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纨绔皇子的金丝雀反杀记 > 第10章 朝堂

纨绔皇子的金丝雀反杀记 第10章 朝堂

作者:东门蔓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4 21:55:23 来源:文学城

过了几日,皇帝就派下了圣旨,拟在秋分日行秋祭,并召集了所有大臣皇子在次日未时上朝。

传旨的太监走后,牧文德起身,眉心微皱:“父皇果然不肯从简,只是为何秋祭还要明天下午上朝?”

李飞答道:“属下也不知,按旧例来言,秋祭未有召全部大臣开会的。”

牧文德的眉心舒展开,叹了口气:“只怕是有何大事,今年江南刚涝过,秋冬不能再出事了。”

次日,牧文德用过午饭便换上官袍,坐上了马车前去乾德殿。

此时离未时尚早,乾德殿外却也早早站满了等候的官吏,牧文德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就发现几个股肱之臣正聚在一起,面色严肃,眉头紧锁。

牧文德粗略扫了一眼,发现前来等待的不少都是朝堂上忧国为民的良臣,至少也是踏实肯干实事的。

见他下了马车,众臣都向他行礼。

牧文德不动声色,几步靠近了那几个大臣,想要借机听清他们在议论什么。

谁知行了礼后那几个大臣反倒不再言语,若无其事的各自散开了。

牧文德倒也没诧异,他清楚自己在这些大臣的眼里是个混账公子,大概和他那荒诞无道的父皇差不多。

只是没能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让他略有些遗憾。

牧文德四处张望了一圈,一眼瞧见郭宰相正一个人站着墙角,正要走去搭话,却被人捷足登先了——

二皇子凑到郭宰相身边,正一脸严肃的和他讨论着什么。郭宰相虽然脸色忧郁,目光却隐隐含着赞赏,听着二皇子的话不住点头。

牧文德的脚顿住了,他不想过去自讨没趣,但是这氛围让他莫名不爽,似乎很多重臣都得知了某个消息,二皇子也知道,只有他被排除在外。

牧文德烦躁的原地转了一圈,眼尖的发现自己的表兄周冈周岳平正缓步往乾徳殿走来。

牧文德便大步向周岳平走去。

周岳平一眼就看到了自己这个皇子表弟正急急的向他走来,只是他心里不怎么愿意和牧文德搭话。

其实要真说起来,三皇子除了风流了些,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皇子里最平庸的一个罢了。二皇子善文,四皇子尚武,而三皇子则蜻蜓点水,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

三皇子曾于上元良夜华灯盛处,吟诗属对,设擂比赋,天下文墨之士纷至沓来,行至中夜,有文人困倦而眠,第二天醒来时,见他犹然于台上,风采卓然,意气自若。

那一场诗擂扬了当时的少年三皇子的名声,也让他成为了文人墨客眼中天赋卓绝的才子。

只可惜天资卓绝的三皇子及冠之后却不曾写过什么策论,也不评说政事,只是流连在女人堆里,这自然为文人所不齿。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更何况身为皇子却不管国家政务,实在是不堪大任。

周岳平是个忠臣,自然也看不惯这种纨绔做派,更何况因着他是三皇子的母家人,在这三品官位上已经呆了近十年了。

皇帝忌讳皇子母家势力失当,同僚又看不惯三皇子这风流王孙,牧文德一人算是把他晋升的路堵得严严实实。

只是他再怎样想,这表弟都是皇子,于是他也不能避开,只是向牧文德行了礼。

牧文德心知自己在这表兄眼里不受待见,说话相当客气:“周兄好久不见,不知令尊令堂身体如何?久未成见,心中忧虑,今日特意来问。”

周岳平心里倒是略有诧异于三皇子的礼貌态度,郑重的又还了一个礼,答道:“感谢皇子挂念,家父家母身子很好。”

牧文德答道:“这就好,愿令尊令堂延年永寿。只是我最近耽于享乐,未曾关心国家大事,今日一来却见众人面目严肃,可曾发生了什么事?”

周岳平刚刚出现的那一丝敬意又消失了,他心下不满于三皇子,面上却只是平静回答:“承皇子关心。只是近日众人担忧,是为北方胡地欲于次年春来见,胡人五年不曾派过使者,现在突然又来,不知为何。”

牧文德听了,若有所思。

自五年前起,胡人便突然断了按年的朝贡,自此不再派人出使。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愤懑,更有不少武将当场跪地请求出兵。

但皇帝没有同意,因为胡人只是不再出使,但却并没有骚扰边境人民。事实上,他们甚至离边境更远了一些。

皇帝拿出“仁”字压在了朝廷众人之上——

胡人未兴兵戈,而吾方欲起战事。且置胡地之民于度外,然吾之百姓岂不因战乱而遭涂炭耶?纵使彼方未守盟约,亦不可轻启战端,当念及仁道。

思及此,牧文德忍不住嗤笑一声,诚然胡民每年朝贡之物缺缺,可朝贡最重要的并非在于得到的财物,而在于大国的名声。

能强迫他国朝贡,本就是本国国力的体现。现在皇帝只考虑了出兵战乱的损失,和胡人归顺后的朝贡收益,简直是鼠目寸光!

