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万里之野 > 第16章 书房

万里之野 第16章 书房

作者:春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7-05 14:01:19 来源:文学城

任月语端着点心去找江琅的时候,江琅正在书房里与柴存议事。她不便打扰,打算在门外耐心等候。

她原本坐在最下层石阶上,拖着脑袋,百无聊赖。偶尔回头时,看见书房里人影晃动,相谈甚欢。那是江琅的身影。她总想要离江琅更近一些,壮着胆子,往上挪了一级,歇一阵,又挪了一级。

直到挪到了最上层的石阶上,与书房仅一墙之隔。

柴存从书架暗隔里,拿出了尘封已久的木匣,里面装的全是张昌与三皇子左琮霖私通的证据。

“耗时多年,韬光养晦,终于等到了最合适的时机。”柴存将木匣放在桌案上,推到江琅身前,“话说回来,将军的预测果真准确,在参劾初期,皇上果然压了一阵。”

江琅看着满目繁多的物证,叹道,“其实,我也是赌了一把。”

张昌率众官参劾江琅,皇上若是不压,顺应参劾启动对江琅的调查,那这具体的调查任务势必会落在张昌手中,届时,众官安在江琅身上的莫须有的罪名,必定会被张昌做实,江琅难逃一劫。

幸而皇上力排众议压下了这阵浩大的声势,熬到张达与梅季远同时出手,两股力量形成对峙,达到均衡,调查一事才不至于会被人暗中做手脚。

而皇上此般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可能出自对江琅一贯的袒护,也可能出自其他原因。

江琅的指节在案桌上轻敲了一下,“或许……皇上也想借此机会,达到某一些目的。”

柴存附和了一句,“圣上也是心思缜密之人。”

柴存眼波微动,无意暴露了心底的担忧。这一次反击得以顺利推进,得益于张昌着急冒进,而江琅将计就计,以退为进来谋划布局。柴存所做的,无非是按照江琅的建议行事,并从中灵活变通。

可往后呢?往后再涉派系斗争,他该如何从中自处?

比起其它大臣来,他着实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一个不停栽跟头的小年轻,哪里有本事在老谋深算的群臣之中顺利周旋。

若是江琅在,那便再好不过。柴存信任江琅,跟随江琅也有一种安全感。偏偏江琅不同他一道回朝,不愿做抛头露面之事,让他没了个依靠。

他也不想烦扰,可这烦扰自己要找上门来,让他不得不忧心忡忡。

天知道,他寒窗苦读,入仕为官,心中所想,真真只有田律呐!想要单纯搞好田律,如何这么难!

他垂着头,暗自轻叹一声。

江琅看出了柴存的低落,明白柴存所愁之事,宽慰道,“先生不必担忧。入京之后,先生只管投靠于老师门下,其余的事情,先生不用费心,老师自会安排妥当。”

柴存知道,江琅所说的老师是指内阁首辅梅季远,“梅大人……久仰大名。”

江琅撩起袖袍,端上茶壶,为柴存斟满一杯清茶,“先生既已听过老师的名号,想必肯定也了解,老师素来最喜人才。”

柴存双手接过茶杯,“承蒙将军抬爱。”

江琅摆正茶壶,让茶壶回归原位,“况且,老师那边,早已知晓你我之间的联系,所以你此趟去找老师,并不唐突。”

熏香袅袅,淡雅香气萦绕四周,叫人安心。

柴存听了江琅的话,放下了最后一点忧虑,笑道,“许是我在灵泉坊待得太久了些,习惯了足不出户的状态。如今蓦然要出远门,总有一点忐忑不安,杞人忧天了。”

江琅能够理解柴存的感受,“人之常情,在所难免。”

柴存喝了一口茶,提起精神,“将军,听闻昭武九姓已到驿站?”

“嗯。”

江琅从怀中拿出了一枚蛇珠。这与其他蛇珠不同,其乳白色珠面上染了一道胭脂红的朦胧条纹。

他将蛇珠交予柴存,“明日你到驿站后,找寻一位安姓萨保,只需亮明此信物,他便知晓一切。”

柴存抚摸着蛇珠光滑的珠面,“这位安萨保,可是将军的故交?”

