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团宠太子四岁半 > 第22章 新伴读

团宠太子四岁半 第22章 新伴读

作者:纪凌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03:54:13 来源:文学城

萧荣这伤,一养就是三四日,待伤势痊愈,回了上书房读书,发现伴读从陆蘅换成了其弟陆芸。

陆蘅幼弟陆芸,时年正值五岁,比萧荣大半岁左右,生得是眉目如画,玉雪可爱,令人难辨雄雌。萧荣扭头多看了他几眼,隐去心底淡淡的失落,她记得青年时期的陆芸伟岸如松,留着美髯,身量一日比一日魁梧,已不能看出年少时姿貌端华,霞姿月韵的模样。

曾几何时,建康城曾流传这么一句话——“二陆俱年少,美名满建康。”这其中的美名,不止是说二人文章写得好,另有仪容秀美,风姿毓秀之说,陆蘅之弟陆芸更是有小檀郎美誉,足以见陆芸仪姿。

应太傅讲解了一个时辰的《礼记》,面上露出疲态,便让众人先歇息一刻钟,萧荣得了休息的时间,跑去陆芸跟前同他搭话。

“你就是本宫的伴读,陆蘅的弟弟?”她开门见山,问道。

陆芸对比他兄长陆蘅,看着有些傻傻呆呆的,眼神干净纯澈,他点了点头,拱手回礼,谈吐清晰,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草民是吏部尚书陆太常之子,陆蘅之弟,陆芸。”

“听陆蘅说,不久之前你病了?”

陆芸点头,道:“草民多谢殿下关心。”

萧荣语塞,装作高深莫测的颔首,半响,憋出一句:“你长得挺标志。”

应芝玚:“……”

夸陆芸生得好看的人不少,是已陆芸并不似应芝玚般神色,而是淡定的回答:“草民闻尧舜之道,又闻幽王之道,殿下身为帝子,自当遵尧舜之道,仁政爱民。草民颜色好,为外人称道,世人皆爱美,殿下好颜色,是人之常情,切不可沉**色……”

萧荣听他越说越偏,越说越过分,忍不住出声打断他——“本宫单纯夸你而已,怎么还扯出尧舜之道,你这小儿,无趣。”

尧舜之道,在于以仁政平天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一笑亡国。

陆芸先说自己听说尧帝舜帝治国的道理,又说周幽王亡国的道理,说萧荣身为太子,应该要仁政爱民。自己的相貌虽然很好,经常被老百姓称赞,这天底下没人不喜欢美的东西,殿下你喜欢美的东西,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不可以沉溺于美色……

“殿下恕罪。”应芝玚连忙救场。

“殿下恕罪。”陆芸说。

萧荣见他又想长篇大论,连忙打断他,说道:“无须老生常谈,本宫累了,不想听。”

她收回那一句看着“呆呆傻傻”的话,果然,陆家人,哪里有傻的!

大家不是都说陆芸文章作得不及陆蘅吗?怎么嘴皮子这么溜!

以后玄学清谈陆芸一个人可以讲个三四时辰不带歇息的,萧荣坏心眼的想,却不曾想到一语成谶。

萧荣充分发挥了未来“昏君”的模样,回了自己的书案,姿态慵懒的让翠钱给她捶肩捏腰,她喝着茶,吃着糕点歇息,不去理会两“野小子”,聒噪,就会教育她!

不要教育家!不要教育家!

应芝玚年纪较长,对于糕点等甜食,他没什么兴趣,反观陆芸,年龄尚小,闻见甜食的香气,频频回首,萧荣发现了,便同他招招手,他犹豫片刻,站起来,朝她走来。

“想吃吗?”她问。

陆芸面露犹豫之色,摇摇头。

“哦,不想啊。”失望。

陆芸又点点头。

萧荣来了兴致,端起盛糕点的金碟递到他跟前,说:“尝尝。”

陆芸皱着一张秀美的小脸,问:“殿下,草民可以吃吗?”