不出兵才是损失最大的选择,一举破坏了大明两百年多年来的威慑。

过往打过的每一场仗,每一次出兵的代价和被战乱所侵袭的群众,在一个“仁”字下灰飞烟灭,吃/人不眨眼。

如此短视,怎么堪当帝王之任!

只是未及牧文德细思下去,乾徳殿的殿门就被两个太监拉开,大太监李钟子迈过门槛,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未时已到。”

刚刚还在相聊的众臣即刻安静下来,分了两列,从李钟子左右低着头鱼贯而入。

牧文德垂首跟在周岳平身后进了门,找到自己的位置站住了。朝臣冗多,这样分两列进入,竟是走了有一刻。

少半时辰后,乾徳殿才终于平静了下来。

主位上坐着的皇帝早已有些不耐烦,看见终于安定下来的臣子们,挥手向李钟子示意。

于是李钟子再次大喊一声:“上朝!”便退向门旁,两个小太监也开始关门。

众臣跪拜,口中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此三拜九叩才行完了礼。

皇帝高居龙椅之上,清了清嗓子,说道:“众爱卿平身。今日召各位而来,是为两件大事。

“其一是秋祭。其二,则是胡人将于明年春季来使。”

他忽然看向礼部,问道:“礼部尚书孙爱卿,你对今年之秋祭有何见解啊?”

礼部尚书孙森起身行了礼,答道:“臣以为秋祭者,乃感秋成之恩泽,谢造化之厚赐,且求福祉于冥冥,愿社稷康泰,家国同昌。故而应循旧例,不得擅改为上。”

皇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却道:“二皇子曾进言今年江南大涝,有伤社稷。朕私心想来,确有道理。不知你们认为如何?”

“臣进言。”户部侍郎站了起来行了礼,“臣以为二皇子所言极是,今江南大涝,户部之录历历在目。倘若循往年之例,恐劳民伤财。”

“臣反对!”祠部员外郎站起身来,急急行了礼,慷慨激昂的回答道:“臣以为,江南大涝乃是天灾。天怒降灾,人力难挽,此正彰显祭祀之要义。今岁且不论大兴土木、铺张操办,然若旧例亦不能循,岂不惧天谴?岂无恐大祸临头乎?”

户部侍郎还站着,此时却被怒火攻心,站得有些摇摇摆摆,怒声道:“尔何敢言天谴?岂不欲诅大明耶?江南大涝却主张大兴操办,是何居心?”

“好了好了。”皇帝看着下面快要吵起来的臣子,不耐烦的摆摆手道:“朕以为两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户部担忧民生,礼部讲求规矩,两者难容确有此事。于朕看来,不若孙爱卿之言,依旧例而办,大家也可各退一步。”

那户部侍郎一时气噎,眼睛都充了血,张口欲言却被身边的同僚狠狠扯了下衣襟,这才堪堪闭上了嘴,重新坐了下去。

祠部员外郎看着满面怒容的户部侍郎,脸上露出一个似有似无的笑来,也慢慢的坐了下去。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只听得牧文德突然问了一句:“敢问父皇,胡人所来何事?”

牧文德能清楚感觉到皇帝的眼神落在他身上,描摹了一圈他的轮廓,然后淡淡答道:“胡人于雁门关求见,欲于明年春遣使而来,未言及具体,似为和亲而来。”

如同油锅溅水,整个朝堂沸腾起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看着下面吵吵嚷嚷的众臣,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他皱眉看着下方的一派众臣,怒声喊道:“安静!这样吵嚷成何体统!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众臣又沉默下来,如同一潭死水,无人敢言。

良久,四皇子的声音才传来:“敢问父皇,和亲队伍是否需另外派兵护卫?”

皇帝看着这个儿子,脸色难看,良久,才吐出一句:“此事尚早,容后再议。下朝!”

注释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与元九书》。“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开始走榜了,希望可以涨收多一点~

爱你们么么哒!

上了一个小小榜,这周隔日更。

周四,周六,周一,周三四更~多的字会存起来。

想压一下字数上个好榜,请宝宝们理解!

永远不坑!

啊啊啊好想哭,就差几个收藏就上鞭腿了,结果被发配毒榜了。

好难过,emo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朝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