江琅解释,“算是,鄯州之役时,我曾无意救过他。”

江琅救过安萨保不止一次。

当初鄯州届内战火燎原,危机重重,安萨保在经商途上,意外卷入了战争之中。索性得到江琅的慷慨相救,安萨保才得意一而再再而三地保全性命。

他把江琅视为恩人。

从那之后,每次行商至景朝时,安萨保总会给江琅带去诸多奇珍异宝。江琅从不肯收贵重物品,只肯取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物件,算是对安萨保一片心意的回应。

这颗蛇珠便是当时江琅随意挑中的小物件。时至今日,蛇珠竟成为了他与安萨保之间验明身份的信物。

柴存收好了蛇珠,将蛇珠放入了胸前衣襟内。

江琅向柴存行了一个礼,“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柴大人,撼动张氏父子一事,就拜托你了。” *

柴存回礼,“将军客气。”

柴存放下手,思虑良久,又重新抬起手,从衣襟内掏出了一封信件,端端正正放在了案桌上。

他郑重地告诉江琅,“将军,这是我偶然间得到的,当年太子与三皇子密谋诬陷江琛大人的密信。”

江琅愣住了,盯着那密信出神,却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柴存生怕江琅犹豫不决,立即劝诫,“将军,这是为江琛大人乃至江府一族翻案的最佳机会。”

江琅蹙紧眉心,呼吸稍显沉重。

柴存趁势加大了劝诫的力度,“江琛贪污案本就是朝堂内的禁忌话题,平白无事时,绝不会轻易提及此事,更别说翻案昭雪。可此时不同,此时有了太子和三皇子的旧案在前开了口,顺势而为翻出江琛一案,定能轻而易举地为江琛大人沉冤昭雪。”

柴存所说的每一个字,精准无误地砸进江琅心底。江琅极力保持理智,舒展眉头,拿过密信,将密信放入胸前衣襟里,平淡答复,“此事再议。”

柴存不愿放弃,“将军……”

江琅打断了柴存的话,“我心意已决,柴大人不用再多费口舌了。”

柴存泄了气。他早预料过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面对努力争取却仍无法改变的结局,他只能瓮声瓮气应答,“是。”

烛火明亮,映着桌旁插花的影子,在地面上勾勒成一副精致的水墨画。

***

结束议事后,江琅走出书房,发现任月语正坐在石阶上,脸颊埋进臂弯里,已经睡着了,乖巧安静。

江琅蹲到了任月语身旁,轻轻拍抚任月语的肩膀,“小语,你怎么在这里睡着了?容易着凉的。”

任月语抬起头来,睡眼惺忪,脸颊微红。她揉了下眼睛,咕哝道,“你忙完了?”

“嗯。”江琅问道,“你找我?”

任月语端起了身侧的小餐盘,“本来是想给你送点心的,结果之前没忍住,给吃光了。”

她干笑了两声,站起来,“我再去给你拿一点过来。”

江琅制止了她,“不用,我不饿。早些休息吧,我送你回房间。”

他替任月语拿着小餐盘,送任月语回到房间,互道一声晚安后,告别离开。

庭院寂静,一片绿叶飘落到院角小池塘上,遮掩了月光。

***

柴存也回了房间,洗漱整理,熄灭烛火,宽衣解带。带子解到一半,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敲三下,歇一下,再敲三下。柴存慌忙把腰带重新束好,赶去开门。

任月语正站在门外。

柴存拱手作揖,“夫人,这么晚来,是为何事?”

任月语开门见山,询问柴存,“江琛贪污案,真相到底是什么?”

柴存敏锐,为避免惹出不必要的动静,他侧身站到一旁,“夫人若不嫌弃,还请进屋详谈。”

任月语没有犹豫,踏进了屋内。柴存点了烛火,新泡了一壶茶,邀任月语坐到案旁。

任月语握着茶杯,大胆猜测,“江琛大人,是被太子和三皇子合谋诬陷的吗?”

柴存惊讶,不曾料到任月语会有这般直白言论。他方才看见任月语坐在书房门口睡觉,安静香甜,没想到她原来是在装睡。

柴存也免去寒暄客套,坦白道,“正如夫人料想的那样,太子与三皇子合谋,布局构陷江琛大人。”

任月语断断续续听说过当年的事情,大致明白派系结构,“可太子和三皇子不是死对头么?”