“吃吧。”萧荣表示自己很大方。

陆芸小心翼翼的捻起一块模样精美的糕点,放入嘴中,轻轻的咬了咬,入口是糕点浓郁的香气,味道和他们家的不太一样,甜而不腻,味浓而香,他小口小口的咬着,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一块。

“还要吗?”萧荣问,心里美滋滋的,这小子,看着嘴皮伶俐,本质上还是个呆呆傻傻的小吃货嘛。

陆芸又吃了第二块,当萧荣问他要不要第三块的时候,他摇头了。

“草民谢过殿下的糕点。”

“无需拘谨。”你哥跟我曾经还是拜把子兄弟呢,萧荣在心里补充一句。

陆芸吃了萧荣的糕点,两人关系拉进一步,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相处时少了许多拘谨,他也不会动不动就搬出尧舜等帝王之道来教育她,这样萧荣心里舒坦多了。

萧荣记不清上辈子的陆芸是不是也这般,她还是觉得安安静静的陆蘅好啊,最起码不会给她“上课”,应太傅讲了一通还没完,私底下还要听陆芸这小子再来一遍,萧荣头疼!

这帝王之道,想她曾经当了数十年皇帝,难不成还不懂一二道理吗?

……

……

乖乖的读了五天书,轮到休沐那日,应太傅也给他们放了假,萧荣得了空,自然要在萧斐满月之前去看看他。

萧祈有官职在身,官职不大,但是,前几年办事得利,皇帝赏他在宫外开辟府邸。

府邸在建康城的城西,原是荣国公府旧址,荣国公因犯事沦为庶人,这园子被皇家收回,现今又被皇帝赏赐给了萧祈,这是皇子里头一份莫大的荣誉,对得起长子之名。

萧荣差人通知了萧祈,今日出宫来看他,马车缓缓驶过西市,西市热闹,多供百姓玩乐的瓦舍勾栏,说话、歌舞、杂剧、南戏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萧荣心神摇曳,喜不自胜,命赶车人停车,她要下车走走。

翠钱劝阻,道:“殿下,外边人杂,危机重重。”

“怕甚,天子脚下,谁敢胡来。”说着,掀帘而出,已有太监充当了脚凳,翠钱只得搀扶萧荣下马车。

萧荣这辈子还没出宫过,上辈子倒是有机会出来,一是平日里的出游,二是她年少时的逃亡,逃亡的惨状自然不必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萧荣不愿忆起,今生出了宫,感觉熙熙攘攘的街市上什么都有趣,小摊贩叫卖的桂花糕、面具糖人,还有凉粉,都让她目不暇接。

说来也是凑巧,她在一卖糖葫芦的摊贩前还遇见了“熟人”。

萧荣隔着三步开外看着短胳膊短腿的小陆蘅,狐疑着凑近,凑近一看,还真是陆蘅!

“陆蘅——”她唤了一声。

陆蘅闻言,纹丝不动,双眼无神,呆滞木楞。

萧荣走近,睨了他一眼,又睨了上方插在稻草里的糖葫芦一眼,一个奇奇怪怪的想法逐渐形成——陆蘅不会眼巴巴的想吃糖葫芦吧?

抓住了陆蘅的把柄,以后可以借此嘲笑陆蘅了,萧荣美滋滋的想。

萧荣对小贩说:“来两串。”

翠钱在后边无奈的掏钱,小小声的说:“主子,你不能吃外面的东西,不干净……”

萧荣干脆当没听见这话。

小摊贩收了钱,递给萧荣两串糖葫芦,糖葫芦用糖纸包裹着,褐色透明的糖浆包裹着红透了酸甜的山楂,拿近了,可以闻见淡淡的糖浆味道。

萧荣毫不顾忌,径自放嘴里吃了起来,一口咬下一个山楂,外边裹着的糖浆甜而脆,内里裹着的山楂沾染了甜味,又不失原本的酸味,酸与甜的撞击,令人胃口大开。

好吃得萧荣眼都眯成月牙形。

这头,陆蘅的视线转移到她身上,准确的说,是转移到她手里握着的糖葫芦身上。

“你……你也……想吃?”萧荣含糊不清的说。

陆蘅一双清澈的眼看着她,缓缓地点头了。

“我这……不能免费……吃的,你,懂吗?”说着,把糖葫芦递给了他。

陆蘅接过,垂眸看着糖葫芦,犹豫了下,也如法炮制,咬了一口山楂。

尧舜之道,出自《孟子》

二陆俱年少,美名满建康。——由苏轼的“当时长安客,似二陆初见时”得半点感觉

本文尽量不要太咬文嚼字,想偏轻松点儿~(努力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新伴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