说的那是个哧溜地快。她和景荪在家里也学起京片子,但有时候还带着山阴调调。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与此同时,她丈夫的仕途也是平步青云。刚回京不久,就由翰林编修调至国史馆篆修,又过不久,奉旨照料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读书,便时常出入京城西郊的郡王府。

但夫妻两人倒是如胶似漆,感情甚好。

这天照旧,平景荪上午去翰林篆修国史纲要,用过午食之后便赴钟郡王处传授功课。谁知这日狂风不作,乌云密布。平景荪拜别钟郡王时天已变色,钟郡王也是一个二十不到的毛头小子,对年近三十的平景荪有如兄长般尊敬,便招呼平景荪入室内与他一同观戏,待雨停后再走。平景荪自然不好推却。

阿沁到了时间见景荪仍未归,便担心不已,一颗心吊了起来。只见院内已开始下大雨,她差人去门口等了一会儿仍不见人影。

过了约两个时辰,雨终于停了。阿沁在院内来回行走,焦虑不安,手腕处的玉镯子也在风中轻轻作响,叮叮当当。

“大人回来了。”

阿沁听佩珍小跑着进来向她禀告,急忙迎了出去。

“平哥没事吧。今日天色不好,你也没早回来。我倒是怕你出什么事情。”

“让夫人担心了。是钟郡王心肠好,恰逢倾盆大雨,便留我在王府内休憩。”

阿沁听了这才放心。在京城待了不下半年,她自然是知道的。这钟郡王是道光帝晚年受宠的琳妃所生,这琳妃乌雅氏生有三子一女,分别是钟郡王,寿庄固伦公主,醇郡王与孚郡王。由于前几年醇郡王与西太后联手夺了八大臣的权,便由郡王升为亲王,地位颇高。且按辈算来又是同治帝的叔叔辈,这三位年轻的王爷自然非同一般,这不才二十出头就赐府而居。

阿沁明白,在京城做事,教授这些皇亲们读书比无休止地待在翰林院好多了,平景荪的仕途自然不在话下。果然,同治五年五月,平景荪以翰詹考试一等第四名升晋身翰林院侍读,乃从五品文职京官。

看着丈夫认真勤奋地日日校书备书,阿沁也时常陪他一同阅览各类文集典藏,与他交流心得。闲暇时与他同游琉璃厂,拣些价格适宜的古籍。她知道,平景荪爱书,是个踏踏实实的读书人,她倒也是欣慰。

在京城一待就是两三年,虽有些许无趣与孤寂,但日日与平景荪为伴,听他说说亲眼所见的王府或是宫廷的趣事,倒也是不乏味。在琉璃厂,平景荪闲暇时会去翰文斋、邃雅斋、富晋书社等文玩铺。这一来二去,掌柜倒也认得他了,每次看他与阿沁一道同来,通常泡好一壶上好的碧螺春招待他俩。阿沁也是客气,自上次托掌柜留意《程乙本红楼梦》完整本,掌柜做事也麻利,没隔几天就搞到了一本。阿沁很欣喜,日夜阅读,深怕错过了宝黛的最后结局。也因此,若山阴来了人,带来一些家乡特产,阿沁也会差人送一些山阴捎来的土产和进贡的绍兴黄酒送给店掌柜。

平景荪虽年长些,也不过三十有四,真当盛年。阿沁更是年纪小,故两人在京城生活也不觉得无聊,平时出游也不摆架子,倒是颇受底下人的尊敬。深秋时节泛舟西山,若只她一人,她便带着佩珍一同去西山的潭柘寺拜佛祈求平安,或品尝京城小吃。

到了年底,阿沁便要开始打算过年的事宜了。平景荪现在是京官,没有告假自然是不能随意回山阴的。她同往年一样,开始与佩珍一同准备年礼。她知道,钟琪和毓青已经当爹了,两个小儿年纪相仿,一个叫莫应胜(字敬轩),一个叫做平亘生。她既是姑姑又是婶婶,自然是要表示一点儿心意。

她到京城的金器铺打造了两枚等重的长命锁和长生果金饰,还选了两枚上好的和田玉石,让景荪亲自为侄儿们刻上他们的名与字。毕竟都是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要督促做学问,以传承家族文化。这点上阿沁想得周全,也符合景荪的心意。当晚,景荪就按照夫人之命为自己的侄儿们篆刻了玉石。

当然,她还特意为毓青的夫人陆氏挑选了一枚上乘的翡翠如意墜角雪花銀鐲,以此作为同辈长嫂对她的鼓励,因她为平家传承香火。想到这里,原本好好的心情也不由地懊恼起来,阿沁甚是不明,两人相处至今已有三年,为何自己还没有怀上一子半女,这哪天倒是回乡了,该如何交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