柴存用了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江琛手里掌握着兵权,无论是哪方派系,都想把江琛招入麾下。偏偏江琛性子烈,不畏强权,不求钱财,不求官职,只求忠于朝廷,忠于天下百姓。

江琛的一片赤诚,在太子和三皇子看来,无异于老臣的古板迂腐。

他们得不到江琛,便要毁掉江琛,毁掉这个位高权重的威胁。

“太子和三皇子布局五年,步步为营,万事几近周全。证据如山,江琛贪污案,已成定局。江府一族无力回天,注定毁灭,走向灭族的结局。”柴存告诉任月语,“只是他们千算万算,唯独漏掉了一点。”

“江琛保江琅的决心。”

任月语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柴存简明扼要,“江琛大人主动把灭族的时间提前了。”

江琅当时正于邬州作战,抵抗匈奴入侵,力保一方国土。太子与三皇子原本的谋划,是等江琅回朝之后,再启动江府灭族的一箭,毕竟江琛之后,江琅就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江琛提钱知晓了此事,这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保住江琅的时间差。他抓住机会,主动向先帝上缴了兵权,并以多年的功勋威望作为筹码,与先帝谈判,只一个条件。

放过江琅。

先帝当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未应允,但也未拒绝。

江琛决定做最后的博弈。他率领江府全族来到坎门,长跪不起,以此明志。江府从来无愧天子,无愧天地,无愧百姓,一世光明磊落,绝不屈服强权,至死不会认罪。

朝堂震荡。

群臣争辩不休,奏折纷至沓来。一派恳请彻查此案沉冤昭雪,一派恳请当机立断斩杀奸臣。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掀翻整个朝堂。

先帝烦闷至极,陷入两难抉择的境地。

敏感时刻,太子在先帝耳旁吹了风。

“他既求死,父皇赐死便是。”

“他掌兵权,本就极具威胁,父皇不如趁此除掉他,以绝后患。”

“儿臣听闻,他已在各地招募兵马,确有谋逆之心。”

“父皇待他仁慈,可他却起二心,父皇万万不能因一时心软,断送左氏王朝!”

先帝心烦意乱,起兴挥手下旨。

于是有了坎门屠案。

任月语听闻过坎门屠案的情景。死无全尸,暗血成河,腥气漫天,群鸦悲鸣。印刻于坎门的至暗时刻。

有时候,任月语会庆幸江琅没有在现场,不曾经历族人被屠的惨状。有时候,任月语又会替江琅感到遗憾,世事无常,风云变幻,他竟没能见到家人最后一面。

“坎门屠案那一夜,平京城内人心惶惶,混乱不堪。传言四起,一说封地诸王皆为江琛鸣不平,意欲起兵。一说文臣哀叹皇帝听信谗言不走程序大开杀戒,世道炎凉失望心寒,意欲罢官辞退。形势逐渐演变至濒临失控。”

任月语顺着柴存的叙述弄清原委,“所以先帝在激起公愤的情况下,若是执意再动江琅,势必会点燃最后一根引线,爆发诸王造反、群臣罢官的场面。”

柴存点头,“嗯,对先帝而言,江琅万万动不得。”

这便是“株连九族徒留一人”的缘由。

任月语恍然大悟,怪不得曾经无惧生死的骁勇将军如今这样贪生怕死,被人侮辱针对,受尽委屈,宁做中庸之人缩头乌龟也要执着于活着这件事。

因为他的命,是江府上百族人的命换来的。

他只有留一口气活着,才对得起于坎门陨落的族人亡灵。

任月语红了眼眶。她抑制住冲动,平静问道,“既然先生得了可为江琛大人翻案的密信,为何将军不肯行动,沉冤昭雪,反倒将密信收回?”

柴存面露难色,“个中缘由,我也费解。”

他有一个猜测,估计是与江琛本人的意愿有关,江琅不过是按江琛的意愿行事。江琅选择容忍,无非是受江琛所托。然而这都只是猜测而已,不确定的事情,柴存不好向任月语诉说。

他想来懊悔,“方才……我真不该拿那密信出来,交予将军过目。我若是再胆大一些,就应当把那封信直接带走,届时用其余物证一齐上交,一网打尽,两全其美。”

他扼腕叹息,“只可惜现今将军已拿走了密信,我即便再想挽救,也没办法把密信拿回来了。”

任月语抬起了头,红润的眼睛里显露一丝坚定。

“我可以拿回来。”

*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来自《吕氏春秋·